XX智慧城市数字化城管方案分册V1.2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0-11-05 点击:

 XX 区智慧城市

 数字化城管 项目分册

 目

 录

 目 目

 录 ......................................................................................................... 2 第 第 1 章 项目简介 ...................................................................................... 5 1.1 编制依据 ...................................................................................................... 5 1.1.1 国家政策.............................................................................................. 5 1.1.2 行业标准.............................................................................................. 5 1.2 项目概述 ...................................................................................................... 6 1.2.1 建设目标.............................................................................................. 6 1.2.2 建设规模.............................................................................................. 7 1.3 项目建设与智慧 XX 的关系 ...................................................................... 8 第 第 2 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9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 9 2.1.1 项目提出背景...................................................................................... 9 2.1.2 现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 9 2.2 建设的必要性

 ........................................................................................... 10 第 第 3 章 总体设计 .................................................................................... 11 3.1 设计原则 .................................................................................................... 11 3.2 设计目标 .................................................................................................... 14 3.3 设计思路 .................................................................................................... 14 3.4 总体架构

 ................................................................................................... 15 3.5 技术架构

 ................................................................................................... 16 3.6 安全架构 .................................................................................................... 17 3.7 技术路线 .................................................................................................... 18 第 第 4 章 项目建设内容 ............................................................................ 20 4.1 体制机制建设 ............................................................................................. 20 4.1.1 运行机构建设.................................................................................... 20 4.1.2 监督指挥体系建设............................................................................ 21 4.1.3 管理职能划分.................................................................................... 21 4.1.4 工作流程制定.................................................................................... 22 4.1.5 考评体系设计.................................................................................... 22 4.1.6 监督员队伍建设................................................................................ 22 4.2 数据建设 .................................................................................................... 23 4.2.1 基础数据资源建设............................................................................ 23 4.2.2 单元网格数据建设............................................................................ 24

 4.2.3 城市部件数据.................................................................................... 25 4.2.4 城市管理业务数据............................................................................ 25 4.2.5 综合评价数据.................................................................................... 25 4.3 运行环境建设 ............................................................................................ 26 4.3.1 基础硬件平台.................................................................................... 26 4.3.2 基础软件平台.................................................................................... 28 4.3.3 网络环境............................................................................................ 31 4.3.4 场地建设............................................................................................ 31 4.4 数字城管软件系统建设(9 + 6) ................................................................. 31 4.4.1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 32 4.4.2 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 34 4.4.3 协同工作子系统................................................................................ 35 4.4.4 地理编码子系统................................................................................ 37 4.4.5 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 38 4.4.6 综合评价子系统................................................................................ 40 4.4.7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42 4.4.8 构建与维护子系统............................................................................ 43 4.4.9 数据交换子系统................................................................................ 45 4.4.10 地下管线子系统.............................................................................. 46 4.4.11 环境卫生管理子系统 ...................................................................... 55 4.4.12 城市部件与事件管理子系统.......................................................... 81 4.4.13 基础设施管理子系统...................................................................... 84 4.4.14 烟花燃放布控子系统...................................................................... 55 4.4.15 人事管理子系统.............................................................................. 55 第 第 5 章 项目组织实施与人员培训 ........................................................ 89 5.1 领导组织机构 ............................................................................................ 89 5.2 建设机构 .................................................................................................... 89 5.3 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 ................................................................................ 91 5.4 人员培训 .................................................................................................... 92 5.4.1 培训目标............................................................................................ 92 5.4.2 培训对象............................................................................................ 92 5.4.3 培训内容............................................................................................ 92 第 第 6 章 项目实施进度 ............................................................................ 94 6.1 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 95 6.2 项目实施的总体考虑 ................................................................................ 95 第 第 7 章 投资估算 .................................................................................... 96 7.1 投资估算的有关说明 ................................................................................ 96 7.2 项目总投资估算 ........................................................................................ 97

 第 第 8 章 效益与风险分析 ........................................................................ 97 8.1 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 97 8.1.1 经济效益分析.................................................................................... 97 8.1.2 社会效益分析.................................................................................... 98 8.1.3 险识别与分析.................................................................................... 99 8.1.4 风险对策与管理.............................................................................. 101

 第 第1章 章

 项目简介 1.1 编制依据 1.1.1 国家政策 为加快全国数字化城管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 2015 年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37 号),要求“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到 2017 年年底,所有市、县都要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中共湖南省委 2016 年发布《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督促“加快数字化城市平台建设步伐,2017 年底所有市、县都要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并向智慧化升级”。

 1.1.2 行业标准 数字城管系统是城市信息化的一个关键部分,要在遵循建设部相关建设、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结合 XX 区的区情建设XX 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 建设部相关国家标准:

 GB/T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编码 GB/T7929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

 GB 11714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CJJ100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GB 17733.1

 地名标牌

  GB/T 1852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GB/T10114

 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 CJJ 103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 CJJ/T106-2005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JJ/T 213-2005

  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

 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 CJJ/T 214-2007

 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

 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 CJJ/T 215-2005

  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

 地理编码 相关城市部件、事件的分类在建设部编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 XX 区的城市特点,完善并不断充实,具备适应今后其它相关系统的建设标准。

 1.2 项目概述 1.2.1 建设目标 XX 区数字化城市管理集约型模式建设总体目标为:

 1、完成 XX 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个性化开发及部署。

 2、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九个标准子系统的开发及

 部署。

 3、完成 XX 区城市管理区域的网格划分及部件普查工作。

 4、完成视频监控子系统建设。

 1.2.2 建设规模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通信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并实现一种全新的城市管理信息采集系统, “城管通系统”实现对城市问题的快速反映能力和实现敏捷城市管理能力。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集成人事管理系统,实现对城管部门人事管理,并为大家提供统一的办公与交流平台;提供无线数据采集器,它是为城市管理监督员快速采集与传送现场信息提供的专用工具。城市管理监督员使用相应功能的信息采集器在所分的区域内巡查,将城市部件和城市事件的相关信息报送到监督中心,同时接受监督中心和领导的工作派遣与调度,有效的服务于城市部件管理、环卫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地下管网、烟花燃放布控等城市管理的重点方面。“城管通系统”分为终端应用系统和服务器端应用支撑系统。

 终端应用系统通过电话、表单、现场照片、录音和地理信息快速定位等多种采集手段,实现了对城市部件、事件所发生问题的各种现场信息的采集,并利用无线网络将所采

 集的多媒体信息实时传送到政务信息平台。

 服务器端应用支撑系统由无线信息服务系统、数据同步服务系统,地理编码查询系统,数据协同管理和交换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等系统组成。实现了终端应用系统和后台政务信息平台之间各种数据的交换与管理。

 1.3 项目建设与智慧 XX 的关系

  作为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智慧城市”建设已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紧随全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XX 区也开展了“智慧 XX”系统的建设;其中,“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作为“智慧 XX”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 XX 区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重要途径。

  现在的城市建设不仅要求满足市民的生活工作需求,还要满足休闲娱乐、生态环保等要求,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是科技管城的必然要求,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城市精细、长效管理的重要抓手。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有利于城管部门快速高效的完成行政执法、维护城市管理秩序,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管理惊喜、便捷舒适”的城市形象。

 第 第2章 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2.1.1 项目提出背景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37 号)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的指示,并在 XX 区政委的数字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实际要求,XX 区应通过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整合 XX 区各种城市管理资源,与市级平台对接,创新城市管理手段与模式,转变政府职能。

 2.1.2 现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 近年来,XX 区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1)城市规划不适应,规划滞后,控规覆盖不全面。(2)道路交通不适宜,路网结构不够合理,路网系统总量不足。(3)生态环境不适宜,饮用水源地存在污染隐患。(4)体制机制不适应,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有待理顺。等各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市发展进入高速阶段,城市管理工作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长期以来,XX 区城市管理工作存在着的一些问

 题,主要归结原因如下:(1)领导机制问题。(2)管理机制问题。(3)监督机制问题。(4)城市管理的科学性问题。(5)生态环境保护不力。

 2.2 建设的必要性

 通过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利用部件普查数据,结合城管通终端,以监督指挥中心为轴心,对各种城管事件进行有效处理,大大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运行效率,最终实现政府机构对城市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

  建设 XX 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能够带来的好处如下:

 1)通过万米单元网格的划分,细化城市管理辖区,将细化后的管理辖区落实到具体的监督人员和责任单位,解决了原来的小组巡逻督查难度大和责任不清的问题,提高城管工作督查力度,明确督查责任。

 2)城管工作通过中心平台办理流转,实现网络化的协同办公,同时利用部件普查数据,快速定位部件位置和落实部件归属单位,最终提高城市部(事)件相关案件的处置效率,将城市管理案件处置时间由传统方式的几天缩短为 1-2天完成。

 3)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采用国家建设部认可的、规范的、科学的办公流程与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的优化和创新,在整个城管工作中,领导可随时登录系

 统,对城管工作进行监督和催办,城市管理指挥准确,城市管理监督有力。

 第 第3章 章

 总体设计 3.1 设计原则 1)资源共享、标准统一原则 在 XX 区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化资源,系统建设应充分共享现有的已建成系统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这些资源是我们能够高效率、高水平地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基础条件。

 整个系统遵循的规范标准应以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 《单元网格划分编码与划分规则》、《地理编码规则》为依据。保证数字城管系统与其它电子政务系统的互联互通。

 2)易用性原则 在保证软件功能的前提下,软件设计要符合不同的人群需求,特别是终端操作软件的设计,应具有人性化的界面效果,方便实用的查询功能,高效便捷的操作方式。

 3)条块结合原则

 为保证城市管理问题及时、快速得到处置,发生的问题原则上由各专业部门处理。确有困难的,由区里统一协调处

 理。

 4)全民参与原则 克服其他城市系统封闭循环的缺点,坚持开放性,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社会、志愿者队伍以及居民的监督作用,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城市管理,充分利用热线电话、网站等反映、监督城市管理问题。

 5)因地制宜原则

 充分借鉴其它城市管理经验,结合 XX 区的实际情况,在全面完成建设部统一工作要求基础上,注重实效,侧重解决本地区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力求在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力争有所创新,建立示范模式。

 6)先进性原则 在系统的总体设计上,借鉴各类系统的成功经验,同时注重考虑同类系统的建设教训,在技术上,要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且成熟的技术,使得设计更加合理、更为先进。要充分考虑 XX 区现状和特点,在注重系统的实用性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环境;在软件的开发思想上,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和面向对象的理论来设计,保证系统的先进性。

 7)安全性原则

 由于整个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大多属于政府的内部资料和 1:2000 空间地理信息,这些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

 此,系统应遵循安全性的原则。本系统在设计时将安全性问题分为 以下三种情况:一是防止外部非法用户访问网络;二是防止内部合法用户的越权访问;三是意外的数据损害。

 8)可扩充性原则 面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备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主干网络设备平滑升级,因此在数字化城管系统设计中应保证 统结构模块化,软件平台可以积木式拼装。

 9)稳定性原则

 一般稳定性是指系统的正确性、健壮性两个方面,由于数字城管系统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且系统管理的数据量大,数据的使用并发性强等,这些特点对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系统在提交之前应该反复测试,把错误减少到最小程度,保证系统的正常的运转;另一方面,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健壮性,在发生意外情况下,能够很好的处理并给出错误提示,并且能够得到及时的恢复,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10)开放性原则

  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可以说是系统生命力的表现,只有开

 放的系统才能够兼容和不断发展,才能保证前期投资持续有效,保证系统可分期逐步发展和整个系统的越来越完善,系统在运行环境的软件平台选择上要符合工业标准,能够较为容易地实现系统的升级和扩充,以适应后续工程和适应有关政策法规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3.2 设计目标 围绕人事管理、部件管理、环卫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地下管网、烟花燃放布控等城市公共管理领域,根据市区(县)两级城市管理职责的划分,建立起主动及时全面完善的信息采集机制,快速精准职责明晰的问题处理机制、精确长效奖惩有力的综合评价机制。

 3.3 设计思路 根据住建部的要求和 XX 区城市管理的总体目标,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以网络基础设施平台、软硬件平台、基础资源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相关标准和信息安全为依托,以政府信息门户网站、社会网站和各类信息化终端为服务和表现手段,以组织领导、政策法规和运营机制为保障环境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体系架构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软硬件平台、数据库群、核心平台、专业应用、对外服务以及相应的管理体系的建设。从层次上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层、

 平台层和应用层。

 3.4 总体架构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数据中心、基础平台、应用系统三个层次,基础平台包括: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等;应用系统包括业务监管系统、综合决策系统和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从层次上分为数据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在数据层,建设一个全区统一的、数据高度集中的空间和非空间数据库。基于数据层,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基础平台;基于平台扩展城市综合管理、社会安全与应急监管和社会服务管理三类应用;在平台整合应用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建立综合决策系统,为城市管理提供量化的分析指标,为各级领导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大量参考数据;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系统提供与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城市信息大集中。整个架构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利用数据交换共享技术充分整合现有信息化成果,建立集中统一的城市监管数据库,通过平台技术扩展城市管理三大应用。

  3.5 技术架构

 1、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有线网、无线网的互联,构建城市管理新模式运行的基础设施平台;

 2、应用数据存储技术与备份技术搭建 SAN 结构信息管理平台;

 3、利用网络地图技术,实现城市管理区域的精细划分,创建了城市管理新的地理空间体系; 4、利用地理编码技术,实现了城市管理对象在管理区域中的有序、精确定位; 5、利用 GIS 技术,实现图文一体化的协同工作应用环境;

 6、利用 CTI(计算机电话集成)、IVR(交互式语音应答)、 ACD(自动话务排队)技术,实现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

 7、利用移动网络定位技术,实现了“移动巡查子系统”的准确定位;

 8、利用 RS 技术,获得城市遥感图像信息,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可视化; 9、利用数据库技术,建设东城区城市管理数据库群,实现多行业、多领域数据整合; 10、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将城市管理对象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重点任意分类、组合,实现城市管理对象的专项普查和城市管理评价体系数字化; 11、利用信息安全技术,构建了信息平台的安全保障体系,为应用系统的运行保驾护航; 3.6 安全架构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应用跨越政府专网、外部有线网、无线网,用户类型众多,整个平台将不可避免面临各种安全威胁与隐患。各级指挥中心、监督中心、城管基层部门、专业处置部门以及社会用户都通过不同路径进行访问,针对不同层面介入需要设计不同解决方案满足不同需求。针对城管队员巡查、监督员、专业部门处置人员等移动人员的远程

 VPDN 安全接入方案,解决网络安全介入和传输;针对专业处置部门、公共服务区等不同安全区域的边界防护解决方案、解决安全接入问题,通常涉及到漏洞扫描和入侵检测、数据包过滤和病毒防范,针对数据中心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以保证可靠性、安全、可管理,针对城管系统内部上网用户和行为监督解决方案,通常涉及到包括用户身份统一认证、用户访问授权控制和行为审计。

 3.7 技术路线 遵循建设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的总体框架和技术规范,依托区内公共通信设施的基础资源,采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以 XX 区电子政务外网为骨干,以数字化城管应用为主导,以资源整合为核心,以安全保障为支撑,构建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具有 XX 特色的全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在网络环境下逐步实现区/镇城市管理机构之间各主要业务系统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开展政府部门面向企业和公民的监管和服务业务,为规范城市管理与服务创造必要条件,努力提升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1)网络建设 整合介入 XX 区城市管理相关业务部门和城管大队、中队,横向连通全区城管业务部门的信息通道和交换枢纽。根

 据 XX 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初衷,考虑资源利用与整合的原则,城管网络建设将充分利用市政务外网线路进行数据传输。区政务外网将划分单独业务通道满足市数字城管信息系统联网的需要。建成后的城管网络将与区政府各部门横向互连互通,纵向为数字城管应用运行提供安全、快捷、方便、经济的统一网络通道。从根本上解决纵向网络重复建设、部门横向互不连通,信息资源封闭、数据不能共享的问题。

 2)应用系统建设

  利用 WebGIS 技术﹑GPS 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CA 认证技术﹑BPR 业务流程再造技术等高新技术搭建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整合原有城管业务相关系统、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可视化﹑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

 3)信息资源开发 以数据的获取和整合利用为核心,通过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换平台的建立,对分布于各类城管业务系统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挖掘数据、提炼增值。开发城市管理信息资源数据库,为政府的重点应用系统和部门间横向交流提供数据支持。

 4)安全系统建设

  按照统一的安全策略,构建全网的安全体系。在联网部门,采用统一用户管理机制,一次注册,全网通行,加强安

 全属性控制,严格控制访问,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等级的安全需求,能有效应对各类攻击和突发事件的发生,从整体上提高城管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

 第 第4章 章

 项目建设内容 4.1 体制机制建设 4.1.1 运行机构建设 根据住建部【2009】119 号《关于印发数字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相关要求,建设成立数字城管监督指挥 XX 区级分中心,根据区政府城市管理相关职责的划分,履行分级监督,标准化管理和量化考评职能。

 4.1.2 监督指挥体系建设 根据区政府相关文件规定,结合住建部七大类部件和六大类事件管理规范,划分区职能部门管理职能,构架监督指挥体系。

 监督中心是调度指挥中心、呼叫中心、城管监督员、专业部门工作绩效的监督和评价中心。一是通过审核对专业部门完成交办事项是否可以结案;二是依托数字城管平台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从区域评价、部门评价和岗位评价三个方面,对城市管理的各方面进行考核评价。通过考核评价各专业部门、各区县的立案数、办结率、及时办结率、重复发案率,促进各个部门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同时,将考核结果报区政府,作为部门目标考核的指标内容。

 指挥中心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指挥调度派遣中心,对信息进行分析立卷,根据问题的属性派遣到专业部门,由专业部门进行处理,同时负责协调紧急问题、复杂问题的多部门处理。

 4.1.3 管理职能划分 根据区政府相关文件规定,明确 XX 区城管部门管理职责如下:负责将有关工作职责进行分解,并落实区级职能部门、街道(乡镇)、社区(村),负责对区(县)级职能部门、街道(乡镇)、社区(村)进行监督、协调、考评工作。

 4.1.4 工作流程制定 改造城市管理流程,在区中心建立“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案件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综合评价”的数字化城管闭环流程管理体系,根据案卷处置需要,增加案卷协调流程。

 4.1.5 考评体系设计 利用数字城管平台技术手段,采用系统量化考评、随机抽取考评等方式,基于指挥手册中关于问题处置标准、处置时间、结案标准的相关描述,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区政府,区直有关部门进行量化考评,对其结案率、处置及时率、复发率等多种指标进行自动计算,其考评成绩纳入区政府行政效能考评体系。

 考评范畴是:

 区级中心对区(县)直部门、街道社区的问题处置效率、处置结果进行综合考评。

 4.1.6 监督员队伍建设 组建监督员队伍,监督信息员每人配备一套“城管通”,对全市范围内进行按照“定人、定管理区域、定时间”的要求,明确各自监管的巡查区域及工作职责,通过 GPS 定位实时了解巡查人员的位置和工作情况,及时掌握城市管理的动

 态和信息,及时向监督指挥信息中心上报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核实处理情况。

 4.2 数 据建设 系统运行所需的数据包括城区大比例尺基础地形数据、大比例尺影像数据、城市管理部件数据、社区单元网格数据等。

 4.2.1 基础数据资源建设 1、基础地形数据 基础地形数据库包括基础地形图(道路、水系、建筑物等图层)、正射影像图、行政区划图以及环境、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人文、社会经济等众多的基础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

 基础空间数据库是数字城管平台建设的基础。数据分类依据各委办局所管理的数据信息内容进行划分。基础地理数据库可直接对城市管理相关的各部门提供准确实时的基础地理信息,保证了数字城管平台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为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建议使用 1:500 比例尺的基础地形图。

 2、正射影像数据 栅格影像数据将作为地形图的补充,用于直观反映城市

 地形和地貌,满足数字化城市管理位置定位的需要。栅格影像数据一般包括正摄影像数据和卫星影像数据,正摄影像数据一般采用航拍方式获得,精度较高。

 4.2.2 单元网格数据建设 采用网格技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方便管理、管理对象等原则,以一定的范围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为专题网格,将行政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的单元。

 1、单元网格的划分原则 根据建设部的有关标准(CJ/T213-2005),网格划分有以下几个原则:法定基础原则、属地管理原则、地理布局原则、现状管理原则、方便管理原则、负载均衡原则、无缝拼接原则、相对稳定原则等。

 2、单元网格的编码规则 单元网格的编码应保证时间和空间上的唯一性,单元网格变更时,原代码不应占用,变更后的单元网格按编码规则进行扩展。单元网格编码由 14 位数字组成,依次为 6 位行政区划代码,3 位街道代码,3 位社区代码和 2 位单元网格顺序码。

 区县码、街道办事处码、社区码均应按照《行政区划名称与代码(JB002-2004)》执行。单元网格顺序码在一个社区内按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流水编码,单元网格变更

 调整时,涉及变化的单元网格顺序码递增,并按此原则扩展。

 4.2.3 城市部件数据 通过城市部件普查,由专业测绘公司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每个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基础地形图上,并赋予其唯一的身份标识编码,通过采集的部件管理属性明确每一个部件的管理部门,明确其处置责任。

 4.2.4 城市管理业务数据 城市管理业务数据指城市管理业务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包括反映城市管理问题的文字、声音、图像、位置图以及办理状态、办理表格、督办信息以及组织机构等信息。

 4.2.5 综合评价数据 综合评价数据用于设定评价方式、评价指标等,用于分析评价城市管理中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生和处理状况,反映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是实现综合指标评价系统,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监督机制的基础。

 4.2.6 地下管线数据 通过对城市地下管线进行普查,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高程、埋深、走向(流向)、规格、材质、管线性质、建设年代、权属单位以及管线附属构筑物信息。

 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绘制 1:500 综合地下管线图以及1:500 专业地下管线图,对地下管线探测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建立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

 4.2.7 物联网运行数据库 物联网运行数据库的建设根据智慧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需求,充分考虑现状,建设数据多态性、数据海量性、语义丰富性的物联网的运行数据库,将项目城市积水监测、车辆油耗监测等实时数据存储到该数据库中。

 4.3 运行环境建设 4.3.1 基础硬件平台 主要包括网络与通信系统、服务器、存储与备份系统、安全设备、呼叫中心、移动设备的采购与集成建设等。

 4.3.1.1 主机及存储 考虑到本次建设数据库与应用系统间的独立及关联性,配置和使用服务器如下:

 数据库服务器:部署系统所有空间地理数据、事件、部件、业务数据等;通过双机的集群部署实现数据库系统的持续服务;需要配置高端、稳定的服务器产品; 业务应用服务器:计划部署无线数据采集、协同工作、

 应用维护、管理评价、数据交换等应用子系统;

 地理信息服务器:计划部署大屏幕监控指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等子系统;

 备份安全服务器:本服务器将安装专业备份软件实现应用程序和数据的自动备份功能,并安装防病毒软件,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统一管理。

 4.3.1.2 大屏幕系统 大屏幕系统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建设项目中的重点和亮点内容,通过大屏幕可展现整个城市的管理辖区内所发展的问题、部件信息、监督员信息等情况,实现领导对城市全局的管理和监控。同时,该系统可引入各路视频信息,如视频监控资源,便于进行统一资源的整合和调度。

 因此,对于本系统需采用成熟的、高可靠的、稳定的产品进行设计和配置,充分体现系统设计的人性化。同时考虑系统的兼容性,为其他系统接入提供良好的系统接口。

 4.3.1.3 无线采集终端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需要使用到的无线采集设备应符合如下要求:

 (1)应采用 Android 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必须支持数据存储、摄像头图像获取、数据无线传

 输等基本功能的开发。

 (2)应具有 2G/3G 等无线通信数据传输功能,应具有话音通讯、短消息、录音功能,应具有 USB 数据线接口。

 (3)处理器主频应在 300MHz 以上,系统内存不应小于 128MB,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软件运行可使用内存不应小于 256MB。

 (4)应内置摄像头,分辨率不应低于 300 万像素,应具备调焦功能,应能拍摄距离不低于 30m 的静止物体的清晰图像。

 (5)主屏幕尺寸应在 2.2 英寸以上,显示质量不应低于6.5 万色半反射式 TFT 彩色屏幕,屏幕抗日晒效果应能适合户外工作。

 4.3.1.4 呼叫中心系统 建设数字城管呼叫中心,全面受理城市管理问题,统筹协调分散在城管、市政、公用、园林、环卫、交通、建筑等专业管理部门的管理资源,共同履行城市管理、维护安全等职责,为社会和市民提供快速、优质的服务。

 4.3.2 基础软件平台 4.3.2.1 操作系统 目前主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主要有 Windows Server、

 Linux、Unix 等,本项目的操作系统需根据所选应用系统的要求,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性能等方面的因素,建议采用 Windows Server 2003 以上操作系统。

 4.3.2.2 数据库平台 数据库平台选型,一方面要考虑空间基础数据的管理,因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基础数据是空间数据,因此选择的数据库软件平台要有较好的空间基础数据管理的能力;另外要考虑数据库软件平台的安全运行,需要数据库软件平台具有可靠的系统恢复和数据恢复的能力,并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

 4.3.2.3 地理信息平台 本次系统建设中,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承担着空间基础数据管理、数据更新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软件平台提供足够的数据管理、更新和服务能力,是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成功的重要保证。

 本次系统中应用到了大量的基础地形数据、地理编码数据、部件数据、影响数据,系统应具备频繁的地图放大、缩小、浏览、查询操作,对地理信息平台的要求比较高。

 4.3.2.4 工作流平台 工作流程的重新梳理和建设是数字城管新模式建立的

 核心内容,通过工作流底层平台开发基于工作流引擎的协同工作系统。政府实际工作中,人员、组织机构以及业务特点的调整和转变是经常发生,所选用的工作流平台必须支持灵活的工作流设计、稳定的工作流引擎以及友好的用户操作和管理界面。

 本次项目建议采用成熟的、稳定的产品 Galaxy 敏捷工作流平台,可以降低项目建设风险;可以使得各个层面的任务与分工更为鲜明;基于 J2EE 的开发框架可以使系统的开放性和可移植性更强。

 4.3.2.5 中间件平台 中间件软件架起了连接后端数据源和前端客户的桥梁,可为成千上万的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能保护重要数据资产。中间件屏蔽了底层操作系统的复杂性,使程序开发人员面对一个简单而统一的开发环境,减少程序设计的复杂性,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业务上,不必再为程序在不同系统软件上的移植而重复工作,从而大大减少了技术上的负担。

 4.3.2.6 备份软件 采用备份软件提供完善的服务器保护方案,如支持Windows、Linux 服务器、Web 服务器、各类应用服务器的

 保护和容灾,同时支持 SQL Server、MySQL、Oracle、Lotus Domino、Exchange Server、Sybase、Active Directory 等数据库环境的保护和容灾,配合规范的备份策略和管理制度,为数字城管系统提供可靠、稳定的运行环境。

 4.3.2.7 防病毒软件 采用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实现对服务器群、座席终端 PC的网络防病毒保护。

 4.3.3 网络环境 数字城管项目需要连通区职能部门、区政府、街道等重点部门,通过电子政务网络或租用专网,实现系统的接入。

 4.3.4 场地建设 场地建设包括信息化机房建设和区指挥中心场地建设。区指挥中心中心场地层高大于 3 米,面积为 100 平方米左右的办公空间,场地建设包括场地装修、强弱电建设、大屏幕建设(采用 2*4DLP 大屏幕)、空调、UPS 等内容。

 4.4 数字城管软件系统建设 (一期、二期)

 数字城管系统以大城管为格局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一期建设满足实际需求的九大系统: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大

 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构建与维护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后期待系统正式运行后逐步建设人事管理、部件管理、环卫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地下管网、烟花燃放布控等拓展子系统建设。

 4.4.1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 (一期)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的信息采集平台,分为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软件(也称为“城管通”软件)和服务器端软件两部分。该子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城管监督信息员在自己管理的网格内巡查过程中向监督中心上报城市管理问题信息。该系统依托移动设备,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通过城市部件和事件分类体系、GPS 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完成城市管理问题的文本、图像、声音、位置信息的实时传递。

   具备权限的鉴别功能,实现城管员在系统中的登录、登出等情况的考勤功能。

  具备无线通讯传输功能,利用无线传输通道能够将文字数据、图片附件、录音附件数据等发送至监督中心;  具备事件数据采集功能,将城市管理问题进行现场采集,填写描述、拍摄现场照片发送至监督中心;  具备获取 GPS 模块数据的功能,能够将城市管理问题通过 GPS 进行精确定位并上传至监督中心;  采集的部件/事件信息和网格管理员位置,将被 GIS 用于进行相应对象的显示处理;  能够查阅基础地形、单元网格信息和部件等地图数据;  基础信息、单元网格信息和部件信息等地图数据自动同步;  具备部件数据采集功能;  具备工单核实、复核功能;  具备业务数据查询统计功能;  具备系统自动更新功能,能够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远程更

 新或通过与计算机设备有线连接的方式进行程序更新。

  具备系统配置管理功能。

 4.4.2 呼叫中心 受理子系统 (一期)

 呼叫中心是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下设的联系内外各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窗口。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实现了受理来自社会公众的城市管理问题,记录问题发生的类型、地点、情况、定位等信息。受理问题后传递给指挥中心,并催办城管监督信息员进行问题的核实。因此,该受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呼叫中心坐席工作人员提供问题受理、登记、定位、转发和催办等功能。

 系统主要功能:

  业务受理 对于社会公众举报的问题,能通过手工登记的问题位置描述,在地图上搜索并定位到问题发生位置。

  查询定位 为了辅助接线员快速定位,应当具备基础地理信息、地图显示、查询功能;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模糊查询,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自动定位到地图上。

  具备与城管监督信息员的交互 应实现向城管监督信息员发送核实消息和催办消息;并且可以接收城管监督信息员核实消息反馈、核查信息功能。

  案卷登记与注销 根据城管监督信息员反馈的核实结果,对符合条件的案卷给予允许立案处理,转交监督中心处理;对于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案卷注销和物理删除处理。

 4.4.3 协同工作子系统 (一期)

 协同工作子系统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办公自动化,实现基于工作流的呼叫中心、 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各专业部门之间协同工作,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免维护性。工作流引擎应可以灵活、自由地进行配置,同时还可以对包括主流程及各流程环节的权限进行设置,保证流程在复杂应用中的可用性和适应性,工作流调整要图形化、可视化。

 系统主要功能:

  问题立案管理

 对城管监督信息员直接上报的问题或经呼叫中心受理通过后的城管问题可由协同工作系统进行立案,每个问题生成独立的案卷流水号,同时记录相关的操作信息。

  案卷分派管理 应能根据已立案的案卷信息和相关事件、部件的归属部门自动识别相应的处理部门,并交由相应权限的人员进行任务的派遣。

  案卷协调管理 对于单个部门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可转交指挥中心进行协调处理,可将该问题上报领导或由多个部门进行协同处理。

  案卷处理 各乡、街道、职能部门通过登录协同工作子系统,查看其部门待处理的城市管理问题,根据问题的照片、定位、地点、描述等情况派出相应人员进现场进行处理,提供表单供各部门填写相关处理结果。

  案卷复核管理 部门处理完毕后,能够将自动处理结果的信息发送给城管监督信息员和指挥中心;由城管信息员对部门处理的情况进行现场的拍照复核,形成对部门的处理情况的监督管理。

  案卷结案管理 指挥中心根据城...

推荐访问:分册 城管 数字化
上一篇:山东省省级财政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办法
下一篇:湖北省水利地方标准管理办法2020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