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建设实施方案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0-08-11 点击:

 公司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建设实施方案

 1

 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安全发展为指导,推动公司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控制和降低风险,消除事故隐患,标本兼治,杜绝事故发生。

 2

 工作目标

 力争到 2018 年上半年,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体系,全面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采取技术、管理等措施对安全风险实施分类分级管控,及时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形成安全风险受控、事故隐患有效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和运行模式。

 3 3

 主要原则

 1、坚持风险优先原则。以风险管控为主线,把全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切实解决“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

 2、坚持系统性原则。从人、机、环、物四个方面,从风险管控和和隐患治理两道防线,从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生命周期全过程开展工作,努力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之前、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之前。

 3、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层级领导、各业务部门和每个具体工作岗位,确保责

 任明确。

 4、坚持持续改进原则。持续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不断深入、深化,促使机制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4. 组织保障

 为了加强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的组织领导,公司成立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5. 工作内容

 风险辨识、评估、分级和管控工作应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技术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参加的工作组,分布实施,形成书面报告,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聘请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或者有关专家指导开展首次风险辨识,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简单实用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制度,通过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隐患排查清单等简便措施,确保每一个员工能理解、会上手、有任务。基本步骤如下:

  1.合理划分辨识单元。企业要对整个生产系统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和作业活动方式划分辨识单元,以生产车间、储存区域、工艺流程、生产系统、设备设施、环境条件、工作场所、安全管理、操作行为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为单元,科学划分。

  2.编制辨识清单。参照国家安监总局《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 版)》,结合本单位生产工艺和岗位特点及职业卫生防护要求,采取全员参与、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详细地排查辨识各个岗位、各个生产环节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并参照《企

 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 - 2009 )等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编制危险(有害)因素排查辨识清单。

  3.开展风险评估。结合企业实际,可选择风险矩阵法( L.S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LEC )等评估方法(详见附件),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确定等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4.制定分级管控措施。企业针对排查确定的风险类别和等级,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开展, 将风险管控责任逐一落实至企业的各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和具体的责任人。管控措施包括技术、管理、个体防护以及应急处置等四个方面。同时公司、车间应分别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内容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位置、危险因素名称、风险等级、管控主体、管控措施等。

  5.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风险的公告,一般实行公司(厂)、 车间(班组)、岗位三级公告。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集中对重大风险实施公司(厂)级公告,公告内容包括危险(有害)因素、事故类型、后果影响范围、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处置方式、措施落实责任人、有效期、报告电话等,同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予以公告;车间(班组)要在醒目位置设置公

 告栏对较大以上安全风险进行公示;岗位要制作安全风险告知卡 , 标明岗位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应急措施、管控周期及管控责任人等内容;对存在较大以上风险的场所、设备设施, 要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其中对存在重大风险的重点区域或设备要增设公告牌。

  6.实施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企业要根据行业标准,针对每一-风险点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和清单,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对风险点的管控范围,将风险点隐患排查的责任落实到人,明确每个风险点的隐患排查内容、频次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隐惠排直治理闭环管理。推动企业隐患自查自报自改常态化,对查出的隐患做到整改责任、措施、 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重大隐患严格落实“分级负责、领导督办、号”制度。

  7.督促从业人员持卡上岗。企业要根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制定主要负责人和其他从业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承诺卡,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危险因素、物品危险危害特性应知卡和应急处置方法应急卡。企业每一位从业人员在工作时, 都应随身携带上述"三卡”,并对"三卡”所涉及到的内容充分知晓,技能熟练掌握,方法正确运用。

  8.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企业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各类预案符合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企业要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专职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演练。

 9.安全风险信息更新。原则上,每年开展 1 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工作。在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发生变化或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开展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工作。

推荐访问:辨识 实施方案 分级
上一篇:学校领导值班制度
下一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实施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