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例文三篇

来源: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9-22 点击: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

 篇一: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 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

 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

 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 (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

 (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 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案例2《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始。

 A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生:是角。

 师:真好!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 生: B教学: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研究角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几天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有关角的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现在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好吗?

 各个小组代表开始交流。

 分析:一节课中究竟安排几次小组学习为宜呢?我们经常这样讨论着。细细分析这种讨论,它其实是把合作交流局限在教学环节之上。试想,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又有何妨呢?下节课再整理归纳就是了!打破知识的分割,建立一种大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内探索更大时空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合作交流不能仅仅限于课内,学习小组不能是课内象集体,课外如“散兵”。课外的合作交流,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我们从整体着眼,从形成氛围和培养习惯入手,积极地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不断“对话”与“协作”的过程,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出它更大的效应。

 案例3:

 一位教师上“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让人体会颇深。

 (1)直接大方地出示了6道题目,其中2道退位题。请你看一看,你能不能一眼就看出哪些是退位的,哪些不是退位的。(培养学生对数学较为敏感的知觉能力就在这样简短的问话里得以深刻体现。)

 (2)动笔做,互相检查。我们也来开个儿童医院,请你们把最容易得病的算式拿上来,我们一起来会诊,最后请学生们给得病的算式开个小处方。在这里老师提了个要求:请你用一句话来告诉病人应该注意什么。(改错题的呈现方式有很多,这里用的是“治病情境”。老师没有停留在热闹的场景中,而是专注于让学生总结错误的原因和改错的方法。

 (3)自己出一道退位减法题给同桌做。

 (4)老师出题:3000―( );再请每人写一道题。

 分析:如果能细细体会其中每一步,就不难发现这位老师备课时的良苦用心,体会创设情境的有效性。情境只有为教学服务、适合学生需要的时候才能叫做好情境,不能为教学服务的情境就是多余的。

  ①创设的情境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相应的经验。

 在创设的情境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相应的经验,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掌握的程度如何,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接触过什么事情等等。一个真实、源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往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创设的情境要从教学目标出发,不能脱离学科因素

 教学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不能脱离学科。情境的创设要紧密围绕教学,服务于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的要求。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不能为教学服务,那是没有意义的。这要求教师一方面要从生活情境中及时提炼教学问题,切忌在情境中“流连往返”;另一方面不能“浅尝辄止”,把情境的创设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

 ③教学情境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和成长的情境因素

 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④教学情境要具有趣味性、开放性和思考性、挑战性

 案例4:

 有一位教师在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高矮》一课时,觉得教材中的主题图“高矮”关系不明显,就结合当时的时事,选择了“9.11事件”中的“世贸大厦”图片创设了一个情境图。他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1)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前不久在美国发生的一件大事吗?(学生踊跃发言。)

 (2) 出示图片:美国纽约世贸大厦。

  (3) 提问:观察这幢大楼,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这幢楼有很多层。

 生2:我看到这幢楼有很多窗子,有很多门,有很多房间。

 (4) 师:假如你以前曾经有机会站在这座楼从上往下看,会有什么感觉? 生3:我会很害怕。

 生4:我会腿发软。

 生5:我还怕会掉下来。

 (5)师:这座大楼和我们的教学楼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6:这座大楼更大。

 生7:这座大楼更漂亮。

  生8:要是我们能到这样漂亮的地方上课就好了

 (6)师不耐烦地出示另外一张图片“你们看看,图片上这三个人谁高谁矮 ?!

 这时,教师有点急了,心想:总算引到主题上了。可是,这时已用去15分钟了!自然而然,这堂课完不成任务了。

 1. 结合本案例,请你谈谈应该如何整合教学资源。

 2. 你认为该教师的引导有问题吗?如有问题请简要谈谈发生问题的缘由。

 3. 结合本案例,请你谈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问题设计与引导”,并为本教学片段设计至少三个问题。

 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见《数学课程标准》第51页)。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片段一中的教师大胆舍弃教材中的主题图, 选择了“9.11事件”中的“世贸大厦”图片作为教学情境图,试图将数学学习内容“高矮”的导入与关注时事、关心世界、热爱和平的主题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谓匠心独运。然而,学生情境学习时纠缠于情景上的细节,思维没有指向中心问题――比高矮,总在中心问题之外“画圈子”,最终导致教学时间不够,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策略:直奔主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活动。

 分析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没有提供专门起导入作用的情境图。另外,从呈现的第1幅场景图我们也可以发现,教材直接注明图中的男生高、女生矮,显然,编者也不想在导入时多费时间,也是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直接引入,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直奔主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比高矮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经历比较事物高矮的过程,在活动中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案例5:片段1、5的认识

 师:小朋友,请摸摸耳朵,眨眨眼睛,挥挥左手,摇摇脑袋(生随老师一起做)。好的,不错,请用耳

 朵听,用眼看,用手做,用脑想,比一比,谁最棒,好不好? 生:好!师:我伸3个手指,你伸几个组成4?生:伸1个。

 师:我拍1下手,你拍几下组成3? 生:拍2下。

 师:我左手伸1个手指,右手伸2个手指,你能说一句话吗? 生:1和2组成3,1加2等于3,1小于2,2大于1。

 师:不错,真棒。我伸出4个手指,你伸几个比4小? 生:3个、2个、1个。

 师:哎,怎么伸的不一样?

 生:3、2、1都比4小,可以伸3个,也可以伸2个、1个。

 师:请你伸出左手的4个手指,再伸出1个,一共有几个? 生:5个。

 师:真好,今天我们就学习5。

 分析:面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尹老师充分考虑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学生的年龄特证和认知特点,用律动式的“摸耳、眨睛、挥手、摇脑袋”,使学生置身于轻松的氛围之中,用学生熟知的“手”展开教学,无论组织教学,还是复习旧知都是让学生在游戏玩乐中进行,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思想。同时,复习中两个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学习兴趣无疑又起了很好的作用。可以说,通过这样地教学,学生会惊讶地发现“数学就在我手上”,无疑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无疑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案例7体积和体积单位

 师:同学们,老师非常想和大家交个朋友,愿意吗? 生:(非常高兴地,齐答)愿意。

 师:是朋友就应该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可以吗? 生:(非常高兴地,齐答)可以。

 师:我在家里,我的女儿非常爱穿我的衣服,你们在家是不是也这样呢? 生:是的。

 师:穿上你爸爸的衣服有什么感觉? 生1:很大。

 生2:非常宽松。

 生3:很温暖、很舒服。

 生4:很温馨,感觉自己长大了。

 师:你爸爸穿你的衣服吗?(学生个个很惊讶,大多数笑) 师:你们笑什么?

 生1:我的衣服太小,爸爸穿不上的。

 生2:爸爸太胖,会把我的衣服涨破。

 师:你的衣服,你爸爸穿不上,为什么呢?象这样日常生活中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每个同学都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体积和体积单位”,相信通过学习大家会理解的更清楚。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张老师做到了这一点。他不是居高临下,而是“俯下身子看学生”,把自己作为学生中间的一员,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愿意吗?”、“可以吗?” 随和的话语、亲切的交谈,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极大尊重,伴随“穿不穿爸爸的衣服”这一学生都体验过的、极具亲情味的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情绪体验无疑是愉快的,学习的积极性无疑是高涨的,学生的思维已不仅仅局限于数学学科领域,而是向着更广阔的领域延伸。

 案例8: “9加几”的数学片段

 师:怎么计算这三个数一共是多少?(见图) 生1:9+4+1=13+1=14 生2:9+1+4= 10+4=14 生3:4+1+9=4+10=14 生4:1+4+9=5+9=14

 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计算方法,真了不起!不过在这些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计算方法能使我们算得更快一些呢?

 生:我认为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4等于14简单些。

 师:你真聪明,会用9+1等于10,再用10加4等于14来计算。如果题目

 改成9+5你会算吗?(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实例计算方法的迁移)

 稍停片刻

 生1:我会算,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

 生2:我的算法和他不一样,我把9分成4和5,5加5等于10,10加4等于14。

 根据以上片断,从学生学习方式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学生用小棒摆一摆9+3,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进一步形成“凑十法”的表象,及时内化计算方法;优化算法不应太早,应该暴露不同方法的弱点,使学生对方法的优劣有切实的体会,作出自己的选择,真切地体会到“凑十法”的优越性。如果没有接受教师有意识的要求,如果没有课堂练习有意识的强化,那么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对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主动提升和超越?进而,又能在多大程度

 上将现行知识体系下那些相对的比较基本的方法转化成自己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案例9:

 这是一位教师讲授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的一个片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即想一想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边三角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然后宣布小组讨论。结果,讨论的过程和结果并不让人满意,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说话,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做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同学把此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竟然和同学打闹起来几分钟后学生安静下来,教师请一名学习教好的学生发言。这位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认为长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没被叫到发言的学生唉声叹气,根本没听别人在说什么。

 分析:综观上述案例的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一堂课热热闹闹,但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纵和随意。小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怎么样”。很明显,这不是真正的合作,它忽视了合作学习的本质。

 合作学习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一是学习小组或团队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二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思维碰撞,相互质疑、辩驳,从而取得共识的一种学习形式;三是以合作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完成自己知识建构的一种学习形式。

 因此合作学习必须确定合理的合作学习任务,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合作愿望,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承担合作学习任务,明确分工,协同交往,共创共享合作成果。这样,学生才会轻松愉悦,无所顾忌,全身心投入,才能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启发,迸发出无穷的智慧之花,淋漓尽致的发挥合作学习的精髓。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起如下作用:规范行为,发现思维的火花,排除障碍,引导深化。

 案例10:

 南桥有一个美丽的公园(多媒体出示)。这是个什么公园,漂亮吗?从我们学校到这个公园乘公共汽车要一元钱,你们坐过公共汽车吗?哪些地方还要用到钱?(由远及近兜圈子)

 案例5:

 在一堂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公开课上,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路边停放着一辆车,它挡住了商店所挂彩灯的一部分,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挡住了几盏灯,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显然,教师是想让学生通过两边露出的灯,发现这串灯的排列规律,然后根据这一规律来推理并找到答案。

 这时,有一位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当教师让他发言时,他特别认真的说:“这汽车开走就行了”。

  对此,听课老师全乐了,而执教教师却一本正经的对这位学生说:“。。。。。。。。”

 这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路偏离学习主题的一种现象,你认为该采用怎样的“纠偏”做法来处理这种情况。请你替代执教教师来完成“。。。。。。。。”中的内容,并说说你这样处理的想法。

 案例11: 教学片段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说明生活中掌握时间非常重要)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问话:现在几点了?什么时候上课?几点下班?几点放学?等等,说明生活中掌握时间很重要。

  接着播放录像:一轮红日从东方天边升起,伴画外音,“太阳从东方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小红清晨6:30起床了,8:00到校了,晚上9:00进入甜甜的梦乡。” 学生甲拉着大提琴,学生乙边看边问:“姐姐,你学习好,琴也拉的这么棒,有什么秘密吗?”甲:“其实很简单,秘密就在这儿!”手指时钟、 教师揭示课题:你想成为时间的主人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出示课题。

 教学片段二: 谈话导入新课

 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看我们上课,老师心情很激动,早上5:00就起床了,你们呢?生1:我也很激动,我是6:00起床的。生2:我是6:30起床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刻的?

 生1:妈妈提醒的。生2:自己看钟表的。

 师:对了,钟表是我们用来记时的工具,有哪些同学会看钟表是那个的时刻(许多学生举手)逐一出示2:00、8:05、10:50、2:25等钟面图,指名读相应的时刻,把有争议的8:05、10:50等钟面挂在黑板上。师:这些时刻你是怎么看的?指名学生各自介绍自己看时刻的方法。

 以上是“时、分的认识”这节课的两个导入片段,请你结合教学时间对这两个课例做出简要的评价?

 篇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实录

 教学过程 :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

 生2:我最喜欢摆汽车。

 生3:我最喜欢摆三角形 。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动手操作

 ①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出相同的图形,看谁摆得多又快。

 ②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给你摆得图形取一个名字。

 A、指名说(我摆的叫房子图,我摆的叫电视机,我摆的叫“×”图)

 B、同桌互说

 ③数一数,你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那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④算一算,你是怎样列出算式?

 学生1:7+7+7+7+7

 学生2:4+4+4+4+4+4

 学生3:3+3+3+3+3+3+3+3+3+3+3+3+3+3+3(师写时说:我都听糊涂了。生答:有15个3。师及时说:这样说我就清楚了。老师写并请下面的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里咕噜地说:太长了,真麻烦!)

 ⑤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回答)

 生1:加数都一样。(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的加数)

 生2:都是加法。

 生3:都有好几个加号。

 ⑥谈话:这么长,还有比这条3+3算式更长的算式吗?(有一位学生说出了30个2相加,这时,老师用很惊讶的神态望着他,使他感到很满足、很自豪)如果有100个3相加,你感觉怎么样?(太长了,太麻烦了,一个黑板都写不下)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的算式变得简短些?

 3、自主探究

 (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顿时学生摩拳擦掌,踊跃参与,有的沉思,有的讨论,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的欢呼声中,学生开始汇报)

 (2)汇报:

 小组1:用合并加数3+3=6、6+6+6+6+6+6+6+3(下面学生说:还是太长了)

 小组2:3+3+3=9,9+9+9+9+9

 小组3:15个3相加

 小组4:用乘法15×3

 师说: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觉合并加数的方法还是太麻烦,而且我们以前学过加法,你们想知道数学家想出了个更简便的表示法?(学生齐声说:想)

 (3)师出示:15×3并说:看到这算式,你想说什么?

 学生1:真的很简便!

 学生2:这个“×”是什么?

 学生3:15哪里来,3哪里来?

 学生4:这个算式怎么读?

 (根据学生的提问,请学生帮忙,逐一回答)

 (4)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读法、表示意思、乘号和乘法。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写法――乘法。

 4、体验运用

 (1)找:师: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一趟,那里就有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看谁找得多?

 (2)写:针对问题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3)说: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5、谈收获:

 6、生活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大家课后去找找,看谁找得多。

 二、对教学案例的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合理地组织、运用教材

 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摆小棒”的活动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列算式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最后把课前插图当作给学生体验用知识的资源,学生会觉得轻松又兴趣盎然。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的教学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我带学生到公园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才能用乘法,并从中获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之感。。

 (三)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自主产生求知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当他们知道自己的办法还是不大完美时,就有了知道数学家的办法的强烈欲望。而且会不知不觉产生对数学家、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求知。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并带他们到生活中去用乘法,从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并体悟学习乘法的意义

 (四)结合情境,充分理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教材练习更多采用的是联系具体情境(如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对于“乘法”这一概念的引出、理解、巩固、深化等过程都离不开具体的情境,教学时教师要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感受乘法的现实意义.其一,

 篇三:数学教学案例的写法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一、什么是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案例是对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数学教学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数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数学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和分析。

 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特征

 1、素材真实性

 案例所反映的应该是一个真实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发起大家的思考。

 2、选材典型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叙述的是一个数学教学的典型事例,这个事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集中在数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数学思维上的冲突。

 3、情节具体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要能够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生动地描述出来。例如,反映某一个数学教师与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数学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数学教学内容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说明,而应是对双边活动的具体情节展示叙述,做到翔实、有趣。

 4、时空广延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个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目标全面性

 小学数学数学案例对行为等的叙述,要能反映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特性,涵盖教学目标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数学认知的思维活动,对教学的态度、情感,学习数学的动机、需要等。

 6、灵活性。

 数学教学案例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制约。

 三、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功能

 小学数学教师写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记录功能――案例写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学经历的机会。案例写作实际上是对教师职业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等的记录。

 2、导向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使小学数学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成为案例的事实,往往是小学数学教师工作中魂牵梦绕的难题,或者是刻骨铭心的事件。如果你对案例写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工作方式,那么随着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会逐渐发现你自身工作的难点在哪里,今后

 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3、反思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如果把反思当成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一时冲动或岁末特有的行为,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其向专业化水平迈进。

 4、传播功能――案例为教师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工作主要体现为一种个体化劳动过程,平时相互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案例写作是以书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它可以使其他教师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使个人的经验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同时,通过个人分析、小组讨论等,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和歧义性,并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缄默的知识提升出来,把自己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不证自明的知识、价值、态度等,通过讨论和批判性分析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四、案例的格式和基本结构。

 案例的格式主要有两种:实录式和条例式。

 实录式即把实际发生的事件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在最后提出一系列供参考、讨论的问题。

 条例式即把案例涉及到的材料,按背景、问题、解决方法等部分排列起来。

 形式可以是一题一例、一个片段,也可以是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教学工作中的一件事等。

 教育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

 一个规范的案例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主题与背景――案例要有主题,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案例要交代案例的条件和背景,如教师、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等。

 2、情境描述――案例要有情节,有过程,要具体完整,真实感人。

 3、问题讨论――案例要有分析,对提出的问题做科学分析。

 4、 诠释与研究。

 五、案例的形式:

 根据研究问题的大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主要有:片段性案例研究、专题性案例研究、综合性案例研究三种形式。

 六、教育教学案例的形成过程:

 1、首先要选取活生生的材料。

 2、选取材料后要进行分析。

 3、有了材料,初步做了分析,才可动手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撰写案例的步骤是:撰写草稿――批判性评论――修改――编辑――尝试使用――再修改。

 七、案例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过去时态。不能是现在,更不能是将来时态。

 2、情节要按一定结构。

 3、事实反映要充分,要原原本本,绝对不能杜撰。

 4、必要时要列出采取的决策。

 5、可用表格阐述有关材料。

 6、注明引用材料的出处。

 7、核对有关数据。

 8、可另加附表和附录。

 示例:

 案 例 分 析

 案例: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

 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分析: [参考答案]: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小 括 号

 刚刚认识了小挂号可以改变原有运算顺序的规则后,突然有一位同学提出:“我认为小括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它的存在,照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一边说一边走到黑板前把“12×(4+3)”式子改写成了“12×4+12×3”,一脸不喜欢的样子:“反正我不喜欢小括号。”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小括号的作用,这节课岂不白上了?吴老师思考着如何把这节课引向深处。突然,他看到了讲台上摆放的同学们为灾区捐的书,灵机一动,一个教学思路产生了。他不慌不忙地提出一个问题:“王红同学积极支援灾区,她有92本课外读物,自己留下32本后,把剩下的送给5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得到几本?请列综合算术解答。”吴正宪特意请那位同学板演并讲解。过了一会儿,那位同学不好意思地说:“我在算式中画了一个小括号,表示先求92与32的差,最后再除以5。”吴正宪故意问:“这个小括号有什么了不起,不写它不是也可以解决问题吗?”“这个小括号非写不可,不然就得先算32÷5这一步了,不符合题目要求。”那位同学着急地说。一位同学抢过话头:“你现在是不是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小括号了?”“小括号挺好的。”那位同学感慨地说。

 点评: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不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体验感悟到小括号的作用。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项目教学案例 例文 三篇 案例
上一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
下一篇:浅谈项目化教学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