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

来源: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9-22 点击: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

  篇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学习体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学习体会

 暑假期间,我认真学习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一书。本书分析课堂教学之细,令人惊讶。书中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研究课堂教学,怎样通过课堂这面镜子,研究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

 本书的作者用定性和定量两个纬度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本书对《整数除小数》、《乘法结合率》、《基本数量关系》、《分子相同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等15节课堂教学案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每一个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前测试与分析。在上课前,对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了书面测查,了解学生对新课有关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对测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2、课堂中时间分配情况及分析。根据每一节课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师讲解、师生问答、学生活动,或者情境引入、展开讨论、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不同角度进行比较精确的时间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提问分析。从三个方面对提问进行分析。一是对全班学生分水平答问机会统计并分析。二是教师提问技巧和水平分析。作者把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分成无关、管理、认记、理解、推理和创造六个不同的层次进行分析。三是对问答的方式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

 4、练习设计及效果分析。

 5、课后测查与分析。一是测查学生对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分析;二是调查学生对这一节课的感受。

 6、对听课教师的课后调查、访谈与分析。一是用问卷的形式对听课教师进行书面调查;二是对听课教师进行访谈。

 7、专家访谈。

 8、上课教师反思。

 9、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这15节课堂教学案例,每一节课都用了二十多页的篇幅进行详细的分析。学习后,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落实。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在新观念的指引下,我们在教学中力图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使我们的教学目标多元化。如:《分子相同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执教老师的教学目标为:①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探索中发现并掌握分子相同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速算规律。

 ②通过学生猜想、验证、归纳,培养学习兴趣,体验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

 《分数乘法》一课执教老师的教学目标为:①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推理,推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②使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归纳,体会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③渗透孝敬家长的思想教育。

 由此可见,数学教学目标的定位大致分为三类:智力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实施新课程标准以后,更加注重情感目标的制定。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非常重视情感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我讲过一课“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我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实施教学时,我给学生准备了一个大大的小数点。让学生自己充当小数点,向左移动,向右移动,观察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通过学生活动,首先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理解了数学规律,掌握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

 每堂课都有它的教学模式。本书中介绍较多的是问题解决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问题解决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当今比较时髦的一种模式。《整数除小数》一课,整节课以“老师要把元平分给3位同学,每人得几元?”这一个问题为主轴,把各个环节有机、有序地串在了一起,体现了问题解决的思想。我也认为问题解决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20世纪末,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就及其推崇“问题解决”这一课堂教学模式,认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我也是采用问题解决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全课以解决“做大小不同的国旗”展开,学生通过理解国旗长与宽的比是5∶3,再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相同的若干倍,做出不同大小的国旗。通过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寻找资料;大胆创造,从而培养创新精神。

 书中还介绍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学生探究为主要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分数惩罚”一课,由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一个值得学生探究的材料,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让学生以“折纸”的方法来探究分数惩罚的算理,推导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得一种学习的方法。

 三、突出重点,抓住学生这个主体

 我们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有时显得非常自私。为什么这样讲呢?就是在设计教法上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过多的考虑如何利用情境引入知识;如何设计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理解知识,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就好像设计一个圈套,一步一步把学生引进来。很少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可以说学生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例如:“整数除小数”一课,学生在学解整数除小数的竖式时,出现了余数中带小数点的现象,这个问题老师只是一带而过。此时,学生中有人说余数中的

  小数点要点;也有的人说余数中的小数点不用点。点与不点小数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过程是有区别和差异的。但是,由于老师在备课中忽略了这个问题,在课堂上就一带而过。专家指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言行对教学将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老师的所有言行举动都应从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出发,尽可能避免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三位数的认识”一课,老师设计了很多问题,全课老师提问98个问题,整节课采用“问答式”方法教学,表面上看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但实际上学生是被动参与,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频繁设问,主动权由教师控制,限定了学生的想象、活动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专家的认真、详实的分析,以及为我们提供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实践的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切实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设计教法时多想一想“学生怎样才能学好”这个问题。在课堂上避免随意性,围绕教学目标,选取相对开放的教学形式,努力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把最大的学习空间还给学生。

  篇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及反思

 1、小学数学案例与反思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

 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什么不同?

  生:转弯指示牌表示, 限速警示牌表示,

 生2:我不同意?..

 接着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我们老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兴趣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生1已经讲到要害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教师的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当学生偏离基本的思维方向的时候,教师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

 2、小学数学案例与反思

 【案例背景】前几天上了一节“三角形的面积”感触颇深。“三角形的面积”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学期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操作机会,从猜想、操作、验证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描述】

  1、假设猜想: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说出前三种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样求。该怎样转化推导。

 2、操作验证:根据你的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根据学生描述得出结论:把一张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折,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得到长方形的长是原来三角形底的一半,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2倍与其中的一个“一半”抵消,还剩一个“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3、继续引导:这个办法怎么样?谁还有不同想法,做法?

 生: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再沿折痕剪开,把得到的小三角形沿中间对折再剪开,分别补在剩下图形的两侧,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底没变,高缩小了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办法怎么样?

 生:也很合理。(表扬,祝贺)

 师:你还有其他做法吗?

 生:选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颠倒相拼,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底的2 倍,高不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

 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办法怎么样?看来同学们在探究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想出的办法还真不少,那么,你感觉哪种办法最好?最有创意?

 师: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就是。。。。

  生: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4、共同把这个结论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来。

 师:谁愿意到黑板面前写一下?

 生:书写。集体订正。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用h表示三角形的高,那么,你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师巡视指导反馈,自由到板前书写。集体订正。

 5、公式的运用:要想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那么,我们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题好吗?

 生:独立完成课本中试一试题目

 6、小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可以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出,让我们共同走进生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师:(课件展示题目)

 生:独立或与同伴合作研究完成。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

 “三角形的面积”是一节常规性的课,关于这节课的教案不少,课我也听了不少,如何体现“观念更新,基础要实,思维要活”,我觉得以往老师们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对课堂的设计以及处理都很不错,而这节课让我感触很深: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

  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以前的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数学学科层面上,往往比较注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因此,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2、让探究式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探究式学习要不受任何人的约束,要有一定的开放度。在上面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教材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猜想、操作、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展现了自我,方法多样且独特,是以往教学所没有的,实在是妙不可言。既渗透了集合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也让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悟了生活中的数学。也为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同时,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以几个图形图片为切入口,让学生观察、猜想。动手操作,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补一补等 ,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讨、质疑、创造,并逐步的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的体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的研究者。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篇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及反思

 1、小学数学案例与反思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

 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什么不同?

 生:转弯指示牌表示, 限速警示牌表示,

 生2:我不同意?..

 接着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我们老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兴趣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生1已经讲到要害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教师的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

  当学生偏离基本的思维方向的时候,教师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

 2、小学数学案例与反思

 【案例背景】前几天上了一节“三角形的面积”感触颇深。“三角形的面积”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学期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操作机会,从猜想、操作、验证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描述】

 1、假设猜想: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说出前三种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样求。该怎样转化推导。

 2、操作验证:根据你的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根据学生描述得出结论:把一张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折,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得到长方形的长是原来三角形底的一半,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2倍与其中的一个“一半”抵消,还剩一个“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3、继续引导:这个办法怎么样?谁还有不同想法,做法?

 生: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再沿折痕剪开,把得到的小三角形沿中间对折再剪开,分别补在剩下图形的两侧,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底没变,高缩小了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办法怎么样?

 生:也很合理。(表扬,祝贺)

 师:你还有其他做法吗?

 生:选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颠倒相拼,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底的2 倍,高不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

 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办法怎么样?看来同学们在探究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想出的办法还真不少,那么,你感觉哪种办法最好?最有创意?

 师: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就是。。。。

 生: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4、共同把这个结论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来。

  师:谁愿意到黑板面前写一下?

 生:书写。集体订正。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用h表示三角形的高,那么,你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师巡视指导反馈,自由到板前书写。集体订正。

 5、公式的运用:要想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那么,我们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题好吗?

 生:独立完成课本中试一试题目

 6、小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可以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出,让我们共同走进生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师:(课件展示题目)

 生:独立或与同伴合作研究完成。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

 “三角形的面积”是一节常规性的课,关于这节课的教案不少,课我也听了不少,如何体现“观念更新,基础要实,思维要活”,我觉得以往老师们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对课堂的设计以及处理都很不错,而这节课让我感触很深: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

 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以前的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数学学科层面上,往往比较注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因此,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2、让探究式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探究式学习要不受任何人的约束,要有一定的开放度。在上面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教材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猜想、操作、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展现了自我,方法多样且独特,是以往教学所没有的,实在是妙不可言。既渗透了集合的

  思想,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也让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悟了生活中的数学。也为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同时,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以几个图形图片为切入口,让学生观察、猜想。动手操作,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补一补等 ,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讨、质疑、创造,并逐步的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的体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的研究者。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其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维的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

 3、小学数学案例与反思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人们在学习、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以下我将对《统计》一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统计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师: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可是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买什么好呢?

 生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生2:可以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师:你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请小组讨论

 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

 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的星星贴在

  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

 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分析:

 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由于学生喜欢的水果很多,可是只能买2种水果,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水果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种水果。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买哪2种水果。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体会与反思: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灵活选取素材。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进行统计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如:先要知道哪2种水果是最多人喜欢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用“贴星星”的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只有让学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才能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见解。课学教学要有师生平等、开放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案例中,教师本着同学生商量的语气“买什么好呢?”、“怎么办?”,让学生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交流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学习氛围浓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案例中,教师提出“开联欢会,由于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水果,买什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项目教学案例 新课程 小学数学 教学案例
上一篇:STEM 教育方法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例文三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