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教育中作用

来源:入团申请书 发布时间:2020-11-15 点击:

  师爱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师爱 是 教师职业 的基本要求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道德感和责任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师德情操。真正的师爱内容应包括: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师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爱,也不同于男女之间的情爱,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教师的爱不但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不但仅是个人对个人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情感,它实质上已是一种评价。教师对学生态度常常反映着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是一种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体现。所以,学生往往把教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教师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于是教师的这种情感在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与家长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分量。

 热爱学生是做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实行道德品质教育的一种示范。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都用自己对学生爱的行为为后人留下师德风范,这是一条成功的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去践行。

 二、师爱是以生为本教育的出发点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以生为本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健康全面发展,让其接受教育,教育者必须先主动建立爱的关系。当教师主动接近学生,一次次真心实意的关爱学生时,他不会无动于衷,他会受到感动、感染和感化,产生对老师的亲近感与仰慕心理,这时,学生会接受这种关爱他人的方式并加以仿效。这样老师的要求就容易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他会不需要任何论证就按照教师的教导去做,因为他信任你。大凡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真心爱护他、为他操心时,无论是耐心的协助还是严厉的批评,甚至是斥责,他都乐意接受。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才能实现,教育教学任务才会很好地落实。相反,如果教师没有付出爱,没有取得学生信任,即使教育目标明确,教育方法科学,因为在学生身上因没有产生合力,甚至是反作用力,这种教育是无法达到期望的效果。因为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教师的教导会无动于衷,甚至是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可见,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要多关爱学生,多交流沟通,以爱作联结师生心灵的纽带,架成沟通的桥梁,是实行成功教育的出发点。

 三、师爱是对学生品质教育的言传身教 爱,它不会自发产生,一个人的爱意是先从接受别人的爱开始。儿童从小开始被动地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爱。正是这些爱的积累,使他感受到了爱,懂得了什么是爱,于是进一步意识到自己该怎样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回报的需求,最后将这种爱付诸于行动。在付出爱的同时,所获得的爱的满足感与快乐感激励着自己更要去付出。如此反复循环、螺旋上升,一个人会从一个消极爱的接受者最后成为一个具有爱的胸怀和爱的给予者,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在一个人爱的胸怀和给予的发展中,离不开教师的准确引导和点拨。爱需要培养,爱需要教育,爱需要创造爱的环境,师爱正是这样一种教育环境,教师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建立一个良好气氛和环境。一个学生如果经常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这不但有利于他形成爱教师、爱班级、爱同学、爱学校,对人生满怀希望的愉悦个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他通过教师的言

 传身教感受到关爱他人更易形成人之间信任关系,影响他对社会、对人类的感情和理解,形成与人友爱、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优良品德。

 如果教师不爱学生,对他们反感嫌弃、态度冷漠恶劣,那么学生对老师不但不会有好感,而且会产生对立情绪,甚至把这种对立转移到与他人之间,使他对整个社会、人类产生消极的感情和理解。近期出现的几例学生弑师事件就集中反应了此类问题。一位前苏联教育家这样分析:教师的这种做法将不知不觉地在学生身上培养一种憎恨科学、憎恨人类、憎恨社会的敌对情绪。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对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 所以,培养学生具有爱的高尚品德,教师应用自己的师爱去对学生言传身教。师爱在学生爱的水平的发展中,所起的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是其他教育方法和技巧所不能比拟的。

 四、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驱动力

 每个学生都想得到周围亲人、朋友和同学的关怀、信任、尊重和爱护,更使青少年注重的则是学校里教师的爱。一个孩子入学前主要是在父母的关怀教育下成长,进入学校后,教师成为了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此时他们不但希望得到父母的爱,还更期望着教师的爱,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许。而教师的一言一行,哪怕是注重的一瞥、信任的点头、爱护的拍拍,在孩子们眼里都是一种“爱”,是一种安慰和鼓励。所以,师爱是激励学生进步的一种基本需要,并且他们会用自己的行动来赢得这种基本需要的满足。教师的爱也就是这种驱动力,驱使着学生们朝着教师注重、欣赏、赞许的方向健康成长。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只有当人们的一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级需要的产生和发展。据此理论,学生的学习需要属于较高的需要,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先满足其基本的师爱需求,教师必须要以一颗赤诚的心去爱学生。因而,热爱学生就是教育中的必需,这样才能以生为本,对学生实行言传身教,驱动学生健康成长。

推荐访问:作用 师爱 教育
上一篇:人教版(PEP)2019-2020学年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6,In,a,nature,park,Part,B同步训练一D卷
下一篇:1教育培训需求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