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抛锚式教学案例

来源:入团申请书 发布时间:2020-09-22 点击:

  抛锚式教学案例这是一位数学老师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内容时的教学设计,看看他是怎么玩转“抛锚式”的吧!在课前,教师设计了一个任务:小明同学接受了妈妈的任务,即从家里出发到商场买小木棒,然后回家用小木棒搭拼图活动情境为线索,以故事的叙述方式,把学生“抛锚”在三个具体的真实情境中。情境一:用FLASH动画课件展示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商场的“轻松与快”、从商场到家的“艰难与慢”的活动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谈谈生活中顺风与逆风的真实感受,然后引出学生需研究的问题1:小明同学骑自行车去商场买东西,家距商场6千米,去的时候顺风用了0.6小时,他估计按这样的速度原路返回将需要0.8小时,你能求出他在行程中所涉及的那些变量吗?情境二:创设小明骑自行车到了商场,来到了柜台前买小木棒的情境,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的购物经验,需要获得那些信息?学生交流获得总价、单价和数量的信息及相互间的关系后,引出问题2:商场里有5厘米和7厘米长的两种规格的小木棒,5厘米长的小木棒每根0.8元,7厘米长的小木棒每根1元。小明拿了12元钱去买小木棒,钱正好用完。(1)问有多少种买法?(2)你能否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小明买这两种小木棒的数量只有一种?情境三:创设小明同学买好小木棒回家,要完成用小木棒搭建拼图的任务,可是这个任务稍有难度,请同学们帮他出主意的情境,让学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又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问题3:小明用规格为5厘米、7厘米长的小木棒为边长搭等腰三角形(1)能搭出哪几种形状的等腰三角形?请画出图形。(2)现有5厘米长的小木棒5根,7厘米长的小木棒4根,全部用于搭如图甲、乙两种非等边的等腰三角形,可以搭几个?(3)如果现有110根5厘米长的小棒,100根7厘米长的小棒,全部用于搭甲、乙两种等腰三角形,可以各搭几个?在“抛锚式”教学中,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存在着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往往产生于学生有趣而深入的讨论和探索,并有自己独创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案例的问题1设置:让学生在确立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后,很快地找到了要求的未知量是顺风的速度、逆风的速度,并求解出。通过进一步讨论提出这两种速度又与自行车的速度和风速有关,那么如何求这两种速度?探索未知量和解法的多样性。问题2的设置:在钱正好用完的前提下去买小木棒,有多少种买法?探索买法的多种可能方案。紧接着问:你能否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小明买这两种小木棒的数量只有一种?在缩小买法的同时,开放添加条件。问题3的设置:用规格为5厘米、7厘米长的小木棒为边长搭等腰三角形,能搭出哪几种形状的等腰三角形?请画出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等腰三角形形状的多样化。在“抛锚式”教学中,师生活动的互动性表现为“教练”和学生的“学习伙伴”关系,就是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有效合作,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作为引导者、支持者和学习伙伴,既要从学习者的观点出发去亲身体验学生问题的生成过程,又要把握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更自主地探索、民主地协作。在探究“问题1”时,学生较快地求出顺风、逆风的速度,教师把握时机分别问:顺风、逆风的速度与什么有关系?骑自行车的速度与风速有没有直接的联系?如果设未知数,应该设几个未知数?从而引出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探索“问题2”时,在学生讨论研究购买小木棒方案时,教师“蜻蜓点水”式地问:小木棒有没有半根?小木棒的数量应该是什么数?引导学生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探究“问题3”的第3个小问题时,教师提出在现实背景下,没有这么多的小木棒用来搭图,就算有的话,也费时费力,能不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引导学生从操作中提炼出思路,建构“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时间教师和学生成为学习伙伴。由于真实问题情境的复杂性,凭单个学生的力量解决问题有困难,因此学生间合作学习必不可少。例如:“问题2”的解决采取小组讨论、集体提交方案并展示的方式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新知识生成的探究过程。特别是学业不理想的学生也能积极投入,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凑出了几种买法,在小组学习中起了作用,赢得了同伴的尊重。“问题3”的操作探究采取了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及全班交流的方式,既有自主学习探索,又有小组、全班交流修正方案,把不同形状的等腰三角形全部搭出来。

 “抛锚式”教学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将评价融于学习过程本身,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奖励,这种源于学习过程本身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内部动机,又能使教师在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的进步,促进学生的自我监督、调节和提高。例如:“问题2”中买法方案的提交,采取先自我评价后他人评价。同学甲提交了两种方案,他自评“方案是凑出来的,很麻烦,不知道答案是否完整”。同学乙提交了四种方案,他自评“根据方程Y=12—0.8X,根据题意,X、Y是一个非负整数,凑出X是0、5、10、15…… ”同学丙提交四种方案,她自评“根据方程Y=12—0.8X,转化为Y=12—4/5X,根据题意,X 、Y是一个非负整数,且X是5的倍数,所以X取0、5、10、15……”然后让其他学生评价,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方法都可行,但是最后一种在建立方程解决问题的同时,且找到规律,既方便又完整。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评价和奖励,并不断地调整与提高。最后,教师利用故事旁白“你们帮小明完成的任务很漂亮,得到了妈妈的赞赏……”,对学过程进行了评价,激励学生只要在学习上有投入,就一定有提高、有收获。

推荐访问:项目式教学案例 抛锚 案例 式教学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小学数学学案例
下一篇:德育系列化活动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