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市农村垃圾分类考察学习的情况报告_

来源:入团申请书 发布时间:2020-03-06 点击:

  关于**省**市农村垃圾分类考察学习的情况报告

 10月11日在****进行了为期4天的学习、观摩,在此期间对乡村污水、垃圾处理乃至现今全国上下正如火如荼进行的乡村振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模式的创新无疑是一盏启明灯,他给了我们在探索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中一个新启示。为我们在乡村建设的道路上树立了榜样,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乡村振兴的决心。 一、浅谈垃圾分类处理的“**模式” (一)严把源头关。即农户在家进行“会烂”和“不会烂”的初次分类,保洁员上门收集并在“不会烂”垃圾中再进行“能卖”和“不能卖”的二次分类。70%左右“会烂”的就地堆肥还田,10%~15%“能卖”的由再生资源公司上门有偿回收,只有15%~20%左右既“不会烂”也“不能卖”的垃圾才填埋或焚烧。经测算,**市每年可减少66万吨垃圾,节约清运和处理费用约2亿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二)一种终端处理。采取集中堆肥发酵的终端处理方法。可堆肥垃圾处置方式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阳光垃圾堆肥房,一种是机械发酵堆肥站,目前以前者为主。按照行政村人口,采取“一村一建”“多村合建”“村企联建”等方式,建设“两格”式阳光垃圾堆肥房,并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有氧发酵,无臭无蝇,堆肥期为2个月。垃圾堆肥后,用于制作有机肥或直接还田增肥,实现资源化利用。 (三)搞好一体化管理。由农办牵头,构建县(市、区)、镇(乡)、村、户一体化管理体系。农办为总负责,镇(乡)成立保洁服务站;村两委班子划分责任片区、党员干部联系农户,实行垃圾分类网格化管理。建立“村日自查、乡镇月查、农办季抽查、县(市、区)年度考核”环环相扣的督查体系;建立村民自治自律制度,门前“三包”、卫生费收缴等写入村规民约;建立评比激励制度,开展洁净庭院、美丽家庭等评比,激励先进,张贴垃圾分类红黑榜,鞭策后进。采取“财政直补、社会参与、以奖代补”多元化资金筹措,由市(县)财政一次性补助每个行政村10万元,用于太阳能垃圾处理堆肥房建设;配套设施人均20~60元补助;运维费用每人每年约84元。各村增设“共建美丽家园维护基金”,每人每年上交10~30元,商户每年200~500元,解决资金保障问题。 (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通过**模式的垃圾分类处理,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彻底改变了原先农村“一场大雨、一河垃圾”的现象。此外,村民还自发地对农村环境进一步改造。例如,**兰溪女埠镇村民组织创意堆柴大赛,房前屋后杂物堆放讲究起“艺术”;门厅上村村民用废旧磨盘、残破瓦缸等,创构出特色鲜明的小花圃、小景观,把村庄点缀得更具美感。依托这些美丽村落为基点,**开辟12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将这些美丽的村庄串珠成链、聚链成网,同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步形成了“村庄风景化,风景全域化”,的优美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五)首创以“妇女”为核心的家庭垃圾收集。妇女是家庭的核心,**人充分利用了妇女爱干净、爱整洁的特性,以妇女为家庭垃圾收集治理主心骨,同时利用农民大讲堂、农村大戏台、村广播站等宣传普及垃圾分类常识。针对农村熟人社会特点,设立“笑脸墙”“红黄榜”,定期评比、张榜公示农户源头分类情况,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人担任环境监督员和劝导员,用传统习俗的力量促进主体作用发挥。 二、**模式成功之要素 (一)实力雄厚,得先天之机。俗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经济发展迅猛,增长趋势只增不减,就全国来看,除却港澳,仍是万千花中一点红。再则江浙在文化底蕴上明显高于其它省市,自古多出才子佳人之地,何惧区区庭院之美,在经济的保障和文化熏陶的先天之际上,**凸显出来的农村人居环境不愧为全国翘首,独占鳌头。 (二)敢于探索,创新突破。2004年**就建立了“户集、村收、乡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初步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出路问题。随着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越来越大,原有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2014年以来,**市从本地实际出发,探索出了“两次四分法”的分类方法、“垃圾不落地”的转运方法、阳光堆肥房就地资源化的利用方法以及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形成了财政可承受、农民可接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模式,现已在全市域普遍推广,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农村垃圾污染治理新路子。 (三)注重宣传,形成长效机制。**的垃圾分类可以说做到了极致,户户能分类,人人都以保护本村落的环境为己责,甚至驻拐的巍巍老人看见地上的废篓纸屑也会随手一捡,村里娃娃也以能上“笑脸墙”为豪。整个村落的宣传依靠的是村两委,而这其中又依托在村上的共产党员身上,党员带头,对不守村约的村民进行苦口婆心的劝解,使用网格化管理,保障了机制的长效性。 三、下一步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启发 (一)积极探索,形成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而我市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农村垃圾、农村污水、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这是一个长期的治理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我市目前已出台了《美丽乐山·宜居乐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集中力量用三年时间打造一个宜居、和谐且环境优美的农村。在此期间,我市也应借鉴中央和其它省市的规章条例,形成自己的规章条例,完善在政策制度上的保障。 (二)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参与。资金的问题是困扰当前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一大要素,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不能光有政策,还得有资金保障。一方面,我们应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将不同的资金进行整合。市级也应对各年的建设时序进行预算编制。另一方面应引入市场机制形成产业支撑。推动“环卫”的市场化,引导社会各方参与,使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成为一种有价值、有回报的产业。 (三)因地制宜,凸显特色。**模式有其历史背景和保障要素,我市多山区丘陵,不能照搬照抄**模式,我们只能取其有利之面,对其虽好,但对我们无利,甚至有害的不可“硬来”,否则将适得其反,形成破坏。我们应该要将自己的特色凸显出来,利用治理之机,发展生态经济,将青山绿水转化为金山银山。 (四)发动群众,广泛宣传。群众是我们工作的基础,我们应依托群众,所实施的治理方案要得到群众的认可接受,这才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特别在贫困山区,不能一味强求,要注重方式方法,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农村污水处理常识。抓好示范先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先做,重点社区、模范企业通过示范创建,逐步推进。

 

推荐访问:考察 垃圾 农村
上一篇:【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安全生产职责有哪些
下一篇:【**专项检查突出问题整改报告】整改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