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来源:思想汇报 发布时间:2021-05-03 点击: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 2020- -1 2021 学年高一上学期 0 10 月月考试题

 1. 《本草纲目》记载:“凡使白矾石,以瓷瓶盛。于火中,令内外通赤,用钳揭起盖,旋安石峰巢人內烧之。每十两用巢六两,烧尽为度。取出放冷,研粉”。在实验室完成该操作,没有用到的仪器是(

 )

 A. 蒸发皿 B. 坩埚 C. 坩埚钳 D. 研钵 『答案』A 『解析』 『详解』这是固体的加热、灼烧、冷却和研磨的过程,固体加热用坩埚 B,要用坩埚钳 C取放,研磨在研钵 D 中进行,所以蒸发皿是没有用到的仪器。答案为 A。

 2. 设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CH 4 和 CO 2 的混合气体中碳原子数为 N A

 B. 在标准状况下,N A 个 H 2 O 分子所占体积为 22.4 L C. 含 1 mol FeCl 3 的饱和溶液最多可形成胶体粒子数为 N A

 D. 含等物质的量的 NaCl 和 CaCl 2 的溶液中,Cl - 总数为 3N A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标准状况下 CH 4 和 CO 2 状态都是气体,在标准状况下,22.4 L CH 4 和 CO 2 的混合气体是物质的量是 1mol,根据物质分子中都含有 1 个 C 原子,所以 1mol 混合气体中碳原子数为 N A ,A 正确; B.在标准状况下 H 2 O 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B 错误; C.Fe(OH) 3 胶体的胶粒是许多 Fe(OH) 3 的集合体,所以含 1 mol FeCl 3 的饱和溶液最多可形成胶体粒子数小于 N A ,C 错误; D.未指明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不能确定 Cl - 数目,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A。

 3. 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 + +OH − =H 2 O”表示的是(

  )

 A. NaHSO 4 溶液与 Ba(OH) 2 溶液混合 B. NH 4 Cl 溶液与 Ca(OH)

 2 溶液混合 C. HNO 3 溶液与 KOH 溶液混合 D. Na 2 HPO 4 溶液与 NaOH 溶液混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HSO 4 溶液与 Ba(OH) 2 溶液混合:H + +SO 4 2— +Ba 2 + +OH - =BaSO 4 ↓+H 2 O,A 不合题意;B、NH 4 Cl 溶液与 Ca(OH)

 2 溶液混合:NH 4 + +OH - =NH 3 ·H 2 O,B 不合题意; C、HNO 3 溶液与 KOH 溶液混合:H + +OH − =H 2 O,C 符合题意; D、Na 2 HPO 4 溶液与 NaOH 溶液混合:HPO 4 2— +OH - =PO 4 3— +H 2 O,D 不合题意。

 答案选 C。

 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容量瓶、分液漏斗、冷凝管等仪器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查是否漏液 B. 蒸发、蒸馏、配制标准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均需要用到玻璃棒 C. 用 MnO 2 与 H 2 O 2 制备 O 2 ,可用启普发生器控制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D. 烧杯、圆底烧瓶、锥形瓶加热前必须擦干外壁并垫上石棉网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容量瓶是准确配制溶液的仪器,使用前要查漏,分液漏斗是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仪器,使用前要查漏,而冷凝管是冷凝装置,在使用前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液,A 错误; B 蒸馏不需要用到玻璃棒,B 错误; C.用 MnO 2 与 H 2 O 2 制备 O 2 ,由于 MnO 2 是粉末状固体,因此不能用启普发生器,C 错误; D.烧杯、圆底烧瓶、锥形瓶不能直接加热,加热前必须擦干外壁并垫上石棉网,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D。

 5.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①稀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 + =2Fe 3+ +3H 2 ↑ ②碳酸镁与稀硫酸:MgCO 3 +2H + =H 2 O+CO 2 ↑+Mg 2+

 ③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a 2+ +HCO-3 +OH- =CaCO 3 ↓+H 2 O ④向4NaHSO 溶液中逐滴加入2Ba(OH) 溶液至24SO刚好沉淀完全:H + +SO2-4+Ba 2+ +OH - =H 2 O+BaSO 4 ↓ ⑤向4NaHSO 溶液中滴加2Ba(OH) 溶液至溶液呈中性:2H + +SO2-4+Ba 2+ +OH - =2H 2 O+BaSO 4 ↓

 ⑥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 2+ +HCO-3 +OH- =CaCO 3 ↓+H 2 O。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解:

 稀盐酸与铁屑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 错误; 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 正确;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按照氢氧化钠的化学式组成书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 正确; 向4NaHSO 溶液中逐滴加入2( ) Ba OH 溶液至2-4SO 刚好沉淀完全,二者物质的量相等,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 正确; 向4NaHSO 溶液中滴加2( ) Ba OH 溶液至溶液呈中性,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2: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 正确;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铵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都参与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 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6. 某溶液可能含有 Cl  、24SO、23CO、4NH、3Fe和 K .取该溶液 100mL,加入过量NaOH 溶液,加热,得到30.02molNH 气体 ( 假设生成气体完全逸出 ) ,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 1.6g 固体 ( 已知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如  N 2n2ΔnM OH MO + H O2, 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2BaCl 溶液,得到 4.66g 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

 A. 至少存在 3 种离子 B. 23CO、 K  一定不存在 C. 24SO、4NH、3Fe一定存在, Cl  可能不存在 D. Cl  一定存在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于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加热,得到氨气,溶液中一定含有+4NH ;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一定有3+Fe ,最后得到的 1.6g 固体为氧化铁,物质的量可计算,根据离子共存可知一定没有2-3CO ; 4.66g 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为硫酸钡,一定有24SO,根据摩尔质量可以算出物质的量;由于溶液为电中性,则一定有-Cl ,综上,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24SO、4NH、3+Fe ;可能含有 K .,一定不含有2-3CO 。

 『详解』由于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加热,得到 0.02mol 气体,该气体为氨气,溶液中一定含有+40.02molNH ;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一定有3+Fe ,最后得到的 1.6g 固体为氧化铁,物质的量为:1.6g=0.01mol160g/mol,则原溶液中含有3+0.02molFe ,根据离子共存可知一定没有23CO; 4.66g 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为硫酸钡,一定有24SO,其物质的量为4.66g=0.02mol233g/mol;由于溶液为电中性,则一定有-Cl ,氯离子的物质的量至少为:,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0.04mol=0.4mol/L0.1L, 综上,原溶液中一定含有至少-0.04molCl 、2-40.02molSO 、+40.02molNH 、3+0.02molFe ,可能含有+K ,一定不含有2-3CO 。

 A、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至少存在 4 种离子,故 A 错误; B、2-3CO 一定不存在, K .可能存在,故 B 错误; C、-Cl 、24SO、4NH、3+Fe 一定存在,故 C 错误;

 D、-Cl 一定存在,且mol/L ,故 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能够根据溶液电中性判断氯离子的存在是本题的难点和易错点。

 7. 某温度下,质量为 95 g 的氯化镁溶解在 0.2 L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 1 g/mL)恰好得到氯化镁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ρ g/mL,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溶解度为 s,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所得溶液中含有 N A 个氯化镁分子 B. 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 mol/L C. 所得溶液的溶解度可表示为 9500 c/(1000ρ-95c)

 D. 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 95 ρ/(1000c)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化镁是强电解质,氯化镁溶液中不含氯化镁分子,错误; B、95 g 氯化镁的物质的量是95195 /gmolg mol ,溶液的体积为95 2001000L ,物质的量浓度为95 2001 /1000mol L ,错误; C、设溶液体积为 1L,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是 cmol,质量是 95cg,溶液的质量是 1000ρg,溶剂的质量是 1000ρg-95cg,则95100 1000 95s cc - ,s=9500 c/(1000ρ-95c),正确; D、设溶液体积为 1L,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是 cmol,质量是 95cg,溶液的质量是 1000ρg,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 95 c/(1000ρ),错误; 答案选 C。

 8. 在浓度均为 4.0 mol·L - 1 的盐酸和硫酸各 100 mL 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体积比为 2∶3,则加入锌粉的质量是(

 )

 A. 6.5 g B. 13.0 g C. 19.5 g D. 26.0 g 『答案』C 『解析』

 『详解』n(HCl)=0.1L×4mol/L=0.4mol,n(H 2 SO 4 )=0.1L×4mol/L=0.4mol,二者中含有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0.4mol 和 0.8mol,均与 Zn 反应生成氢气。若酸足量与等质量 Zn 反应生成氢气相同,若锌足量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为 1:2,由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体积比为 2:3,可知盐酸不足,硫酸过量,由 Zn+2HCl=ZnCl 2 +H 2 ↑可知,n(H 2 )=0.4mol×12=0.2mol,则 Zn与 硫 酸 反 应 生 成 的 氢 气 为 0.2mol×32=0.3mol , 由 Zn+H 2 SO 4 =ZnSO 4 +H 2 ↑ 可 知 ,n(Zn)=n(H 2 )=0.3mol,则加入锌粉的质量是 0.3mol×65g/mol=19.5g,故选 C。

 『点睛』把握发生的反应、过量判断为解答的关键。判断时可以利用假设法,若酸足量与等质量 Zn 反应生成氢气相同,若 Zn 足量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为 1:2,由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体积比为 2:3,可知盐酸不足,硫酸过量。

 9. 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2 4C H 气体,另一个盛有2N 和 CO 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①分子数

 ②密度

 ③质量 ④质子数⑤原子数 A. ①④ B. ①②⑤ C. ④和⑤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2 4C H 与2N 和 CO 的总分子数目相同,故①正确;

 ②N 2 和 CO 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 28,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8,2 4C H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两容器内气体的密度相等,故②正确;

 ③CO、2N 和2 4C H 的摩尔质量都是 28g/mol ,2 4C H 物质的量与2N 和 CO 的总物质的量相等时,质量一定相等,故③正确;

 ④CO 分子中质子数为 14,2N 分子中质子数为 14,2 4C H 分子中质子数为 16,故 C 24H 分子数目与2N 和 CO 的总分子数相等时,质子数数一定不相等,故④错误;

 ⑤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物质的量相等,CO、2N 是双原子分子、2 4C H 是 6 原子分子,2 4C H 分子数目与2N 和 CO 的总分子数相等时,原子数一定

 不相等,故⑤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做题时注意比较两个容器中三种物质的原子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关系。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B. 凡是酸性氧化物都可直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C. 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该酸的酸酐

 D.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非金属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不成盐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和特殊氧化物(二氧化氮),金属氧化物可以分为碱性氧化物(氧化钠等)、酸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等)、两性氧化物(氧化铝)、过氧化物(过氧化钠)和特殊的残缺氧化物(四氧化三铁)。

 『详解』A 项、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故 A错误; B 项、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可以直接和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二氧化硅不和水反应生成硅酸,故 B 错误; C 项、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不是硝酸的酸酐,故 C 正确; D 项、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 Mn 2 O 7 属于酸性氧化物、Al 2 O 3 属于两性氧化物,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物的分类,注意物质分类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利用反例分析是解答关键。

 11. 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 胶粒向阳极移动。在这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乙醇溶液、②氯化钠溶液、③土壤、④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聚沉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胶粒向阳极移动,说明胶体微粒吸附阴离子,带负电荷。①乙醇溶液为非电解质,不能使胶体聚沉;②氯化钠溶液为电解质,能使胶体凝聚;③土壤胶体的胶粒带负电荷,不能使带负电荷的胶粒聚沉;④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可使带负电荷的胶体粒子发生聚沉,则不会聚沉的是①③,故合理选项是 A。

 12.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Ba 2 + 、Cl - 、NO-3 、CO2-3、K + 、SO2-4,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加入稍过量的 BaCl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过滤后在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③在滤液中加入 AgNO 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 一定含有 Cl -

 B. 一定含有 K +

 C. 一定含有 SO2-4和 CO2-3 D. NO-3 的存在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取少量溶液,加入稍过量的 BaCl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 CO2-3、SO2-4中的一种或两种,一定不含 Ba 2 + ;②过滤后在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含有 CO2-3、SO2-4,硫酸钡不溶,碳酸钡溶解;③在滤液中加入 AgNO 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Cl - ,但由于前两步加入的 BaCl 2 和盐酸均含有 Cl - ,不能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Cl - ;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一定含有阳离子,则一定含有 K + ,没有涉及 NO -3 的检验,无法确定其存在。

 A.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Cl - ,选项 A 不正确; B. 一定含有 K + ,选项 B 正确; C. 一定含有 SO2-4和 CO2-3

 ,选项 C 正确; D. NO-3 的存在无法确定,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A。

 13. 已知反应 3X+Y=2Z+W 中, Z 和 W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21∶10,当 6.9gX 与足量 Y 反应,生成 1.5gW。则 Y 和 W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 16∶9 B. 3∶5 C....

推荐访问:宣化 张家口市 河北省
上一篇: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下一篇:2020届安徽省三人行名校联盟高三10月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