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来源:思想汇报 发布时间:2020-08-11 点击:

 姓氏,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身份符号之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生活要素。

 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民族的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则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尤其是漂泊在海外的炎黄子孙,都对“家”、对“根”有一种深深的渴望。

  一、姓氏文化是传承文明、解读历史、透视社会的窗口 中华姓氏源于上古,延续至当代。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姓氏发展演变、延续传承、升华凝练,形成了一种内涵丰富、体例完备、超越历史时空、跨越地域界限、包容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体系,并以其人人皆知的普及性、世代传承的持续性、兼容并包的统一性、博大精深的系统性,纵贯了中华文明的进程,涵盖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从某种意义上讲,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就是不同血缘姓氏的宗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繁衍生息、播迁交融、兴衰更替的总汇。

 姓氏文化是一门很有趣、内涵很深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编辑学、民俗学、遗传学、人口学、地名学等众多社会科学。以血缘姓氏为脉络的姓氏谱系,具体载录各姓氏宗族的渊源世系、兴衰荣辱及其历史功业和文化特色的重要文献,是中华文明进化的轨迹,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因而使中华姓氏成为传承文明、解读历史、透视社会的独特视角和窗口。

  二、姓氏文化是中国人传统“家国情怀”的基础 汉语中“国”与“家”连在一起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有特定含义的。中国古籍中出现的“国家”并非西方近代民族国家的观念,而只有“天下”的观念,实际上是一种“家国情怀”。

 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礼记》云:“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皆遵循“敬天法祖重社稷”的古训。中国社会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衍生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思维和生活方式。“家国情怀”,包括“舍己为家”和“保家卫国,”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传统,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这里的“治国”就是治理好一个小小的诸侯国,而不是我们现代意义的国家。

 要知道,古代的诸侯国是要对周王室负责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邦",其实就是某个姓氏家族。这种把个人追求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的儒家信念。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会价值逻辑。

 所以我们说“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宝贵也是最活跃的精神资源。而姓氏文化正是“家国情怀”中“家”的核心、纽带和基础。

  三、“先祖、先贤、先烈”崇拜是中华民族精神寄托的核心 我们再比较一下中国与西方国家传统节日的不同:西方的节日大多与宗教、上帝、鬼神有关,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这反映的是西方人信仰的多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鬼神和上帝。而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春节、正月十五、清明节、端午节、八月十五、十月一等等,多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家庭团聚和祭祀祖先有关。

 现在有人说,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这话有一定道理。西方人信仰、畏惧上帝、众神。中国人对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天帝、鬼神在孔丘《论语·雍也》中讲得很清楚:“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而对先祖、先贤、先烈的追思是姓氏文化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我们现在省内的各个姓氏文化研究会开展的活动中,到姓氏起源地祭祖,包括黄帝祭祖大典、世界客属大会、固始县的根亲节,郑姓、林姓、黄姓、曾姓等等众多的祭祖活动,以及对特定先贤、先烈的追思、研讨会议,如李姓对老子,姚姓对姚崇,陈姓对颍川陈实,上官姓对上官仪的研究等等,都是这种“先祖、先贤、先烈”崇拜的具体体现。

  四、姓氏文化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融合、团结的有力推手 中华姓氏是传统文化中生命力最旺、凝聚力最强、感召力最大的人文情结,是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基石。中华民族历来以炎黄子孙自居,把炎、黄二帝作为共同的人文初祖和精神偶像。

 无论是偏处一隅的少数民族,还是飘零异域的华裔侨胞,时时处处都流传着炎黄二帝的传说,人人都以炎黄子孙为荣。

 这种以血缘、姓氏为传承纽带,对共同祖先形象的塑造,对民族渊源的追述,构成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化和连续传承性的认同基石,它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桥梁纽带,也是当今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

 1.粟特人以及昭武九姓与中原地区的关系; 2.北魏孝文帝的改汉姓; 3.汉唐两朝为代表的赐姓。

  五、姓氏文化是维护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自古以来,“家”,就是华夏儿女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维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必要条件之一,涉及千家万户。

 姓氏和家谱文化的内容,除对世系的记载外,都有“家训”、“家规”、“族规”之类的内容,如:敬长老,孝父母,睦近邻,崇节俭,恤孤寡,戒淫逸等。有的还讲述了祖先们万难不屈,艰苦创业,忠君爱国,清正廉洁,大义凛然的高风亮节。宣传的是敬祖尊宗,遵纪守法,教子成才,自强不息的家风。

 与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国之稳看民之亲。每逢春节和清明节,许多姓氏的家族都要举行各种祭祖活动,定时编修家谱,举行颁谱仪式,长辈主持,族人参加,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使广大族人相互了解沟通,相互交流切磋,相互守望扶持,共谋事业发展。同时,对家族成员内生活困难、孤寡老弱进行经济和情感上的帮助。

 一个个家族和睦相处、稳定兴旺,国家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及文明进步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在中国,姓氏不仅是社会成员称呼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标明家族来源和血缘关系的一种文字符号;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紧密相连。

 这 68 个姓氏,你都知道吗?一不小心就读错,你对了吗? 中国人的姓氏,渊源流长。虽说有一本《百家姓》,却远远超过其内容。在林林总总的姓氏中,还有一些是我们稍不注意就会读错的。

 你,有注意到吗? 读音相异

  1、仇,读 qiú,不读 chóu;如明代著名画家仇英。

  2、朴,读 piáo,不读 pǔ;此姓朝鲜族多见。

  3、单,读 shàn,不读 dān;如《说唐》中的单雄信。

  4、解,读 xiè,不读 jiě;如明代才子解缙。

  5、区,读ōu,不读 qū;如柳宗元《童区寄传》中的区寄。

  6、查,读 zhā,不读 chá;如金庸原名查良镛。

  7、繁,读 pó,不读 fán;如写《定情诗》的汉末诗人繁钦。

  8、瞿,读 qú,不读 jù;如瞿秋白。

  9、员,读 yùn,不读 yuán;如唐代诗人员半千。

  10、能,读 nài,不读 néng;如宋代名医能自宣。

  11、阚,读 kàn,不读 hǎn;如三国时吴国学者阚泽。

  12、都,读 dū,不读 dōu;如明代进士都穆。

  13、乜,读 niè,不读 miē;如民国时国军少将乜子彬。

  14、缪,读 miào,不读 móu。

  15、句,读 gōu,不读 jù;如宋代进士句克俭。复姓句龙,也读 gōu。

  16、阿,读ē,不读ā。

 声调不同

  17、任,读 rén,不读 rèn,如任盈盈。

  18、要,读 yāo,不读 yào。如春秋时著名刺客要离。

  19、华,读 huà,不读 huá,如数学家华罗庚。

  20、过,读 guō,不读 guò。

 21、应,读 yīng,不读 yìng;如香港艺人应采儿。

  22、曲,读 qū,不读 qǔ;如唐代司空曲环。

  23、訾,读 zī,不读 zǐ;如元代有名孝子訾汝道。

  24、哈,读 hǎ,不读 hā;如 15 年春晚总导演哈文。

  25、钻,读 zuān,不读 zuàn。

  26、谌,读 chén ,不读 shèn;如羽毛球运动员谌龙。

 双音双姓

  27、纪,一读 jǐ,一读 jì;一般念 jǐ,如清代才子纪晓岚。但外国人名翻译成中文时一般念 jì,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法国作家纪德。

  28、盖,一读 gě,一读 gài;一般念 gě,如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

  29、乐,一读 yuè,一读 lè;一般念 yuè,如战国时燕国大将乐毅。

  30、种,一读 chóng,一读 zhǒng;一般念 chóng,如北宋末年名将种师道。

  31、召,一读 shào ,得姓始祖为周武王之弟召公姬奭[shì]。一读 zhào,为傣族姓。

  32、覃,一读 tán,一读 qín;一般读 qín。

  33、相,一读 xiāng,一读 xiàng。

  34、折,一读 shé,一读 zhé。

  35、隗,一读 kuí,一读 wěi。

 容易错认

  36、桓,读 huán,如东晋大将桓温。

  37、蒯,读 kuǎi,如汉初谋士蒯通。

  38、厍,读 shè,如北周大臣厍狄峙。

  39、靳,读 jìn,如演员靳东。

 40、昝,读 zǎn,如清代书画家昝茹颖。

  41、逯,读 lù,如汉代大臣逯普。

  42、郄,读 xì,如三国时蜀国大臣郄正。

  43、郦,读 lì,如汉初名臣郦食其(lì yì jī)。

  44、麹,读 qū,如隋代高昌国国王曲伯稚。

  45、璩,读 qú,如台湾主持人璩美凤。

  46、郗,读 xī,但古籍中也有读 chī的。

  47、妫,读 guī,不读 wěi。

  48、郏,读 jiá,如清代著名画家郏伦逵。

  49、郜,读 gào,如国足运动员郜林。

  50、逄,读 páng。

  51、殳,读 shū。

  52、郄,读 qiè。

 复姓

  53、令狐,读 líng hú,不读 lìng hú;如令狐冲;令单独作姓时读 lìng,如令计划

  54、尉迟,读 yù chí,不读 wèi chí;如唐初大将尉迟恭。尉单独作姓时读 wèi,如战国时著名军事理论家尉缭。

  55、万俟,读 mò qí,不读 wàn sì;如南宋奸臣万俟卨(mò qí xiè)。

  56、澹台,读 tán tái,不读 dàn tái;如孔子弟子澹台灭明。

  57、皇甫,读 huáng fǔ,不读 huáng pǔ;如晚唐诗人皇甫松。

  58、长孙,读 zhǎng sūn,不读 cháng sūn;如唐初名臣长孙无忌。

  59、宰父,读 zǎi fǔ,不读 zǎi fù;如孔子弟子宰父黑。

  50、亓官,读 qí guān;如孔子的妻子亓官氏。

 61、毌丘,读 guàn qiū;不要读作 wú qiū 或 mǔqiū,也不要写作“毋丘”或“母丘”。

 其它姓氏

  62、虎,一读 hú,一读 māo,也有读 hǔ。

  63、吞,读 tiān;《汉书》记载中有吞景云。

  64、不,读 fōu,或 biāo;如后秦安远将军不蒙世。

  65、卜,读 bǔ,不读 pǔ。

  66、啜,读 chuài。

  67、术,读 zhú,不读 shù。

  68、丨,作姓氏时读 yī。

推荐访问:姓氏 符号 中国传统文化
上一篇: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全)
下一篇: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