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中考历史分层训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来源:日记大全 发布时间:2021-04-20 点击: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真题再现

 考点 1

  1. (2020 省卷 16 题)右图是徐悲鸿 1940 年前后创作的鸿篇巨作《愚公移山》(局部),作者采用西洋写实主义技法表现劳动者形象,气势磅礴。在当时的背景下,这幅作品旨在彰显(

 )

 A. 远古传说的神秘气息

 B. 乡村社会的纯朴民风 C. 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D. 农耕时代的家庭生活 2. (2012 省卷 9 题)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 挽救中华民族

  B. 实行君主立宪制

 C. 推翻清朝政府

 D. 建立民主共和国 考点 2 历史解释

 3. (2018 省卷 10 题)1912 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 A. 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 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C. 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

 D. 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4. (2016 省卷 11 题)读下表,指出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学校名称 办学地点 1912 年 北京大学 北平 1937 年 临时大学(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 长沙 1938 年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昆明 1946 年 北京大学 北平 A. 外来侵略

 B. 政权更迭

 C. 国共合作

 D. 军阀割据 5. [2019 省卷 26(1)题 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1913 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

 总计 上海 武汉 天津 广州 杭州 无锡 其它 厂矿数 549 83 28 17 16 13 12 380 资本额(千元) 120 288 23 879 17 240 4 219 5 791 1 552 1 422 66 185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根据材料一,归纳 1895 年至 1913 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3 分)

  考点 3 史料实证

 6. (2013 省卷 10 题)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右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A. “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 B. 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 大生纱厂的兴衰 D. 黄埔军校的创建 分层训练

 1. (2020 东莞模拟)20 世纪初,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这主要表明他(

 ) A. 大力发展教育

 B. 强调实业救国 C. 主张加强军备

 D. 提倡革命救国 2.

 右图所示的广告中有“真正国货”“请国民每年挽回四千五百余万之权利”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A.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实业救国的热潮 C. 无产阶级的出现 D. 社会习俗的变迁 3. (2020 广东模拟)“19 世纪末,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对于民间资本的残酷排挤是极其不合理的。在此背景下,近代中国所有厂矿企业的资本额中,属于民族资本的商办企业的资本额,由占 22.4%上升到 70%。”材料表明,此时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是由于(

 ) A. 政府政策的放宽

 B. 列强侵华的放松 C. 实业救国的推动

 D. 维新变法的刺激 4. (2020 温州)右表信息能够反映(

 ) 晚清税收统计表(单位:万两) 年份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1849 3 281 969 1885 3 071 3923 A. 甲午战争后政府许可外商在华设厂

  B.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增加了晚清收入 C. 洋务运动兴办的军事工业资本雄厚 D. 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5. (2020 清远模拟)右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 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 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

 A. 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 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 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6. (2020 广东模拟)1887 年,张之洞在广州创办广雅书院,教授经学、史学、理学和文学四门课程,后来院长朱一新将化学、光学等也加入课程中,并增加对国家治理政策的探讨。广雅书院的课程设置体现了(

 ) A. 西方列强的侵略

 B. 科举制度的变化 C. 社会发展的需要

 D. 民主思想的传播 7. (2020 广东模拟)1936~1944 年中国国立大学数量及分布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时间 国立大学数量(单位:所)及分布 1936 年 北平 4,上海 3,南京、武汉、广州、杭州、青岛、成都各 1 所 1938 年 云南 4,四川 4,广西、湖南、福建、陕西各 1 所 1944 年 四川 6,云南 3,陕西 3,贵州 2,上海 2,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各 1 所 ——据李涛《民国时期大学数量及区域分布变迁》 A. 外部侵略造成既有文化格局的改变

 B. 当时经济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C. 中央政权对文化教育的控制力削弱

 D. 当时派系林立,政权分立的状况 8. (2020 沈阳)19 世纪 40 年代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在其影响下国内出现了一系列报纸和出版机构。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

 ) 名称 地位 《申报》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大公报》《新闻报》 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商务印书馆 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

 新华书店 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A.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B. 经济的变化C. 外交事业的发展D. 科技的进步 9. (2020 晋中)《申报》1872 年创刊于上海,日后成为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说明了(

 ) A. 《申报》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报纸

 B. 报纸作为大众传媒工具涉及的领域广泛 C. 《申报》是当时最受人们喜欢的报纸

 D. 报纸是反映社会习俗和时政的唯一途径 10. (2020 遵义)右图是中国某一时期政府倡导的社会生活习俗新风尚,最早可能出现于(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中华民国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11. (2019 孝感改编)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发生变化得益于(

 ) A. 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B. 西方文明和民主思潮的影响 C. 民国政府移风易俗革除陋习

 D.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12. (2020 惠州模拟)近代著名外交官顾维钧回忆他在 20 世纪初与梅兰芳交往时说到:“有人介绍我和梅兰芳初次见面时,他对我打千(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两年以后我们再次见面时,他向我鞠躬而未打千。以后他从国外演出归来…我们只是握手。”这段材料反映了(

 ) A. 外交部官员地位降低

 B. 民国社会名流看不起官员 C. 近代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D. 近代以来社会风俗观念的变化 13. 1908 年,湘潭绅商们对于粤汉铁路正线不经过湘潭深感忧虑:“潭埠势必永远成废”,“数百年祖宗营业,一旦归于无何有之乡,万众能不寒心!”最终结果,湘潭隔江与铁路相望,距其 15 公里的株洲则因铁路通车走向兴盛。由此可见(

 ) A. 新式交通影响地方兴衰

  B. 铁路改变南北经济格局 C. 列强通过路权蚕食掠夺

  D. 地方绅商掀起保路运动 14. (2020 东莞模拟)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中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 思想观念的改变是近代化原动力

 B. 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思想过程 C. 当时国人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D. 电灯、自来水自身存在明显不足 15.

 1882 年 9 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

 ) A. 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 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 C. 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D. 洋务企业近代化因素增多 16. (2020 珠海模拟)他是广东番禺人,曾留学法国。今天,在广州有以他名字命名的音乐学院。1939 年,他在延安创作了一部气势磅礴的音乐史诗,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这部作品是(

 ) A. 《松花江上》

 B. 《田横五百士》

 C. 《义勇军进行曲》

 D. 《黄河大合唱》 17. (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 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漂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市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民国成立后,政府颁行了男女礼服形制的法令……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就是……产物。与此同时,政府开展了……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富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经济产生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时期社会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出了什么新特点?(4 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在近代发展停滞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清政府先后采取了哪些措施?(4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你的启示。(2 分)

  学科融合 18.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train、plane、electrobus(电车)、Western-style food(西餐)、coffee shop 等新词在中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西方文明的传入

 B. 辛亥革命的爆发

 C. 新文化运动兴起

 D. 洋务运动的开展

  参考答案

 真题再现 1.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 年初,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在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投降日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消极抗日。在这危急时刻,徐悲鸿创作《愚公移山》,表达了中国军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艰苦奋战,团结起来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2. A 3. A 4. A 5. 特点:分布在沿海和长江流域(通商口岸周围)。(1 分) 原因:沿海和长江流域最先遭受西方经济侵略;自然经济较早解体;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开放较早;交通便利等。(任答一点 1 分,不超过 2 分) 6. B 分层训练 1. B 2. B 【解析】图片信息强调“国货”“国民每年挽回四千五百余万之权利”,可知是实业救国。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输出大量资本的同时,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清政府也调整政策,谕令各省办厂。从甲午中日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故 B 项正确。

 3. A 4. B 5. D 6. 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广雅书院的课程设置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和外国侵略,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一些开明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广雅书院的课程设置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接轨。

 7.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前期自由主义的教育政策导致了国立大学分布的严重失衡,国立大学偏于东部沿海地区且不均衡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抗战的全面爆发给华北、华东地区的大学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客观上促进了国立大学分布的均衡化,故 A 项正确。

 8. A 9. B 10. C 11. B 12. D 13. A 14. B 15. B 【解析】材料反映了洋务企业推动了民间创办近代企业的风气,并且引发了买卖这种新型工矿企业所发股票的高潮。

 16. D 17. (1)新变化:西方工业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挤压中国本土产品,造成经济萧条。(2 分)原因: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的落后和逐渐解体。(2 分) (2)变化:服饰方面出现崇洋倾向;反对迷信;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2 分)新特点: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2 分) (3)表现:沉迷于八股取士;无法培养时代所需的人才。(2 分)措施:兴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派遣留学

  生出国深造。(2 分) (4)积极吸收西方文明的先进成果,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言之有理即可,2 分) 18.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train、plane、electrobus、Western-style food、coffee shop 分别是火车、飞机、电车、西餐、咖啡馆的意思。根据所学知识,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西方的科技文化逐渐传入中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推荐访问:分层 广东 社会生活
上一篇: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8.2,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同步练习,(1)
下一篇:山东寿光市建桥中学2021年3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一次月考卷附答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