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零部件项目投资计划书(可编辑范文)

来源:日记大全 发布时间:2020-12-16 点击:

 汽车底盘零部件项目

 投资计划书

  泓域咨询机构

 报告说明

 在我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零部件供应商。我国拥有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1 万余家,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数量保守估计在 10 万家以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部主任陈元智)。我国自主零部件供应商中虽已出现一批专业性较强的企业如万向钱潮、延锋汽车内饰系统、福耀玻璃等,但更多的自主零部件供应商集中在低附加值零部件领域,且分散重复。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8609.48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6732.7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8.20%;建设期利息 142.0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65%;流动资金 1734.6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0.15%。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162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13576.61 万元,净利润 1508.63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5.97%,财务净现值 3918.42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7.09 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综合判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作为投资决策前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报告主要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依此就是否应该投资开发该项目以及如何投资,或就此终止投资还是继续投资开发等给出结论性意见,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作为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基础。

 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

 目录

  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

 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

 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章

 产品方案分析

 第五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

 第六章

 建筑工程技术方案

 第七章

 原辅材料分析

 第八章

 技术方案分析

 第九章

 环保方案分析

 第十章

 劳动安全

 第十一章

 节能分析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四章

 投资方案

 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六章

 项目招标、投标分析

 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

 第十八章

 总结评价说明

 第十九章

 附表

  附表 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 2:建设投资估算一览表

 附表 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附表 4: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 5:总投资估算表

 附表 6:项目总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附表 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 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 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 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 1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

  一、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汽车底盘零部件项目

 2、承办单位名称:xxx 投资管理公司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建设地点:xx(待定)

 5、项目联系人:方 xx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公司将依法合规作为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合规是底线、合规高于经济利益的理念,确立了合规管理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合规管理责任。公司不断强化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合规论证审查,加强合规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管理、合规经营。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不断强化,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合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广大员工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合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待定),占地面积约 26.73 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四)产品规划方案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汽车底盘零部件 10000 台/年。

 二、项目提出的理由

 近年来,《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国制造 2025》等产业政策先后出台,上述政策提出:“要大力推进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国内外汽车配套市场份额;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等。这些政策显示了国家鼓励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决心,也对我国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扶持作用。

 受消费者消费升级、二次购车、个性化需求提升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 SUV 领域市场快速增长。2015 年和 2016 年,我国 SUV 销量

 分别为 622.03 万辆和 904.70 万辆,同比增速为 52.54%和 45.44%,远高于乘用车市场同期 7.34%和 15.28%的增速。

 综合判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8609.48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6732.7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8.20%;建设期利息 142.0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65%;流动资金 1734.6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0.15%。

 四、资 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 8609.48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 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5709.48 万元。

 (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 2900.00 万元。

 五、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6200.00 万元(含税)。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3576.61 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508.63 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5.97%。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7.09 年(含建设期 24 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3428.47 万元(产值)。

 六、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 24 个月的时间。

 七、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3、《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

 4、《现代财务会计》;

 5、《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

 6、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规划;

 7、项目建设地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

 8、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材料及相关数据;

 9、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二)编制原则

 1、政策符合性原则:报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行业规划。

 2、循环经济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社会。以当地的资源优势为基础,通过对本项目的工艺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建设规模进行合理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生产技术链,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走出一条有市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可持续发展。

 3、工艺先进性原则:按照“工艺先进、技术成熟、装置可靠、经济运行合理”的原则,积极应用当今的各项先进工艺技术、环境技术和安全技术,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明显。

 4、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则:近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切实达到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工厂定员、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5、产品差异化原则:认真分析市场需求、了解市场的区域性差别、针对产品的差异化要求、区异化的特点,来设计不同品种、不同的规格、不同质量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以此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八、研究范围

 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必要性、市场前景分析;

 2、对产品方案、工艺流程、技术水平进行论述,确定建设规模;

 3、对项目建设条件、场地、原料供应及交通运输条件的评价

 4、对项目的总图运输、公用工程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

 5、对项目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评价;

 6、对项目实施进度和劳动定员的确定;

 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和经济效益评价;

 8、提出本项目的研究工作结论。

 九、研究结论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前瞻性;项目产品技术及工艺成熟,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且项目产品性能优越,是推广型产品;项目产品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方案;项目设施对环境的影响经评价分析是可行的;根据项目财务评价分析,经济效益好,在财务方面是充分可行的。

 十、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17819.98

 约 26.73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17998.18

 容积率 1.01

 1.2

 基底面积

 ㎡

 11048.39

 建筑系数 62.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240.96

  1.4

 基底面积

 ㎡

 11048.39

  2

 总投资

 万元

 8609.48

  2.1

 建设投资

 万元

 6732.73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5970.10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619.94

  2.1.3

 预备费

 万元

 142.69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42.09

  2.3

 流动资金

  1734.66

  3

 资金筹措

 万元

 8609.48

  3.1

 自筹资金

 万元

 5709.48

  3.2

 银行贷款

 万元

 29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162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13576.61

 ""

 6

 利润总额

 万元

 2011.51

 ""

 7

 净利润

 万元

 1508.63

 ""

 8

 所得税

 万元

 502.88

 ""

 9

 增值税

 万元

 535.82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611.88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1650.58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4163.83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3428.47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7.09

 含建设期 24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5.97%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3918.42

 所得税后

 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

  一、行业背景分析

 (一)产业政策

 1、中国制造 2025

 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2、支持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发展措施

 完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支持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汽车等研发,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试点。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落实车辆更新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要求,加大对新增及更新公交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的考核力度,对不达标地区要扣减燃油和运营补贴。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

 3、 “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

 汽车产销量保持稳定增长,2020 年产销规模达到 2800 万-3000 万辆,建成 5-6 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知名企业(世界汽车企业前 20

 强);中国品牌汽车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占国内市场份额 50%以上),有 5-10 款中国品牌汽车成为世界知名产品;实现汽车产品海外销售(包括生产)占总规模的 10%;2020 年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0 万辆。此外,还对油耗、本地开发车型销量、智能网联汽车等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目标

 4、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技术的研发应用;开发移动互联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空天技术,推动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发展

 5、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到 2020 年,形成若干家超过 1,000 亿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到 2025 年,形成若干家进入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鼓励行业企业加强高强轻质车身、关键总成及其精密零部件、电机和电驱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攻关,开展汽车整车工艺、关键总成和零部件等先进制造装备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控制水平和正向开发能力,鼓励企业开发先进适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建设便

 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建立新能源汽车安全监测平台,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扶持政策体系。

 (二)行业进入壁垒

 1、认证壁垒及供应商审核壁垒

 (1)第三方认证壁垒

 新企业要成为合格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首先需要通过ISO/TS16949 质量体系认证,ISO/TS16949 是以 ISO9001、QS9000(美国)、VDA6.1(德国)、EAQF(法国)以及 AVSQ(意大利)等国汽车质量认证体系为基础所建立的汽车工业质量认证体系。ISO/TS16949 质量认证体系经过两次修改后,目前已成为包括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主要整车制造商以及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选择配套供应商的公认质量标准。

 ISO/TS16949 质量认证体系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及产品质量等多个环节提出了较高要求,取得认证耗用的周期长、面临的难度大,这对于拟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企业来说,无论是从技术实力,还是资金实力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供应商审核壁垒

 新企业要进入整车制造商的一级供应商序列,除获得第三方认证外,还需通过整车制造商严格的合格供应商审核,审核内容主要涵盖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生产组织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及信息技术能力等。此外,在获得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订单的过程中,零部件供应商也需通过其合格供应商的审核。而要通过诸如博世、大陆汽车、卡斯马、本特勒等世界著名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审核,其难度也不亚于通过整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评审。对于拟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企业来说,严格、复杂的审核标准和漫长的审核过程是其进入本行业的又一大壁垒。

 2、技术壁垒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新车型开发周期的逐渐缩短,整车制造商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相互介入研发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需要根据整车制造商的图纸进行相应的工装开发,并在整车制造商试装后根据试装结果对产品进行调试,这种整车制造商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同步开发的研发模式要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必须具备优秀的自主研发能力和相应的工装设计开发能力。上述研发模式需要企业建立持续技术开发的创新机制、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持续保持较强的创新及技术开发能力,从而

 推动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流程的改善、提高。技术实力的提升不仅要求企业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还取决于人才的积累、研发的积淀和企业创新文化的培育,其均需要较长的过程,从而对行业新进入企业形成了较高的壁垒。

 3、资金壁垒

 在整车行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面临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精细化程度以及及时供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快速、高效自动化生产模式及对应整车制造商生产区域的全球配置策略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而上述两点均需大量资金投入:自动化生产要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购置新设备或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达到自动化生产要求;全球配置则需要零部件供应商在整车制造商生产区域周边购建生产基地以达到同步开发、及时供货、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行业的发展趋势使得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较高的资金门槛。

 4、管理壁垒

 汽车冲压件多为非标产品,其种类繁多,生产管理难度较大。在整车制造不断推出新车型的趋势下,汽车零部件制造呈现出研发周期及交货周期缩短、产品供货量大、质量要求提高等特征。在此背景下,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到销售越来越需要精细化管理。只有通过良好、持续的系统化管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才能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及时供货以满足客户需求。先进的管理模式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积累形成的,对于拟进入本行业的新企业,管理经验上的差距是其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的重要壁垒。

 二、产业发展分析

 (1)全球汽车行业概况

 汽车工业经过 100 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2001-2015 年期间,全球汽车产量由 5,630.49 万辆增至9,068.31 万辆,其过程如下:2001 年-2007 年间,全球汽车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增长率在 3%-6%之间。2008 年、2009 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汽车产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2010 年起,受益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中国、印度等国市场的快速拉动,全球汽车产量恢复至7,813.35 万辆。2014 年、2015 年和 2016 年,全球汽车产量分别为8,750.70 万辆、9,068.31 万辆和 9,497.66 万辆,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29%、3.63%和 4.73%。

 从地域分布上看,全球汽车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于亚太、欧洲和北美。伴随着我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的进程,三大汽车生产基地的格局也逐步被改变,目前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汽车最主要的生产基地。

 (2)我国汽车行业概况

 2001-2016 年期间,我国汽车产销量实现大幅度增长,汽车产销量从 234.44 万辆和 236.36 万辆增至 2,811.88 万辆和 2,802.82 万辆,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主要增长点。其过程大致如下:2001-2010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由 234.44 万辆和 236.36 万辆增至 1,826.26 万辆和1,806.19 万辆,在此期间,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明显,汽车产销量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25.62%和 25.35%;2011-2015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由 1,841.89 万辆和 1,850.51 万辆增至 2,450.33 万辆和 2,459.76万辆,由于受到汽车产销基数及宏观经济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放缓,汽车产销量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7.40%及 7.37%。

 2015 年 9 月 29 日,国务院会议决定从 2015 年 10 月 1 日到 2016年 12 月 31 日,对购买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受此政策提振效应,自 2015 年四季度起汽车行业景气度明显回升。2016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2,811.88 万辆和2,802.82 万辆,较 2015 年同比增长 14.76%和 13.95%。

 ①我国汽车行业市场格局

 I、乘用车市场占汽车市场主导地位

 过去十余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民购买力提升,以私家车为主的乘用车逐渐成为汽车市场消费主力,根据公安部统计,截至 2016年末我国汽车驾驶人数已达 3.1 亿人,以个人名义登记的私家车达到1.46 亿辆,乘用车市场前景广阔。

 II、合资品牌占据乘用车市场主导地位

 我国整车制造业的特有模式为中外合资,外资汽车品牌若要进入中国市场生产并销售,必须与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合资经营,且股权比例不得高于 50%,在这种模式下,我国整车制造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汽车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乘用车市场以合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III、SUV 细分市场快速增长,自主品牌表现突出

 受消费者消费升级、二次购车、个性化需求提升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 SUV 领域市场快速增长。2015 年和 2016 年,我国 SUV 销量分别为 622.03 万辆和 904.70 万辆,同比增速为 52.54%和 45.44%,远高于乘用车市场同期 7.34%和 15.28%的增速。

 轿车作为汽车行业中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有所下滑,但以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广汽乘用车、江淮汽车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 SUV 生产厂商充分把握了 SUV 领域的市场契机,表现突出。2015 年和 2016 年,自主品牌 SUV 销量分别为 337.0万辆和 526.8 万辆,市场占有率达 54.18%和 58.23%。

 Ⅳ、我国乘用车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2014-2016 年,我国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制造企业乘用车市场与发达国家前五名汽车制造企业占市场份额达 60%-80%的市场格局相比,我国乘用车市场集中度依然较低。

 ②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仍处于汽车普及阶段。据国家统计局 2017 年 2 月发布的《201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6 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 1.86 亿辆(扣除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汽车千人保有量为 134 辆左右,与发达国家每千人汽车保有量 500 辆左右相比,我国汽车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交通、环保、能源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节约资源、节能减排和循环经

 济的政策指引下,汽车轻量化以及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I、汽车轻量化

 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重量的 30%,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空载情况下,约 70%的油耗用在车身重量上,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 10%,燃油效率可提高 6%-8%;整车重量每减少 100kg,其百公里油耗可减低0.4-1.0L,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相应减少 7.5-12.5g/km。汽车轻量化后车辆加速性提高,车辆控制稳定性、噪音、振动方面也均有改善。因此,车身重量的降低将对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车辆控制稳定性、减少废气排放都有显著效果。

 II、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的逐步成熟,其销量也逐步上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3 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 1.76 万辆;而在 2014 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增至 7.48 万辆,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2015 年度和 2016 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3.11 万辆和 50.7 万辆,同比增长 340%和 53%。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各项扶持政策的推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程度的逐步提高、公共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必将迎来其发展的高速期。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省情、市情,“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叠加期,也是实现弯道超越的黄金机遇期。一是国家实施重大战略带来的新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我市面临的最大、最直接的战略机遇。这一战略的实施,使京津冀城市群成为带动全国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河北打通开放新通道、打造国际产能新样板、实现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机遇。长江经济带建设,也必将使我市沿海靠港、交通便利等方面的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对承接产业转移、产品出口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是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必然衍生一些新举措、新政策,其中蕴含很多发展机遇和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的实施,孕育着新型产业、新兴业态与全新发展模式,为我市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产业、新业态的产生和加速成长创造了有利契机。随着一些新技术产生,各种产业发展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必将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对我

 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技改升级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现有资源优势所蕴含的新机遇。便利的区位优势赋予了我市对项目、资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经过不懈努力,我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优势日益凸显,电子机箱、管道装备、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车辆、汽车零部件等一些前景好、潜力大的战略新兴产业已见雏形,发展质量、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通过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我们成功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并陆续开工建设、达产达效,为今后发展积蓄了充足后劲。

 在看到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综合实力还不够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财政支撑能力不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项目投产达效的任务依然艰巨;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实践、创新成果、创新举措还不够多,全社会创新、创造和创业的活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三是资源约束与环境问题集中显现,节能减排压力仍然较大,破解要素制约与发展矛盾的任务艰巨。

 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1、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扶持

 近年来,《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国制造 2025》等产业政策先后出台,上述政策提出:“要大力推进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国内外汽车配套市场份额;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等。这些政策显示了国家鼓励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决心,也对我国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扶持作用。

 (2)整车行业发展带动零部件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仍处于汽车普及阶段,和发达国家汽车人均保有量相比还有很大市场空间。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整车市场在未来依然有较大增长空间。整车市场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下游市场,其持续增长将直接拉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2009 年商务部、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意见》、2015 年 9 月国务院提出新能源汽车扶持和小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购置税等政策、2016 年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就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提出了包括汽车消费在内的十大扩消费行动,持续有力的政策均意在促进汽车消费。未来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消费升级带来的汽车升级换代、新能源汽车普及等因素将有力拉动汽车行业增长,从而进一步带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3)汽车产业转移带来零部件行业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世界主要整车制造商纷纷采取与国内整车制造商合资经营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在国内各大整车制造商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成本控制成为各大整车制造商的主流战略。在此背景下,整车制造商全球采购、集中采购的策略给予了我国自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更多的发展机遇,随着产品质量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自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进一步融入整车制造的全球分工。

 2、不利因素

 (1)零部件供应商规模偏小

 截至 2015 年末,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已突破 31,000 亿元,而在世界百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排名中,鲜有自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进入榜单,这与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化、模块化、集中化的发展方向不符。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规模偏小、数量众多且分散重复,绝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难以满足整车制造商大量供货的需求,在与国际著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局面。

 (2)大多数自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缺乏核心技术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国家政策导向为重整车制造而轻零部件制造,直到 2004 年 5 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发布,这一形势才得以改变。政策因素导致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水平大大滞后于整车制造发展水平,在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上,我国汽车行业仍以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主导。自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研发投入及生产管理水平上均落后于国际著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部分企业仍在生产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不具备与整车制造商同步开发的能力。

 二、市场分析

 (1)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①专业化分工导致零部件制造从整车制造中分离

 汽车零部件行业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汽车生产过程中投资、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研发等主要环节呈现出全球性配置的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世界各大整车制造商纷纷改革供应体制,实行全球生产和采购策略,并最终导致汽车零部件制造从整车制造中剥离出来、独立面对市场的形势。整车制造商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剥离提高了彼此的专业化分工程度,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整车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介入程度亦越来越深。

 ②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呈金字塔型分布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按其供应商地位可分为三个级别:

 I、一级供应商直接向整车制造商供货,双方形成直接的合作关系。一级供应商不仅直接向整车制造商供应总成及模块,还与整车制造商相互参与对方的研发和设计,属于整车制造过程中参与度最高的供应商。

 II、二级供应商主要向一级供应商提供配套,二级供应商大都生产专业性较强的总成系统及模块拆分零部件,该层次龙头企业部分产品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III、三级供应商处于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的底层,研发能力较弱、规模较小,产品较为低端、缺乏核心竞争力。

 随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一级供应商的数量不断减少,正在导致金字塔结构中整车制造商与一级供应商的结构先行发生变化。随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集团化的不断深化,少数企业垄断某领域零部件的生产,从而向多家整车制造商供货。

 ③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各自专业领域形成垄断地位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并非整车制造商的附属单位。在汽车产业链中,虽然整车制造商掌握着品牌影响力、销售渠道等优势,但整车的关键生产技术和工艺却往往掌握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手中。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达到整车制造商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其自身的技术进步又反向引领整车制造商的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国际汽车零部件市场上,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如爱信精机、德国采埃孚(ZF)集团、JATCO(加特可)株式会社在变速器领域,本特勒在汽车底盘领域,博世、大陆汽车在车身稳定系统和制动系统领域,江森自控、美国李尔集团、佛吉亚在汽车座椅领域,已各自形成一定的垄断地位,并控制着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核心技术。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汽车零部件出口市场的扩大,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增长速度整体高于我国整车行业。2001-2015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为 25.67%,高于同期汽车工业销售收入 18.28%的复合增长率。

 ①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规模

 在整车行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增速明显加快。伴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汽车售后市场对于汽车零部件的需求日益增大。在汽车生产过程中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全球性配置的趋势影响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出口市场也呈逐年递增趋势。截至 2015 年末,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已突破 31,000 亿元。

 ②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格局

 I、我国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以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主导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起步较晚,在关键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难以达到国内合资整车制造商的直接配套标准。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则凭借其拥有的先进零部件设计和研发技术、与整车制造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或其本身便是源自外资整车品牌等先行优势,在我国关键汽

 车零部件制造领域起到主导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往关键零部件设计和制造的途径往往需从寻求与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开始,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缩小与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关键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差距进而实现整车关键零部件自主配套的目标。

 II、我国汽车非关键零部件领域市场集中度极低

 在我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零部件供应商。我国拥有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1 万余家,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数量保守估计在 10 万家以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部主任陈元智)。我国自主零部件供应商中虽已出现一批专业性较强的企业如万向钱潮、延锋汽车内饰系统、福耀玻璃等,但更多的自主零部件供应商集中在低附加值零部件领域,且分散重复。

 III、六大汽车产业群带动了相应地区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

 我国汽车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围绕着传统工业区逐步形成了东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和西南六大汽车产业群,伴随着整车制造的配套需要,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在上述地区形成了相应的产业集群。

 (3)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①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提高、行业整合成为发展趋势

 在世界百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排名中,鲜有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上榜,这与我国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的地位不符。在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化、模块化、集中化的发展趋势下,通过业内的兼并收购以及淘汰技术含量低、规模小的企业,从而提高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成为我国零部件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②生产技术革新成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确立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我国整车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激烈。这种竞争形势促使整车制造商新车型、新技术的推出与产业化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革新成为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满足整车制造商竞争需要的必要条件。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革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I、为满足整车研发周期缩短、整车制造商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相互介入对方研发过程的同步开发趋势,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开发过程成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研发领域的发展方向;

 II、为满足整车制造周期缩短、零部件种类繁多、供应批量大等特点,零部件柔性化、自动化生产成为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发展方向;

 III、为实现节能减排,汽车轻量化成为整车制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超高强度钢和铝合金等新材料的应用成为各汽车零部件

 供应商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超高强度钢因其在相同重量情况下抗拉强度为普通钢 3-4 倍的物理特性,既满足了汽车车身强度要求又契合汽车轻量化的行业发展趋势,因此在汽车冲压零部件中所占比例正大幅上升;铝合金因具有质量轻、密度低、散热性较好、抗压性较强的特点,能够较好的应用在汽车发动机、底盘制动系统中,近年来在整车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第四章

 产品方案分析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17819.98 ㎡(折合约 26.73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17998.18 ㎡。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 xxx 投资管理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汽车底盘零部件 10000 台,预计年营业收入 16200.00万元。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第五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依托选址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进行建址分析;避免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场址要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平整,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的生产、储存场所,便于生活和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路等障碍物通过,与其他公共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园区坚持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和“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开发道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较好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区域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建设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绿色生态产业园区。

 经过多年发展,园区产业聚集效应凸现,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增长势头日益强劲,形成了粮油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重大装备制造、大数据、节能环保、新能源以及生物工程等特色产业。

 在环境建设方面,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开发、高标准配套、高效能管理”的思路,遵循“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努力完善基础配套,强化功能服务,配套条件日臻一流。近年来,加大投资力度用于港口、道路、给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政务服务方面,园区以“放管服”改革为统领,以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为契机,坚持以“诚”招商、以“优”便商、以“信”安商,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创新服务内容,全力打造与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投资软环境。

 当前,园区以全新的姿态拥抱世界、面向未来,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开放的举措,全力营造效率最高、程序最简、服务最优的国际化营商发展环境。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省情、市情,“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叠加期,也是实现弯道超越的黄金机遇期。一是国家实施重大战略带来的新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我市面临的最大、最直接的战略机遇。这一战略的实施,使京津冀城市群成为带动全国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河北打通开放新通道、打造国际产能新

 样板、实现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机遇。长江经济带建设,也必将使我市沿海靠港、交通便利等方面的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对承接产业转移、产品出口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是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必然衍生一些新举措、新政策,其中蕴含很多发展机遇和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的实施,孕育着新型产业、新兴业态与全新发展模式,为我市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产业、新业态的产生和加速成长创造了有利契机。随着一些新技术产生,各种产业发展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必将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对我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技改升级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现有资源优势所蕴含的新机遇。便利的区位优势赋予了我市对项目、资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经过不懈努力,我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优势日益凸显,电子机箱、管道装备、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车辆、汽车零部件等一些前景好、潜力大的战略新兴产业已见雏形,发展质量、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通过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我们成功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并陆续开工建设、达产达效,为今后发展积蓄了充足后劲。

 在看到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综合实力还不够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财政支撑能力不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项目投产达效的任务依然艰巨;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实践、创新成果、创新举措还不够多,全社会创新、创造和创业的活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三是资源约束与环境问题集中显现,节能减排压力仍然较大,破解要素制约与发展矛盾的任务艰巨。

 2019 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力建设“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但中国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对

 标对表抓落实,沉心静气谋发展,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台阶。

 三、创新驱动发展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价值充分展现,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价值充分展现,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实施科技创新引领

 大力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积极鼓励企业与京津科研机构、院校开展对接活动,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增强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能力。瞄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计划,积极争取和培育实施新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提升重点骨干企业的高新技术含量,使之成为技术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的区域经济龙头企业;抓住有潜力的高新技术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精心培育,大力扶持。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一批“众创空间”,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业载体,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环境。着力实施“互

 联网+”战略,逐步推进互联网科技大市场发展,建立集技术交易、技术经纪、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知识产权于一体的线上线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成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农村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科技合作交流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和技术信息网络成果推广服务体系。

 (二)加快人才创新步伐

 制定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扶持工程,吸引各类人才到青县兴业创业,为高端优质人才的聚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技能型人才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技能教育,不断提升技能型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加快人才引进平台体系建设。大力支持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实验室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组建产业针对性强、促进发展升级的技术联盟。

 (三)加大机制创新力度

 创新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制度体系,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创新股权激励机制,鼓励企

 业采取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等方式,对企业重要管理、科技人员实施股权激励。鼓励企业以科技成果作价方式入股其他企业。

 创新园区建设机制。推广“政府推动、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园区开发模式,建立市场化建设、专业化招商管理服务机制。

 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树立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

 四、 “ 十三五 ” 发展目标

 建设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强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体经济不断壮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创新驱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产业...

推荐访问:计划书 零部件 编辑
上一篇: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下一篇:XX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政务公开“六提六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