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不孕的心理病因和心理问题]女方不孕最常见的病因

来源:日记大全 发布时间:2019-09-05 点击:

   问:我表姐35岁,婚后两年未孕,夫妻双方经多次检查未发现明确的病因,长期服用中药未果,甚为苦恼。后咨询相关医生,认为与其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过大,失眠,情绪焦虑和心理应激因素有关。经多次心理疏导和认知治疗,并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受孕之生理和心理条件,增强对不孕这一客观现实的适应力,并告知患者 “不必为暂时的不孕而一筹莫展,消极的心理只能加重病情,还会形成越想怀孕就越难怀孕的局面”,同时给患者变换了工作,大大减轻了精神上的压力,心态、情绪逐渐好转。大约半年后,传来怀孕的喜讯。请问情绪紧张、压力过大等心理因素也可导致不孕吗?不孕妇女还会有哪些心理问题?
  河北 田××
   答:不孕是指在正常规律的性生活下,未应用避孕措施,一年之内未能受孕的情况。妇女受孕的几率与年龄有关,25岁前后受孕能力最强,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递减,到35~40岁后明显减低。一般情况下,妇女一个月经周期内,达到受孕的可能性为20%~25%(称为受孕力)。期望有孩子的夫妻年累积妊娠率约为85%,余下15%则属于不孕。
   不孕是妇女的常见病,其原因甚为复杂,除男女单方或双方的器质性病因外,亦有心理因素或心理应激的影响。除此之外,患不孕症的妇女由于失去妊娠这一女性特征或盼子心切之故,也会招致各种心理问题,更加影响受孕的可能,且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神经内分泌学的研究表明,遭遇挫折和面临困境所导致的长期焦虑、抑郁或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通过神经传入大脑,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功能,可阻碍卵巢排卵或影响输卵管运送胚胎。某些应激因素还可能导致体内免疫状态的紊乱,干扰卵泡的植入,直接影响受孕。
   也有人认为心理应激是不孕的后果,而非不孕的原因。临床中也确实见到有的不孕夫妻领养孩子后,不久便自然怀孕的事例,似乎是原来急切盼望生育子女的心理引起了不育。然而,近年有研究发现,未经治疗的不孕妇女,1年后约有10%、2年后约有5%会自然受孕。对相当数量的领养和不领养孩子的不孕症妇女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妊娠率均为5%,提示领养孩子并不增加受孕率。
   对不孕的痛苦体验,妻子远远大于不育的丈夫。调查显示,多数妇女认为不孕是她们生活中最恼人的事,常常引起悲伤、失望,自尊心下降,甚至自责和内疚,并影响其人际关系。她们看到已怀孕或有孩子的妇女则心生嫉妒,回避交往。某些不孕妇女还可由此产生针对丈夫、医生或其他非不孕妇女的愤怒情绪,更加重其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影响其社会功能。有些妇女可以受孕,但由于习惯性流产、死产等也可体验到失去孩子的自卑并引发同样的心理倾向。
   还有一些不孕症的妇女,其初始原因可能是某种器质性病变,但经治疗未收到明显效果。随着婚龄延长、年龄增大,常导致心理压力沉重,精神紧张,尤其是农村妇女文化程度较低,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担心将来会失去生活保障,甚至存在“后继无人”的失落感,由此产生失眠、焦虑、情绪忧郁等。这些心理应激反过来又会加重不孕的后果,从而越发失去治愈的信心。
   有时候由于某种障碍所致的不孕,在采取某种医疗手段,如进行试管婴儿手术后仍未成功,除技术性因素外,可能也与其心理压力未完全解除有关。曾有报道,不孕妇女当采用放松心情、减少疑虑、任其自然、乐观豁达等调整心态的措施后,再次进行同样的手术时却能成功受孕。
   临床中,一些新的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也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为了接受某项新技术,妇女需要严格监护月经周期,夫妻性生活也会成为治疗规划的一部分,从而使配偶间失去性生活秘密和原有的自如与享乐心理。如果新生育技术失败,还将对婚姻关系、性功能和生活方式产生诸多影响,妇女此时会变得抑郁、空虚和绝望。即使新技术使妇女受孕,其担心也未完结,如害怕不能将妊娠进行到底,或顾虑还会出现某些不正常(胎儿发育异常、多胎或流产等),即使分娩后也还可能对孩子产生矛盾心理及如何保密等心理负担。
   其他辅助生殖技术,如为丈夫不育,则人工授精的精液来自另一个供体,孩子与父亲无血缘关系,除需要保密外,妇女还可产生罪恶感,如自己不能分担丈夫的不育之苦,或对供体男性产生性幻想等;对于卵子的供体,如果是亲戚或朋友,则保守秘密将非常困难,会成为心理上的重压;代理母亲可为不孕妇女分娩一个孩子,姑且不谈出于经济考虑还是其他原因,但就如何管理妊娠问题上,或分娩后代理母亲拒绝归还孩子,或出生一个有缺陷的孩子时则会出现争议,且争议不休,从而引发强烈的心理应激,有些还会涉及伦理与司法方面的问题,实施起来更需谨慎。
  因此对某些新的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所引发的新的心理问题或心理应激,患者、家属和医方均应给予足够的关注,避免出现新的不适应或顾此失彼,处理好这些问题对于保持不孕妇女和其家属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推荐访问:病因 不孕 心理问题 妇女
上一篇:速效救心丸可一药多用|速效救心丸 购药
下一篇:关注甲状腺,别让甲减“偷”走你的生命|促甲状腺刺激激素高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