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因,内容与对策

来源:小学作文 发布时间:2020-11-06 点击:

 内容提要:传统家训蕴含丰富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意蕴,将其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家训要契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挖掘、凝炼和汲取优秀传统家训在爱国、立志、修身、处世等方面的思想精华,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将优秀传统家训的教育资源有机融入学校教育、德育情境、理论研究和行为养成中,实现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关键词:传统家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家庭与家教的民族。传统家训是我国古代以家庭为单位的道德教育形式,也是传承中华道德文化的重要方式。传统家训从形式上看,包括家规、家仪、家教、家书等;从内容上看,以“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严夫妇、训子弟、睦宗族、厚邻里、勉读书、崇勤俭、尚廉洁”为核心内容。[1]优秀传统家训是先辈对后辈的要求与希望的凝结,也是家族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投射,具有家族特色、时代特征和德育价值。优秀传统家训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在蕴含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意蕴,能为个人的成长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品德基础和人格基础,也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深厚广博的文化素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2]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和养分。因此,挖掘和凝炼好优秀传统家训资源,并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立德树人,不仅对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与手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路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优秀传统家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因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随着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包括优秀传统家训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迸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优秀传统家训内蕴的思想精华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具有潜移默化的涵养价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

 (一)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

 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3]文化也同样如此。传统家训是中华民族先辈在人格精神塑造时形成的哲学思想与持家育人实践中形成的德育范式,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积淀。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传统家训相应的家庭模式与社会形态虽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但优秀传统家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蕴含的德育精华,仍是新时代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智慧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4]将传统家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也是对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前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重视不够,方法不多,效果不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尊崇不足,容易出现文化认同危机。将优秀传统家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正确理解和弘扬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增进文化自信的需要。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让大学生理解与认同,必须将其融入实践、融于生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在于施教过程中偏重灌输和说教,未能将其有机融入大学生生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化、刻板化、生硬化,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家是中国社会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人的心灵归宿与精神依托。优秀传统家训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沉淀和思想精华,是对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深刻教诲。这些思想精华不仅在古代能起作用,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样适用。原因是:1.传统家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相通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爱国主义、道德修养等内容都能在传统家训文化中找到根源,甚至部分内容还是从传统家训文化中提取而来的,它蕴含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学,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和强大的精神力量。2.传统家训源于家庭,内容贴近生活与实际,易于熟记、理解。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优秀传统家训精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容易被大学生接受,还有利于润物细无声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涵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有效性。

 (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的起始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是一个人道德人格形成的第一场域,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解决的源

 头所在。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和全面发展,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整体素质的高低。“三代而上,教详于国;三代而下,教详于家”。[6]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态。优秀传统家训作为古代家庭教育的智慧结晶,涉及读书、为人、处世等内容,注重从立德、修身、治业等方面培养子孙后代,而这些思想也契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具体来看:在德育方面,传统家训将道德教育置于首位,其强调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是涵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沃壤;在智育方面,传统家训非常重视劝学勉学,如《颜氏家训》《袁氏世范》《朱子家训》等家训经典中,都有教导子孙刻苦学习的训诫;在体育方面,传统家训强调起居有度、饮食有节,主张在读书耕作中养生健体;在美育方面,传统家训注重君子人格教育,要求子孙后代守道崇德、志存高远,具有应世经务之才、率真儒雅的气质风范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7] 在劳动教育方面,传统家训注重耕读结合,崇尚通过辛勤劳作,创造美好生活。由此可见,将优秀传统家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人文底蕴、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四)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青年的价值观养成,认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多次强调“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8]172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明

 确提出要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强调要发挥好家庭德育作用,使其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9]优秀传统家训具有立志、修身、处世、爱国等思想内核,内含精忠报国、爱国爱家、自立自强、廉洁正直、宽人律己、勤奋学习、尊老爱幼、勤劳俭朴、耕读传家等教育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优秀传统家训中这种通俗化、生活化、具体化的教育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支撑。

 二、优秀传 统家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精华 “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10]优秀传统家训重视道德教育,在教导子孙后代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的同时,也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优秀传统家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契合性,就具体内容而言,表现为立志之学与理想信念教育、修身之本与道德规范教育、处世之要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家国之风与爱国主义教育这四个方面的相互契合、互动发展,共同融铸于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之中。

 (一)立志之学

 传统家训注重子弟的立志教育。司马徽《诫子书》曰:“勿以薄而志不壮,贫而行不高”,[11]诸葛亮《诫子书》中曰:“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12]157 都阐述了立志与成学的关系。立志是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前提条件,为建功立业提供精神上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13]来强调理想和方向的重要性。他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提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4]因此,传统家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发挥好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将立志之学与理想信念教育融会贯通,通过优秀传统家训中的立志教育,丰富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二)修身之本 优秀传统家训教导子弟修身立德、厚德载物。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强调:“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12]157《颜氏家训·勉学》中教导子弟读书治学当以“增益德行,敦厉风俗”[15]为第一要务。可见,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涵养高尚的人格修养,是优秀传统家训的价值取向。在这些精神追求中,尤为注重三个方面:一是明理躬行,吕祖谦提出“读书先学做人”的理念,强调学习要“躬行不懈”,学以致用;二是诚信笃敬,王汝梅《王氏家训》中主张教导子弟“万事须以一诚字立跟脚,

 即事不败。未有不诚能成事者”;[16]三是勤俭务本,勤俭是我国传统社会持家的根本,只有勤俭务本、脚踏实地,才能家道兴旺,丰衣足食。优秀传统家训中所表达的道德品质,至今仍闪耀着灿烂的历史光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子成人成才,也为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规范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营养,是优秀传统家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处世之要 如何教导子弟待人处世,发挥自身价值,也是优秀传统家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处世之要,传统家训秉承了中国文化中“和合”的核心内涵,强调宽以待人,与人为善。首先,要谦敬爱人,《尚书·虞书·大禹谟》曰:“满遭损,谦受益,时乃天道”,[17]只有懂得包容、与人谦让,才能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其次,要以博爱的胸怀去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例如,浙江浦江郑氏家族在家训《郑氏规范》中,就有对族人要体恤帮助等规定。中国优秀传统家训富含充满人生智慧的处世之方,它既教导子弟要培育良好的品行修养,也勉励子弟要担当重要的历史使命。优秀传统家训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之间的这种一脉相承和内在契合性,使得优秀传统家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

 (四)家国之风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18]153 优秀传统家训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浓郁的家国情怀,从“家家之训”到“家国之风”,传统家训传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办的 2019 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9]孝亲忠君爱民的思想作为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使得“孝”不仅仅是一种家庭层面的道德要求,也成为与国家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教化准则。孔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不好犯上而作乱者,未之有也。”[18]2 千百年来,这种家国一体的情怀已经融入每一代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彰显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在传统家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其中的血脉联系,注重爱家爱国品质的历史传承,并通过不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情怀,使爱国主义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坚定信念和行动自觉。

 三、优秀传统家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优秀传统家训熔铸了先辈立志修身、处世齐家的教化理念,为子孙后代提供了行为样本,但其毕竟诞生于传统社会,烙有封建的历史印记,如家族尊卑等级观、重农抑商职业观、棍棒主义教育观等。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厘清传统家训的精华与糟粕,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凝炼符合群体特

 点和时代特点的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元素,实现优秀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动力。

 承继优秀传统家训中的思想精华,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传统家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点和接受规律,将优秀传统家训资源有机融入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德育情境和行为养成中,探索优秀传统家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路径和有效对策。

 (一)融于教 “融于教”就是将优秀传统家训融入学校教育。优秀传统家训既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做优高校“思政课程”,又要主动浸润到高校专业课程中,做强“课程思政”。

 第一,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20]为此:一要强化课程体系改革,积极开设与优秀传统家训相关的课程;二要精心挑选教学内容,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家训的情感态度,寻求师生思想契合之处,对于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主体诉求,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纳入课堂教学;三要促进丰富的优秀传统家训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将优秀传统家训的教育功能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育人优势。如,通过参观文化胜地、历史古迹、博物馆等浸润式体验教育,使大学生体悟优秀传统家训精神实质生成的历史缘由,体会优秀传统

 家训的特殊意义和珍贵价值;四要做强课程思政,将爱国爱家、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等优秀传统家训内容,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打造“课程思政”金课;五要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采用探究式、研讨式、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大学生学习传统家训的兴趣;六要创新课堂语言表达方式,了解新时代大学生话语体系,将优秀传统家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娓娓道来,提高优秀传统家训的感染力。

 第二,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21]因此,高校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优秀传统家训的理解与学习,着力打造一支具有深厚理论基础的优秀传统家训传播队伍,使优秀传统家训“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可能。

 第三,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在物质文化层面,要将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元素融入高校环境建设中,使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看得见”。如将家训中的爱国观、互助观、节俭观等物化于教室走廊、宿舍楼梯、食堂墙壁等建筑装饰中,又如开展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等活动,通过具体的视觉感受增强其价值引领作用。在精神文化层面,要将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中诚信笃敬、明理躬行等因素融入学风教风校风建设中,凸显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价值追求,提升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质量,强化高校育人效果。在

 行为文化层面,要通过演讲辩论、诵读经典、手抄报、文艺表演、微电影拍摄等活动,来学习、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要加强政治仪式教育,研究和探索在校园内开展与传统家训相关的仪式活动,依托政治仪式象征性、教育性等特点,营造富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坚定他们的信仰。在制度文化层面,要将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与道德精髓融入高校制度文化建设中,充分彰显其现实意义与现代价值。

 (二)融于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之一,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果及人们思想与行为变化的外部空间。”[22]环境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促进人的思想进步,具有重要影响。优秀传统家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点发挥两方面的环境作用。

 第一,融于家庭生活环境。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注重汲取优秀传统家训中的营养成分来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并做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践行优秀传统家训中所蕴含的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传递其中的人文情怀与高尚品质;还可以开展“家书抵万金”“亮亮我们村的家风家训”等活动,实现家校互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他们

 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8]167 第二,融于网络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1]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优秀传统家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因势而新,主动抢占新媒体阵地,通过大学生最活跃的环境——网络平台传播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开展“我为好家风代言”网络接力传等活动,充分运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手段推动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融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缩短大学生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心理距离,赋予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新的时代色彩,提高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影响力。

 (三)融于研 思想性、理论性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我国传统家训浩如烟海,不计其数。长期以来,由于错误观念的影响,传统家训往往被视作封建社会的残余受到批判。传统家训的研究在 20 世纪 90 年代才逐渐受到学界重视,当前对传统家训的研究还远未达到深入的境地。将优秀传统家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务之急是结合新时代新要求,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指导思想开展系统性的研究。

 第一,要对传统家训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一要对各类族谱宗规中的家训进行系统的挖掘与整理,做好家训原典和校本教材的编撰工作。二要加强传统家训的研究和阐释,围绕传统家训的思想渊源、发展脉络、核心要义、当代价值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阐明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系统全面的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

 第二,要强化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宣介。综合利用报纸、书籍、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载体,整合多媒体资源,创新话语体系,彰显优秀传统家训文化魅力。通过成立传统家训文化研究会等大学生社团,引导大学生自主自发地研究、宣教、弘扬优秀传统家训文化。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开设传统家训讲座,举办传统家训研讨会等形式,从专业视角深入剖析家训家规,使优秀传统家训内蕴的价值观念入脑入心。

 (四)融于行 融于行,即大学生要积极践行优秀传统家训倡导的价值理念。只有大学生都成了优秀传统家训积极活跃的实践者,优秀传统家训思想才能获得生根发芽所必需的培育土壤。

 第一,要发挥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对于课堂学习,榜样人物更能直观传递家训的精神内核。大学生通过深入理解古代榜样人物的道德品质、理想信念,能够更好地将优秀传

 统家训文化内化为自身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在学习历史人物时,要利用负面人物的案例,总结不良家风家训在品格培养中的历史教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要强化社会实践。一要积极寻求优秀传统家训融入实践育人的新视角,充分挖掘优秀传统家训与实践教学结合之处,实现互通互融。二要充分利用本土优秀传统家训资源,带领大学生前往古村建筑、宗祠等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历史文化古迹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体验,拉近大学生与历史文化之间的距离,使大学生能够真切地了解传统家训文化,增强传统家训文化感染力。三要积极寻求学校教育制度的支持。只有将大学生传统家训文化教育融入学校制度体系,传统家训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扎实推进才会获得有力保障。优秀传统家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制度建设对大学生传统家训教育的涵养、支撑、践行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四要倡导博物馆、纪念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场所对大学生免费开放的政策,为宣传弘扬优秀传统家训大开方便之门。五要创建设立各级各类传统家训文化实践教育基地,积极拓展大学生传统家训文化实践教育渠道。六要利用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平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活动,深入传统家训文化深厚地区,通过参与收集、编撰当地的传统家训资源等活动,了解传统家训文化的价值,培养他们

 的社会责任感和甘于奉献的自觉意识,使其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思想认识,体验和感受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魅力。

推荐访问:家训 动因 对策
上一篇:检查内容(例文)
下一篇:个人简历范文70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