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域类型练习复习进程

来源:小学作文 发布时间:2020-07-28 点击:

 农业地域类型练习

 原

 坝

 上

 高

 燕

 北

 山

 太

 京

 天

 津

 行

 山

 ≥ 5.0

 3.0 — 5.0

 0 — 3.0

 -3.0 — 0

 ≤ -3.0

 县域界线

 海洋生物条件C (渔业资源等)

 海洋物理环境B (水深、水质等)

 社会经济条件A (海域交通等)

 海洋牧 合理

 蔬菜是重要的基础性商品,与广大消费者的生活息息相关。读2000— 2012年京津冀地区县域蔬菜种植面积变化图(单位hm2 ,负值为减小)。据此完成各题。

 1.该地区县域蔬菜种植面积变化特点是A.京津周边地区增加较多

 B.太行山麓面积减小较多 C.面积增加的县域数较少D.种植总面积大幅度下降 2.北京、天津等蔬菜种植面积显著下降的原因是A.粮食种植面积增加 B.蔬菜市场需求减小

 C.当地蔬菜单位产量提高

  D.蔬菜仓储、运输保鲜技术提高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下图为影响“海洋牧场选址条件”结构图和我国东海海域四地的选址条件对比表(数值为某一条件的影响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 越优)。据此完成各题。

 地点 A B C P 1

 0.0 8 0.14 0.07 P 2

 0.0 0.11 0.05

 3.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主要是

 A.有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 B.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 D.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4.综合考虑上述条件,东海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是 A . P 1

 B . P 2

 C . P 3

 D . P 4

 (2010全国Ⅰ)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下题 。

 5.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 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

 6.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 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

  (2011浙江高考)18世纪墨累—

 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兹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

 。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下题。7.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题。

  9.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活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畜牧业

  (2011福建高考)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下题。

 1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1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2014.江苏高考)《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据此回答下题。

 13.“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

 14.“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 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

  15.(2010浙江高考)读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下题。

 【小题1】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小题2】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 A.自给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约型农业 (2011全国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 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下题。16.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 17.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18.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19.(2013北京高考)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下图示意中国、印度、

 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回答下题。

 甲、乙、丙分别位于( )

 A.巴西、印度、南非B.南非、巴西、印度C.印度、巴西、南非D.巴西、南非、印度 (2014.重庆高考)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

 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下题。

 20.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 ) A.人口数量减少 B.城市化率提高 C.土壤质量下降 D.粮食单产提高

 21.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 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 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 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

  (2013大纲卷)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 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下题。

 22.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23.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 )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2014.海南高考)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下题。

 24.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25.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产品竞争力

  (2014.江苏高考)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图1表示茶树生

 长的适宜条件,图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题。

  26.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

 A.洪泽湖周边地区 B.太湖周边地区C.沿江地区 D.沿海地区 27.“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 A.山地易排水 B.山地日照充足C.山地风力大 D.山地云雾多

 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此完成各题。

 28.该省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雨热同期 C.人均耕地多 D.可垦荒地多 29.近十几年来,该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雨热同期 C.市场扩大 D.交通改善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30.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

 A.甲一一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 B.乙一一夏季播种,全年水分充足C.丙一一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D.丁一一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

 31.玉米生产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甲一一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 B.乙一一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森林植被C.丙一一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资源枯竭 D.丁一一培育新品种,增加物种多样性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1、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2.下列关于图中等温线与甲、乙、丙、丁四地气温的变述,正确的是 ( ) A.受地形因素影响,1月-18℃等温线向北凸出 B.受纬度因素影响,7月18℃等温线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C.甲地海拔低,1月气温高于丙地 D.丁地纬度高,7月气温低于丙地

 33.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然条件与农业发展的变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草原辽阔,利于发展乳畜业

 B.乙地地势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C.丙地河流稀少,利于商品谷物农业发展D.丁地夏季低温,适宜发展多种经营

 读某地气候资料,回答。

 34.表中X的数值可能是 A.-4 B.0 C.5 D.12 35.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不利因素是

 A.水热组合不好

 B.光照条件不足C.土壤肥力不足 D.灌溉水源差 36.该地可能位于 A.我国江南丘陵地区 B.阿根廷南部地区

  C.美国东南沿海地区

 D.南非南部沿海地区

 桑基鱼塘、蔗基鱼塘、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现在,珠三角传统的基塘已经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也以花基、菜基为主。

 37.珠三角基塘生产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土壤 D.地形 38.农民将桑基、蔗基鱼塘转变为花基、菜基鱼塘的根本原因是A.农业科技的发展 B.市场需求的改变 C.促进生态循环 D.节省劳动力

 39.我国三江平原虽然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但没有采用珠三角基塘生产模式 ,其限制条件是 A.热量 B.土壤

 C.水分 D.市场

  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40.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4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42.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图为我国某区域自然景观剖面图,读图回答各题。

 4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为( )

 A.四川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柴达木盆地44.形成乙区域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

 45.该区域发展农业的地点及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冲积平原,水源 B.山地,土壤 C.南部平原,地形 D.中部高平原,气候

 读图,完成各题

  46.关于图中R河流特征的变述,正确的是 ( ) A.7月该河流处于丰水期 B.该河流域地势起伏不大,水能资源不丰富C.该河流每年会出现凌汛

 D.一般情况下,该河河道西岸较陡,河道较深

 47.图中Q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

 A.劳动力丰富,但劳动生产率低

 B.田地规模小,土地租金低,经济效益良好

 C.当地高度发达的工业促进了当地高度机械化农业的形成D.依托铁路和海港,促进商品经营,产品商品率较高

 48.读世界某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题。

  甲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与气候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大牧场放牧业——地中海气候

  B.水稻种植业——亚热带季风气候C.商品谷物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 D.乳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

  五、 综 合 题( ( 题 型注 释)

 )

 49.(2014.上海高考)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

 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3) 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50.(2014.上海高考)读墨西哥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4年以前,墨西哥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材料二 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三国贸易

 实现自由化后,墨西哥能够以较低的 评卷人 得分

  成本进口质优价廉的中间产品、零配件,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资源加工或组装

 成最终产品出口美国或加拿大市场,从中获取利润。同时,美国、加拿大农 开关 、电路电 器

 3.0

 2.6

 2.6

 4.0

 3.7

 2.3 产品进入墨西哥,对其农产品产生巨大影响。

 发电 机

 2.6

 3.0

 3.0

 3.1

 3.1

 1.9 新鲜蔬菜

 0.6

 0.5

 2.4

 1.6

  注:空格表示该商品未进入当年主要出口商品行列。

 (1)墨西哥中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旱作农业,东南部沿海主要为热带

 种植园农业。

 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这种农业地域类型格局的成因。

  (2)分析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3)说明表中主要商品出口比重的变化,并推测该国第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

 1982~2007年墨西哥主要商品占商品出口的比重(%)

 主要出口商品

  1982

  1985

  1986

  1990

  1994

  1998

  1999

  2000

  2003

  2007

 原油 74.8 54.2 29.3 33.9 10.8 5.4 6.5 8.9 10.2 13.8

 组装的汽车

 2.6

 2.9

 8.3

 9.3

 9.1

 9.9

 7.6

 6.9

 电视接收设备

 4.4

 4.2

 3.8

 3.5

 3.9

 8.0

 参考答案

 1.A 2.D 【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除北京、天津的县域外,绝大部分县域蔬菜种植面积都是增加的,尤其是北京和天津的周边地区,究其原因主要是两市城镇人口增多,市场需求量增大,但由于两市地价较贵,而蔬菜仓储、运输保鲜技术 提高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使北京和天津周边地区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1.主要考查读图,只要分析比较县域蔬菜种植面积变化图例即可;

 2.有解答可以直接分析得出;也可以用分析排除法:北京、天津两市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地区,主要的产业以第三、第二产业为主,不可能会增加粮食的种植面积(再说粮食的仓储、运输等要求不高,从较远的农业区调入更合 适);而随着两市人口的增加,蔬菜市场需求量是增大,当地蔬菜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

 3.B 4.A 【解析】

 3.从题干对海洋牧场的定义中可以看,建议海洋牧场的主要意义是“实现海洋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即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4.海洋牧场的选择需要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四个海域的各项指标看:建

 设社会经济条件最好的是P 1 ,海洋物理环境最好的是P 1

  和P 3 ,海洋生物条件最好的是P 1 和P 3 ,综合起来看应该是最好。

 5.C 6.D 【解析】

  5.本题考查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滩涂中的水为海水,盐度高,要先种植耐盐性高的作物,再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把滩涂中水中的盐分含量降下来,才能种植粮食作物。

  6.本题考查国土整治,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投入肥料(化肥和农家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但题目要求改造的是土壤的盐度,故A、B错误;农药是用来解决作物病虫害的,和缩短改造时间无关,C错;投入淡水可以起到引淡淋盐的作用,减小滩涂中水中的盐分含量,有利于缩短滩涂改造时间。

 7.D 8.A 【解析】

 7.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及其特征,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累— 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属于商品农业,农产品主要向市场销售。该农业牧草与作物轮作,小麦种植与绵羊饲兹在生产上有联系,大部分农作物作为饲料饲兹绵羊,故④正确,即D项正确。

 8.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首先需明确该盆地环境问题的产生与“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 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有关,其次应正确分析以上行为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由于墨累— 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年降水量较小,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可能导致土壤

 盐碱化;大规模引河水灌溉将导致河流水量减小,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河口地区海水的侵蚀作用增强;湖中的水生植物大量繁殖,主要与湖中N、P等营兹物质的排放有关,与大规模引河水灌溉关系不大。综上,选项A正确。

 9.A 10.D 【解析】

 9.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图示岛屿为新西兰的南岛,该岛地处西风带内,岛屿的西南部为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选A;由洋流的分布可知,该 岛屿附近无暖流分布,如果反气旋活跃则降水不会丰富,故③④说法错误,排除B 、C、D。

 10.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该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潮湿,热量条件较差,不适合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加之该岛多山地,因而最适宜发展畜牧业(或乳畜业),故选D。

 11.C 12.B 【解析】

 11.本题考查了不同生产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山坡地的坡度较大,因此易发生水土流失,增施肥料后,大部分的肥料可能会随着径流而流失,因此导致农作物增产的效果微弱。

 12.本题考查了工程措施改变山坡地坡度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后,地表的坡度变小,地表径流的流速减慢,因此地表径流将泥土、肥料带走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降低,这样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进而起到增产的效果。

 13.C 14.A 【解析】

 13.由材料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可知该地位于河流发源地,应为地势较高的山地,所以顺着山地峡谷进入的山间开阔地应为山间盆地,不可能是山前平原或平缓高原。

  14.“桃花源”为世外桃源,由于地处河流源头,山地深处,地理位置偏僻,不受

 当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15.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世界农业区的分布,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图中甲为台湾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甘蔗种植;乙为尼罗河三角洲,为长绒棉产地;丙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适合种植柑橘;丁为罗讷河三角洲,是著名的葡萄产地,故选B。

 【小题2】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意在考查考生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四地农业都属于投入生产资料多、生产规模大、集约程度高的集约型农业,故选D。

 16.C 17.D 18.A 【解析】

 16.本题考查了不同国家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的差异,意在考查考生结合不同区域的特征分析该地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巴西位于低纬度地区,境内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其中不少地区的土地资源目前开发利用程度 还较低,今后可以开垦种植大豆,因此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增大,巴西大豆总产 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

 17.本题考查了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巴西是个经济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劳动力的价格较低 ,从而导致在国际市场上大豆的价格低于美国。

  18.本题考查了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少地区的农业生产还是依靠经验,科技含量 较低,因此我国大豆的质量较低,故今后我国应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来提高大豆质 量。

 【答案】C 【解析】

 本题以不同区域玉米的种植和收获季节为背景,考查不同国家和地区玉米种植和收获的季节差异,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我国华北地区玉米种植在5、6月份,收获在9、10月份可知,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南非位于南半球,种植和收获玉米的月份与我国相反, 可判定丙为南非;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6月至10月高温多雨,适宜玉米生长 ,所以甲为印度;巴西的玉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且2月至5月降水较多,适宜玉米生长,所以乙为巴西。

 【答案】

 20.A 21.A 【解析】

 20.人均耕地=耕地面积/人口数量。材料中提到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但人均耕地增加,说明乌克兰的人口数量减少,A项正确;城市化率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人均耕地无直接联系,B项错误;耕地面积的变 化与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整有关,而与土壤质量及粮食单产关系不大,C、D项错误 。

 21.人均耕地增加,即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扩大,所以人均粮食产量会增加,A项正 确;乌克兰被称为“欧洲粮仓”,粮食大量出口,C项错误;农业生产投入、亩均农业产值与人均耕地面积无直接联系,B、D项错误。

 【答案】

 22.C

 23.D 【解析】

 22.本题考查农业区位选择,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农业追求的是经济利润。

 23.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5 ~8月正值我国的夏季,全国各地西瓜纷纷上市,海南岛西瓜便失去了冬季所具有的市场竞争优势。

 【答案】

 24.A 25.D 【解析】

 24.土壤、光照、水分虽然也是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因素,但影响不到早熟。只有该地夏季热量比其他棉花种植区充足,才会提前收获,因此只有A项正确。

 25.无论什么品种的棉花都需要运输,种植都会消耗水源,对生态环境不利,市 场上对新品种(彩色棉和有机棉)需求量大,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

 26.BC 27.AD 【解析】

 26.图2示意江苏省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对照图1中茶树生长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条件可知,太湖周边及沿江地区适宜茶树生长,而洪泽湖周边及沿海中北部地区,气温偏低(<15 ℃),不适宜种植茶树。

 27.江苏南部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阴雨天气多,云雾多,光照弱,加上丘陵地形易排水,适合茶树生长,茶叶品质好。

 28.C 29.C 【解析】黑龙江省地广人稀,人均占有的耕地多,是我国重点建设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所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是其主要的制约因素。目前该省的水稻在市场扩大的因素影响下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30.C 31.A 【解析】

 试题分析:

 30.读图可知,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甲为我国东部地区,国营农场,科技水平在四个地区中不是最高的,A错。乙图为南非,夏季播种,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B错。丙图为美国玉米带,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C对。丁为巴西,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地势高,D错。故选C。

 31.由上题分析可知,甲位于我国的松嫩平原,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A对。乙为南非,种植面积扩大,会破坏当地的草原植被,B错。丙地科技水平高,不存在不合理灌溉问题,当地水资源丰富,C错。丁地应当发展交通,降低运输成本,D错 。故选A.

 【考点定位】不同区域农业条件的差异以及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2.A 33.B 【解析】

 试题分析:

 32.图示为东北地区,1月-18℃等温线向北凸出的地区,地处东北平原,由于该

 地地势低,温度比两侧同纬度地区高,A对。受山地地形影响,7月18℃等温线呈东北— 西南方向延伸,B错。甲地海拔低,但纬度高且位于冬季风迎风坡,1月气温低于

 丙地,C错。丁地海拔低,7月气温高于丙地,D错。

 33.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不适合发展乳畜业,乳畜业是城郊农业,A错。乙地位于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B对。丙、丁两地位于山区,适宜发展林业,C、D错。

  【考点定位】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34.C 35.A 36.D 【解析】

 34.由表格可知,该地12、1、2月气温高,应是夏季,6、7、8月气温低,应是冬季,

 7月比表格中6、8月气温略低,应该大于0℃,所以C正确。

 35.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地夏季气温高时,降水少,冬季气温低时,降水多,水

 热组合不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不利因素。

 36.该地冬季低温少雨,夏季炎热干燥,属于地中海气候,我国江南丘陵地区、美

 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阿根廷南部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非南部沿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

 考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7.D 38.B 39.A 【解析】

 37.珠三角基塘农业是利用珠三角地势低洼的自然特征,开挖鱼塘,基上发展种植业,所以主导区位因素是地形。

 【小题2随看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对花卉、蔬菜需求不断增长,花卉、蔬菜市

 场不断扩大,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

 【小题3我国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故没有采用珠三角基塘生产模式,所以A 正确。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40.D 41.D 42.A

 【解析】

 40.该地基塘转建设用地,湿地面积减少,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量减少,气温变率增大,地面摩擦力增大,近地面风速减小,所以D正确。

 41.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对花卉、蔬菜需求不断增长,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所以D正确。

 4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

 化,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湿地变为建设用地 ,所以A正确。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43.B 44.C 45.D 【解析】

 43.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该盆地为准噶尔盆地,所以B正确。

 44.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乙区域位于河流出山口,形成冲积扇地貌

 ,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作用,所以C正确。

 45.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该盆地为准噶尔盆地,该区域发展农业的地点是中部高平原,所以D正确。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46.C 47.D 【解析】

 46.R河主要处于南半球亚热带、热带草原气候区,1月份为夏季、降水多,处于丰水期,该河流域纬度较低、不存在结冰,也不可能出现凌汛现象,该河大致自北向南流动,左侧(东岸)为侵蚀岸、较陡,右侧(西岸)为沉积岸、较缓。

  47.Q地为大牧场放牧业,劳动力不足、生产规模大,该地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不高,此地牧业产品大都输出、靠铁路及港口运出。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48.D 【解析】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得出甲为荷兰,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终年温和多雨,适宜发展乳畜业。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49. 【解析】第(1)题,A、B两地都位于大分水岭东侧,都较湿润,差异是纬度导致的热量不同。第(2)题,B、C、D三地纬度差异不大,但B在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C在背风坡,而D在大陆西岸,故所受大气环流不同。第(3)题,C地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自然带为热带稀疏草原带,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

 答案:(1)类型: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纬度不同,获得热量不同。

 (2)水分差异: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地处于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降水量最低。

 (3)C地位于热带稀疏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或

 小麦种植业。

 50.

  (1)旱作农业分布的成因:中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周围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高原内部干旱少雨,因此以旱作农业为主。热带种植园农业分布的成因: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地带,地处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低压和东北信风影响,气候湿热,适宜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

 (2)变化:由图、表数据可见,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新鲜蔬菜退出了主要出口商品行列。原因:1994年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 ,美国、加拿大的农产品大量进入墨西哥,农业受到很大冲击所致。

 (3)变化: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前,商品出口中石油占绝对优势,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石油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持续下降,2003年以后基本稳定在10%到1 3%之间;工业制成品在商品出口中的比重提高,种类增多。

 推测:第二产业结构从单一化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判断中北部地形高山环绕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故干旱少雨,故以旱作农业为主;东南部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并受赤道低气压和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气候湿热,适合热带种植园农业。

 第(2)题,根据图示与表格可见,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新鲜蔬菜退出了主要出口商品行列。这是1994年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所致。

 第(3)题,根据图表分析出其变化,并由此推测出该国第二产业结构从单一原油到组装汽车,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推荐访问:地域 复习 进程
上一篇:铜川市诚信建设知识竞答
下一篇:阳光心态心得体会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