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谐思考-教育资料

来源:成人英语 发布时间:2020-11-01 点击:

 关于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谐的思考

 近年来,学界开始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广泛关注。如果说教育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本身就具有基础性作用,那么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建立一个完善的、和谐的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更具重要的意义。

 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根据我国教育方针的规定,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技术诸方面的全面平衡发展。如果说,普通教育是将人们系统地引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知识世界,让人们熟知语言、物理、数学、文学和艺术等知识,并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和健康的体魄,使人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则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按照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目标,影响着一批特定人群的个性发展。经过职业教育,受教育者将形成特定的职业技能,并以之作为谋生的基本手段。职业教育实际上已经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技术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到如下作用:

 获得职业能力的作用。职业能力是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所具备的个体能力结构,它由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职业能力也是职业环境对职业角色的各种期待。人形成了一定的职业能力,就能够通过有效的劳动为社会创造必要的物质财富,也可以

 满足人们的个人生活需要,而人的技能,特别是人的个性也会在掌握一门职业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

 形成正确职业观的作用。真正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给人以从职从业的技能,还要把人的职业生活方式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在这种情况下,人对职业所持的态度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人对职业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职业观。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引导、培养人的正确职业观的任务。当人们不再把职业仅仅看成是解决温饱的手段,而是期望通过职业劳动,充分发挥个人的职业才能,从而使社会得到更好的服务的时候,职业将标志着一个人的价值、尊严、成就和欢乐。

 培养“关键能力”的作用。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企业的人才观,已从过去的论学历、论资排辈,改变为论能力、论实力。勤奋而富于创造性,协作而具有自立精神,有常识而精通专业的人才是现代社会所期望的人才。职业技术教育以其特定的培养目标,独特的教育方式培养人的“关键能力”,诸如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使人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有“一技之长”,从而在职业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促进“终身教育”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职业对人和人对职业的期望和要求也在变化。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不可能是早期终结型的教育,它必然要求人们长期不懈地加强学习,以适应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需要。这在客观上使人们获得了终身教育的机会,促进了人的全面素质的不断提

 高。

 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在人,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和素质高低决定着社会全面进步的速度和水平,也决定着社会和谐的程度。因此,职业教育在当今社会成为社会成员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社会各个地区之间和谐的桥梁和纽带。

 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服务于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的需求,这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我国就业市场正面临着两大变化:一是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但我国劳动力市场上,高级技能人才多年来呈现紧缺状态。如广东严重的“技工荒”结构中,“三多三少”的局面十分突出:文化程度低的多、高的少,技术等级中低的多、高的少,高等级技术工人年龄大的多、年轻的少。中部地区劳动力密集企业比较多,很多企业在招收普通的工人即“技工”的时候比较困难,究其原因是受到过正规职业教育、有实践经验的人比较少,而企业需要的正是一些上手快、操作能力强的员工。中专变大学,技校消失,职业教育衰退严重。

 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并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时,没有强大的职业教育支持,出现“技工荒”是必然的。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谈到当前经济形势和工作重点时指出,“我国现有技术工

 人 7000 万人,占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初级工占 60%,中级工占 36%,高级工占 4%,而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基本上都是技术工人,其中高级工占 35%,中级工占 50%, 初级工占 15%”。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德国把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誉为其经济腾飞和持续发展的“秘密武器”。有资料表明,“目前,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基本上都是技术工人。而在我国,产业工人中只有三分之一是技术工人”。美国的经验也证明:即使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时期,发展得最快的仍然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其次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虽有增长,仅与劳动力总数的增长速度相当。与美国实际情况对照,我国前一阶段出现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急剧滑坡是与实际需要背道而驰的。对我国来说,先进的科技设备可以引进,但人才不能全靠引进,要消化科技,使用好设备,就只能靠职业教育。

 当前城市化过程中举步维艰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一个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迅速扩大,大片的乡村划入城市,数量巨大的农民失去往日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了市民。失地农民没有城市中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技能,很难一下子融入城市生活,许多人情绪低落,无所适从,甚至走向犯罪道路,成为社会不和谐不安定的因素。现阶段培训失地农民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加,大批农民工也涌入城市。但是,由于他们文化素质低、职业技能差,许多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明明有岗位,却因

 为自身的职业技能达不到要求而无法上岗。现实的矛盾,只有通过系统的大规模的职业培训来解决。

 据测算,“在未来的十年当中,我国农村将有 1.5 亿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每年要有一千多万以上的人口转移”。一些地方出现“企业招工难、农民就业难”的状况,问题在于企业找不到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能妥善的解决这个矛盾。职业教育为农民子弟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通过读职业学校,现在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使农村子女真正转变身份,融入城市。当然,转移的人口全部涌入城市是不可能的,大部分应通过职业教育转移到农产品深加工等涉农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有很多学生来自于农村,他们学会技能后返回农村,建设农村,并在城乡贫困群体中产生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社会效应,从而为社会各阶层整体和谐作贡献。

 在欧洲,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甚至有学者把职业教育称为社会的“稳定阀”。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就业形势仍相当严峻,发展职业教育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力再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职业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社会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教育公平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和有力措施。职业教育某种程度上更是改变弱势群体生存状态,促进贫困人群脱贫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在《实施实业教育要览》一

 文中说:“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一面尽其对群众之义务,此教育名曰职业教育”。这充分说明,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他又曾指出:“如果办职业教育,而不知着眼在大多数平民谋幸福”、“如果办职业教育,而不知着眼在大多数平民身上,他们的教育无有是处”。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与平民利益密切相关。

 根据调查材料证明,职业教育主要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这些家庭的利益,关系这些平民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质量,关系他们的就业生计和这些家庭的生活水平。据 2003 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提供的资料显示,重庆市教科所对 2000 年 32969 名中等职业学校新生的调查,家庭月收入低于 1500 元者占 94.6%;父母职业为农民、工人、无业、个体者占 96.4%。据教育部高教司了解的情况,高职院校学生中,中等及中等以下收入水平的家庭子女占 92%。

 众多事实证明,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改善“平民百姓”的生活水准和社会地位,良好的职业教育确实能够给学习者以较好的职业知识与能力的储备,能够给学习者带来眼前的实惠和未来的发展机会。根据湖南省职成教研究所 2000 年对本省 10 个乡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 1997 届 1501 名毕业生就业后收人情况的调查,职业高中毕业生在专业对口就业的情况下,普高与职高毕业生的收入比例是 1:1.33。据美国国家职业教育中心研究的结果,这个比例是 1:1.2。可见发展职业教育对提高学习者家庭的收入

 水平是明显有益的。

 同时,对于许多不适合于向学术方向发展的个体,在以学术知识储存量为单一标准的基础教育中成了“失败者”,而在职业教育中,他们有可能重新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途径和发展空间,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和学习潜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这样的事例在全国比比皆是。

 总之,职业教育恰恰在保障公民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权利和全面开发人力资源这两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虽然不能说有了职业教育就有了教育公平,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职业教育是绝对不可能有教育公平的。美国社会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谈“公平”时认为:“在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状态下,要尽力作出和谐安排,既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的最大利益,又要提供公平机会发展的均等条件。由此推及职业教育的公平性,即社会应该给予职业教育以与其他各类教育均等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共享公共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就业和教育公平三个基本方面探讨了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和推动社会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推荐访问:职业教育 社会和谐 思考
上一篇:2021年中国农业银行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下一篇:劳动合同法:2020司法考试卷三《民法》知识点:委托合同电子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