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论刑法中交通肇事逃逸

来源:成人英语 发布时间:2020-09-22 点击:

  I 论刑法中的交通肇事逃逸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交通肇事逃逸不仅严重危及受害人的生命健康,而且影响司法责任的追究。交通运输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国汽车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加,交通事故案件也逐年增多。这些事故案例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其中一些人选择逃离,担心事故发生后承担相应的责任。异议司机的出现,使得交通事故责任的确定变得更加困难。交通事故作为一个实践中难以有效遏制的常见疑难案件,对人们的伦理道德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在依法保护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刑法作为一部部门法应予以回应。尽管《刑法》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有相关规定,但对交通肇事逃逸的争议性问题仍有研究和探索的必要。现行法律对于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给予严惩,在考虑如何认定“逃逸”并且如何在实务中根据行为人的具体情况作出不同判断,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处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具体方法,便于大众理解并对于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减缓行为人恐惧心理主动采取措施,接受法律,接受处理意见,减少“逃逸”,避免产生伤者不能得到及时救助的后果,使得行为人主动采取救助义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一部分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对交通肇事逃逸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详细论述了定罪条件与一般加重处罚的条件以及逃逸致人死亡;第三部分具体分析了逃逸构成条件;第四部分是逃逸与其他犯罪的界限等问题。

 关键词:逃逸;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救助义务

  II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the number of traffic accidents is also increasing rapidly. Traffic accident escape not only seriously endangers the lives and health of victims, but also affects the investigation of judicial responsibility.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the number of automobiles in China is also increasing, and the number of traffic accident case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emergence of these accident cases has brought great threat to people"s life and health. Some of them choose to flee, fearing that they will take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y after the accident. The emergence of Yiyi drivers makes it more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liability for traffic accidents. Traffic accidents, as a common and difficult case that can not be effectively curbed in practice, pose a serious challenge to people"s ethics and mora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creasing protection of citizens"personal and property rights by law, criminal law should be responded as a department law. Despite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Criminal Law and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upreme Court,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controversial issue of escaping from traffic accidents. The current law severely punishes the perpetrators who escape after a traffic accident, considers how to identify the "escape" and how to make different judgment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perpetrators in practice, and seeks concrete ways to deal with the "escape behavior" of traffic accidents in practice, so as to facilitate public understanding and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alleviate the perpetrators"fear after a traffic accident. To implement, accept the law, accept the treatment opinions, reduce "escape", avoid the consequences that the injured can not be timely rescued, so that the actor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take the obligation of rescue,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first part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hit-and-run behavior;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nature of hit-and-run, and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conditions of conviction and general aggravated punishment, as well as the death caused by hit-and-run.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conditions of escape; The fourth part

  III is about the boundary between escape and other crimes.

 Key words:

 Escape; Traffic accident crime; Escape causes death; Relief obligation

 IV 目

 录

 引言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交通肇事逃逸概述 .............................................................. 1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 .......................................................... 1 (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规制 .................................................. 1 (三)交通事故后逃逸行为在定罪量刑中的地位 ........................................ 2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性质分析 ........................................................ 3 (一)“逃逸”作为定罪的条件 ...................................................... 3 (二)“逃逸”作为一般加重处罚的条件 .............................................. 4 (三)“逃逸致人死亡”的量刑情节 .................................................. 4 三、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 ........................................................ 6 (一)肇事者已经造成了交通事故 .................................................... 6 (二)行为人的认知因素 ............................................................ 6 1.主观方面 ........................................................................ 6 2.客观方面 ........................................................................ 7 (三)目的的理解 .................................................................. 7 (四)逃跑的理解 .................................................................. 7 四、逃逸致人死亡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 8 (一)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8 (二)与(间接)故意杀人罪 ........................................................ 9 (三)与责任事故罪 ............................................................... 10 结束语 ........................................................................... 10 参考文献 ......................................................................... 11

 1 论刑法中的交通肇事逃逸

 引言

 由于交通事故经常发生,交通肇事逃逸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术界针对交通肇事逃逸议题的解析活动较多,然而未能形成启发性收效。相关文献往往使许多问题相互交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性质。近年来,交通肇事逃逸的案发率逐渐提高,为遏制这一犯罪现象,刑法第 133 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为加重处罚情节。

 一、交通肇事逃逸概述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 交通肇事逃逸是机动车司机遭遇交通风险事件后,未经批准便离开事故发生地,造成交通事故关于民事、刑事、行政层面的责任边界不清,此类操作动机在于规避既定义务。

 现如今,交通运输领域呈现高效建设态势,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累加,不利于打造理想的交通秩序环境。参考刑法条例内容,面对交通肇事问题,选择逃逸应对,将受到法律制裁。若仅存在交通肇事逃逸情形,不构成恶性影响,将判涉案人有期徒刑,期限超过三年;假使存在致死情形,将判涉案人有期徒刑,期限超过七年。

 (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规制 现代科技迅速发展,交通便捷,车辆运输往来之中交通规则规范人们出行,维护社会交通秩序,促进社会安定。即便如此,熟知交通规则的驾驶人员仍然会存有侥幸心理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抱着无监控,无路人,无需负责任的心态逃离事故现场,以求逃避被追究民事责任或者因逃逸造成恶性影响所引发的刑事责任风险。

 《刑法》第 133 条清楚声明,因驾驶人背离《交通运输法规》相关规范要求,导致出现严重交通风险事件,出现其他人伤情严重、丧生、造成公私财产面临严

  2 重流损风险的,适用刑法方法有拘役、有期徒刑两种。其中刑期上限为三年;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适用刑法方法为有期徒刑,期限以三年为下限,七年为上限,若存在严重恶性行径者,同样适用该规定;逃逸致死情况下,涉案人需面临超过七年有期徒刑判决结果。熟知刑法的应该知道,境内刑法层面讲述的“肇事后逃逸”,可参考 2000 年 11 月 21 日正式推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当中第 3 条写明:“逃逸是已经发生交通风险事件时,肇事者为了不被法律追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而逃跑离开事故现场的行为。若因肇事者逃逸而导致伤者直接死亡或者重伤不治而亡的则会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可知晓的是当肇事行为本身不构成犯罪时,例如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件未造成致人重伤死亡的严重后果的不会上升到刑事处罚,而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场的当事人双方对于事故处理无异议的,可以立即离开事故现场,为了不影响交通环境,双方可以自己在任意时间任意场地协商好赔偿的一系列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99 条明确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构成犯罪;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的,驾驶机动车不构成犯罪的;故意损坏、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不构成犯罪的,虽不受刑事处罚,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三)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在定罪量刑中的地位 定罪量刑中对交通肇事的“逃逸”行为不同的评价表现出的影响也不同。“逃逸”被作为定罪的条件,是行为人造成交通肇事行为并为了逃避被法律追究责任而离开现场,社会危害性在“逃逸”行为本身体现,所以行为人从一般违法上升到犯罪,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肇事后逃逸”作为一般加重处罚的条件,当行为人明知事故的发生却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情况下,受到法律的严惩,也是为了防止肇事者在肇事后逃避法律责任,预防其他肇事者为了不承担民事责任、不赔偿医药费会采取极端手段延误救治时间或有可能产生故意的心理导致受害人重伤、死亡。“逃逸致人死亡”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条件,是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可以看出受害人的死亡结果是由于行为人的逃逸,未能及时

 3 送到医院就医造成,此时,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与行为人的行为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刑法的任务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行为人明知自己造成了事故的发生,在其负有救助义务的情况下故意将公民的生命安全置于一个极其危险的环境下,严重侵害了公民的法益,作为刑法的任务之一为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对于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必须利用刑罚对肇事者加以惩治。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性质分析

 (一)“逃逸”作为定罪的条件 参考现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文件内容,逃逸操作将是基本犯的犯罪判决要件;存在逃逸现象时,即便伤情严重者仅 1 名,然而假使涉案人对事故构成主要责任,甚至全责,那么将划归交通肇事罪范畴。

 涉案人引发交通事故的情形不属于交通肇事罪范畴,毕竟立法层面明确设置了逃逸操作这一判罪要件,假使缺少逃逸现象,罪名不能成立。因此,交通肇事不属于一般违法现象,它的法律定性出现质的调整——由一般违法上升到犯罪的层面。

 “逃逸”现象属于判罪过程的情节要素。鉴于“逃逸”行径携带着对社会、人民利益的负面影响,故设置该项要件规定。当交通风险降临时,肇事者需在第一时间刹车,对现场证据不做破坏,并进行报案处理,同时负有救治伤员的义务,但肇事者非但不履行此义务,还产生了逃避的心理故意逃跑,表现出肇事者在主观上具有法律可惩戒的恶性心理;客观上还往往存在是由于肇事者的“逃逸”行为延伸到社会的危害结果,比方说,由于无法在第一时间提供救援措施,受害方在事故中伤残甚至丧失生命;现场公共、私人的财产因无法得到妥善的处理和保管而造成连续的损失等。所以,“逃逸”行为的实际危害性极大,肇事者这种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是不作为行为,属于肇事者在发生交通肇事罪之后的表现,可以对此进行法律价值的评价。但是需要深思的是如果“逃逸”前,没有构成交通肇事罪而只是简单的财产类型的交通事故纠纷,那么“逃逸”这个行为所具有的社会危害性对此种情况就不需要用刑法来进行评价,更无法以交通肇事

  4 罪来定罪的了。

 (二)“逃逸”作为定一般加重处罚的条件

 更多场合,逃逸行为成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行为人在发生重大事故后,明知此次重大事故自己负有主要事故责任,为逃避法律追究责任,逃离现场,对本该对被害人负有救助义务而不去履行,法律严禁司机在发生交通肇事后的逃跑行为。简单加重情节犯罪实际上由基本罪与简单加重情节相结合构成的,具体规定明确了较重法定刑。加重情节必须在基本犯罪成立之前发生,只有提出后才能适用。在交通肇事罪本身最为一种情节犯罪中,某些情形比如造成重伤 1 人,根据上述解释,具有畏惧法律责任负荷,故意逃离案发地的情节,不排除按照交通肇事罪论处的可能性。

 假使不存在逃逸情形,此案仅涉及 1 名伤情严重者,不属于重大交通案件,因而无法按照刑事条例论处。但此案出现逃逸行为,且该要素在交通肇事罪范畴内属于定罪情节适用,那么量刑阶段,加重情节无法继续发挥升格效力。可以简单理解为,逃逸行为仅将该罪基本罪作为执行基础,方能契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中段给出的事由。若将逃逸行为视作判决交通肇事罪基本罪罪名成立的情节要素,即充当基本罪的判别依据,则无法契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事由生效条件。

 刑法对于此项的规定,动机是事先规避涉案人遭遇交通事故时故意回避责任而离场的情况。促使交通警察、公安交管单位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根据证据判定双方责任边界,不浪费司法资源、社会资源,避免社会管理困难,促进社会秩序稳定。“逃逸”行为本身便是恶性行为,是对自身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受害人生命的漠视。即便有刑法的条文规定,社会大众仍旧有人对肇事逃逸行为不加以注意,对于还未发生在己身的“肇事逃逸”仍旧处于冷漠的旁观者态度,因此法律将“肇事逃逸”作为加重情节无可厚非,有明文规定,便能对触犯此条文的初犯者加以震慑,也是预防犯罪的手段,体现有法可依,罪行相适应的刑法原则。

 (三)“逃逸致人死亡”的量刑情节 根据《解释》,交通肇事罪的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责任后因逃逸行为使得受害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致其死亡结果的发生。首先需要

 5 考虑的是肇事者已经在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下逃逸,那么肇事者对于在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产生的严重后果是抱持这一种过失心理,而“逃逸致人死亡”是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对受害人的生命安全并未多加考虑,而是漠视并且放任受害人生命置于一个危险境地,此时可以称行为人存在故意心理,而非过失心理。在排除中间可能介入的因素根据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可以做一个推论逃跑会造成受害人得不到救助的结果,受害人无法得到及时救治是由于行为人的逃跑行为。

 “逃逸”是在发生交通肇事后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基于人类自身存在的劣根性,逃避心理产生逃避行为。对于“逃逸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处于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的情形下未履行对受害人的救助义务造成严重后果的结果加重犯。

 如何认定“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首先需要考虑到死亡结果是由逃逸造成,也就是死亡结果与逃逸行为必须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情况处理。若不是由行为人的逃逸行为造成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发生,则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那么可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例如,王某在驾车回家途中因边开车变接听手机电话而未注意到红灯将正在过人行道的张某撞倒,事发时张某因撞伤腿未能及时站起,而给坐在驾驶位的王某错觉,误以为自己撞死了人,驾车立即逃跑,张某因腿伤未能及时站起走回人行道旁,致使另一辆逆行急速行驶的私家车将其撞飞造成重伤,该车逆行行驶逃离后,张某因未能得到及时救治而不治身亡。此时王某的逃逸行为并未造成张某的死亡结果,而是另一辆逆行行驶的司机与张某的死亡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如果被害人的死亡结果是由于行为人的错误认识造成则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例如肇事者在一个偏远地带将一个行人撞伤,但并未造就其立即死亡,只要及时送医便能救命,但因为肇事者基于恐慌心里没有及时查看伤者,且未承担救助义务而是直接驾车逃离现场致使伤者孤立无援,静静等待死亡,此时受害方死因中存在逃逸因素,说明涉案人逃逸表现的法律定位上升到刑法层面,构成因果联结。第二,涉案人有无第一时间履行“救助使命”,也不能被忽略。作为肇事方,由于已经存在伤害事实,因此救助成为必然责任,无需争辩。然而是否真正按法定要求执行救助操作,并且秉持何种心理进行救助,仍需要具体论述。假使涉案人直接逃逸,未

  6 能进行救助,造成受害方难以取得所需救助服务,最终丧失生命,此类情形适用于“逃逸致死”,细分情形有待详细判别。比方说,即便当事人已通过既定手段将受害人移至别处,然而没有在第一时间送至医疗机构,存在刻意耽搁救治时间的现象,造成对方送医过程死亡,便构成故意心理要件,可按照故意杀人有关规定进行评估,无法沿用“逃逸致死”这一加重情节予以裁决。

 三、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 造成交通事故和逃逸的客观构成条件是交通事故的发生;主观上行为人明知事故的发生,为逃避法律追究,行为人逃离现场。

 (一)肇事者已经造成了交通事故 交通风险问题滋生的外显反应是涉案人没有遵从交管法规(涵盖公路、水路有关行驶规定),此时构成交通事故。现阶段交通条件日益改善,人们生活往来与运输息息相关,出行之间运输与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关无论是否从事交通运输职业的社会人士均可以构成,尤其要注意的是普通主体在在航空运输与铁路运输背离法规内容,诱发恶性事件,需按照交通肇事罪判决,未划归一般主体范畴,而是作为航空、铁路岗位工作者,则仅可按照重大飞行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分别论处。假使事故内出现重伤情形者为 2 名,涉案人必须担负案件全责、主要责任。当同时伴随逃逸表现,则属交通肇事罪范畴,按该罪相关条例予以判决。假使仅涉及常规交通事故款项,无法按罪判决,那么造成普通交通事故的司机离开现场就不是“逃逸”行为也并没有表现出人身危险性以及社会受害性也就无需用刑法来评价,也即无需定罪,按照轻微刑事处罚即可。

 (二)行为人的认知因素 1.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是指涉案人内在意图。通常而言,出现交通肇事逃逸表现的内在意图是回拒救助责任、追责后果。此类意图属于相对主动的意识活动,即便仅为过

 7 失犯罪,然而不携带其他意图,仅出于避开法定义务的目的做出选择,属于直接行为故意情形。所以,逃逸人需明确其操作过程已诱发交通事故,有关行为存在刻意性,此时才能构成主观要件。

 2.客观方面 逃逸行为务必满足法律款项所列明的相关犯罪事实要件。若只根据刑法理论视角分析,最直观的解释是评估行为人有无适用该罪的非主观要件。最高院《解释》说明,该罪需满足五项要件方可定罪。所以,但凡行为人实际操作满足《解释》所设规范要求,逃逸现象将不被划归交通肇事逃逸情境论处。

 (三)目的的理解 交通肇事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追究法律责任,可以是为了逃避刑事责任也可以是民事责任。即便是在法律普及的今天,社会大众仍旧对于法律知之甚少,因此对于肇事者是否知晓自己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以及会得到法律怎样的处罚结果,可以在所不问,要知道的是行为人抱着逃避法律追究的心理实施了逃逸行为。

  行为人的逃跑行为是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采取的行为,是在一种故意的心理下完成的,而非过失。肇事者必须知道自己造成了事故的发生,之后连续的心理转变也是在明知的情况下。在缺少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的单纯因为意外原因离开事故现场的行为不能视为“逃逸”,人性本善,在少数肇事发生时,肇事者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得不离开事故现场是值得谅解的,法律是严谨的,在可以满足伤者及时就医的情形而离开的,可以通过及时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留下准确真实的联系方式,不至于给伤者及其家属造成逃逸的表象,也能及时将处理结果传达给肇事者,让受害人得到及时的赔偿,也可以使得交通事故得到圆满解决。

 (四)逃跑的理解 “逃逸”的客观表现是逃跑离开现场,主观上表现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和承担救助义务。根据刑法的主客观一致原则,主观上单纯具有逃避心理却未采取逃

  8 跑行为的不属于“逃逸”,法律不苛责只有违法心理而无违法行为的人。在实践中,对于是否具有逃逸心理可以通过行为人是否积极履行救助义务看出,也有例外比如肇事者在夜晚出行时确实不知道自己已然撞到了行人,并且因为道路原因来回调整汽车行驶境况,致使夜晚出行被撞到的行人出现被汽车来回碾压致重伤或死亡,可以认定为行为人并未存在逃逸心理对伤者抱持故意心理致其死亡的结果发生。此时可以考虑排除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因逃逸致人死亡”。对于一些肇事者是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被迫“逃逸”的,例如为了家里亲人突发疾病而在驾车急速行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由于为了送亲人友人及时就医而未能等到交警处理事故等待事故结果出来的情形此时肇事者并不具有“为逃避法律追究”的心理,也不属于“逃逸”行为。同样的,如果肇事者是基于伤者家属无理取闹的情形下采取的离开行为也不属于“逃逸”行为。因此由上可知,如果仅仅将“逃逸”理解为逃离现场是不符合实际的,这会使得那些抱有逃离法律严惩的惯犯产生侥幸心理,不便于交通治理,会严重影响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当然,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驾驶员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如果有人员伤亡的必须立即抢救伤患,及时报案,来往的车辆、行人应当予以方便和救助。如果不可抗力情形解除后,仍然未及时向有关部门报案处理的则就有可能属于为逃避法律追究的“逃逸”行为。

 四、逃逸致人死亡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在现实处理交通事故时,实际情况不是仅仅通过书面内容就可以阐述完整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形,有可能是多种情形复杂交汇糅杂在一起的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在有些情况下,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不仅仅是由一起交通事故造成的,现今社会交通链条长,交通事故的发生会产生公共交通安全隐患,在肇事者造成交通事故后,在逃逸过程中由于处在恐慌的心理,驾驶者在逃跑时又多次与其他车辆相碰撞,引发第二次交通事故,第三次交通事故,多次碰撞下造成更多人伤亡发生,此时仅仅是以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处罚已不能完全涵盖肇事者的犯罪行为,之

 9 后的犯罪行为已经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的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若肇事者故意使用违章开车撞人的方法,在公共场所出于故意的心理撞死撞伤多人,则应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此外,故意利用违反交通规则的驾驶车辆的方式预谋杀害、伤害特定人的,以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二)与(间接)故意杀人罪

 当涉案人已遭遇交通肇事问题,出于回拒法律责任的目的,移送受害方至其余场所,采取藏匿、抛弃等施害操作,导致对方难以第一时间受到救治,因此出现丧生、严重残疾情形,属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适用范围。加之交通肇事罪已经成立,将以并罚形式展开判决。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第 5 条清楚强调:“逃逸致死,是因涉案人出于回拒法律责任的目的,在遭遇交通肇事情境时,选择离场而没有履行法定救助责任,造成受害方最终死亡现象。”由上可知,关于案件怎样导致死亡,现阶段法律条例没有予以细致说明。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第 5 条表示,致死现象的成因中存在逃逸因素,属于逃逸致死内涵。不过,实例情形不完全涉及逃逸问题,很可能仅是由于未在第一时间履行救助责任而造成死亡,那么逃逸致死还需添加未履行救助责任一项,存在不作为问题所致生命危机的情形。因而,仅将逃逸现象作为评估致死成因,并不全面。“出于回拒法律责任目的而逃逸”这一用语,也就无法满足实效性、精准性诉求。笔者认为,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的心理状态只能是故意,其罪过形式仅限于间接故意致人死亡。

 对于《解释》第 5 条中“因逃逸致人死亡”所作的解释和《刑法》第 133条中“因逃逸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其与间接故意杀人罪在构成上存在相似性,学术界是存在争议的。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不应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而应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交通肇事犯罪的行为人在犯罪后逃逸并因而致被害人死亡的,应区别情况分别处理,如果是在过失支配下进行的,就不是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如果是在新的放任的故意支配下进行的,就是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可能成立(间接)故意伤人罪。

  10 (三)与责任事故罪

 由于事故发生的前提不同,一些特定的罪名要与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相区别开来,例如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将制造活动、操作过程背离安全管理要求视作符合重大责任事故罪适用情形的基础要件,并非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驾驶员看到自己操作失误使人重伤后实施的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不能用交通肇事罪来定罪处罚,只能用重大责任事故罪来对行为人进行刑罚,类似情形也包括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结束语 交通肇事现象极不利于维护公共安全,直观危及群众生命、公有及私有财产安全,交通肇事逃逸现象更是增强负面影响层级。除却受害方遭遇身心、财产风险影响外,受害人亲属也随之产生心理创伤,因而必须周全评估涉案人的主观、客观要件,作为该罪量刑标准。经由多维度考证的方式确立证据,将涉案人相关客观举动视作整体,进行汇总评估。逃逸需将回拒法律责任视作心理意图。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不应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也包括事后逃逸。法律只能预防犯罪发生,无法阻止犯罪的存在,只有积极传播法治观念,让无论是从事交通运输职业的人员还是非职业人员懂得法律明白“逃逸”的恶性才能避免犯罪的发生。

 11 参考文献 [1] 逯保乐,张明,袁少恺.论我国交通肇事逃逸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之缺陷[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8). [2] Paul H.Robinson, Markus Dlrk Dllbkr.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odel Penal Code, resentdav bw Science: Apr. 2006Ⅷ, 4Ⅳo, 2. [3]劳东燕.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问题研究[J]. 清华法学. 2013(6). [4]刘宇.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比较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S1).

 [5]黎宏.论交通肇事罪的若干问题—以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为中心[J]. 法律科学. 2003(4). [6]马兢程.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司法认定[J]. 法制博览. 2017(35). [7]马克昌.犯罪通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8]刘苏原.论我国交通肇事中“逃逸致人死亡”[D]. 上海师范大学 2018. [9]吴学斌, 王声.浅析交通肇事罪中“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刑事法学[J]. 1999(2). [10]高铭暄.刑法专论(下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 [11]姜敏.交通肇事逃逸罪可行性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0)

 [12]熊宇波.我国应加重对酒后交通肇事行为的刑罚[D]. 重庆大学 2010. [13]张桂芳.交通肇事“二次碾轧”的对策性研究[D]. 山东大学 2011. [14]靳洪良.论交通肇事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定[D]. 中国政法大学 2010. [15]艾金鹏.交通肇事犯罪若干问题的研究[D]. 西北大学 2011.

  12

  致

 谢

  时光荏苒,大学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在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高国其老师,高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要对高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致谢人:

  日

 期:

  1

 河北经贸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申请

  姓名:

  朱利民

 专业:

  法学

 所属学院:

  法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

 高国其

 职

 称:

 讲师

 开题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1.拟选课题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水平、存在问题,与本人实习、社会实践、调研的关系,并附主要参考文献: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现行《刑法》中有关交通肇事犯罪的规定,虽具鲜明特色,但尚未建立起整体的道路交通犯罪刑事法律制度,且现有法律规定还存在各种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133 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了交通肇事逃逸的问题,2000 年最高人民颁布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中明确指出:“交通运输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对于这一规定,许多学者认为不甚合理,故他们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做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解,主要有以下一观点:

  江献军、曹根堂在《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若干问题探讨》中说到,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概念的界定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是对抢救的缺乏,二是责任认定的逃避,这两个方面的规定了逃逸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罚的可罚性,据此,交通肇事逃逸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重大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或逃避抢救义务,而逃离现场的行为。

 黄伟、席致明在其《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解析》中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作出如下阐释: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后(以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没有给于被害人以积极救助,反而逃跑,弃被害人于不顾,为逃避救助伤者的作为义务或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2 俞国平、郑成功、许少朋在《论交通肇事逃逸的三个问题》中认为:肇事者逃逸的目的至少有两个,一是为了逃避救助伤者的义务,二是为了逃逸法律追究而离开现场。对于肇事者在肇事后只要放弃救伤者者和保护现场其中之一义务,都应当认定为逃逸,即交通肇事逃逸应当定义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放弃救助伤者,或保护现场义务的行为”。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交通肇事行为的刑法规制开始比较早,规制也较为周全和严厉。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都是将逃逸独立设立罪名。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普遍存在的,各个国家对该行为也做了不同的规定。德国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规定为“擅自逃离肇事现场罪”,法国则规定“抛弃因年龄或身体状况或精神状况而不能自我保护之人于任何场所的,处 5 年监禁并科 75000 欧元罚金”。由此可见,这些国家都是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和交通肇事罪分别规定,明确了两种犯罪行为的界限。此外,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这些国家都设置了较重的刑罚,严惩交通肇事逃逸者,树立刑法的权威。这些先进的立法经验值得我国借鉴。通过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研究和分析,并对比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我们发现我国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刑法规制存在诸多不足与弊端。

 三、与本人实习、社会实践、调研的关系 本人在株洲市火炬律师事务所实习期间产生研究兴趣,进而向几位律师请教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内容,自己进行相关查阅和学习,有了自己的思考,在之后学习中不断学习和请教而成文。

 主要参考文献:

 [1]范小军. 交通肇事中“肇事后逃逸”问题浅析[J].法制与社会. 2009(26) [2]黄伟,席致明.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解析[J].理论研究. 2009(6) [3]俞国平,郑成功,许少朋. 论交通肇事逃逸的三个问题[J].魅力中国.2009(11) [4]江献军,曹根堂.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若干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5]荆培才.“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独立定罪探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

  3 院学报. 2010.19(5) [6]陈志鑫.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主观目的的辩证思考[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6) [7]王红兵.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立法缺陷与完善[J].河南社会科学.2010,18(6) [8]江学. 交通肇事逃逸及其主观认定[J].法制与社会. 2010(11) [9]杨斌,马晓东. 试论对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和处理[J].鸡西大学学报.2010. 10(2)

 2、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意义,完成课题的条件(包括实习单位情况)和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意义 现行刑法将逃逸行为规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最高人民法院又在2000 年颁布了《关于审理交通肇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解释》),对逃逸的内涵、具体表现和量刑设置等问题予以了明确规定,该规定对实务中统一处理逃逸案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相关规定缺乏合理性,有悖刑法的相关基本理论,造成刑法总则和分则之间的立法冲突,引起了大量的理论纷争和司法困境。另外,现行法律及其相关解释对逃逸行为的处置方式缺乏威慑力,导致逃逸案件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面对当前肇事逃逸案件频繁发生的紧迫形势,国内学者在探求立法原意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将肇事逃逸规定为交通肇事罪加重情节的缺陷、逃逸的罪过,以及逃逸的法律性质等相关问题,并形成了一些共识。

 二、完成课题的条件 该文是在校学习过程中,逐步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刑事责任产生兴趣,发现相应的论题,咨询论文指导老师有关论文的发展状况,探索、研究最新理论,以及解决相关问题,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和相关网站,同时向实习律所律师咨询开展情况,历时六个月,努力钻研,写成本文。

 三、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4 本文的设计思路如下:

 引言 一、交通肇事逃逸概述

  (一)交通肇事逃逸概念 (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规制 (三)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在定罪量刑中的地位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性质分析 (一)“逃逸”作为定罪的条件 (二)“逃逸”作为一般加重处罚的条件 (三)“逃逸致人死亡”的量刑情节 三、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 (一)肇事者已经造成了交通事故 (二)行为人的认知因素 1.主观方面 2.客观方面 (三)目的的理解 (四)逃跑的理解 四、逃逸致人死亡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一)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与(间接)故意杀人罪 (三)与责任事故罪 五、结束语

  5 3、指导教师对学生选题报告的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4、选题报告会评议组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5、学院审查意见:

  院长(签字):

  学院(公章)

  年

 月

 日

  1

 论交通肇事逃逸的刑事责任 (开题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肇事事故逐年增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因此,严厉打击交通肇事犯罪,有效预防和遏制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发生,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

 现行刑法将逃逸行为规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最高人民法院又在2000 年颁布了《关于审理交通肇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解释》),对逃逸的内涵、具体表现和量刑设置等问题予以了明确规定,该规定对实务中统一处理逃逸案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相关规定缺乏合理性,有悖刑法的相关基本理论,造成刑法总则和分则之间的立法冲突,引起了大量的理论纷争和司法困境。另外,现行法律及其相关解释对逃逸行为的处置方式缺乏威慑力,导致逃逸案件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面对当前肇事逃逸案件频繁发生的紧迫形势,国内学者在探求立法原意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将肇事逃逸规定为交通肇事罪加重情节的缺陷、逃逸的罪过,以及逃逸的法律性质等相关问题,并形成了一些共识。

 一、立题依据(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项目的研究意义

  就肇事行为主观罪过而论 ,可分为故意与过失两种 。如果驾驶人员基于杀人 ,重伤或者伤害的故意 , 将他人撞成死伤的 , 应构成故意杀 人罪 、故意伤害罪 (或其结果加重犯) , 其肇事后逃逸 , 是一种犯罪后的逃避行为 , 应作为量刑情节 ,按一罪重处即可 。

 我国刑法第 133 条规定 : “违反交通运输管 理法规 ,因而发生重大事故 ,

 2 致人重伤 、死亡或者 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者拘役 ;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当肇事行为本身不构成犯罪时,例如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件未造成致人重伤死亡的严重后果的不会上升到刑事处罚,而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场的当事人双方对于事故处理无异议的,可以立即离开事故现场,为了不影响交通环境,双方可以自己在任意时间任意场地协商好赔偿的一系列问题。如果肇事者的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并且有不承担责任逃离现场的行为的属于肇事后逃逸,作为交通肇事罪的从重处罚,会被处以三年以上至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而此时因为肇事者的逃逸导致伤者死亡或者不治而亡的,此种后果极其恶劣,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更大,更是需要法律避免此类结果的发生。

 (二)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我国现行《刑法》中有关交通肇事犯罪的规定,虽具鲜明特色,但尚未建立起整体的道路交通犯罪刑事法律制度,且现有法律规定还存在各种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133 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了交通肇事逃逸的问题,2000 年最高人民颁布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中明确指出:“交通运输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对于这一规定,许多学者认为不甚合理,故他们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做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解,主要有以下一观点:

 江献军、曹根堂在《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若干问题探讨》中说到,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概念的界定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是对抢救的缺乏,二是责任认定的逃避,这两个方面的规定 了逃逸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罚的可罚性,据此,交通肇事逃逸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重大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或逃避抢救义务,而逃离现场的行为。

 黄伟、席致明在其《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解析》中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作出如下阐释: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后(以构成交通肇事

  3 罪为前提)没有给于被害人以积极救助,反而逃跑,弃被害人于不顾,为逃避救助伤者的作为义务或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俞国平、郑成功、许少朋在《论交通肇事逃逸的三个问题》中认为:肇事者逃逸的目的至少有两个,一是为了逃避救助伤者的义务,二是为了逃逸法律追究而离开现场。对于肇事者在肇事后只要放弃救伤者者和保护现场其中之一义务,都应当认定为逃逸,即交通肇事逃逸应当定义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放弃救助伤者,或保护现场义务的行为”。

 (三)国外制度实施情况 国外对于交通肇事行为的刑法规制开始比较早,规制也较为周全和严厉。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都是将逃逸独立设立罪名。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普遍存在的,各个国家对该行为也做了不同的规定。德国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规定为“擅自逃离肇事现场罪”,法国则规定“抛弃因年龄或身体状况或精神状况而不能自我保护之人于任何场所的,处5年监禁并科75000欧元罚金”。由此可见,这些国家都是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和交通肇事罪分别规定,明确了两种犯罪行为的界限。此外,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这些国家都设置了较重的刑罚,严惩交通肇事逃逸者,树立刑法的权威。这些先进的立法经验值得我国借鉴。通过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研究和分析,并对比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我们发现我国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刑法规制存在诸多不足与弊端。

 二、研究方案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以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理解的前提下,探讨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在认定和定罪量刑中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学者的不同观点,找出如今相关立法存在的问题,正确合理的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刑事责任。

 (二)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实验方案

 4 通过对发条的分析,以求对交通肇事罪有更明确的把握。了解和分析交通肇事逃逸的主客体和主客观方面 查阅相关资料,期刊论文;在律所进行实习;调阅“中国裁判网”的相关判决裁定。

 三、选题基本内容 基本框架:

 引言 二、交通肇事逃逸概述

  (一)交通肇事逃逸概念 (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规制 (三)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在定罪量刑中的地位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性质分析 (一)“逃逸”作为定罪的条件 (二)“逃逸”作为一般加重处罚的条件 (三)“逃逸致人死亡”的量刑情节 三、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 (一)肇事者已经造成了交通事故 (二)行为人的认知因素 1.主观方面 2.客观方面 (三)目的的理解 (四)逃跑的理解 四、逃逸致人死亡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一)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与(间接)故意杀人罪 (三)与责任事故罪 五、结束语 四、时间进度安排

  5 1、2018 年 9 月 26 日-2018 年 10 月 10 日:确定论文主题方向,进行论文题目的筛选。

 2、2018 年 10 月 19 日-2018 年 10 月 20 日:以论文题目为核心,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翻阅。对已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论证分析论文的可行性、实际性,将论文题目和大致范围确定下来,进行开题报告。

 3、2018 年 12 月 21 日-2019 年 3 月 7 日:整合已有资料、构筑论文的大纲。根据查找的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深入详实的论文编写工作,对论文编写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推敲整合,并进行修改完善,准备论文中期检查

 4、2019 年 3 月 8 日-2019 年 3 月 15 日:完成论文的初稿部分,向指导老师寻求意见,优化论文的结构,润色语句,修改不当之处,补充不足之处。

 5、2019 年 5 月 14 日:论文资料整合,最终定稿,为最终的答辩做好各方面准备,熟悉论文内容,增强自己对论...

推荐访问:逃逸 刑法 法学
上一篇:2020国庆节建国71周年心得体会004
下一篇:社区管理计划生育工作计划范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