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生之典范,怡养之楷模(续)]楷模典范

来源:托福 发布时间:2019-04-10 点击:

  第三讲:海纳百川话容忍      容忍是一种气质,一种美德,一副化解矛盾的疏导剂。容忍长辈为孝,容忍年幼为友,夫妻容忍则和,朋友容忍则敬,容忍别的人,别人才会容忍你。
  
  (一)
  《书》曰:“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乃济。”君子立心,未有不成于容忍,而败于不容忍也,容则能恕人,忍则能耐事。一毫之拂,即勃然而怒,一事之违,即愤然而发,是无涵养之力,薄福之人也。是故大丈夫当容人,不可为人容;当制欲,不可为欲制。
  意为:对人一定要宽容,彰显品德的力量;对事一定要忍耐,就能办成大事。有品德有修养的人的仁爱思想,都是由容忍形成的。因为包容能宽恕人,忍耐才能办成事。一点点不顺心,就大发雷霆,一件事违背自己意愿,就发泄不满情绪,这都是没有涵养的表现,所以做人应先宽容别人,不可让别人宽容你;做事应先克制嗜欲,不要做嗜欲的奴隶。
  苏东坡曰:“心上有刃,君子以含容成德;川下有火,小人以忿怒殒身。”
  意为:心上有刃是一个忍字,有道德修养的人因为容忍成就了他良好的品德;川下有火是一个灾字,一时忿怒,做出格之事,导致丧身殒命的灾难。
  
  (二)
  唐代,有一位叫张公艺的人,九代人居住在一起,和睦相处,受到人们的称赞和国家的表彰。唐高宗去泰山祭祀路经郓州,亲自到张公艺家。问起他家为什么能做到九代同居和睦相处时,张公艺在纸上连写了百余个“忍”字,呈送到高宗面前,高宗看后很受感动,对其宽容、忍让的品德,大加赞赏。
  “三尺巷”的故事说的是清代相邻的两家为一墙归属发生争执,并诉之公堂。其中一家写信给自家亲戚、当朝的宰相张英,要求他断为己有。谁知张英回信写道:“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家主人看后很受感动,主动提出撤诉并把墙让出。邻居见他家这样顾全大局,反觉自己丢面子,显得小气,于是也主动在原地界退后三尺砌上围墙。这两道围墙中间形成一条巷子,后人给这条巷取名为“三尺巷”。
  
  (三)
  古往今来,无论是家庭邻里,还是亲朋好友之间,难免为说句错话、做件错事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不应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怄气、翻脸,甚至大打出手、对簿公堂。应像张公艺那样宽容、忍让,用“责己严,责人宽”的心态,多看别人的优点,找寻自己的不足,少点责备,多些赞扬。这样,就能做到理解、谅解、和解、化解。斤斤计较、互不相让,这不仅是缺乏涵养的表现,更会造成人为的隔阂,既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又影响乡里和谐,这是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对于原则问题,绝不能忍让迁就,更不能拿原则做交易。在分清是非的前提下,本着“摆事实,讲道理;允许犯错误,也允许改正错误”的原则,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做坚持原则的思想疏导和不算旧账、不计前嫌、依法论事、以理服人的工作,防止简单、粗暴、一棍子打死的做法。这样,才能认识到问题的实质和所犯错误的根源,才能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在新的起点上,达到团结和睦,获得新的友谊。
  一位哲人曾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我们要像张公艺那样,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去构建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
  (未完待续)

推荐访问:楷模 典范
上一篇:怀孕期间公司解散劳动生育津贴_怀孕期间,少进蔬菜大棚中劳动
下一篇:以跳舞保健的老年人要注意保护自己 教老年人跳舞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