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鲁科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单体模块练习: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

来源:公共英语 发布时间:2021-03-02 点击:

 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 H 2 时,加几滴 CuSO 4 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 HCl 溶液滴定 NaHCO 3 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 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2.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萃取 Br 2 时,向盛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 CCl 4 ,振荡、静置分层后,打开旋塞,先将水层放出 B.做焰色反应前,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 C.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易被引燃,使用时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塞紧瓶塞 D.可用 AgNO 3 溶液和稀 HNO 3 区分 NaCl、NaNO 2 和 NaNO 3

 3.下列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错误的是(

 ) A.除去氯化镁溶液中的氯化铁:加入足量氧化镁→过滤 B.除去 NaCl 中少量的 KNO 3 :配成饱和溶液→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C.分离碘粉和铁粉:升华 D.分离鸡蛋清和葡萄糖溶液:渗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 NaOH 溶液滴定盐酸,滴定前尖嘴下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会使结果偏高 B.仰视量筒刻度量取一定量浓硫酸,则所配制的 0.10 mol·L- 1 H2 SO 4 溶液的浓度偏低 C.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硫酸洗净并灼烧至无色 D.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5.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分离植物油和 除去氯化钠晶 分离CCl 4 中的 除去 CO 2 气体

 氯化钠溶液 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 Br 2

 中的 HCl 气体 装置 或仪器

  6.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 I- 的 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 I- 后的 Cl2 尾气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 Fe 2 O 3 中是否含有 FeO 向少量固体样品中加入适量稀硝酸溶解后,再滴加少量的高锰酸钾溶液 B 测定 NaHCO 3 和 NH 4 Cl 固体混合物中 NaHCO 3 的质量分数 准确称取 a g 样品和试管总质量,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再称量得到总质量为 b g C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把装有颜色相同的 NO 2 和 N 2 O 4 混合气体的两支试管(密封)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 D 除去 CO 2 气体中混有的少量 HCl 气体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Na 2 CO 3 溶液和浓 H 2 SO 4 的洗气瓶 8.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液体甲逐滴加入固体乙中,试管中试剂为丙,则下表中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试管中现象 A 浓盐酸 二氧化锰 石蕊试液 先变红后退色 B 浓氨水 生石灰 AlCl 3 溶液 先沉淀后沉淀消失 C 醋酸 碳酸钙 BaCl 2 溶液 变浑浊 D 浓硝酸 铜 水 试管口出现红棕色 9.某试液中只可能含有 K+ 、NH +4 、Fe 2+ 、Al 3 + 、Cl - 、SO 2 -4 、CO 2-3 、[Al(OH) 4 ]- 中的若干种离子,离子浓度均为 0.1 mol·L - 1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试液中存在的离子为 NH+4 、Fe 2+ 、Cl - 、SO 2 -4

 B.滤液 X 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 NH+4 、Fe 2+ 和 Ba 2 +

 C.沉淀 C 为 Al(OH) 3

 D.无法确定原试液中是否含有 K+ 、Cl -

 二、非选择题 10.常温下,三硫代碳酸钠(Na 2 CS 3 )是玫瑰红色针状固体。与碳酸钠性质相近。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三硫代碳酸钠的性质并测定其溶液的浓度。

 实验一:探究 Na 2 CS 3 的性质 (1)向 Na 2 CS 3 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 Na 2 CS 3 溶液中滴加酸性 KMnO 4 溶液,紫色退去。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实验二:测定 Na 2 CS 3 溶液的浓度

  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取 50.0 mL Na 2 CS 3 溶液置于三颈烧瓶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入足量 2.0 mol·L- 1稀硫酸,关闭活塞。

 已知:Na 2 CS 3 +H 2 SO 4 ===Na 2 SO 4 +CS 2 +H 2 S↑。CS 2 和 H 2 S 均有毒。CS 2不溶于水,沸点为 46 ℃,密度为 1.26 g·mL- 1 ,与 CO2 某些性质相似,与 NaOH溶液作用生成 Na 2 COS 2 和 H 2 O。

 (1)盛放碱石灰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C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打开活塞 K,再缓慢通入 N 2 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计算 Na 2 CS 3 溶液的浓度,对充分反应后 B 中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 8.4 g 固体,则三颈烧瓶中 Na 2 CS 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11.氯化铁是黑棕色晶体,沸点为 315 ℃,有强烈的吸水性,易潮解。某小组同学对无水 FeCl 3 能否分解产生 Cl 2 ,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甲同学认为装置B中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即可证明无水FeCl 3 能分解产生 Cl 2 ,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提出了改进意见,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装置 H 中的试剂为________。

 ②装置 F 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热一段时间后,装置 G 中试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说明FeCl 3 已经开始分解。

 ④实验结束后,取装置 D 中残留固体溶于稀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 FeCl 3 已经分解完全。

 12.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并进行后续实验。

 Ⅰ.制备纯碱:先以 NaCl、NH 3 、CO 2 和水等为原料,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NaHCO 3 ,然后再将 NaHCO 3 制成 Na 2 CO 3 。

 (1)装置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中的________需要进行吸收处理。

 (3)用装置丙中产生的 NaHCO 3 制取 Na 2 CO 3 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测定所得产品的组成和纯度 (4)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混有 NaHCO 3 ,请选择下列装置设计实验,并完成下表:

 选择的装置(填编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样品中含 NaHCO 3

 (5)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称取 m 1

 g 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滴加足量 CaCl 2 溶液。将反应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的质量为m 2

 g。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

 13.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

 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 3 +H 3 BO 3 ===NH 3 ·H 3 BO 3 ;NH 3 ·H 3 BO 3 +HCl===NH 4 Cl+H 3 BO 3 。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清洗仪器:g 中加蒸馏水;打开 k 1 ,关闭 k 2 、k 3 ,加热 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 k 1 ,g 中蒸馏水倒吸进入 c,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开 k 2 放掉水。重复操作 2~3 次。

 (4)仪器清洗后,g 中加入硼酸(H 3 BO 3 )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 d 注入 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 d,关闭 k 3 ,d 中保留少量水。打开 k 1 ,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 e。

 ①d 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 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e 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某甘氨酸(C 2 H 5 NO 2 )样品 m 克进行测定,滴定 g 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 mol·L- 1的盐酸 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样品的纯度≤________%。

 参考答案 1. B

 【解析】加几滴 CuSO 4 溶液后,Zn 与 CuSO 4 反应生成 Cu,从而形成无数细小的原电池,加快了生成 H 2 的速率,A 项不符合题意;酚酞的变色范围为 8.2<pH<10.0,要保证 NaHCO 3 完全反应,不能用酚酞做指示剂,可用甲基橙做指示剂,B 项符合题意;Na+ 的焰色反应为黄色,C 项不符合题意;为防止加热时出现安全事故,常压蒸馏时,圆底烧瓶中所加的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二,D 项不符合题意。

 2. A

 【解析】分离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因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在下层,故水层应从上口倒出,A 项错误;做焰色反应前,铂丝应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目的是防止其他离子产生干扰,B 项正确;乙醇、苯等有机物易挥发,遇明火易被引燃,使用时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塞紧瓶塞,C 项正确;加入硝酸银得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的是 NaCl,加入硝酸银得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溶解的是 NaNO 2 ,加入硝酸银得不到沉淀的是 NaNO 3 ,D 项正确。

 3. C

 【解析】氧化镁可与氯化铁水解产生的氢离子反应,促进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且不引入新的杂质,A 项正确;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所以可以通过蒸发将NaCl析出,而高温时KNO 3 溶解度很大,趁热过滤可将KNO 3留在母液中而除去,B 项正确;碘单质易升华,但加热时碘单质能与铁反应,所以不宜使用升华法分离碘粉和铁粉,可采用有机溶剂溶解→过滤→蒸馏的方法分离碘粉和铁粉,C 项错误;鸡蛋清为胶体,可以通过渗析法分离鸡蛋清和葡萄糖溶液,D 项正确。

 4. A

 【解析】滴定前尖嘴下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读数结果比实际消耗的体积大,从而导致测定结果偏高,A 项正确;仰视量筒刻度量取一定量浓硫酸时,实际取得的浓硫酸体积偏大,从而导致所配制的0.10 mol·L- 1 H2 SO 4 溶液的浓度偏高,B 项错误;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盐酸洗净并灼烧至无色,C 项错误;用试管加热 NaHCO 3 固体时,要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免生成的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D 项错误。

 5. A

 【解析】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分离,A 项正确;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应用加热分解法,B 项错误;分离 CCl 4 中的 Br 2 应用蒸馏法,C 项错误;NaOH 溶液可以同时吸收 CO 2和 HCl 气体,D 项错误。

 6. B

 【解析】A 项,灼烧固体应该用坩埚,不能用烧杯,故 A 错误;B项,装置乙为过滤装置,可分离海带灰和浸泡液,故 B 正确;C 项,用浓盐酸和 MnO 2 制备 Cl 2 需要加热,装置丙中无加热装置,故 C 错误;D 项,吸收氯气应用碱性溶液,装置丁中的饱和 NaCl 溶液不利于氯气的吸收,故 D 错误。

 7. C

 【解析】稀硝酸能把 FeO 氧化成 Fe(NO 3 ) 3 ,A 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氢,在试管口重新化合成 NH 4 Cl,B 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温度变化,混合气体的颜色会发生变化,C 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CO 2 能与碳酸钠反应,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 NaHCO 3 溶液和浓 H 2 SO 4 的洗气瓶,D 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8. D

 【解析】A 项,用 MnO 2 和浓盐酸制备 Cl 2 时,需要加热,故错;B项,Al(OH) 3 不溶于氨水,故错;C 项,CO 2 与 BaCl 2 不反应,故错。

 9. A

 【解析】加入过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说明原试液中不含 CO 2-3 、[Al(OH) 4 ]- 。加入过量 Ba(NO3 ) 2 溶液,有气体生成,由于之前加入了过量稀硫酸,在酸性条件下 NO-3 被还原成 NO,说明原试液中含有 Fe 2+ ;生成的沉淀 A 为 BaSO 4 ,但不能确定原试液中是否含有 SO 2-4 。滤液 X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加热有气体生成,说明原试液中含有 NH+4 ,生成的沉淀 B 为 Fe(OH) 3 ;向滤液中通入少量 CO 2 生成沉淀 C,由于滤液中含有 Ba 2+ ,故生成的沉淀 C 中一定含有 BaCO3 ,不一定含有 Al(OH) 3 ,故不能判断原试液中是否含有 Al 3+ 。因为离子浓度均为 0.1 mol·L - 1 ,结合电荷守恒判断,原试液中一定含有 Fe 2+ 、NH +4 、Cl- 、SO 2 -4 ,一定不含 K+ 、Al 3 + 。由推断过程可知,原试液中存在的离子为 NH +4 、Fe 2+ 、Cl- 、SO 2 -4 ,A 项正确;滤液 X 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 H+ 、NH +4 、Fe 3+和 Ba 2+ ,B 项错误;沉淀 C 为 BaCO3 ,不含 Al(OH) 3 ,C 项错误;由推

 断过程可知,原试液中含有 Cl- ,不含 K + ,D 项错误。

 10. 实验一:

 (1)CS 2-3 +H 2 OHCS-3 +OH-

 (2)S 实验二:

 (1)球形干燥管 CaO 和 NaOH (2)CS 2 +2OH- ===COS 2 -2 +H 2 O (3)将装置中残留的 H 2 S 全部排入后续装置中,使其被完全吸收 (4)1.75 mol·L- 1

 11. (1)装置中氧气也能将 I- 氧化为 I2 (或加热时 FeCl 3 会变成 FeCl 3 蒸气进入装置 B 中将 I- 氧化为 I2 ) (2)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除去 FeCl 3 蒸气 ③先变红后退色 ④KSCN 溶液未变红 12. (1)NH 3 +CO 2 +H 2 O+NaCl===NaHCO 3 ↓+NH 4 Cl (2)除去 CO 2 中的 HCl 气体 氨(NH 3 ) (3)过滤 洗涤 灼烧 (4)A、B B 中溶液变浑浊[或 A、C C 中物质变蓝或 A、C、B C 中物质变蓝,B 中溶液变浑浊] (5) 106m 2m 1% 13. (1)避免 b 中压强过大 (2)防止暴沸 直形冷凝管 (3)c 中温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负压 (4)①液封,防止氨逸出 ②NH+4 +OH- =====△NH 3 ↑+H 2 O 保温使氨完全蒸出 (5) 1.4cVm 7.5cVm

推荐访问:探究 模块 复习
上一篇:初中英语分类练习——英语数词及解析
下一篇:乡镇爱国卫生2021年工作计划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