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连结,议题互动与场景融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来源:公共英语 发布时间:2020-11-13 点击:

 内容提要:网络以迅猛的速度与大众的生活实践高度接榫,并成为人们栖居的常态化空间。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研究热点。我们要积极回应网络社会的冲击,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规范性,科学性上下功夫,对其所涵涉的当代性问题进行反思,对其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归纳、演绎与总结,有助于规避思维的板结化,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连结,通过连结为其输送生命与智慧,并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能动性构建的视角放大到线上与线下的持续延展上,以彰显网络空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连结、议题互动与场景融合的整体框架。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连结;议题互动;场景融合;

 互联网延伸了人们的生活实践与意义空间,重构了人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日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从经验性的认知中,探讨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和逻辑,对其概念进行拓展与衍生,对其发展进行预测与干预,进而以多维视角勘定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展开的诸多问题,探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社会结构的连结: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交汇的张力 经由网络社会崛起所带来的复杂社会空间变迁,使互联网及其衍生的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且正孕育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但时至今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仍然面临着精准度把握不够、相关理论研究处于悬置状态等问题。究竟什么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局限于网上吗?还是线上与线下的持续延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可以替代线下实体教育?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绕不过的难题。

 由于网络技术重塑了社会结构,势必引致社会关系的网络化建构。但网络结构不是恒定不变的,它随着人们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而变化,并使社会问题呈现出‚问题点—问题链—问题网‛的逻辑演进的特点。这不仅增加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 也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网上,而呈现为线上与线下的持续延展。当然,它不是简单的线上与线下的线性连结,而是在‚边缘—中心—边缘‛的复杂网络连结中叩问灵魂,以形成震撼人心的力量。

 1.如何确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局限于网络虚拟空间?‚入场‛方式的便捷性和匿名性使得‚网络虚拟空间‛成功实现了对现代人生活空间的嵌入和占领,造成了人们对虚拟生活空间交替的迷幻景象。网络虚拟世界因为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无数‚居民‛或网络产业谋生者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加自己在网络空间的停驻时间。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这个‚缺场空间‛获取彼此平等的话语权力。而‚网瘾‛、‚网虫‛、‚网购‛、‚网络社区‛乃至‚网生一代‛等词汇的出现,则进一步论证了个体对虚拟网络世界生活的向往和未来对虚拟生活空间建设开发的倾向。所以,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涉及对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界限的解读、线上虚拟交流与线下实体沟通等延伸概念的厘定。厘清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联系与区别是确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边界的切入点。

 首先,网络空间不仅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新构造、新模式,且开始出现‚网络空间现实化‛的现象,即网络空间从虚拟性过渡到现实性成为一种实体的概念。

 [1]一方面,网络空间突破了物理空间束缚,以脱域化的互动方式延伸了社会成员之间交流互动的广度与深度,即由网络技术所缔造的虚拟空间与经由网络技术浸染所塑造的现实社会是一个统一体。虚拟空间既是一个符号化的社会形态,也是现实社会的真实映射与延伸。虚拟化的网络行为是在延续、延伸现实行为基础上的创新。另一方面,尽管网络社会以数字化、符号化、虚拟化的方式呈现,但它是由人创造和

 控制的社会,人始终是网络社会的主体,所以虚拟性归根结底是现实人的行为,是现实社会的拓展和延伸。

 [2]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嵌入社会生活,人们在网络空间的活动日益增加。它不仅占据人们社会生活的核心地位,而且也对现实社会进行形塑,使社会呈现出虚拟性、多元性与风险性等复杂特征。

 其次,由于互联网虚实同构的特点实现了网民交往自我呈现的可选择性。互联网重构了人们的自我存在方式,实现了数字自我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社会自我的耦合, [3]使交往摆脱了身份与处境的阻隔,个体可以自由建构自我存在的样态与人际沟通的方式。网络信息资源的迅速集中并指数级放大,让社会成员在短时间内形成广泛的空间联系,并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力量和权力。因此,网络社会铸就紧密、广泛联系的新的社会形态。网络融入并拓展了人们的实践空间,将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都涵盖其中,成为大众重要的生活方式与实践空间。网络记录着我们在现实世界的精神面貌,成为我们‚秀‛生活的窗口。当然,网络空间也不是对现实空间的简单复制。朋友圈可以将不同空间的人拉到自己的生活现场,试图构建我们精神的原乡,但粗放的朋友圈呈现的仅仅是生活的表层现象,无法展示其精神内核与隐含的审美价值、伦理道德。追求人的内在个性的崛起,必须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紧密结合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展开,通过交叉学科范畴群强化理论供给,在理论

 阐释的精准度、解释力和预测力上下功夫,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升级。

 再次,正是由于互联网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有了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向线上与线下的所有领域,狭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线上。这种概念的开放性引致新的理论困境,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再一次陷入理论的漩涡。既然网络空间所展示的是它与现实空间进行能量交换的虚实同构的空间,那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不仅体现在‚互联网+‛所展示的线上与线下的同步融入,还体现在网络世界对现实世界的仿真、再现与重构等互动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互动方式,是从技术交互走向意义交互,进而衍生出新的实践关系中展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游弋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并以其议题互动的丰富的场景呈现出线上与线下持续描述的动态过程,其重塑场景变动的力量体现在线上与线下的有效聚合上。

 2.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空间体验 网络与大众的生活实践接榫后在彼此的能量交换中丰富衍生了自身的存在样态,并以多种样态存在于不同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大众高度卷入网络空间后,基于不同的利益需求,形塑着不同的文化视域。加之,单一的信息中心源被多点分散的信息中心源取代,信息流动不再是垂直模式,而是纵横交错的复杂模式,

 大众因而有了多样的文化实践场域。这极易弱化存在的意义,导致价值沉沦、意义迷失,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挑战。一方面,网络空间所具有的衍生、共享与区隔、赋权与操纵等,不仅重构了人们的存在方式与思维方式,也改变了原有信息资源的占有与分配方式。当个体可以自主选择自我的存在样态,当教育对象具有教育信息先在性的优势,并形成了反向信息不对称的格局时,教育者的权威受到挑战。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的推广,当代社会形成了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互动和生活实践,以及集体价值体系和共享符号系统。因此,我们解读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不再仅仅是为了寻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定义的统一性,而是廓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论化的方式和路径,且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呈现的种种问题的检视中,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交汇的张力。

 二、关系连结、议题互动与场景融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的多维视角 作为对网络社会崛起的一种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已经卷入到了网络社会崛起所引致的风险社会洪流之中,并力图建构一种新的理论关怀,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奠定基础。这种回应不是片段式或碎片化的观点陈述,而是一种系统性的理论回应。它从多个侧面的链接中获取对概念认知的完整 性,并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能动性构建的视角放大到线上与线下的交融上,以彰

 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连结、议题互动与场景融合的动态过程。

 1.从关系连结中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建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之间的互动、关联、共同性三个理论要素捆绑在一起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关系连结。因此,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连结,即通过连结,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输送生命与智慧,以规避信息匮乏所引致的反复试错带来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一方面,技术是一种看不见的意识形态。以去中心化、平等、自由交流为特征的互联网原生精神,一开始就是对权威体系的一种挑战。‚网络不单单是一种新技术,更重要的是它引领着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个体、组织、国家等各种社会组成要素都要通过网络建立联系,确定关系,实现权力勾连和资源分配。‛ [4]因此,网络社会权力结构的重构是在原有传统权力结构中嵌入了一种新的信息权力,从而打破了原有的权力平衡,并在与传统权力发生利益博弈之中寻找新的平衡,实现重构。如果说权力重构的背后是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不同阶层利益的重新分配,那么进入网络社会后社会成员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剧增、网络群体不确定、社会认同难以把控等,这让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其中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对意识形态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的关系连结,依靠人民

 性贯穿始终。因为人所具有的社会团结的天然意愿和行动取向,形成了网络的集体化、大众化与人民化。因此,人民性成为诠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群众路线贯穿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同时也让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强大的人民性立场。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线上还是在线下,唯有视野下沉,坚持人民立场,将目光投向人民、走进人民群众的心里,群众才能信之。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点在于推动彼此联动、相互协同的关系连结,以确保育人空间的连续性、统一性与整体性。

 2.从议题互动中勘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网络空间存在着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尤其是通过网络实时传播、裂变扩散、持续演变等传播方式在网络空间的发酵,使得一个小点也可能引发巨大的传播量,这无疑会稀释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规范力和约束力,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议题互动的复杂性。例如,在网络空间中,如何协调教育双方在态度与情感之间所存在的一定程度的冲突?如何实现主流价值对网络空间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如何协调育人系统与网络空间育人环境的流变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先进文化发挥出强大的场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形成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匹配的文化解码能力?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从议题互动中厘清各种社会思潮彼此之间的关系,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作用。值

 得注意的是,在议题互动中要注意规避形式主义。因为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舆论传播的环境,较之于现实生活,互联网对形式主义的容忍度更低。

 3.从场景融合中描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轨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数据化的反馈体系,或空间延伸的方式实现场景化的‚两度拓展‛与互动效应。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线上与线下的接榫,旨在将泛在性的生活场域拓展到精准化与专业化领域,以形成稳固的意识形态阵地。二是文本叙事与图像叙事相统一的场景,使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方式全面升级,并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让日常生活中彰显着思想的要义,充满着智慧的光华。

 第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动性构建体现在线上与线下的场景连结上。网络与现实的高度融合增进了虚拟空间的现实触感,它直击公众的神经,激活社会多元参与力量。首先,网络社会海量信息扩大了主体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使主体在网络空间体验中呈现出深刻的社会意义。其次,互联网不仅没有替代实体空间的社会交往,反而由于线上与线下互动使社会交往更加快捷方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社交的崛起,沉迷于网络交往的人日益增多,实体空间的社会网络受到挑战,部分网民甚至出现孤独、抑郁的现象。这就需要深入研究网络社会中个人及群体社会身份的网络空间体验,以及信息是如何冲击着人们的时空体验

 和心理状态的,引导网民理性认识真实的生活,并给予人性的温暖与关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的作用。再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线上推力与线下拉力铸就了虚拟与现实的时空混合。由于线上虚拟交往超越了实体空间的种种限制,为人际沟通与交往提供了虚拟平台,但人们并不满足线上的身体缺场交往,对线下的身体在场交往的渴求会产生一种拉力,于是线上推力与线下拉力形成了场景自由切换的时空混合现象。正是线上与线下的场景融合与连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会只停留在虚拟空间,而是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接榫,形成一种相互沟通与交往的社会性需求,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在线上与线下的场景融合轨迹。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持续发展,观察和调节自我存在状态,以增强社会动员力量,打造‚在场亲历‛的真实感以及多元力量深度讨论的强大话语。

 第二,文本叙事与图像叙事的统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场景融合的重要方式。人的创造力不仅仅取决于逻辑思维,还取决于形象思维。网络空间具有现实时空无可比拟的创新性,实现了声像图文并茂,使思想政治教育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一方面,网络传播以视觉、听觉等更加感性的符号重构认识与思考世界的基本框架,使传统叙事风格、叙事方式得以全面升级。另一方面,叙事从有声语言添加视频后形成文本、图像的统一体,助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升级。文本加可视化的图像、视频,不仅让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活生动的在场感,而且契合了‚有图像即真相‛、

 ‚以视频刷存在‛的现代人阅读习惯。那些生动活泼、短小精悍、幽默风趣的微博、微信、抖音短视频等远比传统隔空喊话、机械灌输的方法更能入耳、入脑、入心,更有利于思想共鸣与情绪感染,也更有利于矛盾的化解与思想的疏导。换言之,可视化以其直观、生动的描述,呈现出理性思辨与感官愉悦的统一体。它将日常生活叙事的平视和个体情感的流露纳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

 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关系连结、议题互动与场景融合,生成了一种辩证的思想政治教育。它通过线下在场体验与占据线上空间思想高地的统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与全覆盖格局。

 三、规律性认知与本体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时代品质 理论建构与经验总结是哲学社会科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不仅涉及理论分析框架的更新,也涉及对历史经验即规律性认识的总结和借鉴,即通过归纳、整合、推演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框架的问题域,进而凝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所具有的观点和理论体系。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断拓展与衍生是揭示其规律性的关键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范畴的拓展延伸,已经远远超出当初学界对它的普遍性认知。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拓展与延伸,涵括事实判断与价 值判断两个层次: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怎样 的一种存在方式?二是怎样的存在方式才是有意义的。

 庞大的网民群体通过多元化的互联网渠道关注政治、表达观念、形成舆论。但问题是,在互联网上,网民的行为与态度是否仍然受到现实社会结构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网民价值选择的社会结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网民对社会思潮、政治议题的态度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引导网民进行价值选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方式?首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性研究,不可随心所欲,而是应当基于社会结构,挖掘其精神营养,激活其理论自觉。在互联网上,网民的行为与态度仍然受到现实社会结构的影响。换言之,虚拟空间是‚一个与现实世界有些相似的世界。它是一个既存于现实世界,又存于现实世界之外而无法界定的空间……开始出现‘网络空间现实化’的概念‛。

 [5]其次,尽管在人们的交往实践中,互联网的确起到了巨大作用,增强了沟通的有效性,但网民个体并非被动接受信息,还受到价值选择、个人喜好和注意力分配的影响。且这种选择、偏好受制于客观社会结构的影响。网络空间的社会思潮大都来自现实社会的投射。网络改写的是舆论生态的社会动员力量,重塑多维度的思维与多元力量争夺意见领袖的权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内容互动与场景变革再度生成思想政治教育

 活动,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量。它不仅在价值纠偏中引领各种思潮奔向主流化路径,也衍生出一系列全新命题,挖掘多元力量尤其是主流价值传播的原创话语优势。再次,互联网所引致的人们在道德选择、价值取向、思想认识的差异性与复杂性等,都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系既迫切又艰难。那么,互联网如何澄清人们思想的困惑,引导人们的价值选择,助力人们对真理的求索?在解读当代中国人精神裂变的根源上,思想政治教育又有何为?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回答这些问题,让思想政治教育无不烙上网络时代的印记。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拓展与衍生是一个更加生动、亲切的叙事过程。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载体,更是一个以精神故乡的现代回归来引领高品质生活的承载高地。

 2.‚群众路线+互联网‛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时代品质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全面调整与拓展,是在总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楔入网络,进而将继承与改造有机结合,所打造的一个‚群众路线+互联网‛的新模式。它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品格和现实价值。网络空间作为一种新的时空存在方式,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延展了主流意识形态及多元意识形态呈现的生存场域。但由于网络空间天然的开放性、共享型、交互性等特点致使主流意识形态具象化的路径并没有那么顺畅。在网络空间,社会主义主流意

 识形态不免遭遇‚被稀释‛、被攻击、被选择、被恶搞等诸多难题。

 [6]这就需要充分利用‚群众路线+互联网‛的模式,走网络群众路线,构筑网络群防群控的‚统一战线‛和网上‚同心圆‛。通过‚面对面‛与‚键对键‛相统一,防范和抵制错误思潮和言论在网络空间的蔓延和泛滥。一是通过了解群众、服务群众,推进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用有温度、接地气的方式,把主流意识形态演绎为丰富多样的形式,通过大数据、智能算法对其内容做到恰如其分的分类推送,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二是互联网对外联通世界,对内接引心灵。互联网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当各种社会思潮在此交锋、汇集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掌握主动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走网络群众路线,旨在用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多彩的生活话语占领网络空间,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引导大众参与,并通过不同的用户分享,输出兼具思想力与亲和力的意识形态内容,让群众真懂、真学、真信、真用。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既是一种理论自觉,也是解决当代性问题的理论尝试 我们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认知,不仅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望与再出发,还体现出一种新的思维。这种新的思维,不仅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索的一种理论自觉,更是对当代性问题解答的理论尝试。第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

 大众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网络是一种关系的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联网建构成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连结,让每个个体都在相互依赖、相互协调中被界定、被规定,进而推动信息与思想的协同共进。所以,我们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的认知,旨在呈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观念、体现其制度诉求与价值选择乃至承载的情感和行动方式,以认识和批判现代性给人们带来的诸多隐忧,探寻摆脱生存焦虑的道路与方案。一方面,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掌握思想信息变化规律,让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变得更容易让人们理解,进而有助于精准定制科学的内容,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由传统的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换。一是信息技术不断延伸,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入到公共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有助于针对教育群体实行精准有效的教育内容供给、推送。二是利用大数据收集、记录不同群体道德行为痕迹,经数据挖掘、数据结构化后,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模型,对教育对象的品质进行分析、分类。三是综合运用数据导航与数据测算模型再现教育群体情景,利用可视化、数据模拟技术积极提炼先进人物的事迹,强化人们的现实感受与体验,激活榜样的力量。另一方面,网络社会的流动性与碎片化的特点,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随机借助多种社交媒体、短视频媒体等,通过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给受教育者强大的视觉冲击,增强活动展示的立体度。当然,

 文本叙事也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候一句话就能对人的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追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本体论承诺和认识论承诺,旨在反思现代性。现代化运动和现代性把人们置于一个变动不居、充满风险的世界。不确定性与变化莫测,动摇了人们以往的本体性承诺与安全感,于是重新追问何为本体这个元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这是一个最普遍、最深邃的问题,又是最原始的终极追问。它同样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元问题。如何既不为技术所累,也不为技术所困,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承诺,让受教育者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唯有增进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共同体的存续,才是消弭人类焦虑的现实路径。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经由互联网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模糊了前台与后台的界限、虚拟与现实的分离,而且助力走向融合。关系的链接、场景的融合、文本与叙事的统一创造出具有叠加效应的沉浸感世界,也造就了技术与内容融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大众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新的增长点。

推荐访问:刍议 互动 议题
上一篇:会计见习报告例文
下一篇:独家原创林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