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边城》人性美对当代大学生审美影响

来源:公共英语 发布时间:2020-11-09 点击:

 试析《边城》人性美对当代大学生审美的影响 摘要

 散发着淳朴乡土气息的中篇小说《边城》是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它以 20 世纪 30 年代川湘交界处的边城小镇--茶峒为故事发生的背景,从白塔、河边、渡口开始,以抒情诗的优美笔触讲述了摆渡老爷爷和外孙女淳朴的翠翠相互依靠、相依为命的故事,和船总顺顺的儿子天保、傩送一起喜欢上翠翠并因此造成悲剧的凄美爱情故事。小说围绕翠翠对爱情懵懂到对爱情渴望以至最终悲剧收场为故事主线,以散文诗的风格刻画出边城小镇的自然美、民风美、人物美和情义美,小说构建的边城社会中展现出不同角色之间自然淳朴、真诚善良、融洽和谐的社会关系。同时,小说通过对爱情、亲情、乡情的细致描绘,色彩鲜明的表现了边城人们淳朴自然、健康美丽的湘西风土人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桃源仙境生活的向往。小说刻画的所有人物自然而不做作、质朴而不世俗,无不洋溢着亲情之美、人情之美和人性之美,边城世界虽然存在贫富差距、地位不同,但却没有狡诈贪婪、奸佞邪恶,有的只是和睦相处、相互扶持;人物之间虽然存在矛盾,但也不是“好人”与“坏人”的矛盾冲突,虽然故事以悲剧收场,但也不是因人性丑陋造成。这充分表现了作者眼中每一个人的内心本性之美。

 本论文首先以《边城》人性美为浅析对象,其次通过对《边城》人性美中的乡土与情爱进行分析探究,再次对《边城》人性美对当代大学生审美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及其局限性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最终提出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边城》人性美中蕴含的审美理想和人生哲学。

 关键词 人性美;审美;大学生

  Try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Human Beauty In The Border City On The Aesthet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bstract Border Town, with the background of Chadong in Shancheng and the nearby countryside on the western Hunan border, a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Xiaoxi Ferry, describes the life of an old boatman and his granddaughter Cuicui, as well as the story of Tianbao and Nuo, the two sons of the local wharf group, who fall in love with Cuicui at the same time, resulting in tragedy. With Cuicui"s love tragedy as a clue, the whole article not only depicts the unique natural scenery and customs of the border city in a poetic and picturesque way, but also vividly and vividly shows the simple beauty of human feelings in Western Hunan, and the natural, harmonious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characters and their interpersonal contacts in the border city society. The delicate depiction of the love between men and women, the affection of relatives and the harmony between neighbors vividly shows the healthy, graceful and simple folk customs and feelings of the people in the border cities, and expresses the author"s persistent pursuit of the ideal life in his heart. Border city people are the children of nature, simple and unutilitarian, where human nature is true, all good and all beautiful. The beauty of human nature and human feelings created by each person create the world, where evil, treachery and greed can not be seen. But this is not a real paradise.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rich and poor and social status, but they are friendly and supportive to each other. There are contradictions here, but that decision is made. It"s not the conflict between good and evil; the ending of the novel is tragic, but it"s not the result of evil people. It embodies a kind of honest beauty of human nature of all the people in the author"s works.

 This paper firstly takes the beauty of human nature in Border Town as the object of analysis, secondly,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and love in the beauty of human nature in Border Town, and then makes a deep analysis of the positive impact and limitations of the beauty of human nature in Border Town 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aesthetic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how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correctly view the aesthetic ideal and the limitations contained in the beauty of human nature in Border Town. Philosophy of life. Key words Beauty of Human Nature; Aesthetics; College Students

  一、绪论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背景 1.研究内容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寄托了沈从文对于人性美的深刻思考。人性是文学始终关注的主题。《边城》将“人性美”发挥到了极致,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沈从文先生重点描写了人物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美”,如爷孙之间亲情之美、男女之间爱情之美、邻里之间乡情之美等,生动而细致的描绘出一幅没有受到现代文明冲击,原始自然、和谐融洽,充满真诚、淳朴、充满人性美的美好画卷。在这幅美好画卷中,体现出了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这是一种“利他”的美。

 然而,由于受到网络飞速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的冲击以及经济迅速增长所形成的“物欲至上”观念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出现了缺失和偏差。他们的审美呈现出一种“利己”的趋势,更注重自身的利益,欠缺对他人的考虑。缺少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满足于物质享受。《边城》的人性美对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品德素质和审美人格。虽然《边城》所体现的某些观念与当今社会的观念有所不同,但是也值得被肯定。对于《边城》的人性美,可以有新时代的解读。

 本论文通过分析梳理《边城》的人性美及其产生的原因、特点,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现状和审美特征,探究《边城》人性美对当代大学生审美的积极影响。

 本论文有五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全篇绪论,概括阐明了本论文所要探究的目的和意义、现实的时代背景和世界范围内的研究成果、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等。

 第二部分承上启下,主要阐述了《边城》中“乡土——人性美根植难移的基因”与“情爱——人性美无法摆脱的主题”。其次,阐述了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特征以及当代大学生审美特征的形成原因。为下文突出《边城》人性美对当代大学生的积

 极影响影响及其局限性做下铺垫。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边城》人性美对当代大学生审美的积极影响。《边城》人性美有利于完善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人格;《边城》人性美在新时代也有了更好的解读 第四部分是主要阐述了边城》人性美对于当代大学生审美的局限性及其原因,主要有《边城》中过于理想化人性美;《边城》中人性描写中存在不健全及不独立人格以及女性人物塑造中的男权主义体现等。

 第五部分主要阐述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边城》人性美蕴含的人生哲学。主要从《边城》对人性美的追求;《边城》中对现代性的排斥;《边城》中对不可控命运的思考等这三个方面来阐述。

 2.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沈从文怀着“乡下人”对理想人性重构的巨大忧患,创作了充满诗情画意、鲜活亮洁的湘西小说——《边城》。《边城》反映了沈从文对湘西人生形态的独特体悟,也渗透着作者希望以人性启蒙民族精神的审美理想。在诗一般优美的文字中,《边城》向人们展示了一种重义而不重利的人生形式,表达了对美好社会形态的追求。而美好的,健康积极的,原始的人生形式、社会形态引发了读者对当今社会的审美以及人性的思考。

 3.国内文献综述 《人性美与风情美的完美融合——沈从文〈边城〉解读》作者陆时红认为沈从文通过对湘西世界的原生态描写,凸现出了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展示了湘西世界的和谐的生命形式,将人性美与风情美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浅析》作者梁瑶认为审美教育在当今社会十分重要,它对于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审美教育有利于实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人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教育的思考》作者傅晓萍认为美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大学生美的人格。而要科学、正确的树立大学生的世界观,就要针对大学生,营

 造出越来越多的美的环境,提供越来越多的美的信息、内容和素材,使大学生耳濡目染各种美的存在,以此帮助他们在美的方面端正态度、在美的方面有所追求。《边城》所体现的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美,有利于为当代大学生提供美的标准,塑造其美好的心灵,使他们近雅远俗、向往美好而拒绝不良,逐步使之在其人性本质层面健康成长。

 在李华珍老师所著的《闪光的人性美——小说<边城>中人性美的浅析》文章中,指出小说《边城》表达了小说作者对美好人生理想的追求,以边城小镇茶峒为缩影,着力勾勒出湘西地区理想的人间仙境,只有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才会出现最纯粹、质朴的自然人性,才会出现至善至美的人性之美。《当代大学生审美心理分析与审美教育的对策思考》作者高秦嫣认为设立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而大学生对美的正确认识、对美的准确辨识是能否实现这一目的主要渠道。可以说,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高等院校培养有用人才的重要前提,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也是培养大学生在创新方面增强意识、提升能力的重要保证;并能促使当代大学生端正正确辨识“美”与“丑”的人生态度,增强心理调节能力;能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全方位、多途径培养大学生科学审美,帮助提高自身科学审美的素质,对于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和发展意义非凡。

 4.文献述评 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边城》的人性美对当代大学生审美产生的影响。涉及到《边城》人性美的解析,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现状,《边城》人性美对当代大学生审美产生的积极影响。以上文献资料为本论文依据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从而使得本文论述的开展可以更为的顺利以及准确,能够更好地论证《边城》人性美对当代大学生审美的积极影响。

 5.研究意义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由于受到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网络时代新媒体不断涌现的冲击,他们缺乏对高雅情趣的追求和培养,忽视中国经典传统文化,审美趋向大众化,更加注重事物的娱乐性、消遣性、通俗性,缺乏对事物深层意义的探究精神。

 如何对《边城》的人性美进行新时代的解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篇论文的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边城》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形态,人和事都纯净,人事之美与自然之美相得益彰,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圆融之美。《边城》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体现出了真、善的人性美。探究《边城》的人性美,赞颂学习《边城》所体现的纯真质朴的情感,对于端正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意义重大。

 提高审美素质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培养高尚品德,完善审美人格,故本论文将以小说《边城》所体现的人性美,探究其对当代大学生审美的影响。《边城》展现了一副人性美的风情画。在这幅画卷中不仅可以看到青年男女的纯净爱情,还有祖孙之间的温馨亲情,更有邻里之间的互助乡情。这种纯净自然、美丽平静的感情体现了最质朴的人性美。品鉴、学习这种人性美,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审美教育,审美鉴别能力有所欠缺,容易受到社会流行文化的影响,变得随波逐流,审美素质有所欠缺。学习、借鉴《边城》所体现的这种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美,对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有积极意义。

 6.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探究的方法,对现存的文献、资料予以整理、归纳,通过阅读、领会现存文献、资料,汇总我国针对《边城》人性美对于当代大学生审美所造成的积极影响以及其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如何正确看待《边城》人性美蕴含的审美理想和人生哲学。

  二、《边城》人性美的震撼与探究及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现状 (一)《边城》人性美的震撼与探究 1.乡土——人性美根植难移的基因 在作者沈从文的《边城》中,整部作品中人物与自然的交融、情与境的融合,以及小说中各色人物和小说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浑然天成,体现的边城小镇自然原始、和谐的美跃然于纸上。

 “湘西优美的山水风景图画面以及引人入胜、反映民风民俗的配图画面,加之地方色彩浓厚的观念、朴实无华的风俗习惯、和人们质朴善良的本性,共同构建出一个清新亮丽、与众不同的青山绿水的古朴的美的环境。作者笔下依山傍水的边城茶峒、临水而建的吊脚楼、缘绳而行的摆渡船以及那晶莹透底的小河、寄托人们感情依托的白塔和竹林中风雨虫雀的自然之音....所有这些带有浓重地方色彩的自然景致,清新、自然、亮丽,把人带入一个唯美唯秒的自然画卷,让人陶醉其中。同时,对连续不断的鞭炮声、通宵燃起的烟火、每年的龙舟泛水竞赛以及小伙子赛歌表达爱意等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描绘,加之地方色彩浓厚的观念、朴实无华的风俗习惯、和人们质朴善良的本性,共同构建出一个清新亮丽、与众不同的青山绿水的古朴的美好环境。在作者构建的如诗如画的社会中,人们生活无欲无求、无忧无虑,看重彼此之间的情义而没有世俗的铜臭,他们遵循着古老传统道德理念,和睦共处。作品中的人们的生活、行为、思维方式都透着人性美。

 尽管我们只是透过作者的字里行间认识那个年代久远的湘西边城小镇,不一定能够真正领悟到当时作者笔下的社会现实环境,然而,作者是把边城描绘成了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所描画的世外桃源,远离战乱不休的社会动荡局面,人们相安而居,由此可充分揭示作者憧憬、追求美好社会形态的创作意图,总而言之,小说以其人物、人性、风俗、内容的完整性和自然性而有其独特之处.小说作者在设定的唯美如画以及强烈地域特点的社会氛围中把各种“美”与“爱”赋予人们的一生。作者笔下的边城小

 镇犹如民俗风情画,展现出当地人们敦厚淳朴的本性和未曾沾染低级趣味的人生现实。《边城》是首清澈美丽但又有些哀婉的田园牧歌,为人类的男女之爱,祖孙之亲,父子之情和邻里之睦给出了恰当而有充分的阐述。所以,阅读这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艺术欣赏的享受,还有文学修养的提升以及心灵深处人之本性的健康、茁壮发展。

 2.情爱——人性美无法摆脱的主题 理想化、现实化的社会形态是《边城》这部作品的主题,作者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苛求,也是对理想的社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与世外桃源式的融合。作者力图借助原始、自然的田园风格基调,来展示人们本性的美好。所以,小说《边城》突破了那个时代的限制。它给我们展现的理想化的人之本性——真、善、美,理应成为人们亘古不变的理想和追求的目标。

 小说主人公翠翠是一个聪明、漂亮、可爱、懂事的小女孩,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都同时喜欢上了翠翠,弟弟傩送知道了哥哥天保已经托人向老船夫提亲后,傩送也把自己爱上翠翠的事告诉了哥哥天保,茶峒流传着一个俗话,火无处不烧、水无处不流,太阳月亮无处不照,喜欢的女孩人人都可以追求。就是说兄弟两人同时爱上同一个人很正常,弟弟傩送也可以为了自己的幸福勇敢的去向翠翠表达爱意。按当地习俗,要想获得翠翠的爱情,兄弟两人要决斗甚至留血。但是,兄弟两人有着当地人淳朴的性格特征,他们不会采用决斗这种残酷的方式。很明显,天保知道自己没傩送唱歌好,走马路去向翠翠直接表达爱意行不通,傩送不愿看到哥哥进退两难的状况,他们决定晚上一起跨过河流到山水对着翠翠唱歌,事先不告诉别人特别是翠翠知道是两个人轮流唱歌,谁唱歌的时候能够得到翠翠的回应,谁就拥有追求翠翠的权利,拥有翠翠的爱情。因为哥哥天保不擅长唱歌,所以都由弟弟傩送代唱,两个人试图用这种看似公平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幸福。可以说这个办法在公平的前提下不致使兄弟相残。由于天保有极强的自尊心,无可奈何的拒绝了傩送帮忙代唱,尤其使人感动的,天保为了成全傩送的幸福,远行去做生意,途中不幸淹死在水中。傩送因此而愧疚万分,并最终也选择去做生意而远走他乡。由此来看,小说“边城”展现了爱情面前也不致破坏兄弟之情的人的本性之美。

 (二)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现状 1.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特征 (1)审美知觉的敏感性 在大学生时期这一年龄阶段,正值身体各部位、各种身体机能快速发展、成熟期,这个时期的人充满活力,感知和反应能力以及精神亢奋对外界的反馈功能尤其敏感而强烈。所以,这个时期人的直觉反应敏感在审美上符合身体各部机能、并与之相匹配是当代大学生在审美上体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2)审美内容的丰富性 大学生这一年龄段的人活力无限、精力旺盛,应知应觉能力特别敏感,加上年轻人思路开阔,这让他们对外部客观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充分体现了其审美对象丰富、多样的特点。

 (3)审美情感的强烈性 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烈的愿望,在审美上带有个体主观的感情色彩,这一特征与其审美在内容和知觉上展现出来的特征相匹配。

 2.当代大学生审美特征的形成原因 (1)审美知觉的敏感性 审美知觉的敏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当代大学生在感知、认知、向往、追求新奇特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敏感性。现在社会五彩缤纷,新生事物和现象层出不穷,这些相对新鲜奇特或者新生事物和现象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中老年人会怀着一种恐惧、疑惑、排斥、不信任的心理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冷落或拒绝,与之相反,当代大学生则会迅速而及时的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和一探究竟的欲望,即便是这种事物或现象并不是如想象的那么有新意,那么美好,但是,只要能引起他们的关注,都会觉得这种事物或现象与自身有某种特定联系,从而有一种强烈的亲近、接纳的意识。

 二是大学生对与众不同的事物或现象的偏向、喜爱上特别敏感,中老年人因其年龄心智成熟因素影响,向往稳定的生活,对于新生的、在他们眼中非常规的事物或现

 象不容易接受,他们衡量好与坏、美与丑很多时候都是以大众的标准而不是自己的意愿。相反,现在的大学生有着更强的求知欲,他们不喜欢人云亦云,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往往从自身主观意愿出发,以少数人炫酷或突出的行为或事物作为榜样,作为自己审美的标准。因此,违反常规的、特立独行的事物、现象或行为更能迅速激起大学生的强烈的兴趣。这种敏感性对大学生来说既是其长处也是其不足。三是大学生在审美的知觉敏感上体现的特别细致入微。这种细致入微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对事物或现象的吸收和感受上,很多中老年人认为的平常之物,在他们眼里,在他们的知觉感觉中会觉得生动有趣,别具一格,能让他们产生美的享受。

 (2)审美内容的丰富性 现在,大学生主要是在审美的兴趣爱好以及方式、形态上呈现出丰富的特点。比如现在的大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学习之余,他们也喜欢参与诸如体育运动、唱歌跳舞、游戏娱乐等等方面的活动内容,大学生这种广泛的兴趣爱好现状一定程度上左右并影响着大学生审美的形式形态和风格。在大学里,能被同学们推崇的、能吸引异性同学对自己特别有好感的,大多是多才多艺,爱好广泛的人。另外,在审美的内涵和深度上也体现出其丰富性的特征,现在大学生对于模糊的事物或概念,对于有深度、内涵丰富的事物具有更强烈的求知欲,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相反,对浅显、直白,缺乏内涵深度的事物反而难以获得大学生们的追捧。这是因为,有深度,有内涵、深奥、复杂的事物有其本身多层面、多角度的品质,能引起大学生们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其进行研究探索,这恰好符合了大学生们喜欢探索、求知,不喜欢墨守成规的特征。

 (3)审美情感的强烈性 年轻的大学生群体,更偏好对感官和心灵刺激性强的审美对象,这些审美对象有着强烈的共鸣力和震撼力,情节一波三折、内容光怪陆离、动作有力夸张、感情浓烈、泼辣等特点,这是强烈性的第一个表现。比如迪斯科、霹雳舞节奏明快、舞蹈动作有力且夸张,很能彰显大学生群体张扬的个性;流行歌曲、通俗唱法饱含感情,可高亢可深沉,符合大学生既激昂又忧郁的性格;足球篮球等活动,对抗性强、活动量大,很受大学男生的青睐;诸如此类的审美对象不胜枚举。

 一篇情境优美的散文、一个成功的演讲、一部直触及灵魂的影片、甚至一份小小的情书,都可以如一盏明灯直抵心灵深处,这种审美对象往往有着直接性、深刻性,这是强烈性的第二个表现。

 大学生的情感容易被审美对象所左右,审美对象具有两面性,既能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又能打击他们脆弱的心灵。所以,我们有必要不断扩展大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应该时刻提高警惕,持续强化大学生理性审美力,以免陷入审美对象创造的情感泥淖。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牢牢把握现代大学生多样化的审美脉搏,并因势利导,树立他们稳固的、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审美观。

  三、《边城》人性美对当代大学生审美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完善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人格 小说《边城》,展现了人和大自然浑然天成的美。正如小说描述的,由川如湘,东边是一条官道。官道延伸到湖南西部边城小镇—茶峒时,出现一条河流,在河流附近矗立着一座白塔,离白塔不远的地方就住了一户人家,摆渡的老爷爷和他的外孙女翠翠,以及他们样的一条黄狗。在这个微妙之地,生活着一代又一代古朴淳厚的边城人。小说中展现的人情之美如同河水清澈明亮,晶莹剔透。老船夫与过河的人因摆渡钱而争执,完美自然的把人们的善良与真诚表现的淋漓尽致。对于每年端午节赛龙舟的描写,大人孩子都挤在河边,兴高采烈的看着年轻人在何种配合着鼓点奋力向前划着,号子声、呐喊声、助威声响彻河流两岸……泛水竞舟的激烈,捉鸭子的欢快场景,无不让人憧憬、向往,湘西边城小镇特有的端午节风俗习惯和特有的乡村气息尽显眼前,在这个边城小镇,人们不分尊卑,都保持着自然淳朴、淳厚善良的品行,以及人与自然无忧无虑的和谐与宁静。

 小说中小女孩翠翠对爱情的由懵懂到渴望的转变过程无不透露出一种朦胧的美,《边城》这部小说其展现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作者对小女孩翠翠的深度刻画。也许因为小女孩是孤儿的原因,小说作者在描写她的时候,所用得语言和表现手法透露出作者对小女孩的喜爱,比如用一些小动物来表现他的机智、灵活,用山青水绿来形容小女孩的眼睛,用黄麂比喻小女孩的温顺、乖巧。女主人公小女孩翠翠和边城的其他人一样,经受湘西自然风俗的洗礼,而具有古朴淳厚、真诚善良的优良品质。如果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翠翠身上所洋溢着的青春气息,她对爱情懵懂无知,看到别的女孩子出嫁而心生向往,但她却不知道如何去爱,在爱情方面的迷茫和憧憬在作者笔下刻画的淋漓尽致,作者干练之笔层层拨开了少女的内心世界,虚无缥缈的萌动春心昭然若揭。少女翠翠的感情是模糊的,没有声嘶力竭的呼喊,有的仅仅是对心上人似有还无的思念,想清晰却又愈发的模糊,想干脆忘掉却又挥之不去,这也许便是一种稀里糊涂的期许,它并不美轮美奂,却欲罢不能。

 小说中天保和傩送兄弟两人同时喜欢上了机智灵活而又稳重的女主人公翠翠,两兄弟没有按当地习俗决斗、相互攻击,他们用湘西特有的温和的形式去追求幸福,两兄弟打算一起到河边山上轮流唱歌,看看在谁唱歌的时候能打动少女的心并得到回应,谁就可以拥有翠翠的爱情。不谙世事的少女翠翠这时候还不知道两兄弟为了爱情而产生了矛盾,心里有着自己迷茫的一些想法,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少女在月色下坐了一会,她真的很渴望听到一个似曾熟悉的人唱歌,这些描写把少女翠翠的心理活动表述的一览无余,她不懂爱情,但又向往爱情,在迷茫的心里她不懂的她应该喜欢谁,应该怎么样去接受或表达爱,或许这便是世间大多数不谙世事的女孩所共有的。所以,一直过去了两年,等少女翠翠在河边再一次遇见傩送的时候,她认得他是傩送,却又从心里模糊的感觉在某一个地方似曾相识,少女特有的春心萌动跃然纸上,这里所展现的美朦胧而又让人期许。

 小说《边城》同样揭示了因世事纷杂不可预料的凄惨、悲凉所蕴含的美。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小说《边城》本身就是一部婉转凄凉的田园题材风格的作品,这可以从作品本身从开始到结尾都充斥着悲伤、凄凉的格调看出来,悲剧性色彩旋律贯穿小说的始终,女主人公翠翠身世可怜,从一出生就是孤儿,与年迈的爷爷摆渡老人相依为命,这位小说悲剧性的主题旋律埋下伏笔;随着故事的发展,大老、二老兄弟两人同时喜欢上了翠翠,以悲剧为主题的旋律正式拉开帷幕;这一旋律随着大老选择退出竞争、远行、不幸途中遇难以及二老因对大哥愧疚又无法得到翠翠的明确回应而心绪索然,离家出走达到了巅峰;及至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随着渡船被冲走、白塔的坍塌以及摆渡老爷爷的逝去,以悲剧为主题的旋律落下帷幕。因为摆渡老人明白,聚散离合,人生常态,人活着不易,生活本身就是五味俱全,包含着不幸和困苦,所以小说中,作者层不止一次的描写摆渡老人对翠翠的启发和暗示,告诉翠翠该来的一定会来,谁也挡不住,不能害怕,也不需要害怕。

 现在,年轻的大学生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既要面对更多的机会也要面对更大的挑战和相互竞争,甚至残酷的优胜劣汰,可以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学生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面临毕业走上社会所碰到的第一个压力—就业,同时面临的压力还包括思想观念认识上的不一致、社会复杂关系中人和人的沟通交流以及自身发展需求和社会现实矛盾的压力、经济层面带来的压力等。而大学生们树立健康、积极、科学的审美观有助于自己在社会洪流中缓解和应对各种各样的压力。目前,关于

 如何培养、提升自己的审美观,以言以内容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以言以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一幅画一首歌可以让我们享受艺术带给我们的美感,培训或耳濡目染能让我们领略社会带给我们的美感,而放松心情的旅游能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呈现出生活美好的一面。目前的大学生们都会选择一些课程进行选择性的学习,一般大学生们比较热衷和喜欢的就是审美教育方面的,如《音乐欣赏》、《影视鉴赏》、《摄影技术技巧》等,这些课程不仅仅是休闲娱乐,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丰富的美育内容,很自然的使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接受美学教育,也放松了心情,调整了压力。

 《边城》人性美中蕴含的这些审美意境以及审美内涵有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人格,对当代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有实质性的意义。

 (二)《边城》人性美在新时代的解读 《边城》中的人性美在比较富足的船总顺顺家和穷苦的摆渡老人家得以充分展现,他们之间虽然存在着贫富差距,虽然两家在孩子爱情上酿成的悲剧,但无仇无恨而能和睦相处,淳朴善良的人物性格品质鲜明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在两家人身上酿成的爱情悲剧,不是因为两家社会地位高低和贫富尊卑的差距,这让人有一种似有还无的模糊的悲伤,感受不到势不两立的仇恨。

 另外,人们善良、美好的本性同样体现在摆渡老人的和善与船总顺顺的胸怀上,这尤其令人感叹不已。摆渡老人一辈子与人和善,一心想成就孙女与顺顺家的因缘,但一念之差铸成大错,最终酿成悲剧;船总顺顺在悲剧面前怨恨女主人公翠翠,而是最终像家人般善待她,表现出顺顺宽阔大度的胸怀。

 小说《边城》把中国古老的与人和善的主题思想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所有人向往的一种社会形态、生活状况。二十世纪初的湘西边城小镇,仍然保持着古老而传统的生活习惯,还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当地人世代相传而积淀下来的古老而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包含了儒家以和为贵、与人和善的思想内涵,并兼具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自化的思想内涵。人们追求重稳轻奢、和睦共处,从而使这一高尚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延续至今。现在,作者的故乡湖南的凤凰城已经发展成旅游城市,大量的游客选择在节假日到此一游,以期领略小说边城的痕迹,纪念那一种古老而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四、《边城》人性美对于当代大学生审美的局限性及其原因 (一)《边城》中过于理想化人性美 作者笔下的湘西边城小镇被作者描述成了陶渊明笔下的“远离车马喧”的人间仙境,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向往的同时,其所展现的人性美也就脱离了实际。事实上,人的本性不分地区,其特点因生活方式和生活轨迹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这同样适用于作者笔下自然、原始的边城人民,人们完美、善良的本性不会整齐划一的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必然会存在不同的辨识度,与此同时,考虑到纷繁杂乱的社会大环境,即便现实生活中真正发生作者笔下的故事,其间人的本性也会表现出不同。纵观整部小说,出场的每一个人都被作者塑造出淳朴、善良的本性而没有本性脱离作者理想的人物形象,这现实社会中也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小说对人的本性上的表现还是有些脱离实际太过追求完美。

 (二)《边城》中人性描写中存在不健全及不独立人格 在《边城》这部作品中,人物性格缺陷、缺乏独立人格限制了作者对人性的表现。比如小说中关于天保、傩送两兄弟在爱情上的选择,同时爱上女主人公翠翠,天保的选择是放弃爱情但却放不下心底的痛,因而离家,却不幸送命,天保的选择和下场表现其善良纯真、顾念手足之情的本性,但也同时表现出其性格上的缺陷。作为年轻人的天保大老,理应正确看待爱情和生活的关系,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它只是生活中的插曲,天保理应从自身实际出发,谋划未来并振作精神,为自己今后的幸福生活和美好前程去拼搏。实际上,作品中的天保因心底善良、顾念手足而放弃,因痛失爱情而感伤,并因此迷失方向,赌气离家,可以说面对问题他的选择是逃避现实而不是积极应对,由此可以看出,天保大老有其本性上的优点,但也存在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再来看作者对傩送的人物塑造上,他因为哥哥天保成全他并因此送命而感觉愧对天保,心生内疚,从而在对待与女主人公翠翠的爱情上热情不再甚至心灰意冷,再到后来,在傩送二老面对团总以碾坊作为陪嫁的提亲时,他表现的态度模棱两可,未置可否,

 充分表明了傩送在问题面前缺乏主见,存在性格独立上的缺陷,及至后来,傩送不敢面对现实,同样选择了逃避的处世态度而远走他乡同样印证了傩送在性格独立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可见,作者在天保、傩送两兄弟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限制了作者对人性美的讴歌、赞颂。

 (三)

 《边城》中女性人物塑造中的男权主义体现 另外,在整部作品中,在对人们美好、善良的本性的表现上,也因为作者在塑造故事中部分女性人物形象上所表现出来的性别上的差距、男权至上的因素所限制。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妓女这一群体形象,在作者笔下没有歧视,这些妓女同样保持着湘西边城特有的古朴善良的生活习性,同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美中不足的是在这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男权至上的思想。一方面,作者笔下的妓女们大多是被社会抛弃或丧失家庭的妇女,大部分都是因生活所迫而成为妓女,这充分表明了在这个理想化的边城男权至上的思想占据上风,因为没有男人愿意再娶这样的妇女,她们为了生活而被迫选择做妓女。另一方面,作者笔下的这些妓女,她们一般在白天以做家务为主,只有到了晚上才开门营业通过满足男人需求赚取生活费用,这也充分说明了现实生活中,女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边城人民的生活方式依然是以男人为主,他们负责赚钱养家糊口、承担家庭责任,地位较高,而女性主要是以操持家务为主,相比而言,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同时,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翠翠在作者笔下就是持家做饭,照顾爷爷以及帮助爷爷撑船,这也是与当时的社会现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们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层面,能操持家务就够了,这说明当时的社会现状仍然沿袭古老的生活习惯,男人占据社会和生活的主要地位。尽管《边城》这部文学作品是以小女孩翠翠为主角,但纵观全书,其中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相对不多,或多或少的表明当时社会现实中男权至上的思想。

  五、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边城》人性美蕴含的人生哲学 (一)《边城》对人性美的追求 小说中在人物的塑造上,所有人物在作者笔下融合,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当时社会环境下健康积极而又自然淳厚的人的本性。作者试图以女主人公翠翠为代表,展现朴实的人性光辉。正如作者所描述的,在阳光雨露的抚育下,女主人公翠翠有着黑黝黝的皮肤,山清水秀间,明眸善睐,晶莹剔透;在大自然的熏陶下,如小兽物般的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乖巧温顺如黄麂,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她是大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精灵,翠山碧水塑造了她完美的内心世界,她是上天派到湘西这个桃源仙境上无拘无束的使者,是大自然送给人间的真善美的象征。在对待爱情的认识和态度上,作者刻画了一个懵懂无邪、单纯可爱的少女形象,同时,也细致的刻画了翠翠对爱情心底的渴望和执着。小说中摆渡老人执着的坚守渡船半个世纪,他内心和善、生活勤俭而又慷慨,一生守护着自己的职责,他历尽风雨、饱经沧桑却依然保持着诚实善良的本性,渡船和翠翠成为他一生忠实守护的对象。反观家庭生活富裕的顺顺,同样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他掌管着八艘船和一个生意商铺,却能依旧保持重义轻利、慷慨大方的本性,船总顺顺的儿子天保和傩送一起喜欢上了翠翠,却也没有依仗自家优势恃强凌弱。可以说,边城中的每一个人的本性都被作者刻画的非常完美、自然。甚至于作者笔下的妓女,借助于对她们生意的描写,其本性上的诚实善良、宽容淳朴也得到了细致的刻画。

 (二)《边城》中对现代性的排斥 尽管作者描绘的边城是祥和、静谧的桃源生活,但是其中也映射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担忧。

 小说中的白塔是边城人民的精神寄托,作者不洗笔墨通篇多次出现对白塔的描写,它在边城人民的心里占有重要地位和意义,它象征着边城人民淳朴正直的民风民俗,象征着边城古老的文化传承。文中白塔在风雨之夜倒塌,暗示了现代文明对古老的文

 化传承和价值观念的打击,同样,重建白塔,也喻示着古老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涅槃。相对来说,小说中的白塔是作者隐含的象征,而河边的渡船和作为陪嫁的碾坊则旗帜鲜明的揭示出两种观念的对立。其中河边的渡船代表着勤劳、朴素、善良的穷苦大众,代表着边城古老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然而,作为陪嫁品的碾坊,却是代表着经济和地位上的差距,是社会现实形态和观念的缩影。碾坊的出现使小女孩翠翠与傩送二老的爱情变得扑朔迷离,碾坊是团总女儿的陪嫁品,渡船是翠翠的陪嫁品,双方差距不言自明,而且船总顺顺更愿意让傩送接受碾坊,不仅如此,边城人也对与作为陪嫁品的碾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唏嘘感叹,对这些情节描写,更好的验证了现代金钱至上的物质文明正冲击着边城古老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最终,傩送没有选择碾坊而是选择离家远行,说明边城虽然受到冲击但仍然保留着自身传统的价值文化观念,给我们这些读者留下些许的无限遐想。

 作者在小说题记中曾指出,因为关注社会变革、因为了解中华民族曾经的文明和现实的腐朽,而默默奉献,积极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大有人在,所以他认为这部作品的读者是理性的。作者在面对现代文明对古老传统文明冲击的现实下认真反思,苦苦挣扎,他期望借助笔触来拯救人们原始美好的本性,拯救日渐退化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对此,他满怀自信和希望。

 (三)《边城》中对不可控命运的思考 小说既揭示了作者对人们原始而美好人性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格格不入又展示了作者对命运的深深的思索。

 小说《边城》这部作品尽管描绘了作者心中理想化的世外桃源,使人在清新秀丽、自然朴素的美好本性中驻足留恋,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使人忧愁,小说不但描写了少女翠翠的悲剧,而且还描写了一些人的逝去。而这恰恰反应了作者对命运非人力所能左右的思索 女主人公翠翠本来与傩送互生好感,却始终不能走到一起;天保大老天性习水、身体壮实,却淹死在水里;而摆渡老人不想让女儿的悲剧落在孙女身上,却阴差阳错的酿成悲剧,自己也含恨去世。这些描写无不说明命运的不可掌握性。在郑英杰所著的《文化的伦理剖析:湘西伦理文化论》中,他指出湘西人顺应天意而不违背天意,他们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向往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小说边城的作者沈从

 文先生出生于湘西地区,在他的心里仍然存在着宿命的思想,他哀叹世事艰辛,怜惜人们的痛苦,透过小说对死亡的描写可以发现,小说中隐藏着作者对宿命的深深的思索,感叹世事艰辛和不公平,感叹人们在宿命面前的束手无策、无可奈何,尽管作者存在宿命思想,但他是一个有民族责任感而又严谨的作家,他笔下的小说尽可能的展示出人性美好的一面,以便能给人以信心、希望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沈从文.边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段小军.《边城》爱情悲剧的成因及作家的创作心理[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4) [3]秦亚楠,金乃茹.沈从文《边城》中的人性美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16(02):170-171 [4]刘文敏.《边城》人性美赏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10):56-57 [5]杨婉玲.浅析沈从文《边城》中的人性美[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8):68+70 [6]胡秋红,王学军.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4,26:92-94. [7]唐勇.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5,02:238-239. [8]张建雄.被忽略的象征——《边城》主题意蕴新说[J].理师专学报,1998,(1). [9]田健.一曲湘西凄婉的生命牧歌——论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J].安顺学院学报,2012(02). [10]蓝师.浅论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J].文学教育(上),2014(04). [11]付玉花,王恒凯.论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3(10). [12]曹廷华,许自强.美学与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3]李东.论《边城》意象的文化价值[J].云梦学刊,1990(1):63-67. [14]Woolf,V.2000. Mrs.Dalloway[M].London: Penguin Classics. [15]李德尧.《边城》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J].荆州师专学报,1987(2). [16]张钰.真爱的颂歌 理想的化身——《边城》人生形式的审美选择[J].新乡师专学报,1998(3). [17]张英.论《边城》的审美理想与现实意义[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4)

 [18]闫晓昀.《边城》时空维度与叙事意图[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6)

 [19]钟以俊.论审美化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7). [20]艾斐.小说审美意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21]沈从文.给志在写作者[N].大公报:文艺,1936-03-29. [22]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 5 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推荐访问:边城 审美 当代大学生
上一篇: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题及答案
下一篇:五四运动演讲稿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