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习题04

来源:公共英语 发布时间:2020-07-24 点击:

 第 第2 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一、选择题 1.康有为用进化论观点重新解释了古代儒家所宣传的“三世说”,用儒学语言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提供了一种进化论的依据。根据康有为“三世说”的观点,他认为当时中国最适合实行的是(

 )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君主专制

  D.责任内阁制 【解析】

 康有为强调当时中国应该由据乱世的君主专制进入升平世的君主立宪制。

 【答案】

 A 2.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 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 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 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 【解析】

 康有为写了《孔子改制考》,把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借此宣传维新思想,故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最大特色就是托古改制,推动革新。

 【答案】

 D 3.(2013·长春高二检测)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解析】

 A项是洋务派的思想。B项是维新派的思想,C项是进化论思想,D项是革命派的思想。

 【答案】

 B 4.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 【解析】

 梁启超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所以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民权。

 【答案】

 D

 5.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著有《仁学》,其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①率先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②带有明显的民主革命色彩 ③鼓吹“托古改制” ④对封建专制和纲常名教无情抨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①是早期维新派; ②④是谭嗣同的思想;③是康有为的思想,故C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

 C 6.孙中山根据中国的实际和对西方的研究,对西方民主思想加以改造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

 ) ①将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结合 ②提出民生主义 ③实施“五权分立”的方案 ④发展资本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解析】

 孙中山并没有完全照搬西方,他根据中国的实际,针对西方的弊端而进行改革,主要体现在对三权分立的发展和民生问题的关注上。

 【答案】

 D 7.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共和主义 【解析】

 “现在的政治”是满洲贵族实行的封建君主专制,如果是汉人实行封建君主专制,革命派也要进行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这体现了民权主义思想。

 【答案】

 B 8.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解析】

 解答本题,必须准确理解“防止资本主义”的含义。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剥削制度,在该制度下,出现了严重的贫富不均。为防止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这种状况,孙中山提出了民生主义,要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总之,共和国体即在欧美诸邦,亦成于不得已,必因无地求君,乃行此制,而行之亦乱弱其常„„至于中国,地大民众,尤所不宜,现在一线生机,存于复辟,然其事又极危险,使此失败,后来只有内讧瓜分为必至之结果。

 ——《严复集》 材料二 吾以为开明专制者,绝非新经破坏之后所能行也。惟中央政府固有之权力,循序渐进以实行之,其庶可致。若新经破坏之后,则欲专制者,势不可不假借强大之武力,以拥护其未定之地位,故舍立君主之外,实无可以得之之理由。

 ——梁启超《开明专制论》 材料三 自台事后(即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石勒倚啸于东门,所在而有,近边尤众。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材料二比材料一在认识上有什么进步?有何局限?

 (2)根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的忧虑和愿望及其成因。

 【解析】

 第(1)问中第一、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第一句话可得出答案;第三小问要从这种思想对后来的专制统治方式的影响来回答。第(2)问中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三中最后一句概括得出答案;第二问可从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来回答。

 【答案】

 (1)中心论点:材料一认为欧美实行民主共和制是迫不得已,是根本没有看到共和制的进步性及其社会基础。

 进步:材料二希望以渐进的方式形成开明专制的局面。

 局限:没有看到现实的可能性。但对以后以武力实行专制的估计有一定道理。

 (2)忧虑和愿望:担心农民起义爆发,劝光绪帝利用变法来抵制农民起义。

 成因: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使得维新变法运动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国宪法,既明君与官之权限,而又必明民之权限,何也?民权者,所以拥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故苟无民权,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亦不过一纸空文,毫无补济,其事至易明也„„监督官吏之事,其势不得不责成于人民,盖由利害关切于己身,必不可有所徇庇;耳目皆属于众论,更无所容其舞文也。是故欲君权之有限也,不可不用民权;欲官权之有限也,更不可不用民权。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

 ——梁启超《立宪法议》 材料二 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去,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

 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有政体不好的缘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研究政治革命的功夫,煞费经营,至于着手的时候,却是同民族革命并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和孙中山思想在本质上有何相同点,又有何不同点? 【解析】

 第(1)问考查的是获取信息与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可从民权与宪法的关系以及民权的作用入手加以提炼概括得出梁启超的观点;从民权主义与政治革命的关系入手提炼概括出孙中山的观点。第(2)问主要考查理解和归纳问题的能力。相同点可从二者阶级属性入手加以概括,不同点可从二者的基本主张入手加以概括。

 【答案】

 (1)梁启超:民权与宪法密切联系,不可分离;民权具有限君权、官权,发挥监督的作用,保证宪法不至败坏,不流于空文。孙中山:“民权主义”为“政治革命的根本”,革命绝不是仅以“反满”为主要目的,而是追求消灭专制、实现民主政治的境界;“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将颠覆满洲贵族统治与建立民主共和政治制度统一起来。

 (2)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不同点: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孙中山主张民主共和。

推荐访问:习题 中国 思想
上一篇:优秀营业员工作计划范本
下一篇:荆门市各级旅游规划编制情况调查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