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综合配套区(Q分区)次支市政道路基础设施项目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三标段)

来源:四六级 发布时间:2020-08-08 点击:

  空港综合配套区(Q Q 分区)次支市政道路基础设施项目

 桥

 梁

 施

 工

 图

 设

 计

 说

 明1. 工程概况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综合配套区基础设施项目北侧紧邻绕城高速,东至江北国际机场约 5km,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约 4km,南距空港新城核心区约 4km,观音桥城市副中心约 25km;西与悦来相距约 9km,与蔡家组团中心区相距约 12km;规划椿萱大道经地块以南经由宝山大桥通往蔡家组团;绕城高速公路靠地块以北通过。本次设计项目共包含十座桥梁,共分三册图纸,本册为第三分册。

 图 1-1

 项目区位示意图 2. 设计依据及上阶段审查意见

 1 2.1 设计依据

 (1)设计合同 (2)《重庆市主城区两路组团 Q 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实测 1:500 电子地形图及管线图 (4)《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综合配套区基础设施项目---纵二线、纵四线、横四线施工图设计》 (5)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综合配套区基础设施项目---悦港北路施工图设计文件》 (6)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综合配套区基础设施项目---悦港大道施工图设计文件》 (7)《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综合配套区基础设施项目—东联络线施工图设计文件》 (8)《悦港大道(秋成大道-公园东路段)施工图设计》 (9)《春华立交施工图设计文件》 (10)《空港综合配套区(Q 分区)次支市政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 (11)《空港综合配套区(Q 分区)次支市政道路基础设施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 (12)《国网重庆江北供电公司关于征求空港综合配套区(Q 分区)次支市政道路基础设施项目电力意见复函》(2019.6.21)

 (13)《高边坡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专家意见》 (14)《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二十二号线轨道保护方案专篇》 (15)《芙蓉公馆总图(1-6 地块)》 (16)《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报建审查复函》(渝规两江新区【方案】复函【2019】0007 号)(2019.4.29)

 (17)其他相关资料 2 2.2 上阶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2.2.1 初步设计阶段建议修改完善的意见:

 (1)、补充桥梁设计原则 执行情况:

 同意专家意见,补充相关内容。

 (2)、补充路线交叉处,桥下道路的临时交通转换设计或施工期间的防护设计并计量。

 执行情况:

 同意专家意见,跨线桥梁采用搭设门型支架,且桥下保证两个车道通行。施工措施费用已计入概算部分。

  (3)、施工图设计前取得主管部门关于洪水影响的批复和轨道专篇的批复或同意书。

 执行情况:

 同意专家意见,行洪批复及轨道专篇批复下达后补充。

 2.2.2 初步设计阶段建议修改完善的意见:

 (1)、方案比选缺少经济性比选内容,跨越河道处原则上建议优选预制方案,且变宽桥可以通过调整翼缘和纵缝的宽度逐渐调整。

 执行情况:

 同意专家意见,增加经济比较;跨越河道处原则上采用预制方案,但部分桥梁由于平面线性、预制规模等原因不宜采用预制结构。

 (2)、对于基岩覆盖层较浅的桥墩,建议取消桩基。

 执行情况:

 同意专家意见,将部分桥墩基础调整为扩大 基础。

 (3)、横一线 K1+234.523 大桥和 3 号支路 K0+716 桥水位较深,建议优选预制方案。

 执行情况:

 横一线 3 K1+234.523 大桥最大跨径为 m 40m 且桥跨布置为不等跨,3 3 号支路桥平面位曲线,两座桥均无法完全发挥预制结构的优势,故选择现浇结构为推荐方案。

 (4)、2 号支路 K1+146.443 桥,建议取消 0#台桩基,1#桥墩位于隧道上,应加强影响分析。

 执行情况:

 由于 0 0 号桥台横向岩层变化较陡,局部埋深较深,0 0 号桥台采用桩基础;下阶段进一步分析桥墩对隧道的影响。

 (5)、横一线 K0+696.93 桥上跨纵二线,应说明施工阶段保通措施。

 执行情况:

 同意专家意见,桥梁上跨纵二线时采用搭设门型支架,桥下门口至少保证两个车道通行。

 (6)、纵坡超过 4%桥梁的安全措施应加强,结构有质量控制措施。

 执行情况:

 同意专家意见,下阶段根据局部计算加强桥墩设计,必要时设置固结墩。

 (7)、响应地勘资料关于部分墩台处陡坡欠稳定、需处理的建议。合理确定高填方桥台及临陡坡桥墩处的边坡稳定线及清方线,设计必要的边坡加固防护措施并计量。

 执行情况:

 本次桥梁下部结构设计均考虑了地勘提出的建议,原则上尽可能减少墩台开挖,避开不稳定陡坡。

 (8)、核实明挖基础底面的岩石安全襟边宽度:降低横一线 K0+696.93 大桥 1 号、2 号墩桩底高程,确保其承载力不受后期隧道开挖影响。

 执行情况:

 同意专家意见,优化该部分墩台设计。

 (9)、核实在既有道路中分带上立墩处的道路限界,留出安全宽度和防撞设施的布置宽度,必要时对既有道路中分带进行改造。

 执行情况:

 经核实,既有道路中分带上桥墩满足规范的道路限界要求。

 (10)、补充施工流程图,确定相关施工时序,示意主要的施工方案及大临措施,跨河桥梁确定合理的设计施工水位并在图上标注。

 执行情况:

 同意专家意见, 施工图阶段 补 充 横一线

 0 K0+696.930 桥 、线 横一线 K1+234.523大桥 施工流程图。

 (11)、跨路桥梁在桥下道路通行范围集中排水,本项目有桥墩在既有路边坡下方处,应在既有路侧补设防撞墙。

 执行情况:

 本次跨线桥排水均考虑与地面排水系统相接;部分桥墩位于既有道路车行道外侧,距离较远,故未考虑设置防撞设施。

 (12)、补充支撑体系图。

 执行情况:

 同意专家意见,补充支座平面布置图。

 2.2.3 施工图设计阶段需修改完善的意见:

 (1)、桥宽 22 米,可考虑采用单向 3 室截面。

 执行情况: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计算,单箱 3 3 室截面钢 束量偏少,故仍维持单箱 4 4 室 。

 (2)、上部结构 4 跨采用一次张拉欠妥,施设阶段应优化 执行情况: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计算,一次性张拉情况下预应力损失较小,故仍采用一次性张拉 。

 (3)、台身建议采用 C25 混凝土并配防裂钢筋。

 执行情况:

 同意专家意见, 施工图设计阶段 优化设计。

 (4)、评估 K0+696.93 大桥 2 号墩基坑开挖对纵二线边坡的影响,加强支护避免既有路坍塌。

 执行情况:

 同意专家意见, 施工图设计阶段 提升 2 2 号墩承台高程。

 (5)、纵三线 K1+145 大桥宜往小里程方向加长桥梁长度,大里程桥台覆土深,采用轻型桥台,本桥建议按现浇箱梁设计;8 号支路中桥桥台在挖方区,建议采用轻型桥台。

 执行情况:

 纵三线 5 K1+145 大桥受地块开发影响,起点桩号限制于 0 K1+065.000 处,下阶段优化 5 5 号桥台设计;8 8 号支路桥台基础已进入岩层,故采用扩大基础。

 (6)、临平交口的桥台,应优化侧墙结构,以便与路基挡墙接顺。

 执行情况:

 同意专家意见, 施工图设计阶段已 优化设计。

 (7)、研究纵三线 K0+237.5 桥的斜腿刚构方案。

 执行情况:施工图设计阶段对该桥再次进行比较,由于该桥与河沟斜交,且桥梁位于平

  曲线上,采用斜腿刚构实施难度较大,故仍维 持原方案设计 。

 3 3 .设计规范

 3 3. .1 1 国家规范

 (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10)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19)

 (6)《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14)

 (7)《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 年)

 2 3.2 住建部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 年版)

 (2)《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3)《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

 (4)《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39-2010)

 (5)《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

 (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年)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7)

 (8)《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

 (9)《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2018)

 3 3.3 交通部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 (5)《公路钢结构设计规范》(JTG D64-2015)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7)《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9)《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10)《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JT/T 329-2010) (11)《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T391-2009)

 (12)《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04)

 (13)《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 327-2004)

 (14)《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 529-2004)

 (15)《公路桥梁伸缩缝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T/T 327-2016)

 (1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

 (17)《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 722-2008)

 (18)《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4 3.4 地方规范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

 (2)《重庆市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 50/T-086-2016)

 (3)《重庆市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设计标准》(DBJ50/T-278-2018-95)

 (4)《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7)

 4 4 .技术标准与荷载设计值

 4.1 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

 人群荷载:3.5kN/m2

 4.2 桥梁宽度(标准宽度):

 纵三线桥梁:4.0m(人行道)+14.0m(车行道)+4.0m(人行道)=22.0m 4~6 号路桥梁:4.0m(人行道)+7.0m(车行道)+4.0m(人行道)=15.0m 4.3 桥面横坡:1.5%。

 4.4 桥面最大纵坡:-6.5 %; 4.5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a g =0.05g,按Ⅵ度进行抗震构造设防。

 4.6 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4.7 设计基准期:100 年 4.8 设计使用年限:100 年 4.9 环境类别:二 a 4.10 设计洪水位:百年一遇洪水位

  4.11 桥下行车净空:5.0m。

 5 5 .项目地区建设条件 (节选自地质勘查报告)

 5.1 地形地貌

 道路所在区属构造剥蚀浅丘及河谷浅切割地貌。地貌类型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控制明显,砂岩发育位置地势相对较高、地面起伏较大,多以陡坡、陡坎等地形为主。泥岩出露位置,地面起伏变化小,多以斜坡、平坝、沟谷等地形为主。

 勘察区位于龙王洞背斜西翼,地形总体上受背斜构造影响,西高东低,高差起伏大,地面高程 240~432m,高差 192m,最高点位于西侧山顶,最低点位于东侧小河沟。场地内山丘、冲沟较多,地形及沟谷迹线总体走向北北东,场地南侧有一东西走向小支流,东侧发育卢沟河。

 项目区内部主干路路网及地块已经开始建设,现状地形及地貌改变较大。区内原始地貌主要为荒坡及耕地、农田,地形坡度变化较大,一般 10~30°,最大约 70~90°,为砂岩形成陡坎。施工区及已建成道路及平场区地形起伏大,且地形处于变化中,在既有纵二线、纵四线、悦港北路、横四路沿线形成人工高挖填方边坡、桥梁等人工地貌。

 5.2 气象和水文

 5.2.1 气象 项目勘察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春早,湿度大,雨量充沛,雾日多。极端最高气温 42.2℃(1951 年 8 月 15 日),最低气温-3.1℃(1975 年12 月 15 日),年平均气温约 17.1℃。年最大降水量 1532.3mm(1998 年),多年年平均降水量 1150.7mm;最大日降水量 214.8mm(1964 年 8 月 28 日),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 124.8mm,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 62.1mm;最大连续降水量过程总降水量 214.8mm,降雨集中每年的 5~10 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70%,夜间降雨量占全部降雨量的 60~70%,降雨强度大,与降雨集中季节同步。多年平均蒸发量 1034.3mm,平均相对湿度 79%,绝对温度 17.8℃,极大风18.7m/s,平均风速 1.6m/s。

 5.2.2 水文 本项目涉及河流为卢沟河,为后河的支流,经东方红水库汇入后河。

 后河位于嘉陵江东岸,发源于渝北区西北边茨竹镇的同仁乡双朝门附近,流经兴隆镇、木耳镇,在悦来镇清溪口村汇入嘉陵江。后河流域呈长条形,全长 50.5km,控制流 域面积 342.2km2,流域平均比降按总落差计算为 6.65‰。

 卢沟河为后河的支流,卢沟河从上游空港新城流向渝北区木耳镇一带,最后汇入东方红水库。卢沟河全长 7.48km,集雨面积 8.75km2。河道弯曲波折,河床底,河宽狭窄,两岸为天然河岸,无护坡无已建河堤,流域形状呈蛇形。地势上呈现外围高中间低的特征。河道两岸人类活动频繁,植被较多,水土流失现象存在,河水污浊,淤泥严重。

 5.3 水文地质条件

 5.3.1 地下水类型 按照各段不同的地下水赋存条件,沿线地下水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第四系孔隙水,二是基岩裂隙水。

 1)第四系孔隙水:该层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局部地势较低地段,赋存于松散土层中,大气降水、沟渠和农业灌溉水为其主要补给源。水量、水位变化大,且不稳定。

 2)红层基岩裂隙孔隙水:裂隙水主要贮存于基岩裂隙中,强风化基岩风化裂隙发育,富水性好,中风化基岩主要为砂、泥岩互层(夹层),较完整~完整,泥岩为相对隔水层,砂岩裂隙较发育~不发育,富水性一般,总体渗透性较差,含水性较弱。

 5.3.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沿线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补给,自高向地势低洼处排泄,具有排泄路径、周期短的特点。其次为小溪流两侧一定范围潜水,溪流水与潜水互为补给。

 大气降雨后沿地面或下渗后径流,地势低洼一带,形成潜水或向更低点排泄;地下水径流方向主要受地形及裂隙发育程度的控制,大多流向地势低洼地带的小溪流或冲沟,其余沿孔隙、裂隙下渗;地下水的排泄主要为向地势低洼处径流,在岩层倾角较大的砂岩泥岩互层段,砂岩受两侧泥岩隔水,形成相对独立含水层,地下水亦有地层走向径流之趋势,含水层受切割后出露,最终汇入长江,其次为大气蒸发。

 3.3 地下水动态特征 根据钻孔水位观测,场地大部分地段地下水较贫乏,局部地段分布潜水。该段基岩的裂隙孔隙水总体含水量甚微,但不排除局部地段有富水条件,储藏有一定裂隙孔隙水。

 水田及鱼塘等地势较低地段汇集地表及地下水,松散土层及强风化层中分布有潜水,水位一般接近地表,水量一般。小溪流两侧 5-10m 范围,潜水埋深 0~0.5m。其余地段松散层含水甚微。根据钻孔水位观测,沿线基岩浅层地下水较贫乏,裂隙水总体埋藏较深。潜水水位具有季节性变化明显,受降水影响大等特点,而基岩裂隙水水量不丰,没有统一的水力联系。综上,场地内基岩的风化裂隙水总体含水量甚微,但不排除局部地段有富水条件,储藏

  有一定裂隙孔隙水。

 5.3.4 水、土腐蚀性 土的腐蚀性:本次勘察没有采集土样进行易溶盐腐蚀性测试。沿线附近地表覆盖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及人工填土,未见污染迹象。唐桂隧道及铁山坪复线隧道隧道进出口位置地表覆盖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厚度较大,分布较广泛。

 根据工程经验,沿线土层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钢结构均具微腐蚀性(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或无腐蚀性(依据《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水的腐蚀性,根据测试结果依据Ⅱ类环境判定: 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按地层透水性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

 5.4 地质构造 与地震

 1、地质构造 勘察区内节理裂隙以构造裂隙为主,地表发育风化、卸荷裂隙。构造裂隙按其力学性质,可分为纵张裂隙、横张裂隙、剪切裂隙。根据构造分析,产生褶皱时主应力是来自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的构造压力,伴随有南北向顺时针扭动,裂隙的发育受应力场的制约。构造节理的发育情况,因不同的地层、背斜的不同部位而不同。根据收集资料及实地调查,勘察区裂隙发育如下表:

 表格 错误! ! 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 岩层产状裂隙 岩层产状 裂隙产状 裂隙特征 94°~104°∠18°~24° L1 倾 向 274 ° ~251°,倾角 47°~73°;L2 倾向 183°,倾角 65~72°。

 节理 L1:节理面平直,贯通性较好,裂隙间距0.30~1.4m。张开度 3~5mm,充填泥质,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节理 L2 节理面起伏不平整,贯通性一般,裂隙间距 1.3~1.70m,张开度 3~8mm,充填泥质,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

  层间结构面连续平整,平直光滑,贯通性好。在砂、泥岩接触面界面由于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一般夹有粘土等泥化夹层,在陡坎地带砂泥岩接触面雨季可见地下水渗出。岩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

 2、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 年版),勘察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取 0.05g,设计地震分为第一组。区域范围内无断裂、破碎带通过,构造稳定。场地无滑坡、泥石流、液化、震陷等地震稳定性问题。

 5.5 地层岩性

 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工程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第四系地层主要由残坡积(Q4el+dl)粉质粘土、素填土(Q4ml)组成;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地层由泥岩、砂岩组成。现将工程场地内岩土体特征分述如下:

 ①第四系地层(Q4):按其成因可分为人工填土、残破积粉质粘土。

 人工填土层(Q4ml) 成份为粘性土夹砂、泥岩、灰岩块石,块石含量 20~80%,结构松散~稍密,干~稍湿。该层主要分布于各线路与既有路交叉位置,为道路修建堆填形成,其余零星分布于民房周围,为修建房屋形成,由砂岩、泥岩碎块石和粉质粘土组成,土石比 2:8~4:6,碎块石粒径 30~120cm 不等,最大可达 2.1m,棱角状,除既有道路范围经严格压实呈稍密至密实状,其余皆未经严格碾压,呈松散状~稍密状,干~稍湿。

 粉质粘土(Q4el+dl) 灰褐、黄褐色、深灰色、暗紫色,一般呈可塑~硬塑状,水田、鱼塘、地势低洼段、河沟旁呈软塑至流塑状,常夹少量碎石角砾,砾石其主要成份为泥岩及砂岩。在线路区广泛分布,厚度变化较大,斜坡及坡顶 0.5~1.0m,水田及鱼塘 5~13m,为残坡积成因。

 ~~~~~~~~~~~~~~~~~~~~~~~~~~~~~~~ ②中统沙溪庙组(J2s)

 岩性以紫红色泥岩为主与砂岩呈不等厚互层,泥岩质细含砂质及不规则钙质结核,地表风化强烈,一般呈碎块状。砂岩质较硬,中粒状结构,中厚层状,单层厚度最大可达 0.5m,岩体较完整,该层厚度 190~220m。

 1)泥岩(J2s-Ms):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地段含砂质成分比较重,并间断夹有泥质粉砂岩、泥质砂岩夹层及透镜体,强风化层岩质较软,岩芯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饼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层岩质较硬,岩芯较完整,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泥岩单层最大厚度 24.8m,未见底。

 2)砂岩(J2s-Ss):灰色、灰白、黄色,主要由长石、石英矿物组成,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强风化层呈黄灰色、黄褐色,岩质较软,岩芯多呈短柱状、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砂岩岩质硬,岩芯完整,岩芯多呈长柱状。砂岩单层最大厚度 26.7m。

 3)泥质粉砂岩(J2s-As):深灰色、黄灰色,主要由长石、石英矿物组成,粉细粒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强风化层呈灰色、灰白色,岩质极软~软,岩芯多呈短柱状、碎块状,风化裂隙较发育。中风化层岩质极软~软,岩芯较完整,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

 6 5.6 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调查可知,本场地及周边岩层分布连续,未见断层、构造破碎带,未见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1)

 岩石风化 测区岩石以物理风化为主,其形式有表层风化、裂隙式风化及顺层风化。风化速度和深度与岩性、地形、裂隙发育程度密切相关。砂岩强度高,风化速度慢。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岩性软弱,风化快而强烈,但风化后较快遭剥蚀,相同岩性则裂隙发育较不发育的风化速度快和强烈。砂岩泥岩互层时差异风化明显,容易形成“凹岩腔”。当风化作用沿层面和较软弱的岩层进行时,风化深度较大。区内泥质粉砂岩、含泥质较重、长期浸水地段的砂岩存在风化层较厚的情况。

 (2)

 人工填土 根据地表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内多处分布有大量人工素填土及少量杂填土,堆填时间不等,多未经严格压实,密实度差别较大,填土组成变化大,不均匀,压缩性差别大。路基经过该地层时,应对既有松散至稍密填土、杂填土进行强夯或翻挖碾压处理,对于个别大块石或孤石应进行破碎。处理范围及深度根据路基要求确定。

 (3)

 软土 据地质调查与钻探揭露,沿线地势低洼地段及水田分布约 0.5-4m 厚软土,粉质粘土长期饱水,呈流塑至软塑状,局部含腐殖质,呈灰色、灰黑色。区内粉质粘土饱水后易呈流塑软塑状,故丰水期或雨季,区内稻田、水田等低洼地段易形成软土,厚度约等于粉质粘土层厚度。

 软土压缩性大、承载力低,高填方易发生过量沉降及侧向挤出、圆弧滑动等工程问题。考虑到沿线软土厚度不大,建议对其挖除换填或抛石挤於处理,并按照相关规范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承载力及压缩性进行检验,确保处理后土层满足设计要求。

 5.9 9 工程地质评价

 5.9.1、纵三线 K0+237.5 大桥工程地质评价 1)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及调查,桥位区覆盖层为人工填土及粉质黏土,厚度 0.5~6.2m,下伏基岩为泥岩、砂岩。除小溪沟两侧 5-10m 范围分布潜水外,其余地段地下水贫乏。桥位区纵向及横向坡度大,10~55°。桥位区整体稳定,适宜拟建桥梁建设。

 2)基础持力层建议 桥位区下伏中等风化岩石力学性质较好,可作为桥梁基础持力层,桥台段持力层埋深不大时建议采用扩大基础,埋深较大时建议采用桩基础,桥墩采用桩基础。由于桥墩位置坡度较大,各桥墩应注意纵横向稳定性,桥梁基础应嵌入稳定中等风化基岩一定深度。桩场地具备机械施工条件,河沟地段分布地下水,建议采用机械施工。桥位区泥岩岩质软,局部破碎,施工期间应加强取样检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持力层位置。

 0#~1#墩地段横向坡度大,外侧现状为陡崖,应注意桥墩横向稳定性,适当加大基础埋深。1#墩位于河沟位置,应考虑河水对桥墩的不利影响,施工期需采取相应的抽排水措施。

 3)桥台基坑边坡 0#桥台位于斜坡中,地表覆盖层厚度 0.5-4.4m,下伏基岩主要为泥岩,岩体完整性较好。3#桥台位于陡坡段,地表覆盖层厚度不大,下伏基岩主要为泥岩,基岩强风化带厚度一般小于 3.0m。

 桥台基础施工时,应将地表覆盖层清除,并做好地表排水截流工作。按照设计方案施工后,0#桥台基坑边坡为岩土质边坡,土质边坡直立开挖不稳定,可能发生圆弧滑动破坏。3#桥台基坑边坡为岩质边坡。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三级,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 56°。根据周边基岩裂隙发育情况,做赤平投影图分析裂隙、层面对基坑边坡的影响情况。

 各墩台地基及承载力建议 建议 参数

 墩(台号 覆盖层最大厚度 (m)

 建议地基持力层 岩石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a(MPa) 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b(MPa) 地基容许承载力[σO] (kPa) 0#号墩 0.0 中风化砂岩 29.9

 26.0

 2000 1#号墩 6.2 中风化泥岩、砂岩 12.0

 7.4

 900、2000 2#号墩 1.1 中风化砂岩 29.9

 26.0

 2000 3#号墩 1.8 中风化砂岩 29.9

 26.0

 2000 填土宜考虑负摩阻力系数取 0.3。桩侧阻力标准值粉质粘土取 50kPa,强风化岩层取160kPa。位于沟谷侧桥墩岩石抗压强度采用饱和抗压强度值。

 5.9.2、纵三线 K1+145 大桥工程地质评价 1)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及调查,桥位区覆盖层为人工填土及粉质黏土,厚度 0.5~11m,下伏基岩为泥岩、砂岩。除小溪沟两侧 5-10m 范围分布潜水外,其余地段地下水贫乏。桥位区纵向及横向坡度大,10~45°。桥位区整体稳定,4#台现状填方边坡整治稳定后,适宜拟建桥梁建设。

  2)基础持力层建议 下伏中等风化岩石力学性质较好,可作为桥梁基础持力层,桥台段持力层埋深不大时建议采用扩大基础,埋深较大时建议采用桩基础,桥墩采用桩基础。由于桥墩位置坡度较大,各桥墩应注意纵横向稳定性,桥梁基础应嵌入稳定中等风化基岩一定深度。桩场地具备机械施工条件,河沟地段分布地下水,建议采用机械施工。桥位区泥岩岩质软,局部破碎,施工期间应加强取样检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持力层位置。

 0#台位于施工区外侧,后期地形可能发生改变,建议施工前复核地形。

 4#台位于高填方边坡上,填土为弃土,由砂泥岩碎块石组成,成份极不均匀,密实度差,未经压实,现状边坡已见变形开裂,边坡欠稳定,经定量计算,稳定系数 Fs=1.035<1.05,后期可能发生整体滑动,建议对其进行治理,治理措施可以考虑削方减载+压实+支挡结构综合治理,稳定后方可修筑桥台。土层厚度大,边坡治理稳定后,仍有后期沉降,填土在后续固结沉降过程中将产生下坡方向的蠕动变形,会对桥墩产生一定推力,建议加大桥墩基础埋深及桩身强度,增加其抵抗力,防止桥墩后期发生偏位等工程问题,必要时采取隔离措施。

 3)桥台基坑边坡 0#桥台位于斜坡中,地表覆盖层厚度 0.5-4.4m,下伏基岩主要为泥岩,岩体完整性较好。4#桥台位于陡坡段,地表覆盖层厚度不大,下伏基岩主要为泥岩,基岩强风化带厚度一般小于 3.0m。

 桥台基础施工时,应将地表覆盖层清除,并做好地表排水截流工作。按照设计方案施工后,0#桥台基坑边坡为岩土质边坡,土质边坡直立开挖不稳定,可能发生圆弧滑动破坏。4#桥台基坑边坡为土质边坡,直立开挖不稳定,建议放坡处理。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三级,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 56°。

 各墩台地基及承载力建议 建议 参数

 墩(台号 覆 盖 层 最大厚度 (m)

 建议地基持力层 岩石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 Ra(MPa) 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b(MPa) 地基容许承载力[σO] (kPa) 0#号台 1.6 中风化砂岩、泥岩

 29.9

 26.0

 泥岩:900

 砂岩:2000 1#号墩 2.2

 中风化泥岩、砂岩

 泥岩:12.0 砂岩:29.9 泥岩:7.4 砂岩:26.0

 泥岩:900 砂岩:2000 2#号墩 1.6 中风化砂岩 29.9

 26.0

 2000 3#号墩 2.8 中风化砂岩 29.9 26.0 2000 4#号台 11.0 中风化泥岩 12.0 7.4 900 填土宜考虑负摩阻力,系数取 0.3。桩侧阻力标准值粉质粘土取 50kPa,强风化岩层取160kPa。位于沟谷侧桥墩岩石抗压强度采用饱和抗压强度值。

 5.9.3、4 号支路 K0+535 大桥工程地质评价 1)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及调查,桥位区覆盖层为人工填土及粉质黏土,厚度 0.9~15.3m,下伏基岩为泥岩、砂岩。除小溪沟两侧范围分布潜水外,其余地段地下水贫乏。桥位区纵向及横向坡度大,10~45°。0#桥台位于既有高填方边坡,现状坡顶见拉裂缝,欠稳定,该边坡治理稳定后,桥位区整体稳定,适宜拟建桥梁建设。

 2)基础持力层建议 桥位区下伏中等风化岩石力学性质较好,可作为桥梁基础持力层,桥台段持力层埋深不大时建议采用扩大基础,埋深较大时建议采用桩基础,桥墩采用桩基础。由于桥墩位置坡度较大,各桥墩应注意纵横向稳定性,桥梁基础应嵌入稳定中等风化基岩一定深度。桩场地具备机械施工条件,河沟两侧分布地下水,建议采用机械施工。桥位区泥岩岩质软,局部较破碎,施工期间应加强取样检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持力层位置。

 0#墩地段岩土界面倾角大,土层厚度大,填土未沉降稳定,现状边坡已见拉裂缝、表层垮塌等现象,处于欠稳定状态,建议进行治理。同事填土在固结沉降过程中将产生向坡下的蠕动变形,会对桥墩产生横向推力,建议加大桥墩基础埋深及桩身强度,增加其横向抗力,防止因土体蠕动变形导致桥墩偏位。0#墩土层厚度大,建议采用轻型桥台,采用桩基础,减小开挖量。

 3#墩位于陡坡地段,无钻孔条件,根据调查和相邻钻孔进行推测,建议施工前进行超前钻探,复核地质情况。

 3)桥台基坑边坡 0#桥台位于斜坡中,地表覆盖层为素填土,厚度 10.6-13.0m,下伏基岩主要为泥岩,岩体完整性较好。5#桥台位于梯田及斜坡段,地表覆盖层为粉质粘土,厚度 0.0-0.4m,下伏基岩主要为泥岩,基岩强风化带厚度一般小于 3.0m。

 各墩台地基及承载力建议 建议 参数

 墩(台号 覆盖层最大厚度 (m)

 建议地基持力层 岩石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a(MPa) 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b(MPa) 地基容许承载力[σO] (kPa) 0#墩台 13.0 中风化砂岩 35.7

 30.4

 2000

  1#号墩 2.7 中风化砂岩 35.7

 30.4

 2000 2#号墩 4.4 中风化砂岩 35.7

 30.4

 2000 3#号墩 0 中风化泥岩 10.82

 6.63

 900 4#号墩 0 中风化砂岩 35.7

 30.4

 2000 5#号台 4.2 中风化泥岩 10.82

 6.63

 900 填土宜考虑负摩阻力系数取 0.3。桩侧阻力标准值粉质粘土取 50kPa,强风化岩层取160kPa。位于沟谷侧桥墩岩石抗压强度采用饱和抗压强度值。

 5.9.4、5 号支路 K1+703.950 中桥工程地质评价 1)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及调查,桥位区覆盖层为人工填土及粉质黏土,厚度 0.0~2.7m,下伏基岩为砂岩。地下水较贫乏。桥位区纵向及横向坡度大,10~42°。桥位区整体稳定,适宜拟建桥梁建设。

 2)基础持力层建议 下伏中等风化岩石力学性质较好,可作为桥梁基础持力层,桥台段持力层埋深不大时建议采用扩大基础,埋深较大时建议采用桩基础,桥墩采用桩基础。由于桥墩位置坡度较大,各桥墩应注意纵横向稳定性,桥梁基础应嵌入稳定中等风化基岩一定深度。桩场地具备机械施工条件,建议采用机械施工。

 0#墩位于陡坡地段且在芙蓉公馆围挡内,暂无钻孔条件,根据调查和相邻工程进行推测,现场部分基岩出露,建议施工前进行超前钻探,复核地质情况。

 3)桥台基坑边坡 0#桥台位于挖方边坡及道路人行道,地表覆盖层为素填土,厚度 0-1.8m,下伏基岩主要为砂岩,岩体完整性较好。2#桥台位于既有路口段,地表覆盖层为粉质粘土,厚度2.0-2.7m,下伏基岩主要为泥岩,基岩强风化带厚度一般小于 3.0m。

 各墩台地基及承载力建议 建议 参数

 墩(台号 覆盖层最大厚度 (m)

 建议地基持力层 岩石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a(MPa) 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b(MPa) 地基容许承载力[σO] (kPa) 0#台 1.5 中风化砂岩 30.9

 24.21

 2000 1#墩 1.8 中风化砂岩 30.9

 24.21

 2000 2#台 1.7 中风化砂岩 30.9

 24.21

 2000 填土宜考虑负摩阻力系数取 0.3。桩侧阻力标准值粉质粘土取 50kPa,强风化岩层取160kPa。位于沟谷侧桥墩岩石抗压强度采用饱和抗压强度值。

 5.9.5、6 号支路 K0+547.500 大桥工程地质评价 1)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及调查,桥位区覆盖层为人工填土及粉质黏土,厚度 1.8~21.3m,下伏基岩为泥岩、砂岩、页岩及介壳灰岩夹层。小溪沟两范围分布潜水,水位于溪流水位基本一致。桥位区纵向及横向坡度大,3~40°。桥位区整体稳定,适宜拟建桥梁建设。

 2)基础持力层建议 下伏中等风化岩石力学性质较好,可作为桥梁基础持力层,桥台段持力层埋深不大时建议采用扩大基础,埋深较大时建议采用桩基础,桥墩采用桩基础。由于桥墩位置坡度较大,各桥墩应注意纵横向稳定性,桥梁基础应嵌入稳定中等风化基岩一定深度。桩场地具备机械施工条件,场地分布地下水,建议采用机械施工。桥位区泥岩岩质软,局部破碎,施工期间应加强取样检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持力层位置。

 0#墩位于变电站场平边坡,土层为素填土,经过分层碾压,呈中密至密实状,土层厚度大,建议采用桩基础,轻型桥台,填土后期仍会产生部分沉降,沉降过程中将产生向坡下的蠕动变形,会对桥墩产生一定横向推力,建议加大桥墩基础埋深及桩身强度,增加其侧向抗力。

 各墩台地基及承载力建议 建议 参数

 墩(台号 覆盖层最大厚度 (m)

 建议地基持力层 岩石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a(MPa) 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b(MPa) 地基容许承载力[σO] (kPa) 0#台 21.3 中风化泥岩 9.73 5.75 800 1#墩 5.8 中风化砂岩 35.3 31.09 2000 2#墩 16.5 中风化砂岩 35.3 31.09 2000 3#台 0.9 中风化泥岩 9.73 5.75 800 填土宜考虑负摩阻力系数取 0.3。桩侧阻力标准值粉质粘土取 50kPa,强风化岩层取160kPa。位于沟谷侧桥墩岩石抗压强度采用饱和抗压强度值。

 3)桥台基坑边坡 0#桥台位于场平边坡位置,地表覆盖层为素填土,厚度 10.8-21.3m,下伏基岩主要为泥岩、砂岩,岩体完整性较好。2#桥台位于斜坡段,地表覆盖层为粉质粘土,厚度 1.6-3.4m,下伏基岩主要为泥岩,基岩强风化带厚度一般小于 3.0m。

 6 6 .主要材料

  6.1 混凝土:

 6.1.1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小箱梁

  C50 混凝土 6.1.3 墩柱、盖梁、台帽、

  C40 混凝土 6.1.3 桩基、承台

  C35 混凝土 6.1.4 台身

  C25 混凝土 6.1.5 人行道、路缘石

  C30 混凝土 6.1.6 现浇箱梁沥青铺装采用上面层采用 4cm 橡胶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AR-SMA-13),下面层采用 6~16.5cm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0)及 2mm 道桥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主梁侧面和桥墩侧面采用颜色涂料进行装饰。

 预制小箱梁沥青铺装采用上面层采用 4cm 橡胶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AR-SMA-13),下面层采用 6cm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0),垫层为 10cm 厚 C50 钢筋混凝土垫层,防水层为 2mm 道桥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主梁侧面和桥墩侧面采用颜色涂料进行装饰。

 C25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cd=13.8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td=1.23Mpa,弹性模量 Ec=2.8x104Mpa。

 C35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cd=16.1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td=1.52Mpa,弹性模量 Ec=3.0x104Mpa。

 C40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cd=18.4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td=1.65Mpa,弹性模量 Ec=3.25x104Mpa。

 C50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cd=22.4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td=1.83Mpa,弹性模量 Ec=3.45x104Mpa。

 水中 7d 限制膨胀率(%)≥0.025,空气中 21d 限制膨胀率(%)≥-0.02;渗透高度比(%)≤40。

 2 6.2 钢绞线:

 钢绞线采用 PC 高强度低松弛(Ⅱ级松弛)七股型钢绞线,其应符合图纸要求及 GB/T 5224-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1×7 相关要求。抗拉强度 fpk=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采用 0.75f pk , 钢绞线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如下规定:

 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

 截面面积:140mm2

 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 =1860 MPa 弹性模量:E=1.95×105MPa 钢筋松弛率:≤0.03 预应力钢束与管道的摩阻系数:u=0.17 预应力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k=0.0015(塑料波纹管)

 一端锚具变形及钢束回缩值小于等于:6mm 3 6.3 普通钢筋:

 设计采用 HRB400、HPB300 钢筋,HPB300 钢筋其质量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1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的规定,HRB400 钢筋其质量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要求。除特别说明外钢筋直径≥16mm 的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连接等级达到Ⅰ级标准,连接区段内的接头率不大于 50%,并满足规范(JGJ 107—2016)要求。

 HPB300 钢筋:抗拉设计强度 fsd≥230MPa,标准强度 fsk≥300Mpa,弹性模量 Es=2.1×105Mpa。

 HRB400 钢筋:抗拉设计强度 fsd≥330MPa,标准强度 fsk≥400Mpa,弹性模量 Es=2.0×105Mpa。

 4 6.4 钢板:

 应符合 GB/T 700-2006 规定的 Q235 钢之性能标准。

 5 6.5 锚具:

 施工单位在采购锚具及其配套产品时要求所使用的预应力锚具必须是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在桥梁工程中广泛采用的锚具,在符合本设计文件的各项要求前提下重新进行计算复核,以确保桥梁安全。

 6 6.6 支座:

 全桥支座均采用盆式橡胶支座及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支座的选用应满足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T391-2009)的要求,支座摩擦系数不得大于 0.03,各支座处调平块底面、垫石顶面必须调整为水平面,以确保支座水平安装,安装技术要求详见支座使用说明书。

 7 6.7 伸缩缝:

  本次设计主要采用 SF80、SF160 型伸缩缝,设置在两端桥台及分联墩处。伸缩缝必须符合《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 327-2004)的有关规定。

 8 6.8 预应力管道:

 所使用的预应力锚具必须经过正式鉴定和重大桥梁工程的检验,并符合本设计文件的各项要求。质量满足《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JT∕T 329-2010)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 529-2016)要求。

 8 6.8 桥面防水 :

 桥面防水材料采用道桥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材料各项指标必须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道桥用防水涂料(JC/T975-2005)的要求。桥面防水施工工艺必须与相应防水材料要求相匹配。

 6.9 人行栏杆

 桥梁采用铸造石栏杆,桥面栏杆类型应与桥梁景观要求匹配,业主可对栏杆生产厂家做充分调查后综合考虑确定栏杆类型。

 6. 10

 钢结构防腐涂装

 为增强结构使用寿命及桥梁整体景观效果,建议对人行道防撞护栏(钢结构部分)表面进行涂装处理。护栏外表面涂装采用《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 722-2008)的要求:

 1)要求钢结构表面涂装使用年限≥20 年。

 2)护栏外表面采用的涂装体系 C3 长效性体系;如下表所示 钢结构外露面防护涂层厚度表

 涂层位置 配套涂料名称 道数 涂层厚度 备

 注 底层 环氧富锌底漆 1 60μm

 中间层 环氧(厚浆)漆 2 100μm

 面层 丙烯酸脂肪族聚氨酯面漆 2 80μm

 面层 丙烯酸脂肪族聚氨酯面漆 2 80μm

 6.11 1

 灯饰、排水及其它附属设施

  在桥墩及桥台分别设置泄水孔,注意根据电照、排水设计埋设管道和照明、排水、交通标志等设备的预埋件。

 从人行道板下通过的管线应尽量在盖人行道板前安装就位或预留管道(手工井),避免反复撬动人行道板,损伤人行道板及人行道铺装。

 7 7 . 桥梁 设计:

 本项目本标段共设置 5 座桥梁,详见下表:

 编号

 桥梁名称

 跨径布置m m

 桥宽m m

 桥梁总长m m

 结构形式

 起点里程

 终点里程

 1 纵三线 K0+237.500 桥 (2×30+25) 22 89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K0+193.0 K0+282.0 2 纵三线 K1+145 桥 (3×30+2×30) 22-29 166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 K1+065.0 K1+231.0 3 4 号支路 K0+535 大桥 5×30 15 161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 K0+454.0 K0+615.0 4 5 号支路K1+703.950 桥 20+25 15 55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K1+673.950 K1+733.950 5 6 号支路K0+547.500 桥 3×30 15 98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K0+502.00 K0+600.00 7.1 1

 纵三线 5 K0+237.5 中桥

 桥梁起点桩号为 K0+193.000,终点桩号为 K0+282.000,桥梁位于道路曲线上,跨越现状小溪沟,桥跨布置为(30+30+25)m,桥梁全长 89m,根据河沟走向及现状地形,桥梁墩台呈斜交布置。桥梁宽度为 22m,桥面布置为:4.0m(人行道)+14.0m(车行道)+4.0m(人行道)。

 (1) 箱梁一般构造 箱梁均采用单箱四室截面,箱梁顶板宽为 22.0m,底板宽 16.0m,梁高 1.8m;主梁顶板厚 25cm,底板厚 22cm,腹板厚 50cm,为增强支点处抗剪能力在支承附近腹板由 50cm 加宽至 80cm。箱梁端横梁宽 1.8m,中横梁宽 2.5m。

 桥梁上部结构按 A 类预应力构件设计。

 (2) 桥墩及桥台 下部构造桥墩采用带挖槽的实体矩形墩下接承台及桩基础,桥墩墩身尺寸为 1.5×1.80m,承台高 2.7m,平面尺寸为 2.9×2.9,桩基础为直径 1.8m 钻孔灌注桩,桩基嵌入岩层不小于 3 倍桩径,嵌岩深度以岩石中风化线或桩身岩石襟边为 5m 处开始计算,基底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7.5MPa(黏土质岩取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下部构造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及扩大基础,基础要求进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 0.5m,且基底地基承载力容许值不低于 800kPa。

 (3) 施工方案 桥梁上部结构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施工,下部结构墩身、台身采用搭架现浇,桩基础采用

  机械钻孔桩。

 7.2

 纵三线 5 K1+145 大桥

 桥梁起点桩号为 K1+065.000,终点桩号为 K1+231.000,桥梁位于直线上,跨越现状小溪沟,桥跨布置为(3×30+2×30)m,桥梁全长 166.0m,桥梁正交布置。桥梁前三跨标准段宽度为 22m,桥面布置为:4.0m(人行道)+14.0m(车行道)+4.0m(人行道)。后两跨进入交叉口展宽段,第四跨桥面宽 26m,第五跨为 29m。

 (1) 箱梁一般构造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结构,采用简支梁+桥梁连续体系。小箱梁梁高 1.6m。中梁顶板宽 2.4m,边梁顶板宽 2.85m,顶板及翼缘厚 0.18m;跨中腹板和底板厚 0.22m,根部腹板和底板加厚至 0.3m;前三跨标准宽横向设置 7 片纵梁,现浇 71.67cm 宽湿接缝;第四跨横向设置 9 片纵梁,现浇 43.75cm 宽湿接缝;第五跨横向设置 10 片纵梁,现浇 45.56cm 宽湿接缝。小箱梁采用 C50 混凝土,构件按 A 类预应力构件设计。

 (2) 桥墩及桥台 下部构造桥墩采用带挖槽的实体矩形墩下接承台及桩基础,1~3 号桥墩墩身尺寸为 1.7×1.80m,4 号桥墩墩身尺寸为 1.5×1.80m;桥墩承台高 2.7m,平面尺寸为 2.9×2.9,桩基础为直径 1.8m 钻孔灌注桩,桩基嵌入岩层不小于 3 倍桩径,嵌岩深度以岩石中风化线或桩身岩石襟边为 5m 处开始计算,基底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7.5MPa(黏土质岩取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下部构造 0 号桥台采用重力式 U 型桥台下接承台及桩基础,承台高 2.5m,桩基础为直径 1.8m 钻孔灌注桩,桩基嵌层要求同桥墩一致。5 号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基础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并根据地质情况进行错阶布置,基础要求进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 0.5m,且基底地基承载力容许值不低于 800kPa。

 (3) 施工方案 桥梁上部结构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施工,下部结构墩身、台身采用搭架现浇,桩基础采用机械钻孔桩。

 7.3 3

 4 4 号支路 5 K0+535 大桥

 桥梁起点桩号为 K0+454.00,终点桩号为 K0+615.00,桥梁位于直线上,跨越现状卢沟沟,桥跨布置为(5×30)m,桥梁全长 161.0m,桥梁正交布置。桥梁宽度为 15m,桥面布置为:4.0m(人行道)+7.0m(车行道)+4.0m(人行道)。

 (1) 箱梁一般构造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结构,采用简支梁+桥梁连续体系。小箱梁梁高 1.6m。中梁顶板宽 2.4m,边梁顶板宽 2.85m,顶板及翼缘厚 0.18m;跨中腹板和底板厚 0.22m,根部腹板和底板加厚至 0.3m;桥梁横向设置 5 片纵梁,现浇 52.5cm 宽湿接缝。小箱梁采用 C50 混凝土,构件按 A 类预应力构件设计。

 (2) 桥墩及桥台 下部构造桥墩采用带挖槽的实体矩形墩下接承台及桩基础,1~3 号桥墩墩身尺寸为 1.7×1.80m,4 号桥墩墩身尺寸为 1.5×1.80m;桥墩承台高 2.7m,平面尺寸为 2.9×2.9,桩基础为直径 1.8m 钻孔灌注桩,桩基嵌入岩层不小于 3 倍桩径,嵌岩深度以岩石中风化线或桩身岩石襟边为 5m 处开始计算,基底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7.5MPa(黏土质岩取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下部构造 0 号桥台采用重力式 U 型桥台下接承台及桩基础,承台高 2.5m,桩基础为直径 1.8m 钻孔灌注桩,桩基嵌层要求同桥墩一致。5 号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基础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并根据地质情况进行错阶布置,基础要求进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 0.5m,且基底地基承载力容许值不低于 800kPa。

 (3) 施工方案 桥梁上部结构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施工,下部结构墩身、台身采用搭架现浇,桩基础采用机械钻孔桩。

 7.4 4

 5 5 号支路 0 K1+703.950 桥

 桥梁起点桩号为 K1+678.950,终点桩号为 K1+733.950,桥梁位于道路曲线上,上跨悦港北路,桥跨布置为(20+25)m,桥梁全长 55.0m。桥梁宽度为 15.0m,桥面布置为:4.0m(人行道)+7.0m(车行道)+4.0m(人行道)。

 (1) 箱梁一般构造 箱梁均采用单箱双室截面,箱梁顶板宽为 15.0m,底板宽 9.0m,梁高 1.8m;主梁顶板厚 25cm,底板厚 22cm,腹板厚 50cm,为增强支点处抗剪能力在支承附近腹板由 50cm 加宽至 80cm。箱梁端横梁宽 1.8m,中横梁宽 2.5m。

 桥梁上部结构按 A 类预应力构件设计。

 (2) 桥墩及桥台 下部构造桥墩采用带挖槽的实体矩形墩下接承台及桩基础,桥墩墩身尺寸为 1.4×1.70m,承台高 2.5m,平面尺寸为 2.5×2.5,桩基础为直径 1.5m 钻孔灌注桩,桩基嵌入岩层不小于 3 倍桩径,嵌岩深度以岩石中风化线或桩身岩石襟边为 5m 处开始计算,基底岩石

  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7.5MPa(黏土质岩取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下部构造桥台采用重力式 U 型桥台下接承台及桩基础,承台高 2.5m,桩基础为直径 1.5m钻孔灌注桩,桩基嵌层要求同桥墩一致。

 (3) 施工方案 桥梁上部结构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施工,下部结构墩身、台身采用搭架现浇,桩基础采用机械钻孔桩。

 7.5 5

 6 6 号支路 0 K0+547.500 大桥

 桥梁起点桩号为 K0+502.00,终点桩号为 K0+600.00,桥梁部分位于道路曲线上,上跨现状卢沟沟,桥跨布置为(3×30)m,桥梁全长 95.0m。桥梁...

推荐访问:标段 施工图 空港
上一篇:二建【水利】习题练习,lx0104(1)
下一篇:2020副市长对于赵正永案以案促改集中学习研讨发言及工作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