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福建龙岩中考物理试题

来源:导游资格 发布时间:2020-12-16 点击:

  2011 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2 分)2010 年第 16 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毛阿敏和孙楠合唱最具岭南风情的会歌《重逢》,听众听歌声就可分辨是谁唱的.这主要是依据他们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考点】声音的特征 PH212【难度】容易题 【分析】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相同,因此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或强弱. 【解答】B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我们需要掌握声音的特称,掌握音色、音调、音量的概念和特点,是一道基础题,我们必须掌握.

  2.(2 分)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

 B.太阳能

 C.风能

 D.水能 【考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PH446【难度】容易题 【分析】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无法在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源是短时间内不能再次产生的,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在短时间内可以再次产生,是可再生能源. 【解答】A 【点评】本题我们需要要掌握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关键记住化石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潮汐能、风、水能是可再生能源.

  3.(2 分)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 6cm

  B.一名中学生体重约为 500N C.人步行速度约 5m/s

  D.你所处考场现在的气温约为 10℃ 【考点】长度的估测 PH116;温度 PH311;速度与物体运动 PH117;重力 PH12B 【难度】容易题 【分析】我们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简单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不相符合的选项,选择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A、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 26cm.此选项估测值与实际相差较大,不符合题意. B、一名中学生体重约为 500N,约为 50kg.估测值接近实际,符合题意. C、人步行速度约 2m/s,此选项估测值与实际相差较大,不符合题意. D、夏天气温一般 30℃左右.此选项估测值与实际相差较大,不符合题意. 【解答】B 【点评】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还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符合生活实际是解题的关键.

  4.(2 分)下列城市中,年平均昼夜温差较大的是(

 )

 A.厦门

 B.海口

 C.龙岩

 D.珠海 【考点】温度 PH311;比热容 PH325【难度】容易题 【分析】昼夜的温差主要是因为地区的湿度不同,潮湿和干燥的区别就是水分的含量不同,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要降低或升高同样的温度往往会比其他物质需要更长的时间. A、厦门属于沿海地区,气候比较潮湿,昼夜温差不大,不符合题意; B、海口属于沿海地区,气候比较潮湿,昼夜温差不大,不符合题意; C、龙岩距离海较远,且当地多山地,昼夜温差大,符合题意; D、珠海属于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不大,不符合题意; 【解答】C 【点评】本题考查主要是比热容的知识,我们同时要清楚四个地区分别所在的位置;我们也需要了解岩石和土壤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

  5.(2 分)高压输电网中的铁架与导线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连接,由于长期暴露在室外,要求这种材料的性质相当稳定.下列材料最适合的是(

 )

 A.铝合金

 B.干木头

 C.橡胶

  D.陶瓷 【考点】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超导体 PH412【难度】容易题 【分析】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由于长期暴露在室外,要求这种材料绝缘的性质相当稳定,在任何时候都保持这种性质. A、铝合金是导体.不符合题意. B、干木头在湿的情况下,也会变为导体.不符合题意. C、天长日久,风吹日晒,橡胶会老化,变为导体.不符合题意. D、陶瓷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符合题意. 【解答】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结合生活实际,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都可以轻松记住,同时在一些情况下物质的导电性也会发生变化。

 6.(2 分)往装有 50cm 3 水的量筒中注入 50cm 3 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cm 3 .这说明(

 )

 A.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间隙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PH322;分子的运动 PH321 【难度】容易题 【分析】分子基本理论: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间有间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本题表述的现象只能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不能说明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和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解答】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间有间隙;根据题意主要考查的是分子间隙,这是必考题,需要掌握。

  7.(2 分)下列设备的运行与电磁波无关的是(

 )

 A.“嫦娥二号”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实现变轨而奔向月球 B.汽车上安装有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 C.医院里,医生利用 B 超可观察到母体内的婴儿情况 D.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利用手机进行通讯联系 【考点】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PH215;超声波与次声波 PH214 【难度】容易题 【分析】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靠介质,因此我们在通信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超声波是声波,不是电磁波. A、地面指挥中心通过发射电磁波来实现对“嫦娥二号”的控制.不合题意. B、GPS 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也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不合题意. C、医院里,医生利用 B 超可观察到母体内的婴儿情况.B 超是超声波.符合题意. D、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不合题意. 【解答】C 【点评】这道题主要考查电磁波的应用,我们需要知道在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中都用电磁波传递信息.同时也需要掌握超声波的性质,它是声波和它的用途。

  8.(2 分)图中小磁针静止时指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PH43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PH435 【难度】容易题 【分析】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的磁极,然后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小磁针的指向.A、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右侧为 N 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 N极应向左,故 A 错误; B、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右侧为 N 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 N 极向左,故 B 正确; C、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 N 极向下,则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 N 极应向下,故 C 错误; D、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左侧为 N 极,则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 N 极应向右,故 D 错误; 【解答】B 【点评】这道题的关键是对右手螺旋定则运用,同时也考察了磁极的相互作用,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是中考的常考题.

  9.(2 分)某银行金库大门是由电动机控制的,钥匙(电路开关)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一把钥匙无法打开,要两把钥匙同时使用才能使电动机工作从而把大门打开.图中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PH414 【难度】容易题 【分析】由题意可知,机要室大门有两把钥匙,只有两把钥匙同时大门才能打开,所以两个钥匙是串联关系. 【解答】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在生活中的运用,我们需要知道串联电路中某处断路,整个电路就没有电流通过了;并联电路中,只要有一条支路是接通的,电路中就有电流.

  10.(2 分)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则选项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 s﹣t 图象的是(

 )

 A.

  B.

 C.

 D.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PH117 【难度】容易题 【分析】从 v﹣t 图象上可以看出,物体在做匀速运动,所以物体运动的 s﹣t 图象应该是 S与 t 成正比关系. A 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物体静止,不合题意. B 表示物体匀速运动一段时间后静止,不合题意. C 中 S 与 t 成正比关系,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符合题意. D 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运动的路程越来越少,直至减小为 0,不合题意. 【解答】C 【点评】本题考查物体做匀速运动的 S﹣t 图象,本题的关键是物体做匀速运动时,通过的距离和时间成正比,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

  11.(2 分)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

 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C.物体本身的大小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PH545

  【难度】容易题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像的大小只与物体有关。

 【解答】C 【点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与物大小相同,真实的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视觉的像的大小取决于物到镜的距离,需要我们理解题意,这是必考题.

  12.(2 分)自动空气开关的主要作用是当电路中的实际电流超过电路允许的最大工作电流时,自动“跳闸”,切断电源保护用电器.小李家的自动空气开关经常“跳闸”,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A.电压太低

 B.同时用了太多用电器 C.某条线路开路

 D.用电器金属外壳没有接地 【考点】家庭电路 PH41B;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PH418 【难度】容易题 【分析】当家庭电路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会使电路中电流过大,这时空气开关能自动跳闸. A、电路电阻不变时,电压太低,根据欧姆定律,会造成电流太小,不会使空气开关跳闸.不符合题意. B、同时用了太多用电器,可能会造出电路的总功率过大,电流过大,会使空气开关跳闸.符合题意. C、某条线路开路,会使总电流减小,不会使空气开关跳闸.不符合题意. D、用电器金属外壳没有接地,如果用电器不漏电,不会改变电路的电压和电阻,不会改变电流.如果漏电,总电流会减小,不会使空气开关跳闸.不符合题意. 【解答】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们对家庭用电的了解,我们需要知道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的简单原理和使用,本题主要结合欧姆定律进行分析.

  13.(2 分)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察,但变化时引起的其他量的变化却易直接观察,用易观察的量显示不易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下列测量仪器中不是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是(

 )

 A.温度计

 B.压强计

 C.弹簧测力计

  D.量筒 【考点】物理学方法 PH512 【难度】容易题 【分析】有很多的物理量的变化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其他量的变化,来观察具体的物理量的变化.利用这个思路就是可以制作测量仪器来观察. A、把温度的变化,转换成液体的热胀冷缩,可以观察到物体温度的变化,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里,测量液体和气体的压强的仪器,用 U 型管压强计,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为零时,U 形管两边液面相平,(在同一水平线上)当橡皮膜受到压强作用时,两管内液面产生高度差,压强越大,两液面高度差越大,因此由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可知被测压强的大小.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可以测出力的大小,正确,不符合题意; D、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符合题意;

  【解答】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本的物理方法,同时也考查了几种基础测量仪器的原理,是基础题,要求必须掌握.

  14.(2 分)如图所示,同样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

 A.

 B.

 C.

 D.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PH13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PH141 【难度】中等题 【分析】小球在 A、B 中漂浮,说明小球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并且小球在液体 A 中露出的部分大于在液体 B 中露出的部分,根据 F 浮 =G=ρgV 排 ,可知 ρ A >ρ B ,在 C 中悬浮,说明小球的密度等于液体 C 的密度,小球在 D 中下沉,说明小球的密度大于或等于液体的密度,所以可以判断出 A 液体的密度最大;还知道四个容器中液面到容器底面的深度相同,根据公式 P=ρgh 可知,A 容器底面受到液体压强最大. 【解答】A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来判断容器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来找出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15.(2 分)如图所示,AB 和 BC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U AB >U BC ,I AB =I BC

 B.U AB <U BC ,I AB =I BC

 C.U AB >U BC ,I AB <I BC

 D.U AB =U BC ,I AB <I BC

 【考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PH418;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PH416;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PH417

 【难度】中等题 【分析】已知 AB 和 BC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且长度相同,因为 BC 的横截面积大于 AB 的横截面积,所以 BC 的电阻小于 AB 的电阻,已知串联电路电流相同,根据公式 U=IR 可知,可以得到 AB 两端的电压大于 BC 两端的电压. 【解答】A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这道题的关键是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包括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要熟记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本题也应用了控制变量法解题,这是今后学习中最常用的解题方法之一.

  二、填空、作图题(7 小题,每空或每图 1 分,共 18 分)

 16.(2 分)2011 年 6 月 4 日李娜成为亚洲人在“法网”比赛中的第一个冠军.李娜双手反拍击球时,球拍和球两者均会发生形变,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球拍击球的结果会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这说明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考点】力的特点 PH125.【难度】容易题 【分析】拍击球,施力物是拍,受力物是球;拍变形了,施力物是球,受力物是拍.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的改变说明了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相互;运动状态 【点评】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力的特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必然同时存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也施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是基础知识。

  17.(3 分)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技术最全的国家.在节能技术上,高铁动车组采用了再生制动方式:动车到站前先停止供电,由于

 ,动车会继续向前运行,电机线圈随车轮转动并在磁场中切割

  产生感应电流,将

  能转化为电能,自动输入电网.当动车速度减至 90km/h 以下才进行机械刹车. 【考点】惯性 PH12A;电磁感应 PH433 【难度】容易题 【分析】一切物体均有惯性,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停止供电后,列车仍能前进是因为高速行驶的列车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继续前进; 当闭合回路中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会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即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机线圈转动中由于切割磁感线而在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将列车的机械能(动能)转化为了电能. 【解答】惯性;磁感线,机械(动)

 【点评】本题为生活实际结合物理来考查物理知识的题型,这种题型为常见题型,这种题型特点为考查面较广但一般难度不大.

  18.(3 分)

 “六一”前夕,某质监部门对儿童玩具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个别种类玩具的材质易断裂,断裂后尖锐的边缘因受力面积

  ,对人体的压强

  ,容易刺伤孩子;另有些仿真枪发射出的硬塑子弹,能在 1m 内打穿三层牛皮纸,这说明射出的硬塑子弹具有较大的

 能,存在安全隐患.质监部门对这些玩具作出禁止销售的处理. 【考点】压强 PH132;动能的影响因素 PH156 【难度】容易题 【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玩具断裂后尖锐的边缘,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容易伤害孩子; 仿真枪发射出的硬塑子弹,子弹是运动的,子弹具有动能,子弹能在 1m 内打穿三层牛皮纸,说明子弹做功大,这说明射出的硬塑子弹具有较大的动能. 【解答】较小;较大;动 【点评】这道题是结合压强的知识来预防边缘尖锐的玩具可能造成的伤害,仿真枪由于具有较大的动能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这体现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对我们自己的保护.

  19.(2 分)如图是上海世博会使用的两种降温方法:冰块降温和喷雾降温.冰块降温,是因为冰块变成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需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喷雾降温,是因为水雾在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也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

 【考点】物态的种类 PH313;物态的变化 PH314【难度】容易题 【分析】①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②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冰块能降温,是因为冰块变成水的过程是熔化,熔化是吸收热量的;喷雾降温,是因为水雾变为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汽化是吸收热量的。

 【解答】熔化;汽化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能利用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解释生活中的问题,物态变化是必考点。.

  20.(2 分)如图是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的情景.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而不采用并排护航,这是因为当两船高速并排行驶时,两船之间的流体流速

  压强

  ,容易发生撞船事故.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PH135 【难度】容易题 【分析】由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可知:

 若两船靠得比较近且并排前进,两船之间的水流通道变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两船外侧的压强,便形成向内的压强差,容易发生撞船事故. 【解答】较大(或大或快),较小(或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压强小,飞机也是利用的这个原理,需要我们掌握理解.

  21.(2 分)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有关彩虹的诗句.彩虹是光的

  现象.小冬在一次郊游中看见天空出现彩虹,忙取出相机对着彩虹拍照,按下快门瞬间却发现镜头上停着一只蚂蚁,则他拍出的照片上

  (填“有”或“没有”)蚂蚁的像. 【考点】光的色散 PH221;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PH22A 【难度】中等题 【分析】(1)彩虹是阳光通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的角度不同,从而将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2)照相机成的像的原理是被照景物发出的光经镜头折射后,会聚于一点形成的实像,如果一只蚂蚁停在镜头上,相当于挡

  住了一部分光,没挡住的部分还可以成像,只是亮度略暗一些;蚂蚁并不在二倍焦距之外,所以不会在照片上成蚂蚁的像的. 【解答】色散(或折射);没有 【点评】(1)三棱镜实验、彩虹都是光的色散现象,他们的实质都是光的折射;(2)物体在镜头上,相当于挡住一部分光,仍成完整的像,只是像略变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光的原理和透镜的应用,是基础题,需要掌握。

  22.(4 分)1)图 1 描述的是

 眼的成像情况,请在方框内画出可以矫正视力的透镜. (2)请在图 2 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灯泡和开关正确接入电路. (3)请在图 3 中画出小女孩对跷跷板的压力 F 的示意图.

 【考点】透镜的运用 PH229;力的示意图 PH12C;家庭电路 PH41B 【难度】容易题 【分析】(1)由图 1 可知,该眼睛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属于远视眼,所以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2)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3)小女孩对跷跷板的压力作用在跷跷板上,方向垂直于跷跷板向下. 【解答】解:

 故答案为:(1)远视或老花

 (2)

 (3)

 【点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作图要仔细规范,需要使用尺规作图;对于电灯接线的基本要求是:“火线零线并排走,零线直接进灯头,火线接在开关上,通过开关进灯头”;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远视眼和近视眼的形成原理和解决方法。本题都是基础知识,需要掌握。

  三、实验、探究题(6 小题,除注明外每空 1 分,共 28 分)

 23.(3 分)(1)图 1 为体温表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

  ℃,分度值是

  ℃. (2)图 2 中电能表的示数是

  kW•h.

 【考点】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PH5424;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PH528【难度】容易题 【分析】(1)图中每大格相差 1℃,每大格间有 10 个小格,即一小格是 0.1℃,即分度值为0.1℃;液柱上表面在8右面5个小格,由于8代表38℃

 ,读数为38℃

 +0.1℃

 ×5=38.5℃ . (2)电能表盘上的各个参数中,连续五个方框内的数即为要读的数,注意最后一位是小数位,由图可知方框中前四位 0082 是整数位,最后一位 6 是小数位,单位是 kW•h,故读数为 82.6kW•h. 【解答】(1)38.5;0.1;(2)82.6 【点评】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是较为简单的操作题,温度计的使用和电能表的读数是必考题,需要我们掌握。

  24.(3 分)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实验时水的沸点是

  ,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当水温达到沸点后,只加大火力持续对水加热,水温

 (填“会”或“不会”)继续升高.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PH453 【难度】容易题 【分析】(1)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由图象可知,实验中水温升高到100℃ 时就不再升高了,这个保持不变的温度就是沸点; (2)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水不纯净时沸点降低,1 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水的沸点是 100℃ ,由图象看出水的沸点是 100℃ ,所以此时的气压是 1 个标准大气压; (3)水吸收的热被沸腾的气体收了,加大火力使水吸收更多的热,此时会有更多的水吸热完成沸腾过程,变成气态,所以水温是不会变的. 【解答】100;等于;不会 【点评】我们需要掌握沸腾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也需要理解沸点的影响因素,这是中考的必考实验,我们必须掌握。

  25.(3 分)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 0°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 0° 15.2° 30.9° 48.6° 74.6° 81° 90°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表中数据说明:

 (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当入射角达到

 °时,反射能量达到 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考点】光的折射 PH226;光的反射 PH224 【难度】中等题 【分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能量和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入射角为 41.8°时,折射光线消失了,反射能量达到 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具有可逆性,则据此即可确定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1)增大(或增加);41.8(2)小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以及光的全反射现象的实验,我们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这道题的关键是看懂图表,总结出规律结果,需要我们学会这种方法。

  26.(4 分)如图,某实验小组要称量物体的质量,他们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标尺中线处,但发现游码停在

 g 处.对这种情况,按照操作规范,称量前还应将游码放在称量标尺左端的

 处,并把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直至指针重新指在分度标尺中线处.若不重新调平衡,用这样的天平直接称量物体质量,则被称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称量读数

  (填“加上”或“减去”)原游码对应的示数.

 【考点】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PH523 【难度】容易题 【分析】天平使用前需要:①放: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②移;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③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1)标尺上刻度的分度值是 0.2g,游码左侧指在第 2 个小格上,因此对应的质量是0.2g×2=0.4g;

  (2)天平使用之前,游码一定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这样指针就会指向分度盘的左侧,为了天平重新平衡,应将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3)正常情况下,被称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因此如不重新调平衡,被测物体质量等于称量读数减去原游码对应的示数. 【解答】0.4、零刻度线、右、减去 【点评】我们需要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注意天平的调平方法,将游码移到标尺的最左端以后,如指针往左偏,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如向右偏,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简记为“左偏右旋、右偏左旋”,这也是中考的必考点,需要掌握。

  27.(6 分)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分组实验中:

 (1)请你根据图 1(a)电路图,在未连好的图 2 实物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电路.(待测电阻 R x 阻值约 10Ω)

 (2)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填“左”或“右”)端,使其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从而

  . (3)老师巡回指导时,发现某一小组的实验电路图如图 1(b)所示,原来他们认为 R x 两端的电压可以等于电源(两节串联干电池)电压 3V 减去电压表的示数.在老师指导下,他们闭合开关后实测了电源两端的电压,发现其值小于 3V,说明他们的方案是

  (填“可行”或“不可行”)的.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PH536;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PH537 【难度】中等题 【分析】对各小题分析如下:

 (1)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电阻 R X 两端,则由题意选择两表的量程:由题意知,电源电压为 3V,则电压表量程可选择 0~3V; 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约为 I= = =0.3A,则电流表应选择 0~0.6A; (2)在闭合电路之前,为保证安全,应将滑动变阻器全部电阻接入,即滑片应滑到右端;其作用为保护电路; (3)由图可知,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在电源电压不足 3V 时,利用总电压减去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方法,无法准确得出 R x 的电压;故不可行.

  【解答】

 (1)

 (2)右,保护电路(或分压限流);(3)不可行 【点评】本题考查电路图的连接、及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这道题要求能熟练作出电路的实物图并能熟练使用滑动变阻器,这是基础操作题,是必考题.

  28.(9 分)在图探究滑动摩擦力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

  .木块因木纹不同,侧面比正面粗糙.小伟选择四种不同的接触面,通过在木块上增减砝码改变压力,对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进行了 12 次测定,实验数据整理如下表:

 接触面 次数 压力/N 摩擦力/N

 接触面 次数 压力/N 摩擦力/N

 情 况 一 木块正面与木板面 1 1.7 0.3 情 况 三 木块正面与玻璃面 7 1.7 0.4 2 3.7 0.8 8 3.7 1.3 3 5.7 1.2 9 5.7 1.8 情 况 二 木块侧面与木板面 4 1.7 0.6 情 况 四 木块侧面与玻璃面 10 1.7 0.4 5 3.7 1.5 11 3.7 1.0 6 5.7 2.5 12 5.7 1.6

 (1)表中数据说明:

 ①在接触面情况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

  . ②接触面情况一、二中,压力相同,木块表面较光滑的摩擦力更

 ;接触面情况二、四中,压力相同,木块在玻璃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更

 . ③接触面情况一、三中,压力相同,木块在玻璃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更

 ;接触面情况三、四中,当压力为 1.7N 时,两种情况的摩擦力均为 0.4N,但随着压力的增大,出现压力相同,木块表面较光滑的摩擦力更

 . (2)请你合理猜想实验中出现的“木块在较光滑表面上滑动摩擦力反而更大”的原因:猜想依据: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压紧,在下面吊一个重物,如图(a).由此猜想:可能是

  使摩擦力变大. 猜想依据:取两个小吸盘,按图(b)对接,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后不容易拉开.由此猜想:可能是

 使摩擦力变大.

  【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PH128;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PH322;平衡力的辨别 PH126 【难度】较难题 【分析】对各小题分析如下: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判断,拉着木块匀速运动,所以拉力与摩擦力二力平衡; (1)①分析表格中情况一,压力变大,摩擦力也在变大,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接触面情况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②对比情况一、二中压力相同的数据,压力随接触面粗糙程度变大,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木块表面较光滑的摩擦力更小. ③对比情况一、三中压力相同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木块在玻璃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更大.(与上一问得出的结论不同)

 对比情况三、四,压力逐渐增大,木块光滑一面受的摩擦力大于木块粗糙一面受的摩擦力。

 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木块表面较光滑的摩擦力更大.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由表格中的数据发现摩擦力的相关规律,由熟悉的两个实验现象引发猜想:

 ①铅块压紧能吸附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②吸盘压紧能吸附在一起,说明大气存在压强. (3)对比情况三、四可以发现与所学知识点不符的现象,其他因素一定时,接触面越光滑,反而摩擦力越大,本题中采用类比的方法,让同学提出猜想,考查同学的猜想能力. 【解答】(1)①大;②小;小;③大;大.(2)分子间存在引力(或分子间作用力);大气压力(或大气压强)

 【点评】(1)本题测摩擦力采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当物体匀速拉动时,拉力与摩擦力二力平衡,所以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同时也使用了控制变量法,保持一个条件不变,来做对比; (2)通过实验数据发现实验规律,要以题中的数据为准,不能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这与我们所学的知识发生冲突,希望同学们多思考,利用所学,提出猜想,本题较为新颖。

  四、综合应用题(4 小题,共 24 分.解答有关计算的问题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所依据的公式、重要演算步骤,结果应写明数值和单位)

 29.(4 分)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什么扇叶容易沾上灰尘? 【考点】摩擦起电 PH41D 【难度】容易题 【分析】电风扇工作时,扇叶和空气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的灰尘,这是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解答】因为电扇工作时,转动的扇叶与空气摩擦带上电荷,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灰尘会被吸在扇叶上. 【点评】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理解摩擦起电的概念,任何物体摩擦之后都会带电,带电物体会吸引不带电物体或者带异性电物体,这是基础题,需要掌握。

  30.(5 分)如图,动滑轮重 20N,物体重 80N,不计绳重和摩擦:

 (1)请你在图中画出一种绕绳方法. (2)根据你的绕绳方法,用滑轮组将物体匀速提升 1m 时,求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有用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考点】滑轮 PH15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PH157 【难度】容易题 【分析】对各小题分析如下:

 (1)本题不要求绳子的段数和拉力的方向,因此有两种不同的绕法; (2)①根据不同的动滑轮绳数 n,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省力公式为 F= ; ②有用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即 W 有用 =G 物 h; ③总功等于绳子拉力做的功,即 W 总 =FS; ④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即 η= ×100%. 【解答】解:本题由于没规定绳子段数和动力方向,因此有两种不同的思路:

 思路一:重物和动滑轮有两段绳子承担 (1)方法一:绕绳方法如下图:

  方法二:绕绳方法如下图:

 方法一,n=2 时:

 (2)①根据省力公式,F= = =50N; ②W 有 =G 物 h=80N×1m=80J,W 总 =FS=50N×2×1m=100J,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80%.

  ·······························4 分 思路二:重物和动滑轮有三段绳子承担 方法二,n=3 时 (2)①根据省力公式,F= = =33.3N; ②W 有 =G 物 h=80N×1m=80J,W 总 =FS=33.3N×3×1m=99.9J≈100J,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80%.

  ································5 分 【点评】需要掌握动滑轮的特点:绳子的绕线决定滑轮组的使用效果,有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拉力就是重力的几分之一,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由此题也可以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动滑轮重力、绳子重力和摩擦等有关,但是绳子的绕法和段数无关,这是必考题.

  31.(6 分)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发现情况时,司机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刹车的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进的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某司机没有饮酒时的反应时间为 0.3s,喝了一瓶啤酒半个小时后在尚能驾车的情况下反应时间变为 0.7s. (1)刹车过程中轮胎发热升温,

  能增加,这是由

  引起的. (2)若他驾车以 20m/s 的速度行驶,没有饮酒时的反应距离是多少?喝了一瓶啤酒半个小时后的反应距离比没有饮酒时的反应距离多多少?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PH112;能量转化 PH32A 【难度】容易题 【分析】对各小题分析如下:

 (1)解决此题要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刹车过程中,轮胎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轮胎的内能,轮胎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得 s=vt,利用此公式可以求解汽车行驶的距离. 【解答】(1)内,克服摩擦做功

  ·······························2 分 (2)没有饮酒时的反应距离 s 1 =vt 1 =20m/s×0.3s=6m;

 ·······························4 分 反应距离之差:△ s=s 2 ﹣s 1 =v(t 2 ﹣t 1 )=20m/s×(0.7s﹣0.3s)=8m;·······························6 分 【点评】此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理解与应用,要求我们能结合速度公式变形求解反应距离,是一道很好的综合题目,需要我们掌握.

  33.(9 分)某种电热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由机内温控开关 S 0 自动控制),从它的说明书上收集到如下数据及图所示的简化电路原理图. 热水箱容量 1L 额定电压 220V 加热功率 1000W 保温功率 44W (1)当 S 闭合,S 0 断开时,饮水机处于

  (填“加热”或“保温”)状态. (2)求:①一满热水箱水的质量;②保温时的电流.(1L=1×10﹣ 3 m 3 )

 (3)将一满热水箱的水从 20℃ 加热到 80℃ 需要吸收多少热量?若加热效率为 90%,需要加热多长时间? [c 水 =4.2×10 3 J/(kg•℃),ρ 水 =1.0×10 3 kg/m 3 ].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 PH423;热量的计算 PH329 【难度】较难题 【分析】对各小题分析如下:

 (1)根据公式 P= 可知,电源电压不变,当电路电阻变大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就小,就处于保温状态,当电路电阻变小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就大,就处于加热状态;当 S 闭合,S 0 断开时,电路中只有电阻 R 2 ,电阻相对较大,电功率较小,所以处于保温状态,当两开关都闭合时,两电阻并联,此时电路电阻最小,电功率最大,处于加热状态. (2)已知水箱的体积和水的密度,根据公式 m=ρV 可求水的质量,已知保温时的功率,根据公式 I= 可求保温时的电流. (3)根据公式 Q 吸 =cm△

 t 可求吸收的热量,已知加热效率和加热时的功率,可求加热时间. 【解答】(1)保温.

 ·······························1 分 (2)①一箱水的质量 m=ρV=10 3 kg/m 3 ×1×10﹣ 3 m 3 =1kg, ②由 P=UI 得

  ·······························4 分 (3)Q 吸 =cm△

 t=4.2×10 3 J/(kg•℃ )×1kg×(80℃ ﹣20℃ )=2.52×10 5 J, ∵

 Q 吸 =ηW=ηPt, ∴ .

 ······························9 分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电流、吸收热量、时间等的计算,关键是对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判断开关断开与闭合时电路的情况下饮水机的工作状态,要学会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

推荐访问:福建 中考 物理试题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电池,|湘科版
下一篇:莒县教育和体育局村小光纤链路直连建设采购项目招标文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