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 枫桥经验与枫桥经验传承经验荟萃 图

来源:导游资格 发布时间:2020-09-08 点击:

  群众路线 枫桥经验与枫桥经验传承经验荟萃 图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题词“枫桥经验”50周年,浙江省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近10年来致力于“平安浙江”的建设,在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的基础上,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特别是一些地方的典型经验还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和表扬。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管理成就了昔日“人间天堂”今日的辉煌。

  ■这套机制里最核心的内容是“事前工作制”,包括机构设置、信息网络组建、预防及调解手段等等目前。所以,枫桥镇派出所只有20多人,却保证了10万人辖区的宁静;

  ■法律专家认为:“无讼”是中国法律文化的价值目标之一。受这一思想影响,中国古代非常注重民间调解的作用,形成了以家族、村社为单位的完整的民间调解网络体系。

 28名警察,保10万人平安

  父亲跳起来说“不想活了”,儿子也放出话来:“总有一个要躺在地上。”2006年2月27日傍晚,陆家父子的吵闹声惊动了邻居。他们立即通知陈贵忠;陈贵忠则马上给骆伟打了电话。

  晚餐吃不成了,骆伟急匆匆地跨出了家门。妻子望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这段时间阴雨连绵,邻居们都是全家聚在一起,而她家数次被搅了晚餐。虽说她“感到很不爽”,但谁叫她的丈夫担任着枫溪村的村委会主任呢?

  1组组长陈贵忠(化名)和几个村干部已经等候在陆家。骆伟让人将父子俩隔开,很细心地了解事情的缘由。他又打出了两个电话———一是给村支书蒋仲云,一是通知枫桥派出所公安。等警察赶来时,骆伟组织的村干部已经分别在做父子两人的思想工作了。

  “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他是你的爸爸,要是有个意外,你难道就不痛心?”人们劝慰说。两小时后,父子俩安静下来,清官了断一场家务事。

  排解此类家庭矛盾,是骆伟等人职责之一。枫溪村所在的诸暨市枫桥镇———隶属浙江绍兴市,素以排解社会矛盾纠纷而闻名。43年前,“枫桥经验”就已被开国领袖认可。

  诸暨市官员称:自2000年起,枫桥镇共发生纠纷约1570件,100%在镇村引导下进行了调解,其中98%获得成功,剩余的也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而在近五年里,枫桥没有一起因矛盾纠纷调解不当引发的越级上访,也没有出现重大的治安问题。

  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近三年来,中国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下滑,而枫桥镇所在的诸暨,安全感却连续上升。

  这些数据使2006年2月中旬前来考察的一位地方官员咋舌不已———枫桥派出所只有20多人,却保证了10万人辖区的宁静。而他们有200多名警察,所辖面积和人口远不如枫桥派出所,治安形势却远比枫桥“吃紧”。

  几乎每年,中央的高级官员都会前往枫桥调研。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在“枫桥经验”40周年纪念会上,对其在新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作了肯定。“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及时消除和排解不稳定因素,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和重大政治任务。”他解释说。2004年,罗干再次发表讲话总结枫桥经验。而浙江两任省委书记———张德江、习近平也曾着力推广“枫桥经验”。

  枫桥镇所属的绍兴市,随后实施“平安绍兴”计划,当地党政在“枫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更为严密的运作体系,该市将梳理出来的51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责成副市长以上的官员牵头,落实相关职能部门和责任人,同时追究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不稳定事件相关人员的责任人。

  消灭社会矛盾苗头

  新“枫桥经验”是一套快速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作出反应、促使民众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矛盾的协同机制。

  其要求是,尽最大可能在矛盾激化前就将它化解掉。因此,这套机制里最核心的内容是“事前工作制”,包括机构设置、信息网络组建、预防及调解手段等等。

  网络核心是一个“指挥中心”———综合治理工作委员会,由镇党委书记担任主任。下设“综合治理中心”,由分管政法的副书记任主任,再配备一个专职的常务副主任,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综治中心设有窗口、调解委、信访办、维权办、司法所、警务室等机构。村民来反映问题,首先由窗口接待,窗口按问题的性质进行分解,发放到各相应的机构处理。

  镇以下84个村分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各设一个社区综治工作分中心,也设有和镇中心相应的机构。而村、组、企业,设综治工作组,由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任正副组长,负责治安、调解工作,镇政府在每个村派驻一名联村干部———现在叫联村指导员,指导该村的行政事务,包括对矛盾的排解。村的综治工作组下面还有一些延伸的队伍,诸如调解办公室、村护村队、治保会、平安志愿者以及夜间巡防队等等,这些机构大多由村委会牵头,村民自发组织,自筹经费,少数由村支付一定的报酬。

  每个村,设数名义务矛盾纠纷、信访信息员,负责收集矛盾纠纷、信访的苗头,以及不稳定的因素,第一时间向村综治工作组报告,也可以直接向综治工作分中心报告,村综治工作组、分中心要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介入,稳定事态发展。这些机构组成了一个纵横交织的网络,能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并且保证有人出面解决问题。

  三种调节与环环相扣

  “事前工作制”另外的一个内容是预测工作。每半个月,由村干部带队进行一次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的摸查行动———由联村干部带人到各村民小组,向信息员了解情况。一个村民小组约三五十户人家,信息员生活在其中,哪家平时有什么动静苗头都很清楚。

  摸查从三个层面进行了解:已经发生但还没有激化的矛盾纠纷;已进入调解的矛盾纠纷,其结果如何;一些可能发生矛盾纠纷的迹象。联村干部将信息汇总后报告给综治分中心,每个月的月底,再由分中心汇总报告给镇综治中心。镇综治中心要开一次例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看它们会否引起事端,会激化到哪一步,并商讨应对的办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使镇村各级对矛盾纠纷的信息了如指掌,能够从根子上对其进行化解。

  事前工作制里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调解———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类型。

  镇村设立的调解机构都属人民调解的范畴,镇上、分中心都设有专职的调解人员,村上则主要是兼职调解员———往往由支书、村委会主任以及一些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一般的矛盾纠纷,首先由村一级调解,调解不了再到综治分中心,不行再到镇综治中心。

  镇综治中心每月开一次例会,对摸查汇总上来的矛盾进行分析原因、可能产生的后果,再研究出应对策略后,实行分类调处———综治中心有14个综治成员单位,涉及哪个部门的由哪个方面的人员来进行协调。这个时候,调解就不仅仅限于调解中心的几个调解员,有可能扩大到各个部门,变成一个行政调解。

  如果镇上调解还不成功,综治中心就会启动另一个机制,将矛盾纠纷输送到法律程序,再由法院采用四个环节的指导方法,引导村民正确地打官司。其中,四环指导也是一个先进经验:即诉前普遍指导、诉时跟踪指导、诉中个别指导、诉后案例指导。

  70本日记和六字诀

  随机在枫溪、先进、西畴几个村作了村民调查,发现村民们很乐于选择调解的方式。除了经济快捷的原因外,调解人员的公正和威望是主要的原因,诸如人称“有矛盾,找老杨”的枫桥派出所警官杨光照,以及以精通法理、明辨是非著称的镇综治中心调解委调解员杨茂夫。

  发生在2002年7月下旬的这件事,记载在有点发黄的日记本里。杨光照每次看到它的时候,其情其景犹历历在目———烈日下,村民陈三全家站在田埂边和邻居激烈争吵起来,双方都抄起了锄头菜刀,血战一触即发。

  杨光照等人赶到现场后,阻止了双方的过激行为。就像他平时总结经验时说的那样,“坐得住、忍得住、听得进”。他用了四个小时听完陈述,开始为双方辨是非。其间,怒火难平的人们,曾拍桌子指责警察偏袒,但杨光照仍然微笑着说:“都乡里乡亲、邻里邻居的,多那么一点少那么一点又能占多大的便宜吃多大的亏……”最终,怒目相向的冤家达成了调解,困扰数年的承包田边界之争结束了。陈三用一首打油诗称颂杨警官的办事风格:“调解时按照政策,说服时体现水平。贵的是苦口婆心,求的是一方安宁。”

  57岁的杨光照从警18年,时至今日写了70本日记。这位民警把18年经验总结为六个字:勤、帮、靠、快、公、活。勤,第一要腿勤,每月必走访20户农户、5名依靠对象———包括村干部、治保调解干部、治安信息员等,5名人大政协代表及执法监督员,以及3名归正帮教人员;另外,只要村民有所求,无论节假日还是公休日,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要随叫随到;第二要手勤,对了解掌握的各种情况随时做好记录,事后分门别类登记归档;第三要嘴勤,就是要耐心细致地说服。快,就是矛盾纠纷一旦发生,要快速赶到现场及时调查取证,及时依法调处。公,就是要公正公开公平,以理服人,以法服人。活,调解的策略要灵活,注重实效。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真情对村民,村民也会真心服你。村民们有事无事都喜欢找老杨聊聊,“他就像一个朋友,一个亲戚。”

  “枫桥经验”中的传统文化

  有关人士认为,“枫桥经验”并不仅仅指一些技术层面的手段,它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统筹,即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全方位思考,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1990年代中后期,枫桥镇不失时机地提升工业化,到现在,全镇的工业销售达到数十亿,3万余人被企业吸纳,村民年均收入近万元,其中77%从企业获得;村民富裕了,对居住环境等的生活需求也提高了,镇政府投入巨资,修建基础设施,实施旧城改造,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缩小城乡差别;在政治层面,枫桥镇着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畅通社情民意。这些变化使得枫桥镇“从源头上减少了社会矛盾”。

  在理论界,“枫桥经验”也引发了研究热潮。有专家指出,“枫桥经验”,特别是其中的人民调解,代表着政府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一个方向。有关专家认为,无讼是中国法律文化的价值目标之一,受这一思想影响,中国古代非常注重民间调解的作用,形成了以家族、村社为单位的完整的民间调解网络体系,这是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仍有积极意义。2002年,司法部、中办国办相继发布规定,对人民调解的具体程序作了规定,明确了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具有合同性质,极大地推动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统计表明,目前我国有90多万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它们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稳定器”。

  另外有专家认为,“枫桥经验”在控制犯罪方面具有标本意义,在中国刑事犯罪多发的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外来人口比例增高的枫桥,以预防为核心的对策体系有效地控制了犯罪,“给我们的启示是,通过预防控制犯罪不仅必要,而且在现实中具有可行性”。(P1152066)

  ■新闻背景 被毛泽东肯定的枫桥经验

  “枫桥经验”产生于1963年,在改造“四类分子”(即地、富、反、坏)过程中,枫桥按照“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原则,发动民众开展说理斗争,没有打人、捕人,但制伏了那些认为非抓不可的“四类”。毛泽东对此作了肯定,“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批示要各地效仿。枫桥的做法就此成为“经验”。

  “枫桥经验”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不断调整、创新,1960年代后期至1970年代初,先后创造了就地改造流窜犯、帮教失足青少年和一般违法人员的做法;粉碎“四人帮”后,又率先对“四类分子”评审摘帽。

  1992年小平南巡后,枫桥又建立了一套由党政牵头、部门协同、镇村联动的预防排解社会矛盾的体系,形成了新“枫桥经验”。对其评价是:与时俱进的成功经验。

 枫桥经验给我们的主要启示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这是枫桥镇多年来抓社会治安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枫桥经验”是由基层干部群众创造的,曾经闻名全国。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枫桥经验”不断丰富发展,值得学习借鉴。

 枫桥建设良好治安环境给我们几点启示。加快发展是基础。产业的聚集,企业的发展,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农民有了安稳的工作和安定的生活,各种矛盾就可以大大减少。“镇强、村美、民富”,往往是和平安稳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团结和谐是条件。在基层常常会有一些矛盾和纠纷,这就要求各级干部善于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纠纷的工作,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健全机制是保证。他们建立健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情报信息网络机制、疏导调解机制、齐抓共管机制和领导责任机制,反应灵敏,工作有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基层特别是村镇是社会平安稳定的重心所在。抓好基层治安,对于保证社会的平安稳定十分重要。希望基层单位学习借鉴“枫桥经验”,使“枫桥经验”在其他城镇乡村结出丰硕果实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习近平指出,50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浙江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紧紧扭住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充满时代内涵、焕发蓬勃生机的“枫桥经验”,再次吸引了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党员干部的目光,他们赶赴枫桥,实地探寻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实招与真经。以此为契机,我们推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系列述评,就如何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和方法,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提高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与水平,进行了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的深入思考。敬请关注。50年前,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在社会主义教育中创造的“依靠和发动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的做法,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肯定。从此,“枫桥经验”走向全国,花开神州。今天,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利益多元、矛盾凸显的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主客体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群众工作对象及其利益诉求更加多样,许多“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群众“隐私”理念和权利意识增强,一些党员干部或多或少地存在不愿、不会、不敢做群众工作的问题。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看家本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继承和创新群众工作,为建设平安中国、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是摆在全体党员干部面前的新考卷。老办法呼唤新理念“也希望有人向我们嘘寒问暖,也希望有人了解我们的所思所想。”说这话的,名叫李兰。她曾是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工,2003年辞职来到北京,一边做家政,一边写小说。如今,像李兰一样的新兴职业人群越来越多。网络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淫秽色情、语言暴力、网络诈骗等乱象。面对虚拟空间的现实危害,群众工作又该有何担当与作为?随着群众“私人空间”意识的增强,“家访”等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遭遇了尴尬。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对“家访”有个经典描写:党支部书记“家访”陈景润,看到陈景润的宿舍没电灯、没桌子,立即找来工作人员现场解决。然而,这样的群众工作方法,今天很难用得上了。生产和就业方式的改变带来了群众结构的改变,经济基础的变化带来了群众诉求的变化,价值多元带来了群众观念的多样化。对此,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有着清醒的认识:越是矛盾突出,越是问题复杂,越要做好群众工作;而要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既“面对面”又“键对键”现代技术手段的普及和信息传播渠道的便捷,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党的群众工作开辟了新领地。

 把网络空间看成群众工作的新平台,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民生微信、民情QQ群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党员干部把“脚板”与“鼠标”、“面对面”交流与“键对键”沟通有机结合,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回应网民的诉求,诚恳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以平和的心态与网民交流,做到“拍砖”能接,“灌水”能导,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时代在变,方法要变,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精神实质始终不能变。从重管理到重服务针对少数党员干部看待群众的态度变淡,接触群众的时间变少等现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百名书记下基层”等活动持续开展。近年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成为现实。顺应“流动时代”的新要求,居民小区业委会等社会组织蓬勃发展,释放出强大活力。以“事要解决”为目标,各级政府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干部下访、视频接访、网上信访应运而生;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等专业调解组织蓬勃发展。从“我说你听重管理”到“以人为本重服务”,从“唱独角戏”到“社会协同”,从“打情感牌”到“情法融合”……群众工作的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提高了党员干部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10月11日,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召开,会议总结和回顾了“枫桥经验”的诞生和发展历程,提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上世纪60年代,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出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穿越50年的历史,历经岁月的洗礼、时间的沉淀,“枫桥经验”不但没有成为“远去的风景”,反而历久弥新、历久弥坚,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时代背景下,彰显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50年来,“枫桥经验”始终在变。这种变源自于其体现时代要求的创新精神,正是这种创新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枫桥经验”。无论是在最初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后来的改革开放时期,抑或是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语境中,创新始终都是“枫桥经验”的活力之本、力量之源。

  50年来,“枫桥经验”始终不变。不变的是其善于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在灵魂。1963年,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枫桥经验时说,“依靠人民群众是个好办法”。此后50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如何调整,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始终都是“枫桥经验”的灵魂。正是这一不变的灵魂,使“枫桥经验”成为中国政法综治的一面光辉旗帜。

  50年来,“枫桥经验”始终前行。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弘扬“枫桥经验”,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突出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注重德法并举、创新方法,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要充分珍惜、大力推广、不断创新“枫桥经验”,提出了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的工作部署,使“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进一步发展了“枫桥经验”。

  新时期的“枫桥经验”已不仅仅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还是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精神力量,更是依靠人民群众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伟大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扬“枫桥经验”旗帜,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仍需要继续探索实践,不断开拓创新。

  首先要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枫桥经验”把平安建设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丰富了平安建设内涵,拓展了平安建设外延,提升了平安建设标准和要求,使平安建设的内容从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扩大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安全、社会充满活力等多个领域。

  其次要牢固树立依法治理理念。“枫桥经验”把群众路线与法治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既坚持了依法办事,防止因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引发社会矛盾,又做到了依法化解社会矛盾,把法治精神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全过程。

  再次要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理念。“枫桥经验”把社会矛盾化解与深化改革有机统一起来。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充满活力、健康发展,也只有坚持改革才能保障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要牢固树立共同富裕理念。改革要富民、更要惠民,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枫桥经验”把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促进和改善民生相结合,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了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思想多元、利益多样、矛盾多发,而社会技术化、信息化更使一些社会矛盾的关联性、敏感性、对抗性增强,各种社会矛盾碰头叠加,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明显加大,平安中国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等中央五单位与中共浙江省委联合召开“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总结回顾并全面推广“枫桥经验”,进一步深化推动平安中国建设意蕴深刻、意义重大。各地各级政法机关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枫桥经验”实质精邃,在实际工作中努力践行创新发展“枫桥经验”。

  各地各级政法机关要把践行“枫桥经验”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发扬优良传统,适应时代发展,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认真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突出问题。

  各地各级政法机关要把践行“枫桥经验”与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提高平安中国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各地各级政法机关要把践行“枫桥经验”与法治中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更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努力培育法治文化,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性法治环境。

  50年前,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拥有了宝贵的“枫桥经验”;50年来,党和人民群众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着“枫桥经验”,使“枫桥经验”始终成为引领政法综治工作的一面旗帜;50年后的今天,我们要继续高扬“枫桥经验”旗帜,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让“枫桥经验”永葆青春,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枫桥经验传承

 杭州市余杭区交通事故调解中心试点介绍

  2007年5月,在余杭区政府和区综治委的领导下,区公安、司法、法院、保险等多部门协作,成立了区交通事故处理人民调解委员会,运行以“公安交警、法院、司法及保险公司集中办公,卫生、民政、检察等业务部门联动”的交通事故处理模式。

 主要经验

  以往,大量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都通过交警部门行政调解、法院司法程序来解决,事故当事人需要跑多个窗口、多个部门才能解决,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给当事人带来很多麻烦。交通事故人民调解是事故处理机制的一项新探索,其优点是形式灵活、流程简易、处理量大,并且能保证效力。交调中心设立了近300平方米的“一站式”服务窗口,集交警的事故先期处理、法律援助、保险理赔、物损评估、伤残鉴定、法院诉讼、人民调解于一体。

 主要成果

  2012年,交通事故处理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处案件4343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6%,调解金额达到5000余万元。今年以来,已成功调处2131起,金额达到1800余万元。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工作亮点

  交调中心审判庭:全国唯一一家入驻交调中心的民事法庭。余杭法院副院长,交调中心审判庭的分管院长庄根树说:“我们秉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的原则,引导当事人选择适当的法律途径维权。”审判庭进驻受理以来的2216起案件中,有1907起经调处成功,诉前化解成功率达86.1%,自动履行率达95%,

 余杭临平东湖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余杭临平东湖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来中心办事的群众说:“自从有了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我们进了一家的门,就能找到各家的人,就能办成各种各样的事”。这种一站式的服务模式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便利,也极大的节约了行政成本。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协调室的微信平台真正实现了边查边记,随访随录,即拍即传,大量基层信息从一线得到捕捉,问题从源头得到反映。试点介绍

  2011年,余杭临平东湖街道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镇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实现了基本服务公共服务“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服务有代办”的便民服务新格局。中心共设11个服务窗口,对外办理129项服务事项。其中服务类81项,代办类36项,证明类12项。

 主要经验

  一是2010年开始,街道探索信访代理制,由社区工作者担任群众的信访代理员,做到“群众张嘴,社工跑腿”几年来,90%的以上的信访诉求在社区得到处理。二是街道每周一三五安排律师在法律咨询窗口坐班,免费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三是与区法院合作,开展诉前调解,已成功调处案件16起,涉及原告134人。

 主要成果

  仅2012年,中心共受理咨询1万4千余件,办理业务近3万件,化解纠纷700余件。截止今年9月,全街道共采集各类信息7万余条,通过网上处理各类信息事项632种,建立电子台账2010件。

 工作亮点

  微信平台:2013年8月25日街道微信平台成立,9月2日正式运行,至今共收到信息400多条,有效信心252条,微信平台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我们每天大约收到30条信息,收到信息后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处理结果会反馈给巡防队员。”临平街道自创的微信平台已然成为全省统一的综治信息系统的有力补充。

 杭州市上城区平安365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杭州市上城区平安365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在上城区平安365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内有一面很大的屏幕墙,墙上装有高清视频影像,这些影像让城市的安全不留死角。平安365,平安每一天,在拥有美丽西湖的上城区,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群防群治。真正实现了“让每一寸土地都有精细化管理,让每一户人家都有心贴心服务”。试点介绍

  杭州市上城区平安365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是基于110社会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整合全区资源建立起来的信息化指挥平台。

 主要经验

  上城区在全区推行“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目前全区共计6个街道54个社区159个基础网格,每个基础网络设置一名网格长,1到3名协管员,1到5名信息员,全区共计159名网格长,305名学官员,769名信息员。信息采集员通过街面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电话告知信息平台并配发图片,相关部门看到信息之后会进行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

 主要成果

  “之前110报警中有25%的警情不是公安机关管辖的内容,自从有了这个平台,110报警量减少了5%左右,有效节约了警力”。上城区公安局政委,平安365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主任丁建华说,“之前相关部门解决一件事情的平均需要5个工作日,目前只需2.5个工作日,去年年底群众对政府工作的平均满意度为94%。”

 工作亮点

  有效监督:平安365在为群众办实事的同时通过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其高效的运行,其中信息员的工作情况通过网络,报纸,110报警和信访进行考核。相关部门的处理情况则由政府专门的效能办予以监督。

 宁波市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宁波市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从公益创投项目的宣传册上,记者发现海曙区内的一些在足浴店的工作人员申请到了为老人剪脚趾甲的项目,凭借他们的专业技术为50位困难高龄和孤寡老人义务剪指甲,这个项目虽然只申请了3800元的经费,但社会影响非常大。服务中心汇聚的就是这样一些草根的公益组织,在这里你只要有团队,有项目,通过评估,就会获得经费,他们的理念就是‘人人参与公益’”试点介绍

  宁波市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成立于2010年12月,是浙江省首家注册的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要为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政策咨询、信息交流、培育孵化、能力建设、评估指导、登记年检等全方位服务和专业化支持,促进社会服务要素的有机集聚和社会组织的集群发展。

 主要经验

  中心致力于构建集“服务、协调、管理、预警”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组织协同服务管理体系,在全区形成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居委会三级组织网络。

 主要成果

  中心成立后海曙区的社会组织从714家发展到1462家。去年全区有156个组织申报了公益创投项目。中心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区的社会组织服务网络,经过中心培育孵化的社会组织逐渐成长,开始把坚持公益服务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自我需求,一批公益项目已经成为呵护心灵的和谐因子。截止目前,中心已为各类社会组织提供培训交流和专业支持近30次,受理居民有关社会服务的热线求助200多次,求助办结率100%。

 工作亮点

  公益创投:中心按照公开征集公益项目——组织专家评审项目——签署项目合作协议——监测评估项目实施——总结分享项目经验的程序,组织开展公益创投项目的培训、申报、评审等具体工作,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服务。至今已出资446万元资助了305个公益项目。

 宁波市81890供求服务中心

 宁波市如今已经将81890热线在全市应用,并向全省推广。面对面的交流照顾,是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一种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难帮困是另一种方式,81890让人感到政府为民服务细致周到。为民服务的真心、先进的现代技术、科学的体制机制,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运行机制在81890的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完善。81890像一个家,让群众尽情感受着温馨与梦想;81890像一座桥,让群众充分体验着效率与希望。试点介绍

  “81890”始建于2001年8月18日9时,由政府提供公共运作成本,无偿为市民、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需求信息服务,是宁波话“拨一拨就灵”。它根据群众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有效的提升了人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培育了社会服务市场,活跃了劳动力市场,使公共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同时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

 主要经验

  “81890”的服务宗旨是“便民利民,有求必应”;服务理念是“以人为本”;服务目标是“让人民群众100%满意”;服务措施是“全天候、全方位、全程式跟踪监督服务”;服务方式是通过电话、短信、网站等多种渠道为市民提供各类服务;服务模式是“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

 主要成果

  2012年,81890累计接到居民求助961653件,比去年同期的923398件,增加4.14%,办结率100%,回访满意率达99.88%。81890网站点击量已达4770万余人次。在2012年8月9日,81890日求质量创新高,达到了4792个。

 工作亮点

  一键通电话:为80岁以上老人和60岁以上患病老人安装81890一键通电话机。当老人遇到身体不适急需求助时,可以按电话上的“求助键”或者随身遥控器向81890发送求助信息,依托81890求助服务中心通知家人或亲属进行救助。

推荐访问:乡镇枫桥经验实施方案 经验 枫桥 荟萃
上一篇:保育员个人年终总结
下一篇: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