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机关党建工作推进会上讲话&全省林业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

来源:导游资格 发布时间:2020-08-21 点击:

 在全市机关党建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3 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希望各单位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X 书记代表市直机关工委作了一个很好的讲评,总结工作准确到位,反思问题客观实在,部署工作全面务实,我完全赞同,请各单位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下一步,我们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根据全市党的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党的各项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 X 提供坚强的保证。下面,我就做好今年机关党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希望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准把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机关党建工作各方面各环节。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要带头强化理论武装,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善于观

 大势、谋大事,提高把握政治大局和政治方向的能力和水平,牢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方向、大原则、大战略,增强政治定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坚定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提升政治能力。党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要把突出政治机关属性、强化政治机关职责、提升各级党组织政治能力,作为谋划和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要严守政治纪律,严肃政治生活,强化党性锻炼,拓展能力训练,做到观察分析形势要把握政治因素,筹划推动工作要落实政治要求,处理解决问题要防范政治风险,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政治洞察力,不断提高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

 三要强化政治担当。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坐标,坚持行动上紧跟紧随、执行上坚定坚决,不断强化职责就是使命的意识,时刻不忘自己的岗位职责,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在担当中彰显作为、在作为中做出实绩。当前,要结合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专项行动,结合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要对机关党建工作来一次全面检验,认真对标对表,理思路、查短板、补弱项、抓落实,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要紧盯主业抓落实 党建工作是机关党组织和党务干部的“责任田”。我们务必树牢“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务必把这个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拎在手上,一刻也不能放松。

 一要明确机关党建工作任务。从大的方面讲,党的六大建设任务很清晰,各个方面缺一不可。市直机关工委初步拟定了今年工作要点,把要做的事清晰地梳理出来,对做好今年市直机关党建工作有了一个明确的思路。各级机关党组织也要分别制定全年的党建工作要点,到底做哪些事情、什么时候做、达到什么效果,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按计划措施,抓好落实。

 二要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各单位要认真对照《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方案》《支部建设提升行动方案》和“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任务清单”,严格落实党建工作 10 个方面主体责任,高质量完成 15 项目标任务。机关党组织要认真组织开展“争创红旗党组织、争当五星党员”活动。着力加强党支部基础工作、基本制度、基本能力建设,推进先进党支部巩固提升、合格党支部提档进位、后进党支部转化升级。要进一步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制定党员评星定级量化办法,集中命名一批市直机关红旗党支部,推广一批支部建设“微经验”。

 三要做好机构改革组织保障。新一轮机构改革的重大原则和核心任务,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机关党建工作与机构改革工作

 统一研究、同步推进,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工作中要做到“五个确保”,即确保工作机构设置到位,确保党的组织覆盖到位,确保专职党务干部配备到位,确保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到位,确保党建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到位。市直工委要对有关单位党组织调整组建情况和机关党建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三、要围绕中心抓党建 机关党建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始终紧贴党委工作中心,始终做到与全市发展大局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一要增强服务大局的意识。要清醒认识大局、时刻关注大局、认真研究大局、准确把握大局,自觉把机关党的建设工作放到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把握、大方位中思考、大合唱中去定位。

 二要谋划服务大局的抓手。紧紧围绕服务保障“三大攻坚战”、围绕高质量发展等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精心谋划“脱贫攻坚先锋行动”“党建品牌创建”“三走进三服务”等一批务实管用的党建活动载体,选准切入点、寻找突破口,发挥好引领保障作用。

 三要营造向上向善的氛围。用好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这把“金钥匙”,把解放思想的成果和实效体现到完善机关党建工作基础、营造机关干事创业氛围、提升机关服务发展质量上。对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和高质量发展一线表现突出的优秀党员干部,要通过选树典型、通报表彰、评先评优等措施,强化正向激励,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要强化自身增本领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坚持务实打基础、从严转作风,以自身建设的提高推动机关党建质量的提升。

 一要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市直机关工委作为市委的派出机构,负责统一组织、规划、部署市直机关党的工作,领导市直机关党的各项工作。要通过切实有效的举措,建立“双向述职”评议考核等一整套明责、考责、问责体系,把统一领导和督促指导两方面责任履行到位。市直机关党组(党委)要切实承担起本机关党的建设的主体责任,党组(党委)书记要落实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每年至少主持召开 2 次机关党组织会议,研究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不能当“甩手掌柜”。

 二要建强机关党务工作队伍。做好机关党的工作,需要有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热爱党务事业、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务干部队伍。各单位党组织要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选准配强党务干部,支持他们履职尽责,切实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让干得好的党务干部精神上受鼓励、工作上有激励。机关党务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提升专业能力,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职尽责,努力干出一流业绩。

 三是要持续转变机关作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突出政治功能,涵养政治生态,加强修养、练好“内功”,通过加强党的建设锻造队伍、转变作风、推动工作。要以开展“严、强、转”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为契机,着力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服务方式、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标准,

 推动机关干部作风持续向好,切实做到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努力开创新时代市直机关党建新局面。

 同志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机关党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开创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 X 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建设高质量绿色富民产业 打造践行两山理念板区

 ——在全省林业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林业产业发展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和全国林业产业大会精神,总结交流工作成效,研究分析形势和问题,安排部署今后重点工作,着力打开“两山”转化通道,加快建设高质量绿色富民产业。

 国家林草局和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刚才,会议宣读了 XX 副省长的批示,让我们倍感振奋;XX 专门出席会议,对我省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会议表彰了一批林业产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签订了政策性金融支持浙江林业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绿植花卉浙江产业带基地群建设等项目协议。有 X 个单位作了发言,交流分享产业发展经验,听了以后很受启发。

 下面,根据局党组安排,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浙江林业产业取得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草局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充分发挥“两山”理念发源地的先行优势,开展“全国林业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区”“全国现代林业经济试验区”两大国

 家级平台试点示范,实施了两轮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支持工商资本“上山入林”投资林业产业、推进森林康养产业、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文件,省级以上财政累计投入扶持资金 X 亿多元,林业富民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是产业规模再创新高。从林业产值看,全省总产值从 2015 年的 X 亿元增长到 2019年的 X 亿元,增长了 X%。其中,X 市林业产值突破了千亿元大关,XX 等市林业总产值均超过 XX 亿元。XX 等 X 个县(市、区)林业总产值超过 XX 亿元。从产品产量看,2019年全省经济林产品产量已达到 XX 万吨,比 2015 年增长了 XX%,山核桃产量 XX 万吨,香榧产量 XX 万吨,均居全国之首。全省主要林产工业产品中,锯材和人造板产量达 XX 万立方米,木竹地板产量达 XX 万平方米,均创历史新高。从产品营销看,林业电商异军突起,全省已建 XX 多个林产品淘宝村,占全国总数的 XX%。临安区有 X 个“电商镇”和 X 个“电商专业村”,拥有农村淘宝网店 XX 余家,四大“中国淘宝村”之一的白牛村年销售山核桃近 XX 万斤。连续举办 XX 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平均每年有 XX 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参展企业 XX 家,国际标准展位 XX 个,近五年累计实现成交额 XX 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林业展会。

 二是发展质量显著提升。通过产业集聚、企业培育、品牌提升,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产业集聚日趋明显,全省形成了实木地板、木门、红木家具、竹材加工、铁皮石斛、香榧、山核桃以及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花卉苗木等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X 个、林特类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X 个、省级林业特色产业示范县 X 个、林业特色小镇 X 个。优质企业不断涌现,全省培育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X 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 X家,联结农户 X 万户,联结基地 X 万亩,提供就业岗位 X 万多个。如江山市狠抓龙头企业发展,现有木门、人造板、家具、机制炭等龙头企业 X 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 X 家,木材加工产业链不断完善,专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名优品牌影响扩大,全国经济林产业区域特色品牌建设试点 X 个,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9 个,浙江名牌产品 X 个,“冠军”香榧 、“茶之语 ”山茶油获首批中国森林食品示范品牌,X 个林业品牌入选首批浙江知名农产品品牌百强榜。

 三是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各地大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林业一二三产比例由 2015年的 X∶X∶X 到 2019 年 X∶X∶X,接近国际成熟优势产业的结构比例。一产巩固提升,全省一产总产值 X 亿元,比 2015 年增长 X%。累计建成木本油料基地 X 万亩、竹林面积 X万亩、花卉生产面积 X 万亩;大力扶持发展林下套种三叶青、铁皮石斛等仿生栽培示范基地,全省林下经济面积 X 万亩,产值 X 亿元;建成现代林业园区 X 个,建设面积 X 万亩。二产培育壮大。全省二产产值达到 X 亿元,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林产品生产、贸易和消费大省。竹木总产值 X 亿元,竹木制品年出口额超过 X 亿美元。龙游县开展竹制品加工行业整治提升行动,关停 X 家高污染的竹加工企业,建成了年产 X 万吨竹材、X 万吨水煮笋的自动化生产线。三产发展迅猛。全省三产总产值 X 亿元,比 2015 年增长 X%。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产业成为全省林业第一大产业,2019 年产值 X 亿元,累计创建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市县 X 个、认定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养生基地和体验基地 X 个,设立省级森林休闲养生试点县 X 个,命名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X 个、森林氧吧 X 个、森林人家 X 个,修复森林古道上百条。磐安县将森林康养作为“一号产业”重点打造,2019 年游客量达到 X 万人次,综合产值达到 X 亿元,与 2015 年相比,分别增长 X%和 X%。

 四是富民作用充分发挥。全省农民 X%收入来自林业,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达到 X%,部分重点山区县农民收入的 X%以上来自林业。促农增收明显,大力推广铁皮石斛仿生栽培、香榧高效生态栽培、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等“一亩山万元钱”林业富民模式,五年累计推广面积 X 万亩,实现总产值 X 亿元,林农增加家庭型收入 X 亿元。消薄作用突出,把公益林建设、珍贵树种发展、国家储备林建设等项目与林业精准帮扶结合起来,全力助推消薄攻坚。

 X 整合公益林补偿收益权,按照放大 X 倍向薄弱村发放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统一用于投资扶贫项目,带动薄弱村集体增收。柯城区探索“一村万树”绿色期权,通过建设村企结对林“消薄飞地”项目,形成了村集体“一村万树”小周期变现增收的共享模式。

 五是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以“全国深化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以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扩规模。总结推广林地股份合作制、林木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家庭林场等三种成功模式,引导工商资本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进林业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全省已建林业股份制合作组织 X 家,经营林地面积 X 万亩,吸纳林农社员 X 户;培育专业大户 X 户、家庭林场 X 个、林业合作社 X 个。如浦江县组建香榧林地股份合作社 X 家,参股农户近 X 户,累计参股林地面积达 X 万余亩,吸引工商资本投资X 亿元。以林权流转机制改革保权益。推进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开展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发放制度试点,颁布实施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发证管理办法,有效破解林地流转全国性难题,累计发放林地经营权流转证 X 本,涉及林地 X 万亩。以林业金融改革增资本。推广多种林权抵押贷款模式,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 X 亿元,借款农户 X 万户,比前5 年分别增长 X 倍、X 倍。丽水市在全国首创“林权 IC 卡”,建立了林权信息系统,办理林权抵押贷款从一周缩短为一天,林权抵押贷款余额 X 亿元,X 万户林农获得林权抵质押贷款。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草局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全体生产经营者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浙江省林业局,向所有为林业产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级领导、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产业发展的形势和问题:从国际形势看,国际经济和疫情因素叠加影响仍然存在。新冠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林产品市场需求下降、产业供应链受到冲击已经不可避免,部分林业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面临订单减少、营收下降、成本上升、运营困难、库存高企等困境。从发展动力上看,林业生产要素制约矛盾日益凸现。支撑林业产业发展的资金、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束缚还较为普遍,产业发展资金缺口大、融资难等问题依然存在;流转林地进行规模经营的比例较低,林业规模经营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从产业结构上看,林业经营主体低小散问题依然突出。全省低小散的林农、合作社和企业居多,大中型企业比例较低,竞争能力偏低,增长方式粗放,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缺乏,林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高,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大。从社会功能上看,林业经济富民潜力还远未充分发挥。林业收入结构以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为主,财产性收入比例较低,通过产量增加收入的方式遭遇了增收瓶颈;一二三产融合度低,利益联结不紧密,带动农户增收不明显。从发展环境上看,林业产业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林产品流通环节多、效率低、成本高,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端和消费端的物流渠道均不够畅通,品牌策划、市场营销、信息服务等中介组织发育较为落后。从产业政策上看,林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尚未健全。林业产业导向不鲜明,投融资、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不完善,一产受重视程度较高,而二三产相对被忽视,社会资本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二、深刻认识建设高质量绿色富民产业的重要意义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赴我省考察调研,赋予了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并要求浙江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这对林业工作特别是林业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林业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站在“重要窗口”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推动林业“两山”转化、建设高质量绿色富民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建设高质量绿色富民林业产业,是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措施。2005 年 8 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2006 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绿色时报》发表题为《建设新农村林业肩负重要使命》的署名文章,明确提出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通过发展生态林业来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发展富民林业来推动绿色经济增长,发展人文林业来弘扬绿色生态文化。十五年来,全省林业系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道路不断前行,实现了从“卖木材”到“卖生态”、从“穷山沟”到“聚宝盆”、从“美丽风景”到“美丽经济”的华丽转变,林业产业发展硕果累累、林业“两山”转化深入人心。站在新的起点上,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我们有责任、有条件、有信心沿着“两山”发展之路走下去,推动林业“两山”实践不断深入、成果不断丰富,加快建设高质量绿色富民林业产业,提升绿水青山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努力为全国林业践行“两山”理念探索新路子、提供新示范。

 第二,建设高质量绿色富民林业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期间,深入农村和田间地头调研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提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率先突破”的要求。我省山区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村相对较多。但我省有 1 亿亩森林和三百多个自然保护地,这是巨大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加上林业本身就业门槛低、用工容量大、产业链条长、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优势,能够很好地促进农民在家就业创业,吸引城市资本、人才等要素流向山区林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可以说,林业产业发展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完全可以在全面小康、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所以,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建设高质量绿色富民林业产业与山海协作、打赢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促进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山的特色和林的优势,统筹山区和平原、城市和乡村的林业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百姓增收。

 第三,建设高质量绿色富民林业产业,是应对当前复杂局面的必然选择。当前,林业产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同生并存,危和机复杂多变。我们既要看到,受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特别是今年全球疫情扩散等因素交织叠加影响,我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产生了剧烈的分化,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我们又要看到,林业产业有效集成了投资、消费、出口等经济发展引擎,紧密联结着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资源要素,覆盖着生产、生态、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认清形势,努力化危为机,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开创新业态新模式,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抢占绿色产业革命制高点,跑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度,争当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排头兵。

 第四,建设高质量绿色富民林业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对林产品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对有形物质产品的需求向对无形精神产品延伸。林业产业不仅肩负着生产物质产品、保障林产品供给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和文化产品、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使命。实践证明,凡是林业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地方,整个经济发展质量都比较高、生态环境都比较美、群众绿色幸福感获得感都比较强。我们要围绕“高层次”和“绿色”两大重点,大力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的林产品,让城乡群众享受山水风光、生态体验等无形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加快建设高质量绿色富民产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建设高质量绿色富民产业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践行“两山”理念,聚焦“重要窗口”建设,以全国林业践行两山理念先行示范省为目标,坚持走产业融合化、产品品牌化、主体多

 元化、经营数字化的路子,加强改革创新,优化要素配置,推进集群成链,努力打造林业“两山”转化样板区,推动林业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到 2025 年,全省林业产业产值达到 1万亿元,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达到 20%以上,新建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 500 个,新培育国家和省级林业龙头企业 120 家。

 根据我省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重点发展五大千亿主导产业:

 一是壮大林下经济。实施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帮扶计划,推广“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模式,突出发展浙江林下道地药材,建设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构建“林下种,林中养,林上采,林间游”的立体发展格局。到 2025 年,全省林下经济种植面积达 700 万亩以上,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 1000 亿元以上。

 二是做强木本粮油产业。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引导低产低效林更新改造,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推进全产业链建设,实现木本粮油产品供给不断增加,产品开发持续发力,质量安全有效保障,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到 2025 年,全省木本粮油种植面积达 500 万亩以上,年产木本食用油 11 万吨以上,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 1000 亿元以上。

 三是优化花卉苗木产业。加强新优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引导发展婚庆礼仪、家庭园艺等业态,努力实现“花农增收、花企增效、花业增长”,进一步巩固扩大花卉产业强省的地位和优势。到 2025 年,力争花卉全产业链年产值达 1000 亿元以上。

 四是提升竹木产业。建设竹木初级加工小微园,优化提升竹木精深加工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业态和新型产品,大幅提高终端消费品比重,逐步建成绿色生态、优质高效、结构合理的高质量竹木产业发展体系。到 2025 年,力争竹木业年产值达 3000 亿元以上,竹木龙头企业 100 家以上。

 五是拓展森林康养产业。完善区域发展联动机制,培育集医疗、养生、养老、旅游、教育、文化、体育等于一体的森林康养产业体系,打造国际知名的森林康养目的地。到 2025年,力争全省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产值达 3000 亿元以上,年接待游客人数 5 亿人次以上,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 100 家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因地制宜,改革创新,重点是打通五个通道、构建五大体系。

 第一,要打通林业规模经营通道,构建多元化市场主体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我们需要突破“一亩三分地”的空间束缚和“零落满天星”的主体分散困局,走规模化、集聚化之路。一是大力发展林业股份经营主体。要加快引导林地经营权流转,出台股份流转激励政策,支持组建林业股份合作社,采用“林农入股+保低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鼓励合作社与社会资本、国有林场等开展项目合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特别是丽水等地要在国乡合作造林基础上,大力推进国乡股份合作经营机制,努力实现政府得资源、农民得效益。二是加快培育家庭林场。各地要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完善服务,鼓励农户向家庭林场转型,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林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利用家庭承包林地或流转林地,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林业生产,实现专业经营、规范管理,促进在乡就业、增收致富。三是不断壮大林业创新企业。目前我省林企 90%以上为中小企业,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人均劳动生产率不到发达国家的 1/5,特别是二产的初加工产品比重过大,附加值较低,精深加工产品较少。要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基金支持,加快优质创新企业转型升级,加大低小散企业的联合和兼并重组力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上市。引导企业向园区、优势区集聚,利用技术集成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发展新的产业集群,创建各类林业产业示范区,引领提升全省产业发展水平。

 第二,要打通林业营销市场通道,构建数字化贸易流通体系。要汲取今年疫情影响造成的林产品滞销教训,坚持线上线下和出口内销同步发力,品牌塑造和智慧销售同步推进,想

 方设法让林产品叫好卖座。一是加强交易平台建设。依托特色林业优势产业,发展林产品电商园区、“淘宝村”、电商平台,利用直播带货、场景体验等新模式,拓宽销售渠道。省里将与国内主要电商合作推出全省优质林产品展示和直销平台,推广知名企业产品。加快发展林业会展经济,继续办好森博会、苗交会、生态旅游节等国家级、省级展会平台和节庆活动。推广常山山茶油指数和临安山核桃指数等做法,着力培育区域性产业集聚中心、交易中心和价格信息发布中心,鼓励具备产业优势的地区组织举办产销对接活动,着力搭建产业合作、经贸洽谈平台,促进林产品顺畅销售。二是提升市场流通水平。加快物流体系建设,提升林产品产地分拣包装、仓储运输等方面的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减少流通环节、缩短流通时间,提高流通效率。发展直供直销、快递配送、私人订制、连锁经营等新型营销方式,构建辐射国内国外市场的营销网络。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重点林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科学采集和权威发布重点林产品产销信息,为林业生产经营者决策提供服务,避免林产品市场的大起大落。完善林产品贸易摩擦风险预警与协调机制,加强应对措施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维护我省企业合法权益。三是加强品牌市场营销。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开展宣传推荐活动,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应用大数据等技术,通过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创建自有品牌,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和销售热点。积极推动“转内销”,支持企业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鼓励外贸企业拓展销售渠道,促进国内消费提质升级。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发挥世界浙商优势,扩大林业对外合作交流,推动浙江林业品牌走出去。

 第三,要打通科技支撑通道,构建精准化创新驱动体系。要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业态和模式创新,力争在市场竞争中抢占高地、赢得先机。一是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要鼓励企业申报国家和省产业科创平台,加快建设科技园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发挥省院科技合作等载体优势,重点围绕生物种业、新材料研发、产品精深加工、智慧林业等领域,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实施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加强技术整合集成创新。积极争取设立国家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打造林业机械化、智能化装备产业高地,加快机器换人进程。二是加大成果转化力度。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共建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鼓励科研人员到林业专业合作社、企业任职兼职,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参与分红等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三是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建立更为紧密、更为广泛的省市县三级林业科技服务平台,发挥首席推广专家、乡土专家、科技特派员、责任林技员作用,更多地走进山区林区园区,更好地开展联村联企联户服务,深入实施科技富民行动。

 第四,要打通林业金融市场通道,构建特色化金融政策服务支撑体系。目前我省林业产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林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预期收益质押贷款等林业金融改革还有很多阻点,需要我们坚持改革创新,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撑作用。一是扩大林业融资渠道。大力开展“林业+金融”战略合作,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降低贷款门槛、延长贷款周期,推广林权抵押贷款、林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等贷款方式,重点解决抵押、评估和变现的问题,扩大林业融资规模和覆盖面。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强森林生态功能价值评估核算,健全森林质量、湿地、公益林等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创新生态补偿、市场交易、绿色金融服务等机制,推广“一村万树”绿色期权等成功模式,打通资源、资产、资金的转化通道。二是拓展林业政策性保险。林木综合保险要扩面、增量、提标,积极推广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成本收益保险等林业地方特色品种保险,使更多的林业企业能够享受到政策性保险的红利,减低林业产业经营风险。三是加大财政支持。整合财政资金,谋划实施一批林业重大项目,特别是要加大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竹材初级加工小微园区、林区作业道路建设等影响林业产业良性发展的政策支持。加强林业资金项目监管,全面实施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管理。积极与财政、发改等部门对接,努力争取林业企业的优惠税收政策。

 第五,要打通林业营商环境通道,构建法治化创业支持体系。去年 10 月,《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颁布,从国家层面夯实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基础。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为市场主体服务,加快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最大限度地解放林业生产力。一是营造更优质的环境。深化林业“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大林业涉企简政放权力度,优化林业涉企、涉产政务办事流程,持续提升投资发展林业产业便利度。规范设施林业用地管理政策,探索国有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政策,有效盘活森林资源,释放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吸引工商资本“上山入林”。二是提供更专业的服务。着力发挥林业专家团队和各类行业协会的作用,编制林业产业投资指南,发布林业产业发展报告,研究林业行业投资指数,强化产业发展的精准智控。大力培育森林资产评估、病虫害防治、果品采摘、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加工销售等专业化服务队伍,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解决好基层、林农和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中的用工需求,实现精准对接、专业服务。三是生产更放心的产品。积极制定完善林业标准,建立健全食用林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合格证管理制度,着力构建质量追溯制度、企业诚信机制、产品认证体系“三位一体”的安全监管模式,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全程可监控,确保林产品消费安全和优质优价,打造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市场环境。

 四、进一步强化建设高质量绿色富民产业的组织保障 建设高质量绿色富民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强化各项举措,真正把最优惠的政策送到山区林区,把最大化的红利送到千家万户。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近年来,省里已出台了多个林业产业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并将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建设、绿色富民产业发展、油茶生产保供等指标纳入省对市、县的各项考核指标体系,今年森林浙江考核也将对这方面作专门要求。各级林业部门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争取将林业产业发展纳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融入乡村振兴和大花园建设总体发展战略当中,做到规划方案优先制定、政策制度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优先保障。要整合相关部门优势资源,科学编制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逐步建立以政府支持为导向、社会资金为主体的投入机制,力争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和品牌培育等领域取得突破,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要切实发挥好考核的导向作用,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通报,表扬先进、督促落后。

 二是集聚各方力量。省林业局专门成立林业“两山”转化专家指导委员会,专题研究林业经济发展工作。各地也要组织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发展产业,吸引各类主体、人才、资金等要素进入林业,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合力。要充分发挥各林业产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社会团体服务机制,引导企业和广大林农瞄准市场行情,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要健全管理机构,配齐人员力量,完善林业产业人才引进、教育培养机制,着力建设一支与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是营造浓厚氛围。今年,省里还将举办首届长三角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义乌森博会、一月一名山等主题活动,做好“两山”理念提出 15 周年系列宣传,以更大声势宣传我省林业产业,以更大力度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各地要积极谋划一批宣传主题,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网络、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技术、典型,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同志们,建设高质量绿色富民产业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牢牢扛起“三个地”的政治责任和“重要窗口”的使命担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全力推进高质量绿色富民产业发展,为“重要窗口”建设贡献林业力量。

推荐访问:会上 讲话 产业发展
上一篇:2020年贵州省部分法院聘用制书记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
下一篇:(7月整理)无人机农业技术中应用前景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