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per-Jumper矫治器治疗Ⅱ类骨性下颌后缩口腔功能间隙变化的研究|下颌前移矫治器

来源:导游资格 发布时间:2019-03-29 点击:

  [摘要]目的:量化评估经Jasper-Jumper矫治器治疗的骨性下颌后缩患者治疗前后口腔功能间隙变化。方法:采用国产Jasper-Jumper矫治器临床矫治30例骨性下颌后缩患者,拍摄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和手腕片。结果:Jasper-Jumper矫治器治疗5-7个月(平均6个月)后,口腔功能间隙面积平均增加了5.67mm2,前下面高平均增加了3.46mm,后面高平均增加了1.90mm。结论:Jasper-Jumper矫治器矫治骨性下颌后缩使口腔功能间隙有明显增大,有利于上下颌骨关系以及口(牙/合)系统功能的完善。
  [关键词]Jasper-Jumper矫治器;骨性Ⅱ类关系;下颌后缩;口腔功能间隙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7-0974-02
  
  Jasper-Jumper矫治器是由Jams Jasper根据Herbst矫治器作用原理改良设计的一种新型固定式功能矫治器。与Herbst矫治器相比,Jasper-Jumper矫治器结构较为简单,并且更为柔软且富有弹性,其戴入、加力、拆除以及口腔卫生的维护更为容易,患者感觉更为舒适,下颌前后向和侧向运动更为自由。国内关于此类矫治器治疗骨性下颌后缩患者的研究并不多见,作者前期的研究发现Jasper-Jumper矫治器可以促进下颌骨的生长,有效地改善下颌后缩的侧貌,同时对口腔功能间隙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X线定位头影测量分析,采用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探讨Jasper-Jumper矫治器矫治后患者口腔功能间隙以及面高的改变。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与研究对象:2004年12月-2005年9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骨性下颌后缩患者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11-15岁,平均13岁。纳入标准;临床诊断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结果显示上颌正常,下颌后缩,10°>ANB>5°,牙龄为ⅢA-ⅢC,深覆(牙/合)、覆盖,尖牙、磨牙为完全远中关系,根据Hagg手腕骨判断患者骨龄为MP:E-F,即所有样本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患者面部无偏斜,未接受过正畸治疗,身体健康。
  
  1.2 矫治方法:第一阶段排齐整平上下前牙列,直至方丝能完全入槽,弓丝末端回弯。若第二磨牙萌出,可在其上装配带环。另外,下颌弓丝前牙段可加冠舌向转矩,末端可加后倾曲,以增强支抗。在上颌磨牙间使用腭杆,下颌使用固定舌弓来增加支抗。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测量所需推杆的长度:嘱患者前伸下颌,在中性关系位咬住不动,然后用尺测量从上颌第一磨牙口外弓管远中端到尖牙托槽远中端(或选定的阻挡点)的距离。注意将下颌弓丝向后结扎牢靠。选择好合适尺寸的推杆,再将固位栓套在弹簧装置远中末端的孔中,从上颌磨牙口外弓管的远中向近中插入,将长度20-22mm的弹簧安装后,推杆末端勾挂于一下颌弓丝尖牙远中,并夹紧不让其滑脱出来。30例患者均在开始矫治3-4个月后,装配上Jasper-Jumper矫治器。治疗5-7个月,平均6个月,矫治前后均为患者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1.3 测量指标:
  1.3.1 口腔功能间隙的测量。

  1.3.2 面高的测量。

  
  1.4 测量方法:用硫酸纸定点画线,然后进行扫描,以“电子测量尺”软件进行测量,由作者本人反复描图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以降低误差。
  
  1.5 统计方法:方法误差主要来自参考点的确定,以及测量尺的应用。为了评价由此带来的误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本实验对每张x线片描绘测量两次,间隔时间为2周,进行测量分析得到两组数据并从60张X线片中随机选取20张(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评估误差,d为两次测量的差值,n为病例数。结果显示测量误差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Jasper-Jumper矫治器治疗前后面高的变化见表1。

  
  2.2 Jasper-Jumper矫治器治疗前后口腔功能间隙的变化:Jasper-Jumper矫治器治疗后,患者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由治疗前的(18.84±2.92)mm2增大到(23.17±1.57)mm2,平均增加5.67mm2(P<0.01)。其中上间隙增加了1.18mm2(P>0.05),下间隙增加了4.52mm2(P<0.01)。
  
  3 讨论
  
  Jasper-Jumper矫治器是由Herbst矫治器改良而来,其作用土要通过弹性杆装置将肌力间接施于上下牙列,并将下颌靠弹力推至前伸位置,使下颌在前伸状态下行使功能。本研究采用Jasper-Jumper矫治器积极治疗30例骨性下颌后缩患者,促进了下颌骨的生长,上颌骨的生长得到了一定的抑制,矢状关系的颌骨不调得到了显著改善,口腔功能间隙的变化如何呢?赵志河采用FR-1,袁东辉应用Twinblock矫治器分别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都观察到了矫治后口腔功能间隙欠状向面积显著增大。本研究结果也支持以前的研究,经Jasper-Jumper矫治器治疗后,患者的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由最初的18.84mm2增加到23.17mm2,其中主要表现为下间隙的增加。同时,经Jasper-Jumper矫治器治疗后,前下面高增加了3.46mm(P<0.01),后面高增加了1.9mm(P<0.05),前上面高、前下面高、后面高均明显增加引起了口腔功能间隙矢状断面面积的增大。前后面高比在矫治后的变化更趋于正常值,面型更趋于协调,说明下颌骨已发生了适应性改建。
  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Moss首次提出了“功能基质假说”,他认为:颅面的生长足对功能需要的反应,局部的、区域性因素在颅面生长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功能基质分为骨膜基质和囊基质,前者的代表为咀嚼肌、牙齿、神经、血管及腺体等,后者包括由大脑软膜、脑脊液等组成的神经颅囊基质和颌面囊基质,及口鼻咽腔功能间隙。口腔功能间隙作为囊性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颌面部生长发育、错骀畸形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Moss认为功能基质是颅颌而生长的决定因素。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通常引起口腔功能间隙的紊乱,表现为下颌后缩,下颌骨的生氏有赖于口腔功能间隙的扩张,其生长的动力源于口腔功能间隙的功能需要。Jasper-Jumper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时前导下颌,打开咬合,在“矫治力”这个局部因素的作用下,刺激并引导髁突向后生长,使后面高明显增大。重建了正常的功能间隙,使下颌骨得以正常发育。当然,理想的方法是测量口腔功能间隙三维方向的变化,但本实验通过测量头颅定位侧位片中口腔功能间隙矢状断面面积即二维的空间变化,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总之,本研究为临床更好地应用Jasper-Jumper矫治器治疗骨性下颌后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Jasper-Jumper矫治器的作用,使口腔功能间隙明显增加,有利于前突后缩面型的改善,同时促进了口(牙/合)系统功能的稳定。

推荐访问:矫治 下颌 间隙 口腔
上一篇:【皮肤色素痣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分析比较】先天性色素痣治疗方法
下一篇:大脚趾外翻怎么办 [严重拇外翻畸形手术矫治的远期疗效分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