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来源:选调生 发布时间:2020-09-19 点击:

 2016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1.什么是医院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1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3.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4、消毒灭菌的原则是什么?

 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宫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

 2

 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5.什么是标准预防概念?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6、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1)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

 3

 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7、标准预防指施:

 (1)洗手和手消毒(手卫生);

 (2)在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或上述物质可能发生飞溅时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包括手套、口罩、帽子、护目镜、隔离衣、防护围裙、防水鞋或鞋套等;

 (3)及时、正确处理使用后被污染的仪器、设备和布类。防止微生物污染其他患者和环境;

 (4)小心处置锐器,医疗活动中预防锐器伤的发生;

 (5)注意环境控制,对环境进行日常清洁和卫生处理;

 4

 (6)正确地处理医疗废物。

 8.什么是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

 指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乙肝、丙肝和梅毒等血源性传染病的携带者或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以及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或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而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

 9、暴露于血液和体液后如何紧急处理?

 (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在伤口旁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冲洗后应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5

 (4)采集感染源病人的血清学进行检查,并及时向医院的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给予预防性治疗。

 (5)报告:发生职业暴露时、报告部门负责人,并填写《医务人员血液/体液锐器损伤登记表》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院感科人员接到报告后应评估暴露的级别,指导暴露后的处置。若暴露源HIV阳性,保健科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立即向辖区抗艾滋病病毒安全药物储备库报告,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24小时以内)开始预防用药,并抽血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和肝、肾功能,并将该血清留样备用。

 10.什么是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掖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6

 11.艾滋病毒职业暴露分几级?

 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暴露、二级暴露、三级暴露。

 12.艾滋病的分级预防:

 (1)一级是预防未感染的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2)二级预防是使感染者能够早期诊断、早期得到治疗、教育和咨询服务,延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同时减少艾滋 病病毒在人群中进一步传播;

 (3)三级预防是通过医疗和其他社会支持服务,改善艾滋病病人的生命质量,延长他们的生存时间。

 13.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1)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即认定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

 7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选用个人防护用品。

 (3)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4)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毛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5)进入确诊或可疑空气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

 8

 (6)对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防护参照(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控制方案》执行。

 (7)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正确着装,并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8)经过专门的培训后,医务人员应掌握正确的防护技术,方可进入隔离病区工作。

 (9)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脱程序及选用原则应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的要求。

  14.医院人员利器预伤、血液、体液暴露如何报告?

 (1)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隔离制度。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应严格执行预防利器损伤的措施,一巨发生利器损伤、血液或体液暴露,处理流程具体见暴露于血液/体液的紧急处理流程。

 (3)医务人员在利器损伤、血液、体液暴露

 9

 后应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报告(医生向科主任、护士或工勤人员向护士长报告)。

 (4)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和/或《血液体液暴露登记表》(可在院内网下载),部门负责人确认、签字后送交医院感染管理利。

 (5)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评估损伤、暴露程度并指导处理。

 (6)追踪和随访: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督促锐器伤当事人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和感染标志物检测,并负责追踪确认

 15.什么叫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16.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17.卫生手销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10

 18.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19.手卫生设施?

 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20.洗手原则及指征?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 (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洗手指征: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11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3)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21.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如何管理?

 (1)医院采购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必须取得省级以上药监部门颁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卫生许可批件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用合格产品。进口的一次性

 12

 导管等无菌用品应具有国务院药监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用品应具有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等中文标识。

 (2)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统一由设备科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设备科每次购货必须按采购制度执行,严把质量关。

 (3)进院用品有专人负贵建立登记造册,内容包括:供货单位、厂家、用品名称、数量、规格、批号、消毒灭菌有效期、相关证号、经办人、签名等

 (4)用品存放通风干燥阴凉室内物架上,严防用品包装破损、失效、霉变,严禁不合格用品发放使用科室。

 (5)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药监管理部门。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

 (6)用品用后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22.什么叫隔离?

 概念: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由

 13

 患者及携带者传染他人的措施。目的:切断感染链中的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最终控制或消灭感染源。

 哪些患者需要隔离:处于传染期内的患者、可疑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多重耐药菌感染者。

 23. 隔离标志有哪些?

 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24. 如何对不同传播途径的疾病进行隔离与预防?

 (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它途径的传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14

 出入。

 (4)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5)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同一房间。

 (6)建筑布局符合相关规定。

 25.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有哪些?

 (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必须进行接触隔离,医生要下床边隔离医嘱,护士在床牌上挂接触隔离标识。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并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3)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卫生洁具、医疗护理物品单独使用。

 15

 (5)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6)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16

 26.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

 17

 27.医院建筑区城划分:

 根据患者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应将医院分为4个区域。

 (1)低危险区域 包括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馆、生活服务区等

 (2)中等危险区域 包括普通门诊、普通病房等。

 (3)高危险区域 包括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病房)等。

 (4)极高危区域 包括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等。

 28.什么叫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29.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18

 30.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该如何处置?

 (1)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2)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3)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31.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如何报告?

 (1)散发感染病例一旦确诊,经治医师应在24小时内通过我院院内网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同时在临时医嘱上写明“院感已报”。

 (2)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对上报病例进行核实,并与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临床经治医师、护士共同查找感染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经治医师除

 19

 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外,应及时报告医院保健科,并按《传染病防治法》及其有关规定采取防控捎施。

 (4)对多重耐药茵(MDRO)的感染病例,遵照协和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方案》(附录五)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32. 医院感染病例暴发流行如何报告?

 (1)各级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2)出现疑似或医院感染暴发时。所在科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上报分管院长和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暴发流行。

 (3)经/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调查证实发生疑似或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应当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医务部应于12小时内向所在

 20 地疾

 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发生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4)当发生下列情形时医院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可熊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5)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的规定进行报告。

 33.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的预防控制:

 (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21

 (2)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

 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侧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做出判断。

 22

 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制定防控措施,督促相关科室落实执行。

 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34.传染性疾病预防方案及控制措施:

 (1)医院各级人员都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实施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规,认真执行我院制定的各项消毒工作制度,规范消毒隔离技术操作,杜绝因消毒、灭菌效果未达到标准要求,而造成的传染病发生。

 (2)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医疗用品不能重复使用,防止因医疗用品消毒灭菌效果未达到标准要求和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传染病传播。

 (3)各科室发现传染病患者,要及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要根据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种类

 23

 不同,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及时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蔓延。

 (4)传染病人污染的物体表面、空气、医疗器械等必须做好终末消毒措施。

 (5)认真执行上级部门对传染病管理的流程,按照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要求做 好管理。

 (6)发现传染病人应根据疾病的种类按照规定时限和程序及时上报。

 (7)对需要在我院治疗的传染病人.所收住科室应按照传染病的分类进行专用病房收治、分类处置,防止交叉感染。

 (8)传染病病人使用的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要专人身用,用后的血压计、听诊器要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体温计用0.2%过氧乙酸或500mg/1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

 (9)传染病人做完B超后,其探头、检查床单位等应进行终末消毒。

 24

 (10)医护人员要增强个人防护意识,规范使用各种必要的防护用品。接触病人后均应洗手或消毒双手。(详见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33. ICU经常发生哪些医院感染?

 (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3)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4)多重耐药菌株感染。

 36. ICU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患者自身的因素。

 (2)增加细菌在口咽部和(或)胃部的定植。

 (3)促进气溶胶或定植茵吸入和反流。

 (4)医护人员的手被细菌污染或有细菌定植、被污染的呼吸设施使用延长、呼吸机回路管道频繁更换(≤24h )、近期做过支气管镜检查等。

 37.预防ICU危重患者医院获得者得性肺炎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1)如无禁忌证,将床头抬高300~450。

 25

 (2)对有发生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常规做口腔护理或嘱用口泰漱口、每天至少2次。

 (3)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4)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每天应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5)加强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的管理。

 (6)人工气道吸痰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7)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8)鼓励术后患者(尤期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患者正确咳嗽、翻身和拍背。

 (9)有关预防措施对全体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教育堵训。

 38.引起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微生物因素。

 (2)患者因素。

 (3)导管相关方面。

 26

 (4)皮肤消毒。

 (5)插管技术与插管部位。操作者插管技术好,选用锁骨下静脉置管可降低感染的发生。

 (6)输入液体的污染及其他部位感染的血流播散,也易发生感染。

 39.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主要有哪些预防与控侧方法?

 (1)加强对插管的医生和导管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2)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操作人员应戴口罩、帽子、穿无菌手术衣、铺大的无菌巾,严格执行手卫生。

 (3) 2%氯已定消毒皮肤预防感染效果最好。

 (4)常规更换中心静脉导管不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

 (5)加强插管后局部皮肤及导管接口的护理。

 27

 40.血液透析相关性感染有哪些?

 包括外瘘感染、内瘘感染和经皮静脉穿刺插管感染等。外痰感染主要是由于皮肤出口和导管接头处容易感染,继发血栓形成。内瘘感染主要是穿刺污染、穿刺皮肤消毒不严、无菌操作不当等引起。

 41. 血液透析室减少疾病传播的措施有哪些?

 (1)每天透析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地面、桌面每天湿式式擦拭;床单、被套必须一人一换。

 (2)工作人员必须有清洁、污染的概念,有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 严枯洗手、戴手套和口罩或面罩;定期检测肝炎标志物,阴性者可注射乙肝疫苗; 当皮肤破损时,应立即冲洗、消毒,再进行局损的皮肤感染病毒。

 (4)对患者的用血要严格控制,尽量不要

 28 部包扎,皮肤破损严重时应戴手套,防止经破

 输血,可使用红细胞生成素;透析患者的饮食应富含优质蛋白质,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5)凡患者使用过的机器及用具等均应严格进行清洁消毒,如透析机控制面板、可能被血液污染的表面、机器内部管道、医疗器件(剪、钳、听诊器、血压表等)、台面、床、椅等及时清洁消毒处理;及时清除污物与潜在性的感染性废物,放入防漏的包装袋内运送。

 (6)严格限制患者家属进人血液透析室的医疗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7)定期检测反渗水细菌和内毒素的污染程度。

 42.血液透析器复用应做好哪些防护? 复用透析器的工作人员应接受培训。并确认其能力。操作时应戴手套、防护镜和穿防水衣,以防消毒剂喷溅。工作环境保证通风。每一位可能接触患者血液的工作人员均应采取预防感染措施。从事已知或可疑毒性或污染物溅洒的操作时,应戴面罩及口罩。复用间应设有

 29

 紧急眼部冲洗水龙头,确保复用工作人员一且被化学物质飞溅损伤时能即刻有效地冲洗。

 43.血液透析器一般可以复用多少次? 采用半自动复用程序,低通量血液透析器复用次数不超过5次,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复用次数不超过10次,采用自动复用程序,低通量血液透析器推荐复用次数不超过10次,高通量血液透析器推荐复用次数不超过20次。

 44.什么是医疗废物?

 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 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包括使用后医疗用品(如注射器、输液管、棉签、敷料、棉球、纱布、手套等)、使用后一次性医疗器械、各种传染病人用品等。

 45.医疗卫生机构是否需要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

 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

 30

 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46.外来医疗器械如何处理?

 由中心供应室统一清洗、消毒、灭菌。

 47.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

 (1)卫生部六项标准: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WS/T311-2009,2009-04-01发布,2009-12-01实施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1-2009,2009 -04-01发布,2009-12-01实施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11-2009,2009-04-01发布,2009-12-01实施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P 311-2009,2009-04-01发布,2009-12-01实施

 3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T 311-2009,2009-04-01发布,2009-12-01实施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T 311-2009,2009-04-01发布,2009-12-01实施

 (2)《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8号,2006.7.8发布,2006.9.1起实施

 (3)《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卫医政发〔2009) 73号,2009.7.20发布,2009.12.1实施

 (4)《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 130号,2008.8.27发布并实施

 (5)《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

 32

 作指导原则(试行)》

 卫医发[2004] 108号,2004.4.6发布,2004.6.1实施

 (6)《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380号国务院令,2003.6.26发布并实施

 (7)《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6号),2003.10.15发布并实施

 (8)《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2.11

 33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您的在线图书馆

 1

推荐访问:医院感染知识试题库 感染 医院 相关知识
上一篇:党支部预备党员考察细则教材
下一篇:如何撰写党政机关公务接待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