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及其实践启示

来源:实践技能 发布时间:2022-10-19 点击: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围绕人民健康发表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人民健康,怎样发展人民健康”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健康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健康理念和中国共产党保障人民健康的历史经验构成了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生成基础,影响人民健康的因素日趋复杂、统筹发展人民健康的事业日趋紧迫是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背景。新时代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人民健康领域的改革创新,实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措施,依靠人民群众打赢人民健康保卫战,不断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民健康事业不断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人民健康;医疗卫生;以人民为中心;健康中国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21(2022)03—0029—11

[基金项目]2021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基金项目“高校‘三全育人’的理论解读与机制构建”(SYH2021—015)

[作者]陈琪,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太原工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讲师,北京 100044

21世纪以来,各种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不仅严重威胁人民身心健康,更影响了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重视人民健康事业,通过多方举措推动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考察现实社会各种风险挑战的基础上,从全新的理论视野提出了“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将人民健康事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围绕人民健康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人民健康,怎样发展人民健康”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我国发展人民健康事业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生成基础和现实背景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有着独特的生成基础和现实背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健康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健康理念和中国共产党保障人民健康的实践经验是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生成基础,现实背景则是影响人民健康的因素日趋复杂、统筹发展人民健康的事业日趋紧迫。

(一)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生成基础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有着独特的生成基础,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健康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健康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保障人民健康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健康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人的健康及卫生建设等观点为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提供了思想指导。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时,十分关注人的健康问题。他们发现在资本主义剥削社会中,资本家无休止地榨取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使得工人阶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得不到任何保障。“资本是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①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应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剥削制度,建立一个“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②。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将会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们提出了“保护健康,保持一切基本源泉即劳动能力本身”③的观点。最后,列宁也十分重视卫生建设,号召大力发展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以保障人民健康。他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①列宁不仅推动制订完善强制性的保障人民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规章制度,还号召大力培养医学人才,开展医学研究,不断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正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民健康观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基础上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健康理念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的思想指引,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健康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强身健体能够延年益寿之说,早在夏代已有锻炼身体的学校,周代已有规模盛大的“运动会”。养生不只是锻炼身体,使身体健康那么简单。除了体育运动和合理的饮食之外,养生和精神状态、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从先秦诸子到魏晋名流,从唐宋文人到明清雅士,养生之道被不断传承和发展,留下了大量宝贵经验。从老子的恬淡寡欲,到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千金方》,再到白居易的乐天随意、苏东坡的通脱豁达,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主旨是天人合一思想,崇尚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健康理念,后人陆续提出的阴阳平衡以及五行学说,无不体现出古人对健康的独到见解。

3.中国共产党保障人民健康的实践经验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民健康,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都能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促进人民健康事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1922年5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提出“八小时工作制案”决议,以保障工人健康权益。1933年11月,毛泽东在《长冈乡调查》一文中指出:“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革命力量。如长冈乡一样,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①1952年6月,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②,规定了我国体育运动的根本任务和目的,为刚刚起步的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们党一直在推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防治人畜疾病、保障人民健康起到很好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1983年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确定了医疗卫生事业的方针,即“预防为主、城乡兼顾、中西医结合”③。1997年,考虑到区域间、城乡间医疗卫生设施配置差距较大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确定了“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①的卫生工作方针。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⑤2013年7月,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内在地包含着“以人的健康”为本的思想。

(二)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背景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立足于我国新时代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影响人民健康的因素日趋复杂,统筹发展人民健康的事业日趋紧迫,必须高度重视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1.影响人民健康的因素日趋复杂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也在加快发展,城镇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疾病防控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然而,影响人民健康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相关事务治理难度也越来越大。首先,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在健康方面表现为人民对健康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对医疗和保健服务需要越来越多样化。而我国现有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还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的医疗和保健服务需要。其次,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12月,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了17603万人左右,占总人口的12.6%。①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亟需完善。最后,医疗健康资源分配不平衡。我国长期存在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部、西部医疗健康资源分配不均的状况,影响人民健康事业的公平性。此外,我国还存在中西医如何有效结合、如何创新以保障人民健康的问题。以上问题相互交织,导致影响人民健康的因素异常复杂。

2.统筹发展人民健康的事业日趋紧迫

2017年12月,习近平参加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②当前,关注人民健康是从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为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所作出的统筹安排。首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人民的迫切期待。人民面临影响健康的疾病谱不断变化,传统疾病依然存在,新型疾病层出不穷,人民“看病难、看病贵”是人民健康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其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亟需健全,人民防线也亟需巩固。各种传统疾病与非传统疾病频发,对人民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对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人民防线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人民健康事业发展任重道远。最后,要关注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与人民健康紧密相关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威胁着人民健康,对全民健康构成巨大隐患。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我们党应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持之以恒关注人民健康,统筹解决人民健康领域的种种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从什么是人民健康、人民健康的内容和地位、怎样发展人民健康等方面进行认识和理解。

(一)什么是人民健康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对于什么是人民健康进行了深刻阐释。他提出,人民健康既是全民健康,也是共建共享健康。

1.人民健康是全民健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指导自己执政实践的基本理论原则和行为准则。“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①人民健康是囊括全体人民的健康,即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包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不同身体状况的全体人民。习近平强调:“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要重视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妇幼健康,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关注流动人口健康问题,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②

2.人民健康是共建共享健康

人民健康不仅强调全民健康,更强调促进全民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证人人公平公正获得健康资源,共建共享健康成果。“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③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④作为一切工作的准则。在坚持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道路上,习近平强调,“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要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⑤,“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⑥。

(二)人民健康的内容

习近平认为,人民健康既包括人民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也包括培育人民的健康生活新理念。

1.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水平不高,人民身体素质整体较弱。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身体素质有了极大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不断强调要通过发展体育事业促进人民身体健康。2016年8月,他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①除重視人民身体健康以外,习近平也关注人民心理健康,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②。

2.培育人民的健康生活新理念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健康问题都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健康生活新理念。习近平强调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③。2020年2月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强调要“进一步培养居民健康生活习惯”①。因此,重视人民健康内容的建设,需要普及人民健康新理念,通过多渠道帮助人民提升健康素养,树立绿色健康的发展理念,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把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对人民健康给予了高度关注,他反复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⑤,并将人民健康事业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项指标中,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确保人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因此,习近平一再强调“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⑦,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可见,人民健康是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深刻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真正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2.把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人民健康关乎人民的全面发展,是维系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内在要求。“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⑧正如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①,因此人民健康的重要地位不容小觑。习近平明确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应持之以恒关注和发展人民健康。2019年6月,《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再次强调建设健康中国,同时成立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四)多种举措推动人民健康事业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着力推进人民健康事业发展。

1.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人民健康事业发展

2016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了新形势下人民健康事业发展的工作方针,即“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③。改革创新就是去除影响人民健康事业发展中的不合理因素,并赋予其新的内容,使之合理完善。特别是要推动卫生健康领域的改革创新,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健康道路。

2.保障人民健康需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①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制度,推动医疗卫生领域相关政策落地。习近平强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⑤二是要处理好医疗卫生体系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习近平提出:“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政府要有所为,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市场要有活力。”⑧这一论述对于在医疗卫生体系中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预防是阻止疾病发生和传播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人民保持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早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就提出“要重视重大疾病防控,优化防治策略,最大程度减少人群患病”⑦。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食品安全卫生监管、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途径,达到预防疾病和疫情、实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目标。

三、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实践启示

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下,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从坚守人民立场,推动改革创新,注重协同配合、构筑人民防线等方面出发,推动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人民健康事业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全方位覆盖人民健康,同时贯彻落实大健康、大卫生理念。

1.确保全方位覆盖人民健康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我国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导。我们应始终重视人民健康,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首先,确保人民健康主体全覆盖。2018年10月,习近平在广东省清远市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①同样,在人民健康事业发展道路上,也要确保“一个也不能少”,既要针对妇女、婴幼儿、青少年学生和老年人开展专项健康活动,也要对残疾人的康复问题、流动人口与低收入人群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人民健康主体的全覆盖。其次,保证人民健康内容全覆盖。既要关注人民身体健康,也要关注人民心理健康;既要关注传统疾病,也要关注各种新型疾病。最后,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点。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强调:“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②应普及预防知识,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宣传“不治己病治未病”(《黄帝内经》)的中医药养生理念,从而全方位实现对人民健康的维护。

2.贯彻落实大健康、大卫生理念

大健康是指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进行多方面、全过程的健康关注;大卫生是指从全社会整体出发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应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构建人人参与健康、人人建設和享有健康成果的共建共享新形态。一是要宣传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①当前我们秉承的发展理念必须是科学的、健康的、可实施的,即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二是要发展健康产业,满足人们健康的多元需要。随着人民健康需要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应积极发展健康产业,除继续大力发展药品和医疗器械产业外,还应加大保健品产业发展、健康咨询及检测评估以及养老院、康复产业的建设,形成“防一治一养”健康生产模式。三是将健康中国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衡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强调健康中国建设,并在2019年制订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15个专项行动。这些专项行动的开展效果都是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二)持续推动人民健康领域的改革创新

持续推动人民健康领域的改革创新是推进人民健康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应从构建现代化医疗卫生体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两方面着手推动人民健康领域的改革创新。

1.构建现代化的医疗卫生体制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在新时代,要持续推动人民健康领域的改革创新,构建现代化的医疗卫生体制。首先,健全医疗卫生体系和人才培养制度,增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满足人民对医疗卫生的需要。其次,持续推动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在逐步实现全国医保统筹的基础上,扩大基本医保的覆盖面,提高基本医保基金统筹层次,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药品供应和监管制度建设。再次,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体系,实行对特定疾病治疗费用豁免制度,完善医保异地直接结算和即时结算制度,健全对困难儿童、困难群众和重病重残等特殊群体的帮扶救助制度。

2.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②新时代,必须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使之担负起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首先,做好應急立法建设,强化公共卫生应急法治保障。针对突发传染病,要从疫情实际出发做好立法工作,提供防疫抗疫法治保障,同时要做到公正执法,保证法治工作正常开展,防止突发疫情扩大化。其次,抓好各类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和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如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的研判、决策、预警和防控制度,健全应急医疗救助制度,强化储备应急物资配给制度,组建由预备役队伍、基层医疗人员、社区工作者和社会组织等共同组成的公共卫生应急队伍,“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①,“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②。最后,重视科技研发。战胜疾病和各种突发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要重视疫病防治相关的科技研发,重视各种疾病研究中心的管理和建设,密切关注并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同时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实现保护人民健康的目的。

(三)注重协同配合,整合多方力量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推进人民健康事业发展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具体应从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实施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出发,整合多方力量,形成有效合力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

1.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一是要做好疾病防控、健康维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当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疫情发生时,应充分利用新闻媒介的宣传教育功能,做好疾病防控、健康维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对信息的知晓率,加强有关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工作,保证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二是加强与健康相关的舆情引导。做好与健康相关的网上网下、大事小事的舆情引导,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大力推送权威信息,营造出增强信心、暖和人心、聚集民心、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三是做好保障健康的心理疏导工作。当健康受到威胁时,个体难免会产生焦虑和恐慌心理,应及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服务,也可以借助网络开展心理援助服务,做好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人们克服恐惧心理,恢复心理健康。

2.实施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联防联控是践行“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③的表现,也是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整合各方力量打赢人民健康保卫战的科学决策。一是要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时刻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人民健康守护者。二是整合党、政、军力量,形成合力,共克难关。实施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必须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要发挥好人大、政协以及卫生健康、发展改革、工信商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文化旅游、财政金融等部门的职能,做到在各级党委统一指挥下的联动配合,各有侧重,齐抓共管,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三是利用大数据做好重大疾病和疫情的监测与研判,做到传染性疾病的早发现、早隔离、早防控,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形成战胜疾病和防控各种突发疫情的有力保障。

(四)构筑人民防线,依靠人民群众打赢人民健康保卫战

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需要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构筑群防群控人民防线,以发挥自身主观能行性和积极性打赢人民健康保卫战。

1.引导人民树立科学的健康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还包含了生理和心理健康。广大人民应自觉树立科学的健康观,从自身出发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首先,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体质。参与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是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广大人民应增强健身意识,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掌握适合的健身方法,进行健康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其次,主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日常膳食的合理安排,拒绝食用野生动物,保证足够睡眠,做到劳逸结合。再次,重视心理健康。广大人民应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最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要求约束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做科学健康观的践行者。

2.构筑群防群控人民防线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要紧紧依靠人民。要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①可见,维护人民健康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在重大疾病和突发疫情面前,各级组织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全面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构筑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一是要提高人民群众自我服务和自我防护意识,发挥好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主人翁精神。二是要做到精准施策,科学防控。对新出现的健康问题及时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万不可错失维护人民健康的有利时机。三是群防群控与联防联控应同步进行,形成抗击疾病和疫情的天罗地网,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人民健康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责任编辑梁灏)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健康中国医疗卫生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的对策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7期)2017-06-15国家两部门联合推进居家医疗服务健康管理(2017年4期)2017-05-20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5期)2017-03-04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3期)2016-09-08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论坛(2016年11期)2016-05-17浅谈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短缺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2期)2009-04-15推荐访问:论述 启示 实践
上一篇:基于,ROS,实验平台的计算机教学实践
下一篇:利用微课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