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化学专题7第1单元氮固定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2

来源:实践技能 发布时间:2020-12-25 点击:

 氮的固定

 (建议用时:40 分钟) [合格过关练] 1.自然界的氮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 N 2 与 O 2 反应生成 NO B.②中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③中氮元素被氧化 D.氧元素参与了氮循环 C [A 对,氮气在足量的氧气中,打雷闪电时涉及的一个反应为 N 2 +O 2 =====放电2NO,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O 2 ===2NO 2 ;B 对,工业合成氨是将 N 2 与 H 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NH 3 ,属于人工固氮; C 错,③中细菌还原硝酸根中+5 价的氮,生成无污染的 0 价的氮气,所以③中氮元素被还原,而不是被氧化; D 对,N 2 在放电条件下与 O 2 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氧元素参与反应,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3NO 2 +H 2 O===2HNO 3 +NO,氧元素参加了氮循环。] 2.下列各项属于自然固氮的是(

 ) 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肥料 B.合成氨制取氮肥 C.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变成硝酸盐等含氮的化合物 D.仿生固氮 C [A、B 两项是化合态氮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D 属于人工固氮;C 属于自然固氮。] 3.下列气体为红棕色气体的是(

 ) A.NO

  B.NO 2

 C.N 2

 D.NH 3

 B [NO 2 为红棕色气体,NO 、N 2 、NH 3 为无色气体。] 4.如图所示,弹簧夹 K 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 A 滴入试管②与气体 B 充分反应,打

 开 K,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 A 和气体 B 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

 )

 A.亚硫酸钠溶液、氯气 B.水、二氧化氮 C.水、一氧化氮 D.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C [①中水沸腾说明①中气体压强减小,在C项中水与NO不反应,不能使气体压强减小。] 5.把少量 NO 2 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和氧气 D.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C [少量 NO 2 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逸出的气体为 NO、CO 2 ,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同时还有少量水蒸气逸出,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CO 2 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 O 2 与 NO 反应生成 NO 2 ,O 2 有剩余,同时逸出的少量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 O 2 ,所以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NO 2 和 O 2 。] 6.下列气体①N 2 、②O 2 、③NO 2 、④NO、⑤CO 2 、⑥CO 中,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 A.③④⑥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全部 A [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及 CO 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 7.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德国化学家 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对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 CO、NO x 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 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 CO 2 ,铂起催化作用 B.汽车尾气中的 NO x 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 N 2

 C.CO 在铂表面可能和 O 2 、NO x 反应 D.NO x 、CO、CO 2 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D [CO、NO x 在铂表面发生的反应为 CO+NO x ―→CO 2 +N 2 (未配平),也可能是 CO 与 O 2 反应,此过程中铂作催化剂;CO 2 不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8.在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3∶1 B.1∶3 C.1∶2 D.2∶1 C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二氧化氮,发生还原

 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9.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 NO 和 O 2 的混合气体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原总体积的(

 ) A. 14

  B.34

  C.18

  D.38

 C [该反应为 NO、O 2 、H 2 O 之间的反应,先判断是否过量,若过量,找出剩余的气体,计算其体积是多少,最后算出剩余气体的体积占原总体积的分数。由方程式 4NO+3O 2 +2H 2 O===4HNO 3 计算,NO 和 O 2 等体积混合,剩余 O 2 14 体积,是原混合气体的18 。] 10.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 NO、CO 2 、NO 2 、N 2 中的几种,将一定量的甲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

 A.NO 2 、N 2

 B.NO、CO 2

 C.NO 2 、CO 2

 D.NO、CO 2 、N 2

 B [混合气体无色,气体中不含 NO 2 ,气体通过 Na 2 O 2 后显红棕色,说明原混合气体中含有 NO,且有与 Na 2 O 2 反应生成 O 2 的气体 CO 2 ,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且几乎无气体剩余,说明原气体中不含 N 2 。] [素养培优练] 11.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或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 SO 2 和 Na 2 O 2 反应可能有 Na 2 SO 4 生成 B.探究 NO 和 N 2 O 可能化合生成 NO 2

 C.探究 NO 2 可能被 NaOH 溶液完全吸收生成 NaNO 2 和 NaNO 3

 D.探究向滴有酚酞溶液的 NaOH 溶液中通入 Cl 2 ,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还是 HClO 的漂白作用 B [NO和N 2 O反应不可能生成NO 2 ,因为氮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没有元素化合价的降低。] 12.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其中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4NH+4 +5O 2 ===2NO-2 +6H+ +N2 O+5H 2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均属于固氮反应 B.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参加 C.反应④中每生成 1 mol H 2 O 共转移 2 mol 电子 D.向海洋排放含 NO—3 的废水可能影响海洋中氮的循环 D [氮的固定是指游离态的氮变成化合态的氮,即由 N 2 生成含氮化合物,故②是氮的固定,①不是,A 错误;反硝化作用是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或亚硝酸盐,释放出 N 2 或 N 2 O 的过程,不一定有氧参加,B 错误;反应④中反应为 4NH+4 +5O 2 ===2NO—2 +6H+ +N2 O+5H 2 O,生成 1 mol H 2 O 时消耗 1 mol O 2 ,则转移 4 mol 电子,C 错误;向海洋排放含 NO—3 的废水,会增强 NO—3 的反硝化作用,可能影响海洋中氮的循环,D 正确。] 13.同温同压下,在 3 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两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 NO 2 ,②NO 2 和 O 2 ,③NO 和 N 2 。现将 3 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 V 1 、 V 2 、 V 3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V 1 > V 2 > V 3

 B. V 1 > V 3 > V 2

 C. V 2 > V 3 > V 1

 D. V 3 > V 1 > V 2

 D [可假设试管体积均为 2 V ,每种气体的体积均为 V ;当倒置于水槽中时:①中有反应:3NO 2 +H 2 O===2HNO 3 +NO,则剩余气体的体积 V 1 = 43 V ;②中有反应:4NO2 +O 2 +2H 2 O===4HNO 3 ,则剩余 O 2 的体积 V 2 = 34 V ;③中气体与水不反应,故试管中气体体积V 3 =2 V 。综上所述, V 3 > V 1 > V 2 。] 14.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 NO 2 和 SO 2 的反应,特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图 1

  图 2

  图 3 (1)图 1 两集气瓶中________(填“上”或“下”)瓶颜色深。

 (2)图 2 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 3 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 SO 2 和 NO 2 反应的产物中有________,说明 NO 2 在该反应中显________性。

 (4) 由 图 2 和 图 3 中 的 现 象 写 出 NO 2 和 SO 2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图 3 中反应生成的气体遇空气显红棕色,说明图 2 中反应生成了 NO,即 NO 2 和SO 2 反应,NO 2 转化为 NO,表现氧化性,而 SO 2 则表现还原性,被氧化,S 元素化合价升高,只能变成+6 价,应转化为 SO 3 。

 [答案] (1)下 (2)两气体混合后,颜色消失 (3)NO 氧化 (4)NO 2 +SO 2 ===NO+SO 3

 15.为了有效实现 NO 和 NO 2 的相互转化,设计如下实验:按图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验装置气密性,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半瓶 NO 气体。

 (1)打开止水夹,推动针筒活塞,使 O 2 进入烧瓶。关上止水夹,首先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轻摇动烧瓶,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烧瓶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2NO+O 2 ===2NO 2

 (2)①烧瓶中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 ②烧杯中水倒吸到烧瓶中(或烧瓶中液面上升) 3NO 2 +H 2 O===2HNO 3 +NO 16.[素养题]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

 (1)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单表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酸雨的 pH________ (填“>”“<”或“=”) 5.6。

 ②D 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③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亦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

 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NO 2 +8NH 3 =====一定条件7N 2 +12H 2 O,则反应 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 2 +NO+2NaOH===2NaNO 2 +H 2 O 2NO 2 +2NaOH===NaNO 2 +NaNO 3 +H 2 O 现有 V

 L NaOH 溶液能完全吸收 n

 mol NO 2 和 m

 mol NO 组成的大气污染物。

 ①所用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____ mol·L-1 。

 ②若所得溶液中 c (NO-3 )∶ c (NO-2 )=1∶9,则原混合气体中 NO 2 和 NO 的物质的量之比 n ∶ m=________。

 ③用含 n 和 m 的代数式表示所得溶液中 NO-3 和 NO-2 浓度的比值 c (NO-3 )∶ c (NO-2 )=________。

 [解析] (1)酸雨的 pH<5.6,正常雨水的 pH=5.6。由图示转化可知:A 为 SO 2 ,B 为 SO 3 ,D 为 H 2 SO 3 。(3)①因产物 NaNO 3 、NaNO 2 中 n (Na+ )= n (N),故n (NaOH)= n (NO)+ n (NO 2 )=( m + n ) mol, c (NaOH)= m + nV mol·L-1 。②NO2 和 NO 的混合气体与 NaOH 溶液反应可以认为先后发生如下反应:

 NO 2 +NO+2NaOH===2NaNO 2 +H 2 O

 m

  m

  2 m

 2NO 2 +2NaOH===NaNO 2 +

 NaNO 3 +H 2 O n - m

 12 ( n - m )

 12 ( n - m ) 当 V (NO 2 )≥ V (NO)时能吸收完全,所以 c (NO-3 )∶ c (NO-2 )=12n - m2 m + 12n - m= 19 ,即n ∶ m =3∶2。

 ③ c (NO-3 )∶ c (NO-2 )= 12 ( n - m )∶ 2 m + 12n - m =n - m3 m + n 。

 [答案] (1)①< ②H 2 SO 3

 ③2SO 2 +O 2 2SO 3

 (2)NO 2

 NH 3

  (3)①m + nV ②3∶2 ③n - m3 m + n

推荐访问:作业 课时 学年
上一篇:福建江阴港区5泊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下一篇:2021学年高中化学专题五2氨基酸蛋白质核酸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5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