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刷卷05-2021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专用)(解析)

来源:卫生职称 发布时间:2021-04-16 点击:

 绝密 ★ 启用前 2021 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 第五模拟 1.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魏国的西门渠和楚国的芍陂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增强了各自的实力,影响了各国的兼并战争,D 项正确;修建水利工程,并不是为了保护生态,排除 A;水利工程与各地联系没有关系,排除 B;春秋没有经济重心南移,排除 C。

 2.B 【详解】

 根据“如西北的畜产、安邑的枣、秦燕之粟、蜀汉江陵之橘、淮北常山河济间之萩、齐鲁之桑麻、渭川之竹、山西木材等”可以看出,当时全国性的贸易已经出现,全国性商业流通增强,B 项正确;A 项出现 于明清,排除 A;材料反映的是商业的发展,不能体现重农抑商,也不能体现手工业的水平,排除 CD。

 3.A 【详解】

 根据“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赋税齐等,无轻重之殊。力役同科,无众寡之别”,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三长制,目的是抑制豪强隐瞒户口和逃避租税徭役情况,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故选 A;B 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 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 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

 4.C 【详解】

 据题意可知,中书省和门下省之间的争执违背了设立这两个机构的本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唐朝统治者设立政事堂,通过变革政治,改变议事规则进行解决,故选 C;ABD都不是唐朝统治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有效措施,排除。

 5.A 【详解】

 图示内容展示了妇女劳作(采集桑叶)的场景,同时根据该妇女的穿着可以用来研究当

 时女性服饰的时代特点,故选 A;该女性的劳作并不是从事农业生产,不能体现精耕细作或者手工业的商品化,排除 BD;根据女性劳作的场景不能说明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排除 C。

 6.C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和清政府对待《南京条约》签订的态度截然不同,其中清政府认为“是对朝贡体制的修正”,这也意味着英国还会进一步通过战争的手段改变目前的状态,也说明孕育着新一轮的危机,C 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仍然坚持传统的朝贡体制,A排除;BD 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 C。

 7.D 【详解】

 1914-1918 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一战后,日本的侵略势力不断扩大,故④是日本,故选 D;第一次世界大期间和战后,美国不断扩大在中国的侵略势力,1922 年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日本的侵略势力,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故②是美国;英国由于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且一战削弱了英国,故①是英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且德国主要在欧洲发展势力,中国不是一战后侵略的重点,故③是德国;故排除 A、B、C。

 【点睛】

 8.A 【详解】

 材料体现了从 1949 年到 2018 年三大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的调整更加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这属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故 A 正确;产业升级指由低级到高级,图表中没有反映出此内容,故 B 错误;材料只是三大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创新无关,故 C 错误;从图表三大产业所占比例的变化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变化较大,第三产业异军突起,“稳定”不符合材料内容,故 D 错误。

 9.B 【详解】

 根据材料“是希腊人自己的盛大节日”“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竞技对抗的热爱之情”可知,材料内容强调了人对竞技对抗的热爱,体现了人文精神,故 B 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城邦间矛盾、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内容,故 ACD 三项都与材料无关,都排除。

 10.C 【详解】

 根据“和谐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体现了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致力于世界的和谐发展,体现了我国的大国担当,故选 C;我国在 20 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不如世界外交舞台,排除 A;表格信息体现的是我国的外交理念,不能说明重点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排除 B;打破外交僵局出现外交新局面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排除 D。

 11.D 【分析】

 由题干中的“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跟特权是两码事”可以排除 A而选择 D;B 与题干无关,故排除;题干中的“公民”与 C 中的“雅典人”不一致,故C 也错误。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2.A 【详解】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即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这是恩格斯对启蒙运动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蓝图,A 正确;文艺复兴标志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的复苏,排除 B;宗教改革打击了罗马教廷,排除 C;启蒙运动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排除 D。

 13.C 【详解】

 材料“1702 年安妮女王即位后因为厌恶下院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体现的是 18 世纪初国王仍然保留任命党派领导人行政的权力,C 正确;A 说法不符合史实,早在 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就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排除;责任制内阁得以基本确立是在 1721 年英国财政大臣沃波尔组阁后,B 排除;D 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 C。

 14.B 【详解】

 根据材料“伦敦 1830 年至 1850 年的市政档案文件”并结合所学可知,②是市政的原始档案,属于一手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故选 B;小说《雾都孤儿》是文学作品,属于二手史料,可信度不是最高,故排除 A;《维多利亚时代的城市》是后人编纂的著作,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排除 C;三份材料均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可以当作佐证材料,

 故排除 D。

 15.A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时期重工业发展迅猛,这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A 正确;斯大林模式导致国民经济结构比重失调,B 排除;C 说法不符合史实,且与材料无关,排除;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是在 1924 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执政后,D 排除。故选 A。

 16.(1)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政治上康有为等发动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孙中山等走上民主革命道路;经济上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思想上学习西方从器物层面开始深入到制度层面,出现实业救国思潮。

 (2)答案一:同意。说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转折;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步伐;“一国两制”构想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答案二:不同意。说明: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伟大的历史转折,1984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的一年,不具有转折性;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早在 1981 年已开始在沙市、重庆等地进行了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1984 年只是全面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0 年我国就设置了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1984 年只是对特区经济建设的一次经验总结;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更具有转折性意义。

 【详解】

 (1)变化: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如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政治上康有为等发动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孙中山等走上民主革命道路;经济上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思想上学习西方从器物层面开始深入到制度层面,出现实业救国思潮。

 (2)本小问相对开放,关于观点可同意也可不同意,如同意的话需要从当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对外开放程度加深、一国两制的提出及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如不同意的话需要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和意义、对外开放的启动过程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17.(1)趋势:1900 年后国际贸易不断下降;1938 年后国际贸易回升并迅速增长。

 下降原因: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下降;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殖民争夺加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美国提高关税引发贸易战。

 增长原因: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上升;二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2)原因: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西欧和日本崛起冲击美国霸主地位。

 弊端:阻碍国内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激化国内社会矛盾;加剧国际形势的紧张;阻碍世界贸易的增长;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

 【详解】

 (1)趋势: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1900 年后国际贸易不断下降;1938 年后国际贸易回升并迅速增长。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下降的原因需要从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下降、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殖民争夺加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美国提高关税引发贸易战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增长的原因可从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上升、二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原因:根据材料“然而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新保护主义抬头”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他经济力量对美国的冲击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弊端: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阻碍国内经济发展、激化国内社会矛盾、加剧国际形势的紧张、阻碍世界贸易的增长及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18.示例:行走在北宋汴梁的大街上,会看见“瓦舍”。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随着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城市中出现了“瓦舍”,瓦舍是专门的娱乐表演场所。丰富了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世俗文化的繁荣,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详解】

 根据所学及图片中的内容,可得出行走在北宋汴梁的大街上,会看见“瓦舍”。分析时,可从宋代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等方面概括出背景。再介绍“瓦舍”的相关功能,产生的影响等。其它信息,言之有理亦可。

 19.示例一:霸权主义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与动荡。

 20 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了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北约”,苏联主导建立“华约”,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世界处于“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中;“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独霸全球,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进攻主权国家南联盟,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

 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

 示例二: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的趋势。

 20 世纪初,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欧共体(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推动世界贸易体系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世界各地的交流合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加速世界经济发展,也加剧了全球竞争。我们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示例三: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取得重大成就,为二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战后苏联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显露,赫鲁晓夫等系列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超越传统的做法,1991 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国 1978 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社会主义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其它参考论题如:世界政治格局影响国家间的关系、影响国家决策;经济政策要与时俱进;政治格局变化影响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利弊并存。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国绕“20 世纪世界巨变中的教训或经验”主题,自拟论题进行论述。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霸权主义不利于世界局势的和平稳定,会导致世界局势的紧张与动荡。根据一战爆发的背景和经过、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带来的影响等内容围绕这一论题进行论述即可。或者从其他角度拟定论点展开论述亦可。

推荐访问:高考 年高 考前
上一篇: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秋冬卫生应急防疫物资储备采购项目(第二次)竞争性磋商成交公告3743
下一篇:为了将来有个美好回忆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