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文化经济文化落后地区消失原因

来源:卫生职称 发布时间:2020-10-21 点击:

 彝族文化在经济文化落后地区消失原因

 作者:李玉军 单位:文山学院政史系

 一、哀牢山区三个彝族村寨简介

 本文调查的三个彝族村寨位于楚雄州南华县境内的哀牢山中段,分别是威车村委会后山村、岩子头村和秀水塘村委会下村(下文为了表述方便,简称后山、岩子头、下村)。截至 2011 年 8 月 15 日,后山有 34 户,共 144 人,全为彝族;岩子头 22 户,88 人,其中彝族82 人,汉族 6 人,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93%;下村 29 户,共 114 人,其中彝族 108 人,汉族 6 人,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95%。下村彝族本姓杞,是哀牢夷雄杞彩顺、杞彩云的后裔,后改为起姓,属同音异字。这是距离南华县城最远的三个彝族村寨,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其中,后山还被称为楚雄州的“西藏”。1983 年,秀水塘村委会修通了第一条公路,直接延伸到下村,但由于山势险要,加之技术力量有限(全靠人工开挖),修通之后不久车辆就很难通行了。直到 1994 年,修通了水弥线(双柏水田——大理弥渡),该公路直接经过秀水塘村委会和威车村委会,因此,岩子头、下村直到 1994 年才算正式通车,而离县城最远的后山直到 1995 年才修了一条乡村公路,也因为后期失修而很难通车,近年来才有所改观。目前从县城到这三个彝族村寨有 250 公里左右的路程,需乘坐 8 个小时以上的班车。①三个村寨原本都是典型的彝族聚居村,后来由于并社、迁徙、婚姻等原因,有部分汉族人口进入。

 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三个村寨中只有秀水塘下村由著名彝

 族学者刘尧汉进行过一些民族调查,其他两个村寨目前为止并无学者涉足。在这三个典型的彝族村寨里,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以前,还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彝族传统文化,但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和国家对落后地区的物质援助,这些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前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文化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迅速消失。

 二、哀牢山区彝族传统文化消失的现状

 彝族文化丰富多彩,并且呈现出地区差异,但主体文化大同小异。本文选择当地传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略作论述,旨在说明彝族传统文化在落后地区迅速消失的现状。

 (一)语言和文字

 彝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但是彝文只有少数人掌握,如彝族贵族和毕摩,并没有在民间广泛流传,因此,当今除了专门学习研究彝文的学者外,能够阅读和运用彝文的人寥寥无几。语言则不然,彝族语言虽然语支众多,各地方言不尽相同,但是在彝族聚居区,日常使用彝语交流则是一种普遍现象。笔者调查发现,在上述三个彝族村寨中,现今 20 岁以上的彝族群众基本都能讲流利的彝语,但是 20 岁以下的年轻人中,除后山和下村部分青年懂得彝语外,大部分人不能用彝语交流。近几年出生的小孩,长辈直接不教彝语,只教汉语。后山在十多年前的小学教学中还实行彝汉双语教学,近年来,只用单纯的汉语教学。

 (二)传统服饰

  哀牢山区彝族传统服饰盛行手工刺绣,以花鸟为主要图案,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多彩。过去,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都穿着传统服饰,甚至一度影响到汉族的服饰(部分汉族也戴下文中提到的“桂花”和缝制绣花鞋)。哀牢山区彝族服饰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头饰,当地人称为“桂花”,学者归类为“银帽型”头饰,即在帽子的主体部分饰有几十颗手电筒灯泡大小的“银泡”,帽檐部分则饰有用玉石做成的十二生肖图案。这种“桂花”在当地曾经被视为彝族服饰中最重要的部分,并得到广泛流传。在“桂花”的饰物上也可以看出彝族家庭的贫富差距,家庭好的“桂花”上银和玉的质量较好,家庭一般的“桂花”上银和玉的质量也一般。目前,由于流行服饰价格低廉,穿着舒服,耐脏,很快取代了彝族的传统服饰。20 世纪 80 年代还能在这三个村寨见到很多农村妇女穿着彝族传统服饰,戴着漂亮的“桂花”,现在却很难看到,除非是特殊的节日和特殊的场合。原先每个彝族女孩在出嫁前都有一套制作非常精细、漂亮无比的传统服饰,结婚之日都要作为婚服,婚后有女儿了再赠送给女儿作为嫁妆。现在女子出嫁时,都采用主流的婚服,而长辈留下的漂亮民族嫁妆,已经很少能够看到,而是被晚辈作为一种传家宝式的物品存放在箱底。以前哀牢山区彝家女孩擅长刺绣,平日里自己穿的衣服、鞋子、帽子等都要自己亲手做,还要担负起一个家庭中的大部分穿着。彝家女孩在出嫁前几年,就要亲手缝制绣花鞋和普通布鞋,待结婚之日送给自己所有的本家、亲戚和兄弟姊妹(女性送绣花鞋,男性送普通布鞋),以显示自己的心灵手巧和勤劳,也有留作纪念的意思。这样的鞋子少则做几十双,多则做上百双。而今

 准备出嫁的彝家女子,缝制布鞋似乎成了一种负担,几乎没有人亲自做鞋子了,而是从市场上购买相当数量的鞋子来代替。

 (三)传统体育

 彝族民间有很多传统体育,大多以锻炼身体和娱乐为目的。哀牢山区的彝族人民,最喜欢的运动是“打陀螺”。我们在城里能见到大小和颜色各异的各种陀螺。而哀牢山区彝族用的陀螺,是用紫柚木为材料手工加工而成的,因为紫柚木硬且重,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损坏,其大小、形状、重量都相差不大。“打陀螺”一般是在每年农历的大年初一、正月十五、二月初八三天进行,很多彝族男性群众在这三天里来到事先约定好的场所,不分老幼分两队进行比赛,比赛中遵循一套约定成俗的规则。老人们经常会说“打陀螺”的目的是“打庄稼”,意思就是获胜的一方这一年庄稼就会长得好,实际上“打陀螺”是以锻炼身体和娱乐为一体的民间体育运动。在 20 世纪末以前,这项运动还深受彝族群众欢迎,仅在笔者提到的三个彝族村寨中,就有数块场地进行“打陀螺”比赛。每个场地参加比赛者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还有很多妇女和小孩旁观,1998 年还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在秀水塘村委会附近的空地上进行了一次正式的“打陀螺”比赛。进入 21 世纪,很多地方都在节日期间赶集,再加上威车、秀水塘两个村委会都有每个月三次固定的赶集日,三个彝族村寨的很多人为了交易物资或看热闹,都到集市上去而很少参加“打陀螺”比赛了。如今在每年固定的三天“打陀螺”时间里,前来参加这项运动的人越来越少,一般十多人,最多也不超过四十人,并且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几乎不参加这

 项运动。

推荐访问:彝族 文化 落后
上一篇:城镇化建设市场分析
下一篇:审计发展中领导艺术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