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移动金融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以北京工商银行洋桥支行为例(3000开题)

来源:卫生职称 发布时间:2020-09-25 点击:

 北京吉利学院

 毕业设计

 ( ( 论文) ) 开题报告

  学

  院:

 商学院

  专业班级:

  经济与金融

  题目名称:

 银行移动金融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以中国工商银行洋桥支行客户为例

 学生姓名:

 贾蕊萁

 学

  号:

 1502480039

 指导教师:

  戴亨钊

 2018 年

 11

 月

 2 日

 1.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1)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例如信息获取,购物消费,生活缴费等等。银行业也跟随时代的脚步,从最初的官网、网页版的网上银行,到现在的各类金融移动服务平台,达到了互联网与银行的融合。客户可以实现足不出户便解决金融交易,体验到方便快捷的一键式办理。

 2)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使用率要远远高出银行移动金融,即使是在提现收手续费的情况下,客户的使用率依旧居高不下。移动金融是现在银行业的大势所需,银行如果想要抢占市场份额,就需要提高自身服务平台的性能提升。当一个新平台在广泛并且形成饱和的状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客户的使用情况将会真实的反映出一个平台的优缺点。通过分析客户的使用情况可以判断出平台的发展趋势,可以有效制定改进方案。

 (2)研究意义:

 1)移动金融可以与传统金融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实现银行业的多元化发展。例如移动金融的方便、快速可以填补传统金融在小额业务上的不足,传统金融的安全性又可以填补上移动金融在安全上的不足。因此移动金融的发展是关联着传统金融的发展,两者互相促进。商业银行加入互联网已经是必然的,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移动金融不仅仅是商业银行的敲门砖,更是竞争激烈的战场武器。通过客户对移动金融的使用情况分析,提升移动金融,从而可以在互联网这个市场占领有利地形。

 2)近年来互联网的方便应用和服务创新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当今社会“快生活”已经成为都市的标志。互联网金融迎来了发展机遇,人们很少会有时间去银行排队办理简单业务,所以人们需要一种平台来解决那些耗时耗力的业务,移动金融高效合理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大量移动金融出现的情况下,升级、优化、改进是抓住客户的重要决定因素。移动金融在未来将会是人们生活的核心之一,有效的提高升级优化是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

 2.国内外发展状况(文献综述):

 (1)我国发展状况 1)焦元在 2017 年发表的《引动金融时代促进银行理财业务 APP 端购买的影响因素》,可以分析出:近些年我国的网民数量飞速增长,因为巨大的市场需求金融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正在不断地融合。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转账、账户查询,生活缴费、手机支付、手机理财等产品纷纷加入到了移动金融中。其中便捷式移动金融更受到大众的喜爱,但相对于互联网理财应用来说,手机银行移动类应用的覆盖率及使用率要低很多。

 2)2018 年 7 月杨崇龄在《财会学习》中发表的《新时期移动金融的发展思考》一文中提出现在移动金融开始趋于惠普化、平台化、社交化并且低成本高风险。因而移动金融未来的发展还是需要规范化,要加强管理整体提高,健全安全体系,同时拓宽市场。

 3)2016 年郭一恒在《商业经济研究》第 19 期发表的《商业银行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中指出移动金融是近十几年发展出来的新兴产业,它的发展和隐患都是比较明显的。目前我国有 50 余家银行开发、推广了自己的手机银行客户端,但是大多数银行只考虑了抢占市场份额,用户的体验和操作上差强人意。如果真正想要抓住顾客,尤其是年轻群体,银行在开发设计上还是非常紧急和迫切的。

 通过以上的研究者的文献提出的论述,我国在移动金融平台的发展是大趋势,但是银行手机移动平台发展还是比较弱的,还需要在安全,用户使用体验上努力。

 (2)国外发展状况 1)2018 年 8 月 29 日,Ken Research 发布了名为《菲律宾货币转移和票据支付市场对 2023 年的展望》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随着数字货币日益普及,将会给菲律宾的移动金融服务带来带来一场新革命。

 2)李麟、钱峰在《移动金融:创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金融模式》中总结了国外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其中说到:全球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看:韩国、日本由于在电子、通讯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手机银行业务发展较好;欧洲、美国在技术上也比较成熟;而在巴西、委内瑞拉、南非、肯尼亚、苏丹等新兴市场国家,银行网点覆盖面较小、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因而手机银行的需求大,推广也比较顺利。

 3.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1)我的专业是经济与金融,这四年间储备了关于金融,互联网金融的知识;

 (2)“移动金融”在生活中使用较为广泛,可以找到很多的文献资料,论述的芳香也很多; (3)移动金融的使用非常广泛,在银行办理业务的人也很多,在调查问卷的发放上可以收集很多数据;(4)平时我在移动金融的使用上也是很频繁,可以根据自我体验总结,结合数据得出客观的结论; (5)在地理位置上,家的地理位置距离调查银行很近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研究的“银行移动金融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以中国工商银行洋桥支行客户为例 ”这一选题是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

 4. 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和关键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1)重点研究内容 1)对工商银行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工银融 e 联”的分析 2)“工银融 e 联”的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3)给出“工银融 e 联”发展方案及建议 (2)关键问题:银行移动金融使用情况的原因 (3)解决思路 1)对比其他同业银行移动金融的现状,优缺点,分析“工银融 e 联”的现状 2)利用调查问卷的数据,即客户的使用情况对“工银融 e 联”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客户的使用情况得到现阶段的位置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4)草拟【论文结构】

 一、绪论

 (一)银行移动金融使用情况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银行移动金融使用情况课题研究的意义 (三)银行移动金融发展现状 二、中国工商银行移动金融现状 (一)移动金融的含义

  (1)什么是移动金融

  (2)中国工商银行移动金融--“工银融 e 联” (二)“工银融 e 联”与其他领先移动金融平台对比 1.“工银融 e 联”相关数据 2.其他领先金融平台现状 3.对比分析“工银融 e 联” 三、北京工商银行洋桥支行客户使用情况调查

  (一)调查问卷--关于“工银融 e 联”的使用情况调查

  (二)结合问卷数据、市场对“工银融 e 联”进行总结

  四、 银行移动金融存在问题 五、 解决银行移动金融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5.研究方法、手段,所需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实验设备或实验环境条件、调研、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通过调查文献获得有关“移动金融”的相关资料,可以全面的了解研究课题 2)调查研究方法:利用调查问卷进行关于移动金融使用情况的信息采集,并对收集数据进行整理,研究分析。

 (2)研究手段 1)利用互联网查阅大量关于“移动金融”的报道、文章、书籍、论文等 2)制作调查问卷,从而收集数据 (3)所需工作条件 1)计算机:对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整理分析 2)互联网:查找资料 3)实验环境:在北京工商银行洋桥支行发布调查问卷 4)参考文献:

 [1].李麟 钱峰.移动金融:创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金融模式[M].清华大学出版 [2].廖卫红.我国移动金融市场发展综述[J].电子商务 2014 年 06 期

 [3].鲁书玲.移动金融模式与创新:抢占互联网金融下一个风口[M].人民邮电出版社 [4].焦元.引动金融时代促进银行理财业务 APP 端购买的影响因素[M]. [5].郭一恒.商业银行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N].商业经济研究 第 19 期 [6].赵苏豫 曹松祥 朱正浩.商业银行移动金融业务风险防范探究[J].金融纵横2017 年 10 月 [7].杨崇龄.新时期移动金融的发展思考[J].财会学习 2018 年 7 月 [8].袁绪.移动金融试点探析与未来发展研究[J].中国金融电脑 2018 年 02 期 [9].贾竟祎 王旋.移动金融背景下银行业的发展[J].改革与开放 2017 年 14 期 [10].徐虹.移动互联环境下商业银行发展移动金融服务对策[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年 06 期 (4)解决的办法 1)提前一周时间编辑问卷内容,并进行打印 2)利用五天的时间查阅资料,做好准备,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持续手机查阅资料

 6.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1)工作方案:

 1)参考文献不少于 10 篇 2)对于重要问题,需得出具有可行性答案 3)逻辑合理、思路清晰、层次明了、结论严禁 (2)进度计划:

 1)制定开题报告 2018 年 11 月 5 日-2018 年 11 月 23 日 2)开题答辩,修改开题报告 2018 年 11 月 26 日-2018 年 12 月 21 日 3)论文开题,查阅资料文献,编写大纲 2018 年 12 月 24 日-2019 年 3 月 1 日 4)论文中期,改进论文 2019 年 3 月 4 日-2019 年 4 月 5 日 5)论文后期,完善论文,最终定稿 2019 年 4 月 8 日-2019 年 4 月 19 日

  7.审阅意见,并确认是否可以开题:

  指导教师(签字):

 答辩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

推荐访问:银行 开题 为例
上一篇:安全生产总则
下一篇:(正文)中国工商银行开展保险业务财务绩效与风险探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