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会议讲话稿()与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共)

来源:卫生资格 发布时间:2020-10-17 点击:

 乡村振兴会议讲话稿(三篇)与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共 3 篇)

  乡村振兴会议讲话稿(三篇)

 (篇一)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年全区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重点,强化措施,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工作水平。通过实地查看 5 个乡村振兴项目现场、听取有关街道镇的现场工作汇报,王部长通报了省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情况,总的感到,今年的乡村振兴工作,各级要求比较严,工作标准比较高,各有关街道镇、部门和单位的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希望在今后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去年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精准施策,拼搏实干,农业农村工作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年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我区获第二名,工作中呈现出几个鲜明特点:一是乡村振兴树起了泰山样板。重点打造了 3 个示范区、14 个示范村、20 多个示范点,在全市两次示范区观摩考核中,均列第二名,

 争取奖补资金 1275 万元;培树“五社同行”“乡村记忆馆”“文化讲习所”等振兴样板,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树立了全市的样板。二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了全国标杆。总投资 26 亿元,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 1 亿元,建设完成 9 大项目,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通过国家认定,成为全省**年唯一、历史第四个创建成功的县市区。三是文明乡村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农村改水、改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有序推进,美丽庭院覆盖率达到 13%、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 87%、文明乡村覆盖率达到 95%,均居全市前列。可以说,在农业经济占比较小,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乡村振兴工作取得这些成绩,完成了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任务目标,非常难得,实属不易,是大家共同努力、辛勤付出的结果。区委、区政府对大家的工作是满意的、肯定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区“三农”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和问题。一是主观方面,发展的主动性、创新性、均衡性不强。有的街道镇、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解放不够、用心用力不够,对乡村振兴工作把握不透、理解不深、研究不足,思路不清晰、重点不突出、亮点不明显。个别村动员发动不深入,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现象,主动破解难题勇气不足、招数不多,缺乏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比如,在农村闲置资产、土地流转、资金投入等方面,思路不宽,以地生财、招财引财的能力不强,“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二是客观方面,考核成绩和重点指标优势不足。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从考核成绩看,我们在全市考核中是第二名,但与第一名

 新泰市相差了 13.25 分,比第三名肥城市只高出 0.5 分,差距非常小。从加分项上看:我区举办的省级以上现场会只有 2 个,全省推广的特色亮点工作只有 1 个,省以上宣传报道只有 5 篇,在各县市区中排名靠后。从重点指标看,今年市级重点调度两项指标:“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及增长率”和“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及提高幅度”,我区农业大企业少,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仅有 6 家,纳统企业仅有 14 家,在 6 个县市区中排最后。从重点工作看,人居环境治理方面的群众满意度有待提高,存在垃圾收集收运设施落后、更换不及时、使用地埋式垃圾中转箱等问题,道路两侧环境差,去年观摩时很难确定道路环境比较好的路线;农村改厕普及率 92.2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市级已经通报了全省考核情况,泰安市在全省考核成绩不理想,明确要求今年要打翻身仗,对各级、各部门和各项工作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要求每个县市区必须要全力以赴、奋起直追。对此,大家务必要高度重视,聚焦“五大振兴”任务目标,认真分析,横向比较,纵向赶超,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在全市继续保持领先。

 一、合力共为,再创佳绩 今年的时间已经过去近三分之一,受疫情影响,全面铺开乡村振兴工作推后了两个月,但是对今年的工作,还是要坚持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以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更快节奏推进落实,确保取得更好的成绩。各级各相关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在任务落实和人员配备、资金使用、

 项目安排、用地指标等要素保障方面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区委组织部要统筹做好组织振兴有关工作,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持续开展软弱涣散班子整顿,大力提升村级保障能力,领办创办 100 家专业合作社,年底集体收入 30 万元以上村达到**%,过百万元以上村达到 30%;要制定人才回引办法,积极引进大型社会资金和先进管理经验,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为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区委宣传部要进一步牵头抓细抓实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工作,不断推出宣传乡村文化振兴经验。区人社局要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400 人以上,新建 1 处省级服务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基地。区农业农村局要发挥好牵头作用,继续开展村级“三资”清理清查活动,摸清底数,管护运营好村级资产资源,10 月底前全面完成村改居产权制度改革。区农办、财政局要抓紧编制资金整合方案,加快项目实施,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包保部门、街道镇、第一书记要盯紧靠实,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实际问题。各项工作要责任到单位、到人头,哪一项拖了全区后腿,省、市考核细则都能倒追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区委、区政府将严肃追究责任。

 二、突出重点,打造亮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总书记、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打造“齐鲁样板”是习总书记对山东的政治嘱托,是市委、市政府 18 项重点任务公开承诺事项之一。打造片区亮点依然是今年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做到因村制宜、精准施策、各具特色、亮点成片。

 一要提高创建标准,抓好示范创建。对标全省一流、全市最优,打造全市领先水平的示范区和示范村。对工作重点和项目要再细化、再明确,继续实行领导包保,把任务落实到人、确定到天、压实到位。重点抓好王林坡、北部山区、花样年华三大片区中的示范村、示范点建设。邱家店镇要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4 月底要拿出申报书,确保创建成功。王林坡片区要积极创建市级乡村振兴先行区。近期,区级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外出学习,主要到去年迎接全省现场会的地市认真学习经验,大家要把真经取回来,对照自身工作查不足、补短板,确保各项工作有新的提升。

 二要突出产业支撑,彰显休闲游特色。要充分发挥好农高区作用,做好科技孵化、成果转化,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构建互联全国的农业农村云平台、大数据平台,全面启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数字乡村。要建设高质量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标杆,持续巩固提升原有项目建设,认真抓好新项目策划实施,再创亮点,再提成绩。要举办好泰山茶炒茶比赛、泰山茶博会等活动,持续推动泰山茶产业不断壮大。要提升泰山国际花木城影响力,举办好第16 届苗交会,高标准建设苗交会配套设施和中转、展示、交易、信息四大中心,打造中国江北最大的花卉苗木交易基地。各街道镇要围绕“环泰城都市农业圈”“大泰山休闲旅游圈”,以休闲农业、生态颐养为主导,重点培植小津口、王林坡等特色村;培育大河峪猕猴桃、魏家庄草莓等 6 个采摘休闲游项目;建成曳尾园、泰山净舍等 5 处高端民宿,建设完善养心谷、上高庄园 2 个颐养中心。

 三要注重细节打造,认真准备现场。精心做好省、市现场考核准备工作。从去年经验看,乡村振兴片区考核打分成绩,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全年考核排名,区乡村振兴工作小组办公室要与各部门、街道镇密切配合、抓紧研究,4 月底前拟定观摩路线和观摩点,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要有的放矢,精益求精,一些成熟的大项目,比如茶旅小镇、现代农业科技孵化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都要巧妙设计、嫁接进来。同时,省级要求好村、差村都看,这就需要我们在点上、面上进行充分准备、整体推进。

 四要加压奋进赶超,夯实重点指标。去年全省考核的两项指标:“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及增长率”和“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及提高幅度”,泰安市在全省排名靠后,市领导高度重视,对市农业农村局进行了约谈,明确将这两项指标作为今年泰安市对县市区考核的否决项。4 月 17 日,市工作组到我区对这两项指标落实工作进行了督导。我区农业体量小,但是现代高效农业还有很大潜力,花样年华智能温室、魏家庄采摘园、花木城桂花园、苗木花卉市场、山农大实验基地、万亩茶园,都可以包装纳统。农业企业方面,虽然我们去年纳统 14 个,个数较少,但今年已经摸排出有增长潜力企业 10 家,重点培植康平纳智能染色、超泰宠物食品、世初食品、大江食品、新农方舟饲料、乐林饲料 6 家企业,要确保升规纳统 3 家以上。立勇同志、吴杰同志已经召开专门会议安排两项指标工作,农业农村局要牵好头,统计局、生态林业发展中心、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紧密配合,各街道镇明确专人负

 责这项工作,做到应报尽报,应纳尽纳,确保年底这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三、攻坚克难,齐头并进 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成果和最大优势,也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难点之一,要一体推进、统筹兼顾,在振兴中保护好绿水青山。

 一要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要突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处理,持续实施农村“厕所革命”、道路“三通”等工作,年底确保生活污水治理村达到 50%以上,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 90%以上,农村道路“三通”率达到 100%。要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年内“美丽庭院”示范户建成数达到 15%、全区每个村庄都要建有“美丽庭院”示范户。今年市级每季度将对各县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暗查暗访和电视问政,对暗访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或连续两次暗访排名最后的县市区进行通报、约谈,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进行问责。区住建局、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交运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妇联和各街道镇等相关单位,要立足各自职能,对照市里要求,抓紧落实任务,确保不出问题。

 二要深度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当前,全区“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早已形成,村庄覆盖率连续多年达到 100%,但是由于宣传工作力度不够,考核力度不足,还

 存有死角盲区,群众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对此,要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死角盲区清理整治,努力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和水平。

 三要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强化制度建设,实行零缝隙、全覆盖走访,将移风易俗宣传到每家每户,确保村规民约落实落地、落在群众心里。区级将委托第三方,每季度对各街道镇开展一次移风易俗和城乡环卫一体化民调,打分排名通报,及时掌握不足、改进工作,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同志们,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年,抓好乡村振兴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大家担当作为,拼搏实干,创新争先,狠抓落实,推动“三农”工作提质增效,确保乡村振兴工作继续在全市领先,为加快建设“富强和美泰山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二)

 (一)生态文明自然美。

 建设美丽乡村,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是显著的标志。

 要坚持生态环境优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让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鸟更多,花更美,空气更清新,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家园、市民休闲旅游乐园的美丽乡村。

 (二)科学规划布局美。

 一是要根据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进行扩镇、并乡并村,使乡村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坚决处理农村违法用地、违章建设。

 二是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向,修编完善以中心村为重点的村庄建设规划,通过村庄整理、经济补偿、异地搬迁等途径,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居点缩减,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

 三是全面开展“强塘固房”工程建设,推进农村屋顶山塘和饮用水源山塘综合整治、水库除险加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四是深入实施农村联网公路、农民饮水安全、农村电气化等工程建设,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等化。

 (三)生产发展殷实美。

 一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发展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

 切实保护耕地,力争粮食丰收。

 二是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

 三是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

 鼓励有条件的村建设标准厂房、民工公寓,发展农民技能培训服务中心、来料加工服务点和村级物业等,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创业增收生活美。

 一是继续深化、完善林权制度改革,真正让生态得到保护,农民得到实惠。

 二是积极落实国家扶持家庭服务业发展税收优惠等政策,深入开展家庭服务、企业(单位)和优秀品牌创建活动,促进农民工等各类劳动者在家庭服务业就业。

 三是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村民逐渐富裕起来,为农民上学、医疗、养老、安居等民生需求提供物质保障,为幸福生活提供物质基础。

 四是倡导低碳生活,引导村民生态消费、理性消费、文明消费。

 (五)乡风文明身心美。

 一是重视村民道德建设,教育他们树立和践行“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努力做到不迷信、酗酒、赌博、偷窃、诈骗、打骂、嫖娼、虐老、欺小。

 二是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

 二是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

 开辟生态文化阵地,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坚持文化富民,科教强村。

 三是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全面推行生态葬法。

 四是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工作机制,实行民主理村,依法治村。

 (六)村容整洁环境美。

 一是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建设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等环保设施项目。

 二是深入实施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畜禽养殖场(户)沼气利用技术普遍应用,努力推进农村沼气集中供气。

 三是编制农村区域性路网、管网、林网、河网、垃圾处理网、污水治理网一体化建设规划,开展沿路、沿河、沿线、沿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万里清水河道建设。

 四是以增加绿量为重点,大力发展乔木和乡土、珍贵树种,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

 五是建立农村卫生长效管护制度,加强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

 (七)民生保障和谐美。

 一是既要结合乡镇、农村行政区划调整,合理布局,加强农村学校建设,又要完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相关政策,让广大农村孩子和农民工子女尽可能就近就读,享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二是大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加强外出劳动力的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就业信息服务。

 加强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服务和创业服务,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三是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残疾人保障、农村五保户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要尽最大可能为农民提供方便廉价的医疗,千方百计降低老百姓的医疗负担,实现“病有所医”。

 四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和改进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及时调处民事纠纷,尽可能在源头上解决与老百姓利益最相关的事,使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和谐的生活。

 (篇三)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齐聚北京举办这次座谈会,目的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共商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大计,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把农村双创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持续推动农村双创掀起新浪潮,保持好态势,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新动能。首先,我代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农村创业创新推进协调机制办公室,对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来宾表示诚挚欢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双创风生水起、蓬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亲切关怀、赋予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李克强总理强调,健全农村双创促进机制,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2)》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等,都为农村双创送出了政策大礼包,为农村双创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下面,结合学习中央精神,我讲五点意见,跟大家分享交流。

 一、准确把握农村双创形势特点 我国农村是广阔舞台,农民群体人多力量大,农业农村蕴含巨大的创造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一波又一波创业热潮,大体上分三次。第一次是乡村集体和能人创业。上世纪 80 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亿万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大举发

 展工商建运服等二三产业,乡村集体经济多点开花,农村能人纷纷加入创业队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是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乡镇企业的本质就是农民创办企业,在农村创办了各类产业的过程,曾经一度形成了国民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二次农村青壮年就近创业和进城务工经商创业。1992 年邓小平同志考察南方讲话之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转型,大量青壮农民工就地就近或到城里务工经商创业,同时大量城镇体制内人员“下海”到农村创业,带来了新一轮农村创业浪潮。第三次是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农”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城乡交流日益密切,为农村双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更好的要素和更大的舞台,推动形成了农村双创新热潮。

 (一)农村双创人数不断增多。主要是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企业主、城镇和“海归”等返乡下乡人员,统称为“雁归”,近 5 年增幅均保持在两位数左右。目前,返乡下乡农村双创人员达 740 万人,其中农民工约占 7 成,平均年龄 44.3 岁,高中和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占 40.7%。他们与本乡非农创业的 3140 万人一道,共同形成磅礴的农村双创主体力量。

 (二)农村双创领域不断拓宽。据调查,82%的返乡下乡双创项目属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领域,广泛覆盖特色种养、加工流通、休

 闲旅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工艺制造等特色化、小众类、中高端、高附加值产业,并且融入到当地的现代农业和特色经济中。

 (三)农村双创水平不断提高。54.3%的返乡下乡双创主体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创业创新,创办的大多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动能产业,现代要素投入增加,89.3%是多人联合创业、合作创业、抱团创业,管理方式更新。

 如今,全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从一条条创业大街的创业者,到农村企业“内部双创”的大工匠,再到投身“互联网+农业+扶贫”的“农创客”,越来越多来自农村双创、涵盖一二三产业的人们投身其中,被中央领导热情地赞扬为中国乡镇企业的 2.0 升级版。

 二、深刻认识农村双创重要意义 从各地实践看,农村双创是一支庞大力量,是巨大的人口红利和发展红利,已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大动力,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为解决当前矛盾提供了新办法,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一是为现代农业建设增添了新要素。农村双创人员带着深厚的农业情怀,利用多年打拼积累的技术、资金、经验和市场渠道开展双创,实现理念回农、人才回归、技术回乡和资金回流,带动能人返乡、企业兴乡和市民下乡,他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引入农业,有效提高了创新效率、缩短了创新路径,提升了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水平。

 二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增强了新动能。农村双创人员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成为产业发展的带动者、城市文明的传播者和美丽乡村的建设者,给农村留下了资源要素、资金技术、产业体系、经营理念、营收模式,为乡村产业兴旺提供强大的引擎,成为乡村振兴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是为农民就业增收增加了新渠道。农村双创人员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他们以创意为源带动创新,以创新为魂带动创业,以创业为根带动就业,形成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的良性互动格局,平均每个经济实体可带动 8 个农民就业,他们在自己成为财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的同时,也使农民分享到双创带来的红利,带动小农户一起奔小康。

 四是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增补了新力量。农村双创人员大多既懂城市、又懂农村,他们以工业化理念搞生产、以市场化理念搞营销、以城镇化理念搞融合,增强了供给侧对需求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架起了城乡互动融合的桥梁,探索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新模式。

 总的看,农村双创激发出了亿万农民的想象力、创新力、创造力,农村广阔天地任他们挥洒豪情、施展才干,广大农村真正成为他们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三、紧紧抓住农村双创良好机遇

 党的十九大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重大政策导向。我们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再造农村创业创新新辉煌。

 首先是政策推动机遇。国家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政策环境越来越优,给农村双创带来更大空间、更好机遇。我们要看到这一点,把握好难得的历史机遇。

 其次是基础条件机遇。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条件逐步改善,以全程冷链为代表的现代物流向农村加快延伸,改善了农村设施条件,提升了流通效率。

 第三是对接主体机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加工企业、休闲农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越来越成熟,总量已达到 400万家,农村的经纪人、供货商、分销商、共享农庄等大量涌现,为农村双创提供了更多平台载体。

 第四是消费升级机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人们对绿色优质农产品、休闲旅游观光、农耕文化体验等需求越来越旺盛,为农村双创带来了无限商机。现在到农村吃喝玩住、赏花摘果、农事体验、养眼养胃养肺养心养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农产品加工业成为 22 万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 7400 亿元、农村电子商务成为 1.25万亿元营业收入的巨大产业。所有这些,都为农村双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四、牢固树立农村双创新的理念

 新时代,农村双创不能再沿用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办法,不能搞坐等上门、一成不变的旧模式,要特别注意以创意促创新、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

 一要树立大农业融合双创理念。现在人们对农业的功能要求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满足于提供吃饱喝足穿暖的原料,更需要一些文化体验、休闲娱乐、教育科普、健康养生等生态文化功能,发展“农业+”工业、商业、休闲旅游、康养、文化、教育等多种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广大农民能够实实在在分享到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二要树立大市场抱团双创理念。现在的市场是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的大市场,要搞出名堂、树立品牌,仅靠单个主体“唱独角戏”“跑单帮”已很难实现,尤其很多新主体是搞农业的新生力量,经验不足,难以抵御农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质量安全风险。这就需要通过联合与合作模式开展双创,组建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形式的双创联盟,抱团闯市场。

 三要树立大生态绿色双创理念。绿色是农业的本色,稻田就是湿地,麦田就是绿地,油菜田就是花海,草原就是屏障,森林就是碳汇。农业本身就是生态产业,能够给人们提供清心养眼洗肺的好去处。搞双创,要把农业的绿色价值挖掘出来,不仅生产各种绿色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还要提供更多清新的空气、洁净的田园,打造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稻花麦浪、绿草牛羊、荷花锦鲤、鸡鸭成群相映成趣的生产生态新景观。

 四要树立大网络联通双创理念。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农村双创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现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腾笼换鸟”“鸟枪换炮”“机器换人”“电商换市”等一系列新变革,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农村双创要树立互联网思维、用好信息化手段,把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与生产、加工、流通、管理、服务和消费等各环节连在一起,实现产品相通、信息相通、服务相通、利益共享,打造“互联网+”农村双创新模式,发展电子商务、众筹农业、网上农场、网上农家乐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把藏在深山无人知的优质土特产品更多地摆到城里人的家中。

 五、积极推动农村双创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发挥牵头作用,抓政策、建机制、育主体、树典型、搭平台,推动农村双创取得了一定成效。发布了 1096 个农村双创园区,印发了指导园区(基地)建设的意见,遴选推介了 200 个农村双创带头人和 100 个典型县,组织了 3 万多人参加农村双创项目创意大赛,近期印发了《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通知》。但也要看到,农村双创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支持政策散、服务指导缺、创业融资难、人才留不住等问题。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为农村双创主体清障搭台、营造环境。要在政策、产业、人才、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构建起相互协同的支撑体系,将农村双创引向深入。

 第一,健全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创的系列政策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加大督导力度,推动落实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用地用电等“八大政策礼包”,实施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构建全链条优惠政策体系,尽快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农民勇于创业、各方参加创业的新机制。

 第二,打造平台载体。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和当地资源禀赋,联合相关部门培育一批国家农村双创园区(基地)。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鼓励在规模种养、采摘分拣、物流保鲜、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和电商营销等环节开展创业创新,打造从低端到高端梯次发展的产业链条。

 第三,培育人才队伍。抓住农村双创主体培育这个“牛鼻子”,把支持农村双创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结合起来,完善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通过开展“百县千乡万名带头人”培育和百万人才培训活动,到 2020 年培育 40 万人次农村双创人才。

 第四,完善公共服务。打造一批标准高、服务优、带动作用强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市县政府设立农村双创联合服务窗口,建立健全农村双创协调推进机制,讲好双创故事,宣传好模式好经验,营造创业创新良好氛围。

 同志们、朋友们!

 当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扬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受尽千辛万苦、走尽千山万水的“四千”精神,为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发挥了历史性作用;如今,农村双创风生水起,一定能为农业农村发展再造新的辉煌。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深入推进农村双创,迅速在全国农村掀起双创热潮,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我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各机构和广大农村双创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双创必将创出新天地,乡村振兴必将给农业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农业一定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一定会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农民一定会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共3 篇)

 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共 3 篇)

 (篇一)

 近年来,**县坚持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推动农业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提高农业“接二连三”水平,

 农业“新六产”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现将**县农业新六产发展汇报如下:

 一、我县农业新六产发展现状 (一)农业产业融合产业链条日趋完善。依托大蒜主体产业,不断提升大蒜精深加工水平,已经形成了种植加工、外贸出口和科技研发完整的产业链条。从最初的农产品粗加工制品向生产大蒜素、蒜氨酸、黑蒜、纤蒜等多种大蒜深加工产品转变,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目前,全县拥有大蒜等农产品贮藏加工企业 1700 多家,年加工能力达到 110 万吨,农产品加工转换率达 70%,恒温库贮藏能力达到 200万吨,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 95 家,其中国家级 2家,省级 10 家。

 (二)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建成并运营 3 处信息产业园,引进乐村淘、买卖惠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启动了阿里巴巴淘宝村和京东****特色馆,拥有电商企业、网络商店 3000余家。**年,全年大蒜互联网线上零售额达 12 亿元,出口近 5 亿美元;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农耕体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加速膨胀发展。目前,羊山农旅、王丕滨河休闲、马庙田园、鱼山湿地生态 4 大现代农业综合体,正规划建设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样板和新典范初步显现。

 (三)产业融合园区化水平不断提升。**年**县被农业部、财政部认定为我省唯一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运用全产业链发展思维,通

 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等系统举措,在园区集大蒜生产、加工、科技、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此外,我县鱼山街道,张翟村、崔口村、暗楼村被列入全国千乡万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乡、村。

 (四)产城融合建设不断深入。作为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重点打造的莱河新区已于 6 月启动开工建设,新区突出发展高端三产服务业,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西造东服”的城市格局,重点打造科技创新园区、网络电商园区。依托大蒜新品种繁育和精深加工,新区将做足“蒜都康养文章”,构建健康产业与观光休闲、养生旅游等相结合的大健康产业体系。依据城市周边基本农田划定,新区将发展观光农业和林业、体验式农业、创意农业等高端农业项目和中华民俗村文化旅游项目,实现城市与田园有机融合的新型生态城市发展。

 二、发展新六产的主要做法 (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大蒜产业,大力发展大蒜等精深加工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专业化食品工业园区,中纺集团、雨润集团、北京稻香村、新加坡翱兰集团等 30 家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的直接“对话”,大蒜深加工产业集群被认定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 100 强、山东省十大影响力产业集群,**县也被命名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进一步增强了**大蒜的市场竞争力。

 (一)坚持农业科技创新,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化。全力实施科技攻关,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努力占领大蒜科研的最高沿。以山东成功集团为例,他们与中国全营养膳食研发中心的专家,利用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在全世界率先研发成功了大蒜功能原料——纤蒜素,并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合作,生产出营养早餐、酵素和果蔬汁等产品,产品附加值提升数倍。成功集团的销售模式也格外有新意。他们与日本东京八板技术株式会社合作,研制生产智能化自动售货机,支持纸币、支付宝、银联卡等 7 种支付方式,在全国 200 个地级市建立营销网络,主攻写字楼和高档小区,计划布点 5 万台。“互联网+”时代,**的农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也催生了新业态。成功集团在京东、天猫等多个平台都建立了旗舰店,去年他们的黑蒜网上年销量达到 300 多吨,销售额 6000 多万元。

 (三)坚持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强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通过“品牌效应”和“商标富农”手段,鼓励和指导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创建品牌、提升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效应等,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名牌农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提高**大蒜国际影响力,巩固**大蒜国际话语权。获得国家质检总局认证的原产地证明标记,产品与欧盟开展了地理标志互认。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大蒜获得金奖,“**大蒜”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年“**大蒜”的品牌价值认定为 202.58 亿元

 (四)坚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适应市场和驾驭市场能力。截至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 362 个,带动农户 3万余户。合作社流转土地占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的 80%,50 余家合作社与超市、批发市场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大蒜等农产品销路不愁。**县发挥既有合作社优势,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资金量化折股、资产长期收益等方式,强化合同、协议制度约束,把贫困户纳入产业链,保障其稳定收益。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业新六产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的难题:我县作为国家大蒜主产区,大蒜较其他农产品享受的国家补助政策来说较少;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传统的种植模式仍难以突破;农业机械化水平依然较低;大多数农村合作社运作不规范,农户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从事农业生产的科技实用人才相对匮乏等等。

 四、对策及建议 (一)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构建集“生产+加工+科技+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为主线,加快推动形成以农业产业化园区为“龙身”,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为“龙尾”,现代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为“龙骨”,主体间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为“龙髓”的龙型经济产业链,推动生产、加工、旅游、服务等产业实现集聚集群发展,探索以企业

 为主体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和产业化带动机制,形成以二产带强一产、三产带活一产,主体融合、三产联动的良好格局。

 (二)加快培育发展农业新业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利用互联网+农业,依托**智慧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辐射效应大的农业电商企业。挖掘**悠久历史文化,结合**大蒜、辣椒、食用菌等传统优势农产品,积极发展农业创意文化产业、鲁西南民俗文化、田园综合文化体,实现现代农业与文化休闲、人文传统、城市建设的交互融合。

 (三)持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一批产业园农业管理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壮大职业农民队伍。促进村官制度、特聘专家、科技院校与农业产业基地紧密结合,建立优秀农技人才和有创业愿望、专业特长的涉农人才储备库,推进人才储备与项目储备的有机衔接,有效破解产业化发展的人才瓶颈。重点抓好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青年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培训,培育一批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

 (四)持续深化改革加强保障。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生态补偿机制、劳动力有效转移等方面的政策创设,强化政策保障。出台科技人员、返乡务工人员农业创业的试点政策。完善跨部门并联行政工作机制,创新“一窗式”综合受理模式,提高财政、土地、工商等综合行政部门在落实产业园创建财政政策、规范土地调整、加强市场监管、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效率。

 (篇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的重要内涵,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根据省委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和**市委开展“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蹲点调研活动的要求,今年以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主题,聚焦产业兴旺这一重点,我分别到**市的**镇**村、**乡**村、**桥镇**小镇、**镇大店口村,淳安县的枫树岭镇下姜村、枫树岭镇源塘村、枫树岭镇薛家源村、大墅镇大墅村、大墅镇桃源林家村、安阳乡五堡村,西湖区的双浦镇等地开展了实地调研。

 调研期间,我们走进农家小院、走到田间地头,召开有关村“两委”负责人、种植大户、农技服务人员、农业企业负责人、扶贫干部等不同群体的座谈会,走访退休村干部、困难群众、致富带头人、妇女代表、老党员、村民代表等农户 30 余户,倾听农村群众的呼声诉求,仔细了解农村发展的点点滴滴。通过调研,切身感受到了**农村这些年来的大变化大变样:农村变美了,农业变强了,农民变富了,城乡居民收入比从**年的 2.2∶1 缩小到**年的 1.85∶1,城乡统筹发展效果显著。

 在调研中也发现,**“三农”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三农”工作仍然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短板。特别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虽然近年来农村电商、民宿经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但普遍存在层次低、规模小、布局散等问题,还处在碎片化、粗放型发展阶段,迫切需要作进一步提质增效。

 对调研中发现的好的做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几个方面的理性思考。

 一、要把保护绿水青山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本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底色和底气。调研组所到的**、淳安等乡村,大多都是群山环绕、溪水潺潺,生态本底好,乡村韵味足,绿色经济、美丽经济发展迅速。像淳安县的枫树岭镇,抓住近年来省市部署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契机,以辖区内的下姜村国家 AAA 级风景区为龙头,充分利用淳安第二大水库枫树岭水库、淳安第一高峰磨心尖、“遂阳第一景”白马乳洞、凤凰庙古村落群等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引进了风林港旅游综合体等大项目,走出了一条具有枫树岭特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

 调研发现,不少乡村虽已开始往这个方向尝试,但大多还是起步阶段,对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关系的认识还不到位,对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的办法不多,普遍存在低水平模仿、单一模式重复发展等问题,有的甚至为了发展经济而把生态破坏了。对此,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在加强山水林田湖保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做好把生态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资源、产业优势的文章。要坚持美丽发展,把农业“两区”建设与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发展田园体验、建设美丽田园、美丽庭院、美丽乡村结合起来,让劳作变体验、田园变公园、农村变景区、农房变客房。要坚

 持特色发展,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环境整治与发展特色民宿经济、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养生健康结合起来,加快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推动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农村竞争力。

 二、要把推进土地流转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基础 推进土地流转,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西湖区双浦镇调研时发现,这几年双浦通过开展农村土地全域综合整治,逐步实现了农田集中连片、空间形态高效节约的土地利用格局,目前已流转土地 21205 亩,共涉及 20 个村、6160 户农户、2200户经营户,土地租金从每年 1000 元/亩上涨到 2000 元/亩。建设了占地 4200 亩、投资 5.4 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0 万-200 万元,当地农民就近在产业园工作年收入达到 5 万-12万元。在淳安县的大墅镇,他们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大力发展彩色农业、观光农业,实施农旅融合发展,成效很好。目前大墅镇已流转耕地 12824 亩,成立了 73 个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建设了千亩粉色桃花等“五个一千”彩色农业基地,有效带动了全镇乡村旅游发展。

 而相比于点上的成功例子,**市面上的农村耕地利用碎片化问题依然突出,土地流转规模小,去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率仅 51.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乡村产业发展。对此,可大力推广西湖区双浦等地的经验,全面推进土地全域综合整治,加快提高农田集中连片流转规模,并将土地流转与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推动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走具有**特色的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路子。

 同时,要通过农房建设审批必须带农房设计方案等形式,抓好农房建设管理,加强对村庄风貌、建筑形态的引导和管控。要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使农民闲置住房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养老、文化等产业的有效载体。

 三、要把培育新兴业态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切入口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现代民宿、乡村旅游、养生健康等新业态、新模式,顺应当前社会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符合乡村产业发展的规律,是乡村产业发展极具潜力的新增长点。现在**各地都把培育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都在想方设法抢占先机、赢得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

 在淳安县下姜村,我在与余红梅等民宿经营户交流中得知,下姜村的民宿已经从 4 家扩展到了 23 家,**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 16 万人次,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因此比 2001 年增长了十倍多。在**市**镇了解到,大店口村瑞德农业基地近三年线上销售额都占了总销售额的 2/3,最为突出的是水果玉米,仅去年在微信平台上的销售就超过了 100 万元。这些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兴起,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但从点上调研和全市面上情况看,各地农村在这方面的情况又都差不多,基本就是采摘、民宿、电商、旅游“几板斧”,而且规模普遍偏小,档次普遍不高,特别是跟风模仿现象比较突出,同质化竞争问题较为严重。这样的发展,对乡村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对乡村振兴都是不可持续的,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对此,我们认识到,各地农村在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时候,要立足各自实际,把“长板”拉长,而不是一味去补齐一般性、大众化的短板,通过最大化发挥优势形成别具一格、辨识度高的特色,提升自身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质量兴农之路,加大“互联网+”助力乡村产业的力度,深度嵌入并作用于产业链的各环节,让农村各种新业态的供给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的跨界融合发展,通过农林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性的“第六产业”,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村新兴服务业联动发展。

 四、要把社会力量参与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助力 ...

推荐访问:振兴 乡村 产业发展
上一篇:季度工作计划例文汇总
下一篇:企业签约仪式主持词范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