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复习笔记】吴飞《新闻编辑学教程》笔记和典型题详解

来源:安全师 发布时间:2021-02-28 点击:

 目录 内容简介 目 录 导 论 0.1 复习笔记 0.2 典型题详解(略)

 第一部分 编辑功能论 第一章 编辑的策划功能 1.1 复习笔记 1.2 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编辑的把关功能 2.1 复习笔记 2.2 典型题详解 第三章 编辑的组构功能 3.1 复习笔记 3.2 典型题详解 第二部分 编辑心智论 第四章 编辑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结构 4.1 复习笔记 4.2 典型题详解 第五章 编辑的职业理念 5.1 复习笔记

 5.2 典型题详解 第六章 编辑思维与意识 6.1 复习笔记 6.2 典型题详解 第三部分 编辑生态论 第七章 编辑与法律 7.1 复习笔记 7.2 典型题详解 第八章 编辑与文化 8.1 复习笔记 8.2 典型题详解 第九章 编辑与作者 9.1 复习笔记 9.2 典型题详解 第十章 编辑与受众 10.1 复习笔记 10.2 典型题详解 第四部分 编辑操作论(上篇)

 第十一章 新闻稿件分析 11.1 复习笔记 11.2 典型题详解 第十二章 新闻稿件的选择 12.1 复习笔记

 12.2 典型题详解 第十三章 新闻稿件的修改 13.1 复习笔记 13.2 典型题详解 第五部分 编辑操作论(下篇)

 第十四章 报刊编辑艺术 14.1 复习笔记 14.2 典型题详解 第十五章 广播新闻编辑 15.1 复习笔记 15.2 典型题详解 第十六章 电视新闻编辑 16.1 复习笔记 16.2 典型题详解 第十七章 网络新闻编辑 17.1 复习笔记 17.2 典型题详解

 导 论 0.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编辑的中外历史发展与新变化 (1)早期的文化传播活动中,并没有专业性的编辑人员,文化传播的主力军是那些卜筮官、乐师以及史官等。

 (2)目前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编辑,当属刘向和刘歆。但他们的编辑活动与现代意义上的编辑活动还是有区别的。

 (3)南宋而后及至明代,雕版印刷盛行,商品经济发达,城镇中书市坊铺兴起,出现了受聘于书铺、适应市场需要的编辑。

 (4)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时期,沿海通商口岸有外人经办的华文报刊出现。在清末戊戌维新运动时及其后,出现了一批真正的职业编辑,如梁启超、谭嗣同等。

 (5)在美国,专业性的新闻编辑的出现大概在独立战争时期。

 (6)美国在 20 世纪初,一批真正理解新闻传播理念的伟大编辑也应运而生了。

 (7)至 20 世纪 30 年代,有关编辑的各种文化神话也逐渐形成。

 (8)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编辑工作的内涵不断扩大。

 二、编辑学的出现与发展 (1)1922 年 6 月 4 日,一位叫张维周的在北京《晨报》“新闻纸问题号”专版发表了《编辑新闻之我见》的文章。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精编主义”,即在新闻编辑中,“应以新闻价值为标准,苟有价值,应详为登载。否则绝对不应刊载”。

 (2)真正有意识地将“编辑学”当作一门科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后的事。1983 年,胡乔木致函教育部,要求试办编辑学专业。

 (3)到 2000 年初,在书名上带“编辑学”字样的著作有 80 余种。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出现了新的传播媒介,传统媒介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为编辑学的分类研究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三、关于本书篇章结构的说明 (1)编辑功能论中,在现象学意义上展示编辑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2)编辑心智论中,从编辑的思维、心理、意识以及编辑能力的角度入手。

 (3)编辑生态论中,从编辑与作者、编辑与受众的社会关系的角度研究编辑活动。

 (4)编辑操作论中,分别讨论报刊新闻编辑、广播新闻编辑、电视新闻编辑以及网络媒体编辑的基本规律和工作技巧。

 0.2 典型题详解(略)

 第一部分 编辑功能论 第一章 编辑的策划功能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编辑策划是指对出版内容、出版时机、出版形式等方面所进行的设计、谋划和预想。它是新闻出版部门的编辑策划人员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智力活动,是新闻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起着带动和整合其他优势、资源与能力的作用。

 一、策划营造核心竞争力

 1 核心竞争力

 (1)概念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是 1990 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 C.K.普拉哈拉德和G.哈默尔提出的,是指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

 (2)基本特征 ①用户价值。即核心竞争力能够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

 ②独特性。企业的任何一项专长要成为核心能力,必须独树一帜。

 ③延伸性。核心竞争力犹如一个“技能源”,它能为企业延伸出一系列相关的领先产品或服务。

 2 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特点 新闻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是指该传媒在经营和发展中胜过竞争对手的核心的资源和能力的总称。具体地说,它是该传媒企业以其主体业务为核心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在众多传媒中保持独特竞争优势的那些资源和能力。

 (1)价值优越性 对传媒的受众有更多的、更优越的价值,受众能从该媒体获得比其他媒体更多的实惠。价值优越性并不仅仅限于新闻传媒提供的新闻信息本身,一些外在形式及附再价值也可能受到受众的青睐而成为核心竞争力。

 (2)独特性 核心竞争力一定是拥有它的媒体独一无二的资源或能力。

 (3)难以模仿性 核心竞争力是该媒体在长期实践中积累形成的,深深地印着其自身特殊经历的烙印,其他媒体想模仿需要付出很大的模仿成本;同时,核心竞争力也是很难被替代的。因此,当某家媒体拥有某项核心竞争力时,其他竞争者和市场跟进者想获得同样的竞争力是很困难的。

 (4)延展性 核心竞争力对拥有它的新闻传媒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核心竞争力所在领域的优势会福及其他领域,核心竞争力会对传媒的发展起到良性互动的效果。

 对于新闻出版业来说,一个出版社、一个新闻单位其竞争的关键或者说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该组织的选题策划能力、出版运作能力、营销能力以及品牌形象与组织文化等优势和能力方面。

 二、编辑策划的基本范畴

 1 编辑策划的内容 (1)受众策划 ①受众策划即受众的定位问题。

 ②受众策划包括的内容有:

 a.确定受众范围及其构成特点。

 b.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受众的基本需求、文化层次、欣赏品位和共同倾向。

 c.写出分析报告,对后继的编辑策划提出初步建议。

 (2)形象策划 ①企业形象策划即 CI,通常包含三大部分:

 a.企业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是企业经营核心所在,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宗旨、经营信条等。

 b.企业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是企业的动态行为识别,指企业所有对内对外行为规范的总和. c.企业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是指企业各类外在的、直观的、具体的、符号化了的形象。

 ②CIS 是 CI 的发展和完善。CIS 即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意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又称品牌竞争战略。

 (3)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主要是指对编辑出版物的题目的选择和确定,它实质上还应涉及对编辑出版物的内容、性质、特点等因素的策划。随着现代信息传播应运而生的编辑选题策划,则是一种编辑导向意识和社会导向意识的结合,是编辑主体(社会理性的代表)融入和参与高层次社会文化建构的重要体现。

 (4)组稿策划 选题一经确定,就要开始进行组稿策划。组稿策划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建立既相对稳定又呈发展态势的作者队伍。

 ②充分掌握每一位作者的情况(如性别、年龄、专业、学术水平、知识层次、特长等等),建立作者档案。

 ③经常与作者交流和沟通,以便随时调整选题方案或撰稿计划

 (5)营销策划 营销策划包括对价格定位、广告宣传设计、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策划。在进行营销策划之前,应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并在策划的过程中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随时进行灵活的调整。

 2 编辑策划的程序 编辑策划的程序大致分为搜集信息、确定策略、编制方案等步骤。

 (1)搜集信息。

 与编辑策划有关的信息一般有:环境信息、受众信息、竞争信息、自身信息、市场信息、预测信息、反馈信息等。

 (2)确定策略。

 策略的确定一般从两方面考虑:

 ①从策略的功利性出发,以取得“双效益”为目的。

 ②从策略的竞争性出发,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为目的。

 (3)编制方案。

 编辑方案的编制包括方案设计、方案优化、方案论证与审定等环节。

 3 编辑策划的层次 (1)宏观编辑策划

 宏观编辑策划是编辑策划部门就媒体长期的出版方针和出版定位方面所作的设计工作。

 ①定位 定位是编辑部门在充分调查受众的市场需要、社会上的信息资源与信息流通情况以及媒体的人财物等能力的基础上,对出版媒介的基本风格、基本内容、价值取向以及出版对象方面所作的总体设计。

 ②编辑宗旨 编辑宗旨也可以称之为办报(台、网)理念。与市场定位相比,编辑宗旨的确立则决定了一家媒体的内容走向。现代社会出色的主流媒体已进入媒体品牌竞争(即媒体形象竞争)的高层次,其核心所在就是编辑理念。编辑理念是报纸的灵魂,是高度凝练的媒体精神和价值取向的体现。

 ③言论立场 我们的新闻出版物,毫无疑问,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我们应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反映群众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愿望、要求。

 ④媒体品位 编辑部对新闻的处理态度有两种:

 一是,大众化的报刊多采取激情主义(sensationalism)态度,其主要表现为:

 a.抢先报道,不管真假、准确性如何; b.内容文字及标题尽可能夸张渲染; c.对社会新闻报道不厌其详; d.评论多,讽刺多; e.版面活跃多变化; f.图片多。

 二是,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新闻,其主要特点是:

 a.新闻正确重于迅速,注意新闻的时宜性; b.平实不夸张; c.对社会新闻的处理采取严肃态度,在版面上也不特别突出;

 d.对事件或问题的评论严肃,不随意指责; e.版面设计力求款式大方,不常变化。

 我国大多数报刊均采用这种态度。

 (2)中观编辑策划 中观编辑策划是编辑就一段时间内的出版内容、风格、面貌、形象、特色等方面所作的设计与规划。中观策划重点在于既要顺应受众信息需求和接收习惯,又要立足于推陈出新,以满足受众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接受需求、接受心理和审美心理诸方面的情况。

 (3)微观编辑策划 微观编辑策划是编辑就某一具体的报道或营销方式等所作的筹划。在微观策划中,与编辑工作最为密切相关的是出版社的选题策划与新闻单位的报道策划。

 ①选题策划。一个好的节目形态与优秀的选题,会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②报道策划。新闻单位的日常性选题策划工作,主要是报道策划。报道策划是指新闻编辑依据新闻传播规律,对社会事件的发展情况作出较准确的前瞻性预测,并对报道重点、报道形式以及报道进程作出的思考与设想。

 目前新闻单位最常见的报道的组织与策划形式有:

 a.阶段性报道策划。即编辑对一段时期内的报道作总体上的部署与安排,通常形成书面方案。这种策划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确定报道要点和重点选题,并根据竞争态势,提出创新举措和创优方向。

 b.专题性报道策划。即编辑围绕某一主题或事件所作的报道组织与筹划。这种报道的策划重在有强度和声势,根据社会生活的热点和焦点来确定选题,开篇要能吸引人,推进要有力度,结尾要能发人深思。

 c.配合式报道策划。是指配合特定时期党和政府的宣传需要,从形势发展、政策出台、工作部署等情况出发,媒体所作的配合式宣传策划。

 d.即时式报道策划。即事先无法预料的突发新闻事件、突然变化的现象等一经出现,立即进行的报道策划。

 三、编辑策划的基本前提 (1)要知晓受众的需求。社会情境不同,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各不相同的受众的需求有别,受众的接受心理也大不相同。明确受众的需求,是媒体成功的关键。

 (2)要研究竞争对手。媒体的编辑在策划时要分析和研究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的人才实力和经济实力,分析对手所经营拳头产品的特色和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的原因。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合法与有序的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协调与约束力量。竞争可以有效地配置各种媒体的生产关系因素与生产力因素。事实上,目前中国媒体之所以重视策划,就是媒体竞争的结果,因为只有重视策划,媒体才有可能生产出与众不同的产品,进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3)报道策划不是造势。社会热点一般是大众最关心、对大众生活最有影响的问题。与社会热点不同,报道热点是媒体“操作”的结果。经过媒体条例,各家说法差异很大,见仁见智,不求统一。

 四、编辑策划的指导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战略目标一定要根据具体发展情况来制定,要根据编辑部特点、力量、资源情况而定,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目光短浅,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愿望、理想和热情来确定策划思路,而要对出版单位的内在情况以及外部条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论证,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和切实可行的目标。

 (2)全面创新原则 策划创新的关键在于:能打破固有的模式,走向广阔的思维领域;能摆脱单一思维模式,跨入立体的思维空间。

 (3)比较优势原则 编辑要进行充分细致的自我分析和环境分析,明白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劣势中寻找比较优势,从而正确地给自己定位,然后在比较优势点上努力加以扩展,就能慢慢地将比较优势发展成为绝对优势。

 (4)体现特色原则 任何一种出版物的出版,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立住脚跟,最关键的就是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5)灵活权变原则 报道策划最忌呆板,因为传媒市场瞬息万变,受众的口味也反复无常,竞争对手奇招百出,不少因素都是可变的,策划的对象往往也将会发生变化。报道策划方案必须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报道的内容、范围、推出的时机、形式以及报道组织的人财物的配置上,都不必定得过细过死。

 1.2 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 编辑策划 答:编辑策划是指对出版内容、出版时机、出版形式等方面所进行的设计、预谋和预想。它是新闻出版部门的编辑策划人员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智力活动,是新闻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起着带动和整合其他优势、资源与能力的作用。

 2 核心竞争力 答: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是指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它是 1990 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C.K.普拉哈拉德和 G.哈默尔提出的,基本特征是用户价值、独特性和延伸性。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优越性、独特性、难以模仿性、延展性四个特点。

 3 企业形象策划 答:企业形象策划又称 CI,通常包括企业理念识别(MI)、企业行为识别(BI)和企业视觉识别(VI),它承载着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综合信息传递的媒介。在企业形象传递过程中,企业形象策划是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元素,是企业CIS 战略的最主要部分。

 4 选题策划 答:选题策划是指对编辑出版物的题目的选择和确定,实质上还涉及到对编辑出版物的内容、性质、特点等因素的策划。编辑人员按照一定的方针和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落实选题出版及行销方案的创造性活动。选题策划能力是衡量现代编辑和出版社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简答题 1 简述编辑策划的内容与程序。

 答:(1)编辑策划的内容 编辑策划的内容包括:

 ①受众策划 受众策划即受众的定位问题。其主要内容是 a.确定受众范围及其构成特点;b.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受众的基本需求、文化层次、欣赏品位和共同倾向;c.写出分析报告,对后继的编辑策划提出初步建议。

 ②形象策划 企业形象策划即指 CI,它所包括的内容有:

 a.企业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它是企业经营的核心所在,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宗旨和经营信条等; b.企业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企业行为识别是指企业的经营行为、企业管理的效率和企业员工的行为、操守、规范等,就是企业所有对内对外行为规范的总和; c.企业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是指由图案、色彩和标准字体及固定内容组成的公司和产品的标志。

 ③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主要是指对编辑出版物的题目的选择和确定,它实质上还应涉及对编辑出版物的内容、性质、特点等因素的策划。选题策划不仅加速了具体编辑选择过程的完成,提高了编辑出版的质量,而且是社会理性对文化出版领域的渗透与变革。

 ④组稿策划 选题确定后编辑就要开始进行组稿策划。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a.建立既相对稳定又呈发展态势的作者队伍。

 b.充分掌握每一位作者的情况(如性别、年龄、专业、学术水平、知识层次、特长等等),建立作者档案。

 c.经常与作者交流和沟通,以便随时调整选题方案或撰稿计划。

 ⑤营销策划 营销策划包括对价格定位、广告宣传设计、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策划。在进行营销策划之前,应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并在策划的过程中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随时进行灵活的调整。

 (2)编辑策划的程序 编辑策划的程序包括:①搜集信息。信息采集的内容范围是以编辑策划的内容、目的、需求而确定的,编辑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来准确收集各类信息,这是编辑策划成功的基础。

 ②策略确定。策略的确定一般从两方面考虑:一个是从策略的功利性出发,以取得“双效益”为目的;二是从策略的竞争性出发,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为目的。

 ③编制方案。编制方案是使编辑策略物化并形成具体书面材料的过程,具体包括方案设计、方案优化、方案论证与审定等环节。

 2 简述编辑策划的指导原则。

 答:(1)实事求是原则 编辑策划的战略目标要根据具体发展情况来制定,要根据编辑部特点、力量、资源情况而定,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目光短浅,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愿望、理想和热情来确定策划思路,而要对出版单位的内在情况以及外部条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论证,如此才可制定出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和切实可行的目标。

 (2)全面创新原则 信息传播的内容、形式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要根据读者市场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作出创新策划,打破固有的模式,走向广阔的思维领域,进入立体的思维空间。

 (3)比较优势原则 编辑要进行充分细致的自我分析和环境分析,明白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劣势中寻找比较优势,从而正确地给自己定位,然后在比较优势点上努力加以扩展,慢慢将比较优势发展成为绝对优势。

 (4)体现特色原则 任何一种出版物的出版,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立住脚跟,最关键的就是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美国著名的新闻周刊——《时代》杂志,正是因为他们长期以来注意追求特色与创新,才使得《时代》杂志在 1923 年 3 月创刊之舌,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5)灵活权变原则 报道策划最忌呆板,因为传媒市场瞬息万变,受众的口味也反复无常,竞争对手奇招百出,不少因素都是可变的,策划的对象往往也将会发生变化报道策划方案必须要有一定的灵活

 性,在报道的内容、范围、推出的时机、形式以及报道组织的人财物的配置上,都不必定得过细过死。

 3 简述传媒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答:新闻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是指该传媒在经营和发展中胜过竞争对手的核心的资源和能力的总称,其特点包括如下方面:

 (1)价值优越性 对传媒的受众有更多的、更优越的价值,受众能从该媒体获得比其他媒体更多的实惠。价值优越性并不仅仅限于新闻传媒提供的新闻信息本身,一些外在形式及附载价值也可能受到受众的青睐而成为核心竞争力。

 (2)独特性 核心竞争力一定是拥有它的媒体独一无二的资源或能力。

 (3)难以模仿性 当某家媒体拥有某项核心竞争力时,其他竞争者和市场跟进者想获得同样的竞争力是很困难的。因为,核心竞争力是该媒体在长期实践中积累形成的,深深地印着其自身特殊经历的烙印,其他媒体想模仿需要付出很大的模仿成本;同时,核心竞争力也是很难被替代的。如果某项竞争优势已普及或者极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也就不再是核心竞争力。

 (4)延展性 核心竞争力对拥有它的新闻传媒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核心竞争力所在领域的优势会福及其他领域,核心竞争力会对传媒的发展起到良性互动的效果。

 对于新闻出版业来说,一个出版社、一个新闻单位其竞争的关键或者说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该组织的选题策划能力、出版运作能力、营销能力以及品牌形象与组织文化等优势和能力方面。

 三、论述题 试论编辑策划的层次。

 答:编辑策划可分为微观策划、中心策划、宏观策划三个层次,也即编辑个体策划、编辑室策划与总编辑策划。

 (1)宏观编辑策划 宏观编辑策划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①定位 定位是编辑部门在充分调查受众的市场需要、社会上的信息资源与信息流通情况以及媒体的人财物等能力的基础上,对出版媒介的基本风格、基本内容、价值取向以及出版对象方面所作的总体设计。

 ②编辑宗旨 编辑宗旨也可以称之为办报(台、网)理念。与市场定位相比,编辑宗旨的确立则决定了一家媒体的内容走向。可以说,现代社会出色的主流媒体已进入媒体品牌竞争(即媒体形象竞争)的高层次,其核心所在就是编辑理念。编辑理念是报纸的灵魂,是高度凝练的媒体精神和价值取向的体现。

 ③言论立场 我们的新闻出版物,毫无疑问,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我们应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反映群众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愿望、要求。

 ④媒体品位 编辑部对新闻的处理态度有两种。

 大众化的报刊多采取激情主义(sensationalism)态度,其主要表现为:a.抢先报道,不管真假、准确性如何;b.内容文字及标题尽可能夸张渲染;c.对社会新闻报道不厌其详;d.评论多,讽刺多;e.版面活跃多变化;f.图片多。

 与激情主义的态度相反,一些报刊则力求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新闻,其主要特点是:a.新闻正确重于迅速,注意新闻的时宜性;b.平实不夸张;c.对社会新闻的处理采取严肃态度,在版面上也不特别突出;d.对事件或问题的评论严肃,不随意指责;e.版面设计力求款式大方,不常变化。我国大多数报刊均采用这种态度。

 (2)中观编辑策划 中观编辑策划是编辑就一段时间内的出版内容、风格、面貌、形象、特色等方面所作的设计与规划。中观编辑策划上承宏观编辑策划,重点在于既要顺应受众信息需求和接收习惯,又要立足于推陈出新,以满足受众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接受需求、接受心理和审美心理诸方面的情况。

 (3)微观编辑策划

 微观编辑策划是编辑就某一具体的报道或营销方式等所作的筹划。微观策划应体现小系统的双重性,既要将它组织结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又要使之成为既定的大、中系统的功能结构中一个合理的、能充分展示它们的功能的一个子系统。在微观策划中,与编辑工作最为密切相关的是出版社的选题策划与新闻单位的报道策划。

 第二章 编辑的把关功能 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把关人”研究综述

 1 个体层面的“把关人”研究 (1)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

 最早关注把关(守门)人现象并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库尔特·卢因。

 卢因的研究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

 ①事物运动必须通过不同的渠道,而这些渠道中必须存在“把关人”。

 ②“把关”的除了人之外,还有一些规则,但所有的规则都是人掌握的,因此,人,尤其是个人是理解“把关”的关键。

 ③研究“把关人”实际上是研究导致把关人作出某一决定的因素。

 ④影响把关的就是人的心理因素,研究个人的心理因素在把关中的作用,是卢因主要的动机和目的。

 (2)怀特(D.M.White)

 怀特的研究验证和扩充了卢因的理论,他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将“把关人”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提出了新闻选择的把关模式,如图 2-1 所示。

 图 2-1

 新闻选择把关模式图 ①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是从新闻信息源中选取一部分进行报道。

 ②大众传媒组织形成一道“关口”即“门区”,它指出了某些新闻得以通过“门区”而另一些新闻则被挡在门外从而遭到舍弃这样一个事实。

 (3)麦克内利 1959 年,麦克内利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

 麦克内利的研究发展和完善了怀特的研究,他通过对国际新闻流动过程的研究,揭示了在信源与信宿、新闻事件与最终接受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环节,而绝非怀特模式所显示的一个孤零零的“门区”。

 (4)盖尔顿与鲁奇 1965 年,盖尔顿与鲁奇在《国外新闻的结构》一文中提出了“选择性守门模式”。编辑在选择一则新闻是否进入下一步的流动领域,主要是审视新闻是否具有如下因素:①时间跨度;②强度或阈限价值;③明晰性;④文化相近性;⑤一致性;⑥出乎意料;⑦连续性;⑧组合性;⑨社会文化价值观念。

 盖尔顿与鲁奇认为,一个事件并非只有具备上述全部要素才能构成新闻,新闻的筛选活动是依据三个基本前提进行的:

 ①附加性前提,事件包含的新闻要素越多,越有可能成为新闻; ②补偿性前提,一个事件在某些要素上是平淡的,但可以因其他要素比较突出而得到补充;

 ③排除性前提,如果一个事件所有的新闻要素都偏低,那么这个事件就可能被排除在新闻报道之外。

 2 组织层面的“把关人”研究 (1)巴斯(Z.Bass)

 巴斯将新闻传播过程分为“新闻采集”和“新闻加工”两个阶段,他认为,真正的“把关人”是从事新闻采集的人或者组织。这一研究,拉开了从组织层面研究“把关人”现象的序幕。

 (2)鲁宾孙 鲁宾孙指出,新闻过程是一套“由组织结构的各部分共同运作,而形成的非直线回馈关系”,因而主张以整个复杂运作的工作团体为分析单位,建立一个“传控模式”,以分析决策者的决策过程、编辑室与外界所形成的回馈环、各守门人在各自职务角色上的功能性差异、新闻工作者在“不明确编辑政策”下的工作情形。

 “传控模式”的主要变项有:①守门人的组织位置及其相互关系;②守门人的新闻价值衡量。

 (3)布雷诺 布雷诺将守门行为描述成“执行阶层顺应编辑政策的情形”。

 (4)迪米克 迪米克认为媒介组织具有“折中与协调”的特性,因此守门行为不是一种“顺应”,而是“组织内各个层次联结之间的折冲过程”。换言之,守门行为应是“媒介组织内部的种种运作”。

 (5)沃尔特·吉伯(Walter Gieber)

 吉伯认为,决定新闻取舍的重要因素,不是对新闻本身的评估,而是多重的压力,而作为“把关人”的电讯编辑个人的作用并不大。

 吉伯的研究有两方面的意义:

 ①他将“把关人”的研究从个体的层面拓展到了组织的层面,他的研究表明,“把关人”并不是在个体层面上完成的,参与把关的实际上是一个组织。

 ②他的研究打破了早期研究单纯的心理分析,将社会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研究吸收进了研究视野。

 3 社会层面的“把关人”研究 (1)赖利夫妇 其实早在 1959 年,赖利夫妇注意到大众传播不过是整个社会系统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必须受到其他社会系统的相互影响。

 (2)麦奎尔 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导论》中揭示了各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力量(如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宗教等)对媒介组织的正式控制与非正式制约。他的研究表明,各种社会力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媒体组织的生产过程。

 (3)德弗勒 德弗勒不仅注意到了媒介运行的社会背景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深深地影响了这一大众传播系统的结构”,他指出:“我们自由的企业信念,我们对利润动机的合法性以及对有节制的资本主义的功效的看法,还有我们关于言论自由的普遍价值观念,构成了美国大众传播系统的更进一步的外界条件。” (4)休梅克和里茨 休梅克和里茨建立了一个五种等级模型,试图全面解释媒介内容的影响控制因素。

 ①在体系层面上,包括意识形态,以及更为广泛的文化价值,知识结构及交互性标准。

 ②在来自媒介组织以外的非媒介影响的层面上,它们进一步要应对紧密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媒介环境内的压力和各种限制。

 ③在组织层面上,他们将内部的组织结构、政策以及动态的媒介惯例进行编制。

 ④在随后的层面上,他们正在为媒介产品的业务以及专业的价值和路径的影响寻找定位。

 ⑤在个体层面上,需要指出的是个人的背景、态度以及记者和新闻工作者的信仰等的影响。

 二、编辑的信息把关功能

 1 选择功能 (1)编辑的选择一方面保证了传媒组织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编辑的选择有利于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这里的“有效”包括效率和效用两层含义。效率是一个经济的概念、比较的概念,它表示为投入与产出之比。在信息的流通过程中,正是因为有了编辑的选择,

 并通过编辑的选择,受众才有可能迅速获得一些针对性较强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效率。效用是一个是非的概念、取舍的概念。

 (2)编辑可以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选择信息。

 ①通过选择,使文稿所表现的语符编码越符合语法规则,文稿所负载的语法信息就越多。

 ②通过选择,使文稿所表达的意义(语义)越符合客观事实,意味着语义信息越丰富。

 ③通过选择,使文稿所产生的效用越符合受众的需要,亦即语用信息越多。

 2 导向功能 (1)编辑对受众的导向,既可以强行灌输、重复传播的某种信息,让该信息在受众生活中挥之不去,也可能通过“让事实说话”的手段传播编辑的意图,还可以启动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来影响受众谈什么、想什么,为受众安排议事日程。编辑导向既面向受众,也面向作者,但归根结底是根据受众的需要行事。

 (2)编辑也通过选择对作者的创作起一种导向作用。编辑导向既面向受众,也面向作者,但归根结底是根据受众的需要行事。

 (3)编辑的选择和导向也常常会出偏差甚至是严重的失误。这一方面是由于编辑对受众的期待、作者的写作能力以及作品所达到的实际水平,很难作出完全确切的判断和估计;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由于编辑的选择与导向要受到国家的制约和限制,即其选择和导向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如果企图走出框框之外,也往往会导致失败。

 3 净化功能 净化作用大致包含两层意义:

 (1)防止从作者那里产生的不合格或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有害作品,通过传播渠道流向受众信息市场。

 (2)为受众寻找佳作而在作者面前树立起铁的质量标准,帮助作者为达到这个标准而不懈努力。

 4 精化功能

 就编辑把关的具体的情况看,有的被滤掉的信息并非都是不“净”的,有些可能是因为时间差、空间差、受众层次差及媒体取向甚至篇幅容量等因素,使得编辑不得不筛选掉大量“干净”的但却不适宜在某一时刻和某一媒体上发表的信息。这种处理其实就是信息的“精化”。

 三、网络传播中的把关现象

 1 网络传播中存在把关现象 在网络传播中存在大量的把关行为,这些把关行为既有组织性的,也有个人选择取向。网络上的把关人至少有如下几类:

 (1)职业把关人 如新华网、人民网、千龙新闻网、四川在线等,这些网站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有传统媒体运作背景。这类网站实际上是传统媒体在网络上的延伸,因此同它的母媒体一样,它们天然就具有新闻信息的采访和发布权。它们是网络中严格意义上的“把关人”,可称为职业把关人。

 (2)二级把关人 我国的商业网站没有采集新闻的权力,商业网站的新闻大多来自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传统媒体网站,特别是政治时事等硬性新闻莫不如此。就目前来说,商业网站只是新闻信息的“二级把关人”。

 (3)影子把关人 网络技术的个人化、交互性使得个人第一次在大众媒体上有了自由发布新闻信息的权力,这在传统大众传播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于是,缺乏权威性的网民是网络上部分信息的“影子把关人”。

 (4)最终把关人 在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社会,政府总是最重要和最有力的控制者和把关人。

 2 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特点 (1)美国传播研究学者马成龙指出,把关须区分不同的层次:

 ①从微观上看,个别的媒体网站对自己站点内容的把关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是强化了的,因为新闻网站所接受和提供的内容大大增加,这就意味着需要对此有更多的筛选即“把关”。

 ②从宏观上看,人们可以自行选择内容的自由度大大增加,这又意味着“把关”的减少。

 (2)有学者认为网络信息传播在终结信息特权的同时,也为“把关人”提供了转变机遇和发展空间。而这种角色转换大致可以在如下几方面实现:

 ①信息提供者 即传统的信息“把关人”利用其职业优势,为网络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如真实准确的即时信息和深度的分析性信息)服务。

 ②信息资讯者 网络上存在海量的信息,这会让网民无所适从。因此传统的把关人可以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对信息进行分类,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和向导。

 ③规范的倡导者和监督者 网络传播是“一种散布型的信息交流结构,可以把这种传媒结构比做新闻与信息交流的一个矩阵(Matrix)、一张经纬交错的渔网(Net)或四通八达的蛛网(Web)”。

 (3)有学者认为,根据网络传播的特点,结合信息流通从信源到信宿,包括信息编码过程的客观性、冗余信息的识别能力、信息解码的水平及技巧等不同流程以及信息控制管理的不同层次,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大致可以纳入这样四个范畴:

 ①网络信息发布者的道德失范。

 ②网络信息接收者的道德失范。

 ③网络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范。

 ④网络道德控制机制的失范。

 2.2 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把关人”理论 答:“把关人”,又称守门人理论,是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于 l947 年发表的《群体生活渠道》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是指在传播过程中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与传播信息的行为。“把关人”是指对信息进行过滤与加工的人。

 二、简答题 1 简述编辑的信息把关功能。

 答:编辑的信息把关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选择功能 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选择,编辑的选择一方面保证了传媒组织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讲,编辑就应力求使传播物负载尽可能多的信息。

 新闻编辑选择新闻稿时:①首先要考虑结构是否完整,逻辑是否混乱,语言是否通顺等,这就是对语法信息的选择。②编辑还要进一步评别稿件所反映的内容真实、准确,是否有典型意义等,这就是对语义信息的选择。③编辑还要评估稿件是否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是否能向受众提供知识性、指导性、服务性、娱乐性等方面的新鲜信息,这就是对语用信息的选择。

 (2)导向功能 对编辑来说,决定传播这些信息而不传播另一些信息,多传播这类信息而少传播另一类信息,以及向受众着重推荐某些信息都是一种显见的导向。编辑对受众的导向,可以通过强行灌输、重复传播某种信息来引导受众,也可能通过“让事实说话”的手段来传播编辑的意图,还可以启动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来影响受众谈什么、想什么,为公众安排议事日程。

 (3)净化功能 净化作用大致包含两层意义:①防止从作者那里产生的不合格或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有害作品,通过传播渠道流向受众信息市场;②为受众寻求佳作而在作者面前树立起铁的质量标准,帮助作者为达到这个标准而不懈努力。

 编辑的把关难点之一就是严把质量关、防止各类错误或不良信息。如错别字、病句、常识性错误等,不管哪一种不良表现,后果都是难以弥补和消除的。一方面它会不利于受众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另一方面,也有损媒体的信誉,甚至可能为国家和社会生活带来政治的和经济的损失。所以编辑应切实做好净化工作。

 (4)精化功能 就编辑把关的具体的情况看,有的被滤掉的信息并非都是不“净”的,有些可能是因为时间差、空间差、受众层次差及媒体取向甚至篇幅容量等因素,使得编辑不得不筛选掉大量“干净”的但却不适宜在某一时刻和某一媒体上发表的信息。这种处理其实就是信息的“精化”。

 2 简述网络传播中的把关现象。

 答:(1)网络传播中也存在着把关现象 网络上的把关人至少有如下几类:

 ①职业把关人 如新华网、人民网、千龙新闻网、四川在线等,这些网站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有传统媒体运作背景。这类网站实际上是传统媒体在网络上的延伸,因此同它的母媒体一样,它们天然就具有新闻信息的采访和发布权。它们是网络中严格意义上的“把关人”,可称为职业把关人。

 ②二级把关人 我国的商业网站没有采集新闻的权力,商业网站的新闻大多来自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传统媒体网站,特别是政治时事等硬性新闻莫不如此。就目前来说,商业网站只是新闻信息的“二级把关人”。

 ③影子把关人 网络技术的个人化、交互性使得个人第一次在大众媒体上有了自由发布新闻信息的权力。不过网民虽多,但在网络上的声音还很弱小。网民是网络上部分信息的“影子把关人”。

 ④最终把关人 在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社会,政府总是最重要和最有力的控制者和把关人。

 (2)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特点 ①把关需要区分不同的层次:

 a.从微观上看,个别的媒体网站对自己站点内容的把关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强化了,因为新闻网站所接受和提供的内容大大增加,这就意味着需要对此有更多的筛选即“把关”。

 b.从宏观上看,人们可以自行选择内容的自由度大大增加,这又意味着“把关”的减少。

 ②有学者认为网络信息传播在终结信息特权的同时,也为“把关人”提供了转变机遇和发展空间。这种角色转换大致可以在如下几方面实现:

 a.信息提供者。即传统的信息“把关人”利用其职业优势,为网络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如真实准确的即时信息和深度的分析性信息)服务。

 b.信息资讯者。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会让网民无所适从,因此传统的把关人可以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对信息进行分类,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和向导。

 c.规范的倡导者和监督者。

 d.网络社会的组织者。人们常常将网络世界称作一个“社会”,这样的“社会”也存在着不同的“社区”,在传统媒体中已经建立起自身威信的“把关人”,可以在这些不同的社区中成为一个有效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使得网络传播更加有序。

 第三章 编辑的组构功能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信息组合

 1 编辑的信息组合形式 (1)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信息传播的总体目标而进行的整体策划。

 (2)在具体的信息传播中对报道的时间和空间的整体安排与布局。

 (3)具体的稿件内容决定好后,即传播信息确定后,如何进行稿件配置,怎样确定稿件与稿件之间的关系并为下一步组构版面确定基调。

 2 稿件的组织

 稿件的组织是指将具有某种共同性的稿件合编,组成统一的稿群。侧重将内容有紧密联系的稿件放在一个标题之下,将一组有联系的稿件配套集中在一起刊出,或将若干具有共同性的稿件组成一个专栏等。

 最常见的稿件组织包括同题集中和组构专栏两种形式。

 (1)同题集中 同题集中,是指编辑把内容相关联的稿件置于一个标题之下集中发表的方法。同题集中是以稿件内容的联系或相互补充为前提的。常见的结构关系有以下几种:

 ①联合编排 即相同的内容或相同的报道对象,采用同题集中,突出其中同一的方面。

 ②连续编排 即几篇稿件是报道同一事件连续发生发展过程的,采用同题集中的方式在一次栏目里刊发或播发,这样编排可鲜明地揭示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

 ③对比编排 即把内容有矛盾性质的稿件采用同题集中的方式编排,通过对比,扬善抑恶,肯定一方,否定一方,把事物的矛盾性质揭示出来,鲜明的衬托使稿件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④参照编排 即把几篇反映同一事实,但消息来源不同的稿件置于同一标题下,这样有利于受众相互参照阅读,一方面有利于他们进一步了解事实真相,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他们作分析对比。

 ⑤相关编排 即编辑在处理稿件时把几篇内容虽不相同,却具有内在关系的稿件组织在一起发表。

 (2)组构专栏 ①专栏是指“报刊上由若干具有共同性的稿件所组成的自成格局的局部版面”。它是编辑处理稿件时经常采用的方式之一。

 ②按组成专栏的稿件数量分,专栏有单一性专栏和集纳性专栏两种。前者每期只刊发一篇稿件,但必定是连续性的。集纳性专栏往往是由多篇稿件集合而成,它既有连续性的也有非连续性的。

 ③专栏的优势在于可以按报道的要求提炼突出稿件的某一共同因素,使事物或问题的表现更为深入,并引起受众的更大注意。

 ④专栏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a.专栏内的稿件是根据内容等方面的共同性组织起来的;b.单篇短小精悍,组合突出主题;c.变分散为集中,体现整体优势;d.相对独立,自成格局,是版面或栏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3 稿件的配合 稿件的配合是指编辑按照一定的要求,给决定发表的稿件配发相关稿件。做这样的配合主要是为了解释、补充,以增强其可听性、可视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1)常见的稿件配合形式 ①配发评论 配发评论的目的在于阐明所发表的新闻稿件的意义,深化报道的主题,有助于受众正确与全面地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

 ②配发资料 配发资料是用过去发生的事实和现有的知识等资料,配合相关的新闻同时发表。它是延伸、扩展新闻报道的主要手段之一。

 ③配发图片 配发图片即配合新闻发表各种新闻照片和图画。

 配图片常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a.配合新闻事实,向受众提供渴望一见的视觉形象。

 b.通过图片烘托气氛、抒发感情,进一步加强文字的感染力。

 c.以生动具体的可视形象为文字稿作通俗的“解释”。

 d.以图片特有的冲击力吸引读者的目光。

 e.配发图片还可以起到一种美化版面的效果。

 (2)稿件配置与组合工作的意义 ①有助于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传通量。

 ②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播内容间的价值冲突和感情冲突,减少信息内容间的相互干扰的程度。

 ③有助于形式版面或节目的节奏感和多彩化。

 二、系统缔构 编辑的系统缔构工作,是指编辑将零散的文稿或单个的节目组构成整体的、有序的出版物物化体系,以用于出版和播出。

 1 编辑与文化缔构观 编辑史上的所有的图书、报刊、影视等编辑实践都在缔构着自身的文化模式,同时又都在共同缔构着总的文化结构系统——一个活生生的文化世界。

 编辑在组构一档新闻节目时,在做好了稿件的配置等组合性工作之后,编辑接下去就进入具体的节目编排。就其操作的具体程序而言,编辑还要做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写、制节目提要。

 (2)写串连语。

 (3)安排间隔。

 (4)填写节目串连单。

 (5)备好各种应用材料。

 (6)最后编辑还要做好录播的节目的合成或直播的导播等工作。

 2 编辑缔构的系统观 编辑缔构的系统观,至少可以从系统论的方法论上获得营养:

 (1)整体性 把对象视为一个整体,直接从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整体特征和运动规律。其根据就是世界上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有机体。

 (2)综合性

 对任一客观对象的研究都必须从其结构、成分、功能、相互联系的方式及其历史发展等多方面,一开始就进行综合性考察。并且始终注意从纵横相结合的一切方面,研究某类或几类事物以至全部对象的共同属性和共同规律。

 (3)最优化 编辑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为系统确定出优化目标,运用新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整个系统逐级分成不同等级和层次,在动态中协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总体的最佳目标,以达到总体最优。

 3 文化缔构的基本类型 (1)微观编辑缔构工作 微观编辑缔构工作是指体现在每一期新闻出版物中的信息组构工作,如把每天几十条上百条新闻信息组构成当天出版的一份报纸,通过编辑的组合与缔构,使那些相互独立的新闻与评论稿件最终以一个整体的报纸版面形式与受众见面。

 (2)宏观编辑缔构工作 编辑的组构工作不能以每天的、每期的出版物能“顺利”出版为目标,还要从一段时期、一年甚至几年几十年的历史视野中,来考察所编辑出版的新闻出版物的总体风格与整体感。这种长时期的信息组构工作,就是我们所说的宏观编辑组构工作。

 三、组构原则

 1 化入有序原则 (1)新闻编辑的有序化工作的目的 ①增强出版内容的整体性和重要信息的完整性,发挥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效应,防止割裂相关内容或孤立地突出某条新闻,即使是重要的新闻。

 ②确保出版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防止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单一化。

 ③...

推荐访问:笔记 高分 详解
上一篇:公路桥梁支座工厂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参考例文
下一篇:《小学开学安全教育周活动小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