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归纳

来源:安全师 发布时间:2020-12-25 点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发:起,指被任用。

  2.举:任用,选拔. 3.士:狱官。

  4.故:所以。

  5.降:下达。

  6.任:责任,使命。

 7.苦.其心志:使……痛苦。

  8.饿.其体肤:使……饥饿。

 9.劳.其筋骨:使……劳累。

  10.空乏:财资缺乏。使动用法,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1.行拂乱..其所为:

 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

 拂乱:使……受 到不顺

 12.动.心忍.性:动:使……惊动。忍:使……坚韧坚强。

 1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能:才能、才干。

 14.人恒过.:

 恒:常常。过:犯错误。

 15.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

  16.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17.征于色...:征:征验,表现。色:脸色

  18. 发.于声:显露,流露。

 19.而后喻.:了解,明白。

  20.入.则:指在国内。

 21.出.则:指在国外 。

 22.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23.拂.士:拂:通“弼”,辅佐。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24.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25.所以..动心忍性:用(通过)这些办法 26.然后:这样以后

  27.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2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29.而死于.安乐也:在

 30.所以.动心忍性:用来

  3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样的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 2. 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使命给这样的人。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4.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6.人恒过,然后能改。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9.入则无法家拂士 (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 10.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了解到这一切之后,人们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三:简答题 1、 、 文章的中心是什么?(论证思路)

 答:本文通过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从国家的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然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

 2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一类人?

 答:“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务。“是人”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又不限于他们,还包括其他能担当“大任”的人。

 3 3 、文章中列举六位名人有何共同特点?举这些人的事例有何作用?

 答:①出身都卑微;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②连用六位名人的事例是为了举实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也从正面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运用举例论证,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重任,必须经受磨炼。)这就为下文进一步论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4 4 、文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能否删除?请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

 答:不能删除。①因为这句话前面的内容都是从造就人才的角度进行论述的,而这句话是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论述的,这样由个人到国家,能使论述更全面、更严密;②这句话前面的内容是正面论证,而这句话是反面论证,如果删去,就不能够全面充分地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

 5 5 、简要分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答:文段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从国家的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或从个人到国家,由正面到反面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6 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文章采用 层层推理的方法,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先举了六位人物事例,提出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再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接着用道理论证的方法,从国家的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

 7 7 、这篇文章阐明了什么道理?请 你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这篇文章说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和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沉溺于舒适安乐的生活之中,要有 忧患意识, ,这样才能振作精神,奋发有为,否则,就有国破家亡的危险。

 8 8 、本文开头列举的六个事例可以印证“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磨难有时会不期而至。所以生活在“順境”中的我们要拥有“ 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 磨炼自己,让自己的性情变得 坚韧起来,自立自强,勤奋进取,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只有这样,当危难来临时,我们才不会“死于安乐”。

推荐访问: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知识点
上一篇:教育局巡察整改情况报告
下一篇:10.5,对于××同志政治审查情况报告,党支部撰写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