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矛盾哲学小论文

来源:初三 发布时间:2020-11-17 点击:

 关于矛盾哲学小论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关于矛盾哲学小论文》的内容,具体内容:从日常生活感受的层面上讲,"矛盾"是人们惟恐避之不及的东西,问题是人们之所以规避矛盾,恰恰因为人无时无刻都不得不遭遇矛盾,而规避自己不得不遭遇的矛盾,这本身就是如果先就业后择业,那么,很可能与职业发展的主干线偏离,造成职业生涯紊乱,等再次回到主干线的时候,就走了一段弯路,这段弯路所用的时间成本,可以使一个人远远落后于当初同一起跑线的其他竞争者。在金钱上可能没有损失,在职业发展上却是损失了、落后了。

 矛盾二:大学生与蓝领的矛盾

 曾经因为就业困难,一些大学生去做了蓝领,但是这样做,所学的知识用不上,对国家和个人都是一种浪费,而企业所要求的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正是他们的欠缺,在一段时间内,严重形成人岗不匹配,所以就形成了与白领不匹配,与蓝领更加不匹配的状态,大学生必然情绪低落,需要极大的耐力才能渡过这个矛盾期,而具备这种耐力的大学生是凤毛麟角,所以,频繁跳槽、待业和就业交替就成了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天长日久,懒于工作,一些人就成了"啃老族"。

 这些都是事实存在的不能被忽略的矛盾,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

 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也许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话说有一位犯人要被处决,监斩官对死囚说道:"现在临终之前还允许你说一句话,如果是真话我就放了你,如果是假话,你就将被钉在十字架上。"监斩官本想不管你说我都否认反正你拿我没招,那死囚略一思索,答道:"我将会被钉在十字架上。"监斩官一听,心想如果他说的是假话,那他应该死在十字架上,那他那句话不又是真的了;如果说他说的是真话,那应该把他放了,但这又说明他没说真话啊!这样很是矛盾,监斩官不得不佩服这个人的智慧,结果把他给放了。这个故事我们先放在一边,待会再说它,先来说说我们的哲学。

 实际上,哲学是一门充满智慧而且高深的学问,还记得曾经有个人说个这么一句话:"哲学家就是一群疯子。"这句话正确与否我们姑且不论,就普通人而言,总感觉哲学家思考的问题一定挺深邃的,譬如为什么这个叫桌子啊?初一听来肯定不知所云,但当真正涉足哲学这门学科时才发现以前的想法挺幼稚的,哲学也并非那么高深莫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继承了以往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是具备科学形态的哲学理论,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对我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辩证法的矛盾规律,它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中最本质的联系,揭示了事物永恒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中我们首先遇到的便是辨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区别:前者实际上是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事物辩证发展过程中的

 客观矛盾;而后者则是从静态的角度揭示人的思维规律。矛盾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存在,失去了一方就没有另一方。矛盾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对方的因素和属性,存在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毛主席曾就矛盾的统一性有这么一段论述:原来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试想一切矛盾着的事物或人们心目中矛盾着的概念,任何一方面能够独立地存在吗?没有生,死就不见;没有死,生也不见。没有上,无所谓下;没有下,也无所谓上。没有祸,无所谓福;没有福,也无所谓祸。没有顺利,无所谓困难;没有困难,也无所谓顺利。没有地主,就没有佃农;没有佃农,也就没有地主。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无产阶级;没有无产阶级,也就没有资产阶级。没有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就没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没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也就没有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的发展很迅速,计算机的 CPU 不仅有单核,现在有双核,而且将来会有更多的核,CPU 的处理速度由以前的很慢发展到现在的越来越快,现在台式机好像已达 3.0Ghz/s;笔记本的也达到了 2.8Ghz/s,然而,我们的主存速度远远跟不上 CPU 的发展速度,二者的限制阻碍了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如同矛盾的斗争性一般:互相限制和互相否定。当然,这是由于这一对矛盾,加快了我们主存和 CPU 的发展,如在主存中采用多模块交叉存贮,并且制造出了 cache 存储器,cache 是一种高速缓冲存储器,就是一种解决 CPU 和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重要技术。这也说明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

 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通过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希望每位同学都能从《矛盾论》中收获一些东西。

 范文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摘要:

 香港"占中"事件发生以后,国内国外媒体持续关注,"占中"原因众说纷纭,香港经济遭受下滑,社会出现裂痕,并且持续而没有收场的迹象。香港为何发生"占中","占中"的解决途径是什么,本文以矛盾分析法为框架,分析此次"占中"事件。

 关键词:矛盾分析法 香港"占中" 教训

 一.香港"占中"事件介绍。

 "占中"指的是正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的"占领中环"非法集会。"占领中环",全称"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简称"和平占中"或"占中"。"占中"于 2013 年 3 月 27 日发起,至 2014 年 9 月 28 日正式启动并持续至今。

 "占中"3 名发起人分别是:戴耀廷、陈健民和朱耀明。其中,戴耀廷系香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陈健民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朱耀明系香港柴湾浸信会主任牧师、所谓"香港民主发展网络"和"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的成员。从目前来看,香港"占中"主要是两部分群体,第一部

 分是很早就开始组织这次活动的反对派,这个群体主要是政治群体,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挑战人大决定的权威,要求特区政府率领香港市民向中央提出新的诉求,要求人大重新做出符合他们期望的决定。第二部分是在人大决定之后,在反对派的鼓动下,青年学生,也包括一些市民,参与到这个事件中来,如学联,学民思潮等组织。这些学生很多并不一定清楚基本法的规定和人大决定的来龙去脉,但他们关心香港的发展前途,对香港现实不满,他们有追求普选的朴素愿望,对未来更多一些理想化的色彩。目前,被动员起来的学生和市民成了"占中"主体。

 二.为什么会发生香港"占中"事件——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

 这次"占中"启动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抗议全国人大会在 2014 年 8 月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 2016 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决定明确,从 2017 年开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普选时须组成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由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二至产生三名行政长官候选人。每名候选人均须获得提名委员会全体委员半数以上的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合资格选民均有行政长官选举权,依法从行政长官候选人中选出一名行政长官人选;行政长官人选经普选产生后,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占中"示威者要求全国人大会就这个决定向香港居民道歉,并收回关于香港普选方式的决定。香港激进反对派认为普选方案应该以"国际标准"制订,需要符合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香港激进反对派希望通过他们的普选方案,使得原本可能无望成为香港行政长官的人士"

 入闸"。由于方案屡次落空,反对派从 2013 年起开始以发起"占中"运动来要挟香港特区和中央政府就范(中环系香港商业金融中心地区),并最终引发 9 月 28 日"占中"运动。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由矛盾构成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贯始终。它反映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关系。所谓矛盾分析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规律的原理,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及其运动,达到认识和解决矛盾的目的。【1】

 表面上看此次人大普选方案是一个导火索,香港部分民众追求的理想民主和现实应允的民主有落差,这是一个中央政府和香港部分民众的矛盾,加上国外的势力干涉,引起香港近期的动荡。我们说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深层次的矛盾是香港经济出了问题。长期以来,香港社会面临着巨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特别是经济发展缺乏持久动力,贫富差距拉大,失业率上升,导致不少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很好的工作,工作后赚得薪水不足以供楼养家。这些问题在香港社会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的积累,导致香港社会有普遍的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情绪借普选问题释放出来,尤其是年轻学生,他们希望通过政治普选问题来解决社会民生问题。反映在内地和香港关系上,部分香港民众认为,香港回归以来,内地和香港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内地人生活在香港或成为香港人,挤占了香港人的生活空间,发展空间。于是有了"蝗虫论","儿童便溺"事件等等,香港和内地关系变得复杂化。内地是社会主义,香港是资本主义,"一国两制"本来就是矛盾,内地有内地的思想体系,价值观;香港有香港的民主,自由,价值观。一方面,香港是中国的香港,是中国主权下的一个地方;另一方面,

 香港又是高度自治的地方, 内地政府不干预香港具体事务。香港需要内地的支持,有扩大交流的愿望但同时又担心联系密切后丧失香港独立的一套体系或被内地影响。体现了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所以在内地遭受灾难时,香港人民捐物捐钱,出人出力;在钓鱼岛问题上坚定的和内地人民站在一起。体现两地同文同种的统一性。在内地和香港出现摩擦时,则又自动分出你我,抨击内地,体现斗争性。

 三.香港"占中"事件的解决途径——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事实上,中央政府的诚意是显而易见的,中央政府香港民主的进程是推进者而不是阻拦者,是保障者而不是破坏者。此次政改是得到大多数香港民众支持的,一人一票的普选是香港从来未有过的,要求候选人爱国爱港是必须的。部分民众与其说是反对政改方案不如说是表达他们对社会的不满,社会阶层的固化。所以根据马克思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我们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同时还要坚持重点论,研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政改是次要矛盾,香港民生,社会发展是主要矛盾;所以香港要下功夫解决民生问题,发展问题是根本之道。此次香港占中事件,不宜用堵的方法,应用疏导的方法以免激化次要矛盾,使矛盾性质变化。占中内部矛盾重重,追求并不相同,占中内部和反占中人士也是矛盾,占中占领中环,影响普通民众生活,零售业受到冲击。所以次要矛盾应该用转化的办法解决。迄今为止,香港政府并没有采用暴力形式解决,中央政府也没有发出具体的声音,坚持人大政改不动摇,不妥协。随着占领时日增长,占中内部分化,外部要求解决的声音越来越强,自会把力量天平转向政府,有利于解决。

 香港政府警惕的是外国干涉分子,防止使事态复杂化,次要矛盾并不能改变事物的性质,政府要有耐心,信心。主要矛盾是香港民生问题没有解决,借此次事件也是一个警醒,需要香港政府和中央政府重视,并不是政策支持,强化内地和香港关系,政府廉洁就能使民众满意,还要使大多数底层人民受益,普通大众从经济增长中获得一份羮,防止贫富分化加大。

 结语

 "占中"自 2014 年 9 月 28 号发动以来,已经持续一个月有余,香港零售业和旅游业受到重创,社会撕裂日趋严重,内地和香港关系受到影响,香港金融中心,"东方之珠",购物天堂,蒙上阴影。香港法治受到冲击,会产生消极的深远的影响。即使"占中"结束,但后果绝不会短时期能恢复。教训不能说不深刻,也是对内地一个参考,"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人民的"两个百年目标",需要为政者倾听百姓之声,化解百姓问题,政通,人和。香港的问题是内地发展的一个有益观照。

 参考文献:

 [1]石浙苏.矛盾与矛盾分析法[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1997(3);21

 关于矛盾哲学论文

推荐访问:矛盾 哲学 小论文
上一篇:浅谈股利政策分析论文
下一篇:古风婚礼司仪主持词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