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FA-ZFW-法院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

来源:初三 发布时间:2020-09-26 点击:

 中科曙光 法院信息化系统 解决方案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解决方案中心 云计算方案部 2012 年 5 月

 目录

 1. 法院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 1

 1.1

 数字法庭 .......................................................................................................................1

 1.1.1 什么是数字法庭 .......................................................................................................1

 1.1.2 数字法庭的发展阶段 ................................................................................................2

 1.1.3 数字法庭促进“阳光”司法 ......................................................................................2

 1.2

 电子卷宗 .......................................................................................................................3

 1.2.1 什么是电子卷宗 .......................................................................................................3

 1.2.2 电子卷宗制作系统 ...................................................................................................3

 1.2.3 电子卷宗的优势 .......................................................................................................4

 1.3

 数字法庭总体架构设计 ...................................................................................................5

 1.3.1 数字法庭平台组成 ...................................................................................................5

 1.3.2 数字法庭系统组成 ...................................................................................................6

 1.3.3 数字法庭重要功能 ...................................................................................................7

 1.3.4 数字法庭建设方案 ...................................................................................................8

 1.3.5 法院信息化建设原则 .............................................................................................. 16

 1.3.6 数字法庭系统建设阶段分析 .................................................................................... 18

 1.4

 数字法庭硬件平台建设 ................................................................................................. 20

 1.4.1 数字法庭建设硬件平台建议 .................................................................................... 20

 1.4.2 天阔 A620r-G 服务器特点与优势 ............................................................................. 20

 2. 数据备份方案 ........................................................................................... 23

 2.1

 备份系统的作用 ........................................................................................................... 23

 2.2

 备份的必要性 .............................................................................................................. 23

 2.3

 备份系统的组成 ........................................................................................................... 23

 2.4

 曙光 DB STOR 备份方案 .................................................................................................. 23

 2.4.1 产品要点 .............................................................................................................. 24

 2.4.2 产品功能特性 ........................................................................................................ 31

 1. 法院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1.1 数字法庭 1.1.1 什么是数字法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法院在进行开庭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各种先进的技术来增强法庭功能,提高庭审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数字法庭应运而生。数字法庭就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集中控制技术,对庭审过程中的证据展示、庭审笔录、庭审直播,实现对法庭内部对声、光、电等各种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的一种法庭模式;并通过软件平台界面统一管理。借助法院专网系统,还能够实施远程开庭、远程取证以及远程联合审理等业务开展。

 通过建立多媒体数字法庭系统,可以将庭审的全过程如实的记录,包括各参诉方的发言、基于手写白板对案件的各方描述及讨论、证据的展示及司法分析、证人证言及质询等。记录的音视频信息与各类书面案卷与证据证物,构成了整个案件的实体信息档案。对整个庭审进行全程的数字化记录,形成庭审实况录制文件档案,完善案件档案的审理记录上的缺失,使整个案件审理的各环节,都留有可查阅的完整记录资料。在案件一审过程中记录的全面信息,为二审法官提供了一审过程的全面参考。对于死刑案件,一审、二审的全庭审记录,又为最高法院提供了死刑复核的重要参考资料。

 数字法庭系统能够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快捷高效的信息传递,完整透明的信息记录,不受时空局限的资源共享和司法资源的统一开发运用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时记录和真实再现审判活动的全过程,增强对案件审理的监督力度,提高审判工作的透明度,使审判程序的执行更加严格公正,从根本上杜绝人为的主观随意性,使审判工作始终保持其应有的客观性和中立性,从源头上防治司法腐败,确保司法公正。不仅可以为审判工作的公开、独立、透明提供保证,实现审判程序和审判结果的双重公正,而且可以通过审判信息的网络化以及司法数据库的建立运用,维护司法统一性。同时,审判过程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将使法官从原始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案件结案率,降低错案率和超审限率,降低诉讼成本,真正实现高效率的公正。

 1.1.2 数字法庭的发展阶段 数字法庭目前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数字法庭以法庭活动通过监控系统进行庭审监控并伴有少量证据展示设备为典型建设,例如:实物展台、录像带播放器和投影机等。

 第二代数字法庭(也称智能法庭)出现了专业的庭审视频采集设备和更丰富的电子辅助设备,包括语音系统、DVD 刻录机和等离子大屏等,甚至某些法庭配备了集中控制设备,实现了书记员通过软件对法庭所有电子设备集中控制。

 第三代数字法庭是基于“庭审活动是案件审判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活动”这一理念而设计的。在第三代数字法庭,庭审需要利用在立案、庭审前准备过程中已经采集的案件信息,在开庭过程中对各类证据的质证、采信情况以及庭审笔录、庭审录像都是案件审理合议、审委会讨论的重要参考依据,这些信息需要与案件审理信息密切结合。同时,庭审视频信息还可以为法院队伍建设、法官学习和质量考核等提供依据。

 1.1.3 数字法庭促进“阳光”司法 信息技术在法庭的引用,不仅是技术上对法庭审判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对提高法庭审判透明度,打造“阳光”司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相关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广大老百姓对法庭审判越来越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性。

 数字法庭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法院打造“阳光”司法的自身要求,也是公民履行参与权的保障。尤其是庭审信息应用逐步实现网络化,能极大促进司法透明,相关人员通过法院内网和法院间的专网,可以实现庭审信息的直播、点播以及庭审材料的调阅等,通过对法官和双方当事人的监督,真正实现“阳光”司法。同时,数字法庭建设有助于通过审判公开、司法宣传、文书公开查询以及为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提供技术支持等,加强法院重要信息披露制度,数字法庭建设可以满足社会公众对法院信息知情权的需要,并大大减少诉讼参与人的诉累。

 1.2 电子卷宗 1.2.1 什么是电子卷宗 电子卷宗,一部分卷宗材料由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如立案时间、合议庭成员等信息;一部分通过承办人扫描以图片方式添加,如证据材料、送达回证、判决书底稿等。将案件办理过程和案件办理结果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变成数字化存储,相对于传统纸质卷宗,它具有存储便捷,便于评查办案质量,加快办案流,可以实现多人同时查阅和打印。

 为加强对审判和执行工作的管理,提升法院工作质量和效果,可在法院系统引进电子卷宗管理并配备扫描仪和专用电脑。

 1.2.2 电子卷宗制作系统 电子卷宗制作系统是一个将本地的案件制作成电子卷宗并通过传输平台传输到目的地的工具。系统可以组织对应的卷宗,进行自动分卷,并和实体文件一起通过传输平台传输进行数据上报工作。

 软件的主要功能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能通过文件传输平台将卷宗文件上报,或是制作成为光盘文件进行上报; 2. 能将数据文件制作成直观的图片文件,使数据文件更加直观; 3. 可将卷宗文件自动分卷,能自动跟踪卷宗上报过程,还能将卷宗重复上报。

 功能概述:

 1. 数据检索 系统提供了友好的接口,通过录入检索条件便可以快速查询到相关信息,对电子卷宗进行定位,包括文书、实体信息等。

 2. 光盘制作

 可以通过刻录光盘程序将卷宗文件制作成光盘文件进行上报或存档。

 3. 制作卷宗 将文书和实体信息添加的卷宗目录中,并将卷宗分卷制作成电子卷宗。

 4. 数据上报 制作好的卷宗文件,可以通过传输交换平台进行数据上报,或是将卷宗文件制作成光盘文件进行上报。

 5. 查看数据上报信息 若卷宗数据上报后,可以查看卷宗是否上报和其上报的具体信息;若未上报可以再次发送上报数据,在此过程中可以跟踪卷宗的所有状态。

 1.2.3 电子卷宗的优势 1. 信息量大,管理成本低 传统的档案管理采用纸质材料进行保存,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的成本比较高,而卷宗档案为法院各类卷宗档案的保存、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有效的形式和手段。“法院电子卷宗系统”的数据储存量大,即便于提供多种形式的利用,又能为管理人员和使用者提供高效、简捷的手段,能够节省大量人力,同时结合卷宗的管理制度,可以节省大量的保管空间,节约卷宗保管的资金投入,使管理成本大大降低。

 2. 提高卷宗管理效率 原始卷宗中存在大量的有用信息,但由于纸张保存自身的性质,导致原始卷宗中的信息无法进行统计和数据挖掘。档案卷宗化,检索的工作就显得轻松很多,信息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省时省力。

 3. 最大限度延长卷宗的寿命

 纸质的卷宗如何被反复的查询翻阅,存在人为破坏的可能性和纸张卷宗的磨损,导致卷宗原件难以长期保持完整。采用电子化后所有的卷宗都以电子的形式进行上报、管理,也可以存储为光盘进行管理,可以避免对原始卷宗的直接接触,从而最大限度的延长了卷宗的寿命。

 4. 保护原始卷宗的安全 翻阅纸质卷宗是用手工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原始卷宗的安全性无法安全保证。使用电子化后可以避免对原始卷宗的人为破坏,从而保证了原始卷宗的安全。在阅读时,由于卷宗图片化,可以直观的阅读卷宗。

 5. 规范法院工作 实行档案卷宗化管理将为法院工作实现规范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形成电子卷宗首要的条件是数据的规范化,这必将要求或影响法院各项工作必须实现规范化。

 1.3 数字法庭总体架构设计 1.3.1 数字法庭平台组成 一个省级法院信息网络系统应涵盖全省所有的法院和派出法庭,包括1个高级法院,若干个中级法院、基层法院和派出法庭。各级法院都应建成本院的综合管理信息机房,集成通信、视频、监控、网管等多方面的功能,部分法院还可部署 KVM 系统,实现机房中设备的集中操作和管理。全省法院应建成由信息传输平台、审判业务应用平台、办公终端系统等几部分组成的信息网络系统。

 信息传输平台包括路由器和核心交换机等,是各级法院、派出法庭之间审判业务数据传输、交换、共享的基本通道。建议高院到各中级法院、基层法院之间的带宽为 100M,基层法院到派出法庭之间的网络带宽是 10M,以实现信息网络、语音专网、视频专网的“三网合一”。

 审判业务应用平台以案件审判信息管理为核心,可运行多个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案件信息管理系统、数字法庭系统、数字审委会系统、内部网站系统、远程立案系统、

 电子签章系统、庭审光盘刻录系统、干部人事管理系统、纪检监察系统、委托拍卖系统、视频应用系统、采集存储系统等应用系统软件,可大致涵盖法院所有审判工作,并在应用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形成法院司法信息数据库。同时,上下级法院之间利用数据库复制技术可完全实现三级法院审判信息的共享与应用。

 通过各种平台的建设,应初步形成以审判业务系统、数字法庭和数字审委会为主要应用的数字法院应用,基本满足当前审判业务需要。

 1.3.2 数字法庭系统组成 数字法院办理案件主要有立案、审理、结案、归档等工作环节。开庭是审理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是指在审判人员主持下,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诉讼活动。开庭审理的意义主要在于能有效地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开庭过程会涉及案件所有诉讼参与人,是案件所有信息高度集中与深入应用的场所。而审判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司法审判制度,有利于防止或减少独任审判和合议庭审判所可能产生的司法腐败、统一执法标准。这两部分重要工作实现数字化管理后,整个审判过程将更加公开、公正、透明,因此,数字法庭系统和数字审委会系统的应用在数字法院的整体应用中地位非常重要。

 在省级法院的司法实践中,围绕预定法庭、辅助庭审和庭审信息应用几个方面的内容,数字法庭系统应能够对庭审工作提供全面支持。

 为进一步提高庭审效率,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为庭审提供支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法庭信息化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按照法院法庭的结构,进行设计,把 X大法庭、X 中法庭、X 小法庭分别建高清数字法庭,在法院中心机房部署综合管理服务器,在服务器安装数字法庭相关软件系统。

 数字法庭系统作为法院信息化应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办公 OA 系统、电子档案系统和数字审委会系统等无缝结合,实现庭审信息的综合利用以及案件信息的全过程共享。

  图 1 系统组成 1.3.3 数字法庭重要功能 1.3.3.1 法庭预定 案件承办人或书记员通过法庭预定系统进行法庭预定,系统可以自动判别法庭预定是否冲突,同时系统将自动生成开庭公告,并将开庭公告在对外公开的电子大屏上进行公示。法院物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法庭预定查看系统看到法庭的预定情况,并做好相关法庭的开庭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法庭维护计划,充分保证法庭环境。

 1.3.3.2 辅助庭审 法庭环境建设是数字法庭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高院法庭原有的庄严肃穆中融入了许多现代化、数字化的元素:液晶数字电视悬挂在审判区两旁,在审判区和旁听席天花板顶部,有多个视频摄像头,音视频采集设备与中央控制设备结合,实现语音激励功能,即捕捉当前音源方位的图像进行采集。旁听席的群众可以通过两台电视屏幕清晰看到审判席和控、辩席及罪犯嫌疑人的画面。

 书记员可以通过部署在 PC 终端上的智能庭审系统轻松地控制实物展台、DVD 播放机等证据展示设备。控辩双方坐席设置了 VGA、网络等设备接口,公诉人和律师可通过笔记本电脑展示声、像、文字证据。融入这些功能的法庭,整个开庭审理过程不但让诉讼参与人一目了然,旁听群众也可以看得清楚明了。

 1.3.3.3 庭审信息应用 当案件开庭审理为公开审理时,有权限的法院领导可以通过庭审直播点播系统观看庭审直播实况,实时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此外,直播点播系统可以对案件评估、法官考核工作提供支持。

 1.3.4 数字法庭建设方案 数字法庭系统的建设不应是简单的音视频设备的堆砌,而应该从庭审业务实践出发,充分满足审判过程中各相关参与人的需要,并实现与法院审判管理信息系统在数据、管理上的完整结合。数字法庭要充分利用法院综合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数字法庭产生的数据信息也要能够增加到法院的综合信息系统里,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例如,庭审的案件信息(如案号、案件承办人、案件名称、当事人等)可直接从现有审判管理系统提取,而庭审过程产生的庭审音视频信息和庭审记录等又可以直接返回到审判业务管理系统,实现案件实体化管理,为后续庭审信息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数字法庭中设备的配置与部署应按照业务需求和实际环境合理结合的原则,不要片面追求系统的先进性,应该重点考虑系统的应用性,例如摄像头的数量和部署位置以及所拍摄的区域如何结合,同一个法庭的多个摄像头如何进行实况图像的存储布局和选择。

 由于庭审过程的不可重复性,因此必须保证庭审系统的高可靠性,在网络故障、设备故障等情况下,系统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庭审视音频信息可以完整地记录下来。

 系统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院行业信息化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如庭审数字化的流媒体文件格式应采用主流格式,并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充分考虑图像质量、存储空间、访问方式、播放工具等。

 法院审判法庭按大小设计分为大法庭、中法庭、小法庭,而按职称则细分为刑事庭、民事庭、少年庭、调解室等,数字法庭系统的建设同样以此区分,我们称之为数字庭审系统——数字化大法庭、数字化中法庭(刑事庭、民事庭)、数字化小法庭(刑事庭、民事庭)。

 系统建设原则如下:

 1. 可扩展性和保护现有投资

 项目设计要考虑到业务未来发展的需要,便于系统的扩展。对于现有的设备需要充分考虑兼容性,要充分考虑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能力,保护现有的投资。集成设备应满足性能要求,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功能性参数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各类设备均应采用工业标准接口,以便扩展和使用。

 2. 业务可持续性

 法院司法审判工作具有特殊、固定的业务流程。审判流程管理系统从庭审排期、庭审准备到开庭审理、案卷归档、档案调阅均有具体的流程要求,数字法庭系统要求与现有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对接,共同保障法院整个业务工作流程完整。

 3. 实用性与先进性

 项目设计必须满足系统要求的全部功能,针对招标人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要考虑到具体使用人员的工作状况和工作量,在实用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4. 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

 法庭庭审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严谨性,系统必须保证能够提供 24 小时不间断正常运行的能力,同时保证高度可用并具有强大有效的容错能力。

 1.3.4.1 数字法庭系统总体拓扑 本方案则按照大、中、小法庭设计高清数字法庭系统,如下图所示,以法院中心机房的数字法庭庭审管理软件服务平台为核心,建有数字庭审系统的法庭为节点,利用法院专网为媒介进行数字化的视音频传输,本地与远程法院、看守所、公众按照应用权限进行相应的操作,如:在本地管理员可以进行庭审控制、应用管理、权限设置、庭审排期、查询、直播点播等;而远程法院可通过本地管理员给予的权限进行庭审远程观摩、指导、交流等;看守所则在法院需要进行远程提审的时候,利用数字庭审系统与远程的

 看守所进行实时的远程交互开庭;法院可根据实际的需要把一些经典案例,通过数字庭审系统把案件上传至法院官网上,让公众进行浏览。

 图 2 数字法庭系统整体拓扑图

 1.3.4.2 差异化数字法庭设计

 图 3 数字化大法庭布局设计

  图 4 数字化大法庭设备连接图 法院的大法庭一般会作为多功能法庭使用,审讯时为法庭、开大型会议时为会议室功能;法院的中法庭分为刑事庭与民事庭,其面积大约有 150-200 平方米左右;法院的小法庭同样也分刑事庭、民事庭、少年庭,其面积大约有 80-100 平方米左右。三者的点位布局均安照法庭内的席位进行设计,便于各个席位的视音频采集。

 法庭布局综合布线同样会采用隐蔽式布线的方式,进行点位布局,接插式的设计,方便使用单位随时更换设备,同时亦考虑与原有硬件系统无缝结合,如采用原有音响系统、中控矩阵、视频会议等;将庭审设备部署在法庭设备机房内,或部署在书记员席旁,又或部署在法庭左右两侧其中一侧。以下是供参考的布局设计和设备连接规划图。

  图 5 刑事中法庭布局图

 图 6 数字化中法庭设备连接图

  图 7 少年庭 1.3.4.3 方案设计特点分析 综合考虑当前法院庭审应用的需要,充分考虑集中与分布应用的灵活性、数据安全可靠性、法院工作人员使用的便捷性、投资建设的高性价比等因素,上述系统方案可从根本上解决法庭数字化的普及应用问题,在保证数字法庭强大功能的前提下,又为建设大型综合多媒体多功能法庭系统留有了很大的发展余地,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

 1. 全面的系统设计与灵活应用的结合

 数字法庭系统是一套以法院为整体的全面解决方案,实现了从法庭庭审信息的采集、编码、当庭展示、网上直播到庭审信号的集中图像监控、远程接管控制,此外,通过法院整体的、强大的庭审资源管理系统使各数字法庭在局部自成一体、在全局统一管理,形成了独立运作的数字法庭与统一的全院监控。

 2. 数据可靠性与高可用的结合

 数字法庭系统的庭审编码数据的存储采用了网络集中存储的方式,即各法庭的音、视频编码直接采用网络服务器或网络存储系统进行存储。网络集中存储相对于编码服务

 器内部存储或硬盘录像机存储的优势在于:集中存储的数据可靠性保障。因此在数据可靠性保障方面,通过冗余磁盘阵列、多控制器技术,多磁盘通道技术,在线热备份磁盘技术等方式,给与了充分的保障。

 3. 易用、易管理

 数字法庭系统配备了中科曙光服务器管理系统,作为中科曙光自主研发的服务器系统监控软件产品,其面向企业用户,提供企业网范围内的多台服务器集中远程监控管理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对管理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并且大大减轻了法院管理人员的劳动负担,可显著提高服务器的可管理性,缩短服务器的非正常停机时间,从而有效降低服务器的总体拥有成本(TCO)。

 1.3.5 法院信息化建设原则 1.3.5.1 以统一规划为基础 一是规划严格遵照国家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信息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国家有关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和保密管理的要求,对所有项目都进行严格的专家论证。

 二是规划在总体目标设计中,要体现为构建规范司法行为的长效监督机制提供信息化手段的要求,要体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思想和为诉讼当事人提供司法信息服务和便利条件的理念,要突出体现为基层法院,特别是在一线工作的法官提供信息服务的思想。

 三是在技术层面的规划上,在考虑技术合理性的前提下,要求对已有系统及数据进行综合利用,同时保证系统的先进性、连续性和高度扩展能力。在总体结构上,系统应具备足够的整体升级扩展能力,以适应审判业务需求的发展和系统本身的升级扩展要求。同时,法院要高度重视对以往建设成果和信息数据的保护,在建设新系统的过程中,要在对已有数据完整移植的基础上,确保开发技术、开发模式、操作界面、用户习惯、数据组成等方面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四是在信息化建设规划中,一定要把司法信息资源应用的范围、应用深度最大化作为系统建设目标之一,千方百计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为使用者提供全面、便捷的信息服务,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和信息孤岛。这就必然要求系统在规划、建设的初期,就为法院与公安、检察、监狱、工商等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应用提供接口,保证信息共享应用的需要。

 1.3.5.2 以法院业务应用为导向 信息技术应用于法院审判业务,给传统工作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随着信息技术和产品应用的普及,法院审判业务与信息技术的耦合度进一步增加,法院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审判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是法院依法履行审判职能作用的重要物质保障条件。同时,信息化应用的方向由原来的案件审判信息管理为核心,转向以案件审判信息管理

 为基础、以审判业务管理为核心,将案件执行、审判监督、法院管理、业务协作、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全部纳入信息化应用的建设范畴中,配合我国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进程,满足法院不断增长的应用需要。基于此,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一定要从实际需求出发,以业务应用为导向,用开发带动应用,用应用指导开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北京高院的信息化应用正是遵循了以上做法,才在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1.3.5.3 以强化服务为着力点 随着信息化应用的逐步深入,法院内各个层面上的用户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潜在的业务需求也将显现出来。这就需要应用系统在应用广度、深度等方面进行全面完善,不仅要注重案件流程管理,更要注重案件实体管理;不仅要注重信息数据管理,更要注重信息数据应用;不仅要注重信息内部流转,更要注重信息外部共享,实现信息系统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强化法院信息系统的服务功能,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一是扩展服务对象,加大系统服务范围。比如:如果以前的系统主要服务于案件管理,那新系统的建设就要为多种角色服务,包括审判人员、诉讼参与人、法院领导、法院的办公与后勤等部门人员,同时服务于政府机关等国家公务机关,甚至是社会公众。

 二是扩展服务内容,提升系统服务能力。如果目前的系统主要以审判流程管理为主,大部分信息主要是时间点的排列,那么新系统的建设要丰富每个时间点的内容,将各个阶段能为各个方面的人员提供的服务内容选取出来。比如,能够很方便地查询出原告的诉讼请求,录音、录像等非结构化内容要考虑如何采集、如何存储、如何提供给服务对象等。

 三是扩展服务形式,提升系统服务效率。法院信息系统建设要着重强调对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尽量减少手工录入的工作量,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为数据采集者和使用者提供具体、有效、有针对性的数据服务。此外,信息系统要尽量能够做到智能化和自动化,使后台所有系统全部实现智能向外推送信息。除报表外,信息系统还要能提供其他的数据分析功能,确保审判质量和效率。

 总之,信息系统对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应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但绝对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把存储数据对审判工作、对社会的价值挖掘出来。

 1.3.6 数字法庭系统建设阶段分析 在数字法庭系统建设前期,法院主要是在法庭内安装一些电子设备,如会议音响、摄像机、大屏幕显示、实物展台、电脑、光盘刻录机等,系统主要特点是简单满足庭审过程中审判人员和诉讼参与人的视听感受和部分新型资料的证据展示的需要,同时实现了庭审过程的光盘刻录后随案卷保存。随着电子化设备的增加,书记员操作和管理设备的工作量和复杂度也在增加,同时庭审实体信息以原始介质分散保存,不方便后续利用,无法发挥庭审信息采集后的利用价值。

 为了解决电子设备的操作和管理难题,把书记员从繁重的操作中解放出来,系统建设后期应在简单电子化的基础上增加设备的集中控制系统,并根据庭审过程的需要进行设备联动。集控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法庭支持环境的可管理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各类电子设备的可用性,降低了书记员的工作复杂度,从而使得书记员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进行庭审笔录。

 为了实现对庭审信息的存储管理和利用,数字法庭系统在设备集中控制的基础上,增加庭审过程需要的管理系统应用软件,通过应用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信息与流程相结合、庭审现场支持与后台处理相结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法庭。

 数字法庭的功能主要定位于减少诉累。

 数字法庭组成主要包括法庭庭审管理软件、法庭支持环境和集控系统、采集与存储系统、音视频直播点播系统和系统平台等。站在审判业务应用支持和辅助的角度,数字法庭的功能定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提供举证示证功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新需求。

 通过配置多媒体证据展示设备和计算机终端,展现法律规定的各种类型的证据,支持法庭辩论和案情讲解与演示,使双方当事人、旁听人员、合议庭成员对案件案情有直

 观、切身和全面的感受,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异地质证,解决举证难、证人作证难等问题。

 2. 实现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格式的数字化记录和保存,并且可以通过回放再现庭审过程,提高审判透明度。

 对大案、要案,社会影响大、案情复杂、法律适用不太明确或者新型案件的庭审,通过运用视频及其处理技术,可以将庭审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图像和声音完整记录和存储下来。这一方面为庭审笔录的准确性提供校对基准,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视频点播等方式再现庭审过程。庭审过程再现可以为法院提供审判监督、案例参考、法官考核、案例学习等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审判的透明度,便于社会公众对审判过程进行监督。

 3. 实现当庭结案案件裁判文书的当庭送达,减少当事人的诉累,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中,民事案件占总数的 70%以上,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罪刑轻微的刑事案件和事实清楚、权利和义务关系明显的民事案件,系统支持当庭结案、文书制作、签章打印、当庭送达等功能,达到便民诉讼的目的。

 4. 实现庭审流程管理与控制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庭审管理能力。

 从庭前准备开始,案件审理一般要经过开庭、法庭调查、辩论、质证、休庭、闭庭等几个阶段。系统为审判长、书记员等法院审判人员提供信息化工具,满足各个角色在案件审理不同阶段的信息获取需要和信息展现需要,如案件基本信息、庭审笔录信息等。

 5. 庭审笔录及校对。

 书记员可以进行庭审笔录与校对,校对时可以对庭审录像进行回放,校对完成后可以当庭打印笔录。

 6. 视频直播点播功能。

 一方面为远程审判、异地质证、脆弱证人保护等审判业务应用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扩大庭审公开的范围,提高庭审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7. 集中化的系统管理与操作,减轻系统维护。

 数字法庭中涉及的设备很多,各种设备的操作也可能比较繁琐。为提高审判效率,需要根据案件庭审及其庭审流程的需要,将法庭内各个设备的操作与管理简化,尽可能减少诉讼参与人的设备操作。数字法庭应根据庭审流程的需要,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联动。

 8. 数字法庭系统与审判信息管理系统结合。

 一方面,数字法庭系统可充分利用审判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案件信息;另一方面,数字法庭产生的庭审音视频信息、庭审笔录等信息可与音视频直播点播系统、审判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档案系统的信息等实现共享,为系统应用奠定基础。

 1.4 数字法庭硬件平台建设 1.4.1 数字法庭建设硬件平台建议 天阔 A620r-G 服务器是曙光公司一款支持 AMD 6100、6200 系列处理器的部门级双路 2U 服务器。该机型最多可以支持内存容量 256GB,支持最多达 12 块热插拔 SAS/SATA硬盘,如此强大的扩展性足以支撑关键任务的运行,满足资源密集型应用的需要。先进的管理和存储技术,具有更好的可扩充性和高可用性。

 作为天阔系列双路服务器的高性能产品,A620r-G 服务器非常适和数字法院建设中相关应用对服务器性能、可扩展性及可靠性的要求。

 1.4.2 天阔 A620 R -G 服务器特点与优势 1.4.2.1 主要特点 1. 领先行业的超高应用性能; 2. 真正企业级的可靠和可用性; 3. 支持诸多先进技术。

 1.4.2.2 技术概述 1. 多核处理器技术 使用 AMD 最新的 Opteron 6200 系列处理器,为用户的各项应用提供更高的性能。AMD Opteron 6200 系列处理器同前代产品相比,进行了各项重大的改进,处理器最多集成 16 核,共享 16MB L3 级缓存。采用 Tubro Boost 技术,大大提高计算峰值。

 2. 强大的处理性能 处理器集成内存控制器,提供 4 个内存通道,可使用最新的 DDR3 1600 MHz 高性能内存,显著提高内存读写速率。

 使用 AMD 高性能芯片组,提供 PCI-E 2.0 的扩展支持,为用户的高带宽应用需求提供了支持。

 3. 丰富的可扩展性 每颗 CPU 搭配 8 根内存插槽,内存容量可扩展至 256GB,提供灵活且强大的内存配置选择。

 可支持 8 至 12 个硬盘仓位,为用户构造海量存储提供可能。

 5 根 I/O 扩展槽,提供从 PCI-E 2.0、PCI-E1.0 到普通 32bit/33MHz PCI 的完整选择,既保护用户原有设备的兼容性、又预留未来发展空间,保护投资。

 4. 高密度 采用 2U 机架式设计,独特的高密度机架式服务器散热结构设计,集高性能,高密度与高可靠性于一身。

 1.4.2.3 优势分析 1. 全新的处理器微架构

 AMD Opteron 6200 系列处理器同前代产品 6100 系列处理器相比,处理器重最多集成 16 核,共享 16MB L3 缓存,64 位计算能力可扩展系统应用范围、提高计算性能,同时保持对 32 位计算的兼容性。

 2. 高性能 DDR3 内存,增强的内存 RAS 技术 支持最新的 DDR3 1600 内存,兼容 1333/1066 MHz 内存,提供更高的内存带宽和更低的内存存取延时;最多支持 256GB 内存,强大的内存扩展能力为大规模事务处理应用带来性能飞跃;大幅度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 强大的 IO 扩展性能 多达 5 个高速 PCI 扩展槽为用户提供极高的 I/O 扩展能力,满足高端客户对系统功能和性能的需求。

 4. 可选集成远程 KVM,轻松实现远程管理 为服务器系统的大规模部署和远程分布式应用提供便捷的管理能力;允许从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访问、安装、配置和控制远端服务器;低网络带宽需求,可以消除服务器系统管理和使用地域的限制,可以加快反应速度方面的挑战;硬件级别的访问及控制,与操作系统无关,提供完全的兼容性。

 5. 智能监控系统 可选增强监控系统,采用远程 IP 登陆方式进行系统管理,查看日志文件,实时监控服务器的状态,并可实现强大的远程 KVM 功能,让管理员在远端即可对系统进行完全控制。强大的登录控制和传输加密技术保证用户在享受管理便捷性的同时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6. 热插拔冗余电源 可选热插拔冗余电源,避免系统因电源故障导致宕机,提高整体可靠性,支持热插拔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部件的维护和更换。

 2. 数据备份方案 2.1 备份系统的作用 备份系统是应用系统的补充,起到将应用系统中的数据(比如文件系统当中的文件、数据库中表的数据)形成副本,最终存放到适当存储介质(比如磁盘阵列、磁带库等)当中,在应用系统数据损坏或者应用系统本身出现问题需要进行重建时,数据的副本为重建提供完整的数据来源,从而为应用系统提供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2.2 备份的必要性 现在网络上的危险时刻存在,病毒、黑客攻击、人为误操作对数据系统进行的破坏不得不防,不备份的恶果就是数据一旦丢失,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另外,经过一定的生命周期,应用系统的重建是迟早的事,要尽早为那一天的到来做必要的数据副本的准备。

 2.3 备份系统的组成 备份系统的构成要有两个基本系统,一个是硬件系统,一个是备份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包括备份服务器、磁盘或者磁带等存储介质,光有硬件完不成备份,上面要有与硬件相对应的备份软件系统。备份软件是个笼统的概念,备份软件当中要包括很多必要的软件模块,这些模块与应用及硬件设备的关系都很大。具体的环境决定采用哪些模块,比如对 ORACLE 数据库备份就要有相关的 ORACLE AGENT 代理负责把 ORACLE 当中的数据进行格式等必要的转换传给备份服务器,如果是 SQL SERVER,就是与 SQL SERVER 相对应的代理,再比如与硬件的关系上,如果是 SAN 环境,就要有能对 SAN 当中的存储介质进行管理的模块。总之,备份软件是整个备份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者,比如管理备份策略、管理存储介质、制定备份日程表、查看备份状态等,都是由备份软件来完成。

 2.4 曙光 DB STOR 备份方案 存储和恢复数据对单位的成长性、提高盈利和在市场中占据最有力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支撑单位重要经营目标的整个信息基础结构不仅要安全保护,现在还要在基层创造

 效益中实时发挥突出的竞争力。至今为止,系统由于设计过时、安装和配置时间费时而令人难受和目光短浅的扩充计划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存储管理方案都与理想脱节。

 在 DBstor 之前,企业不得不依靠自己有限的备份软件搭建信息基础设施。DBstor与众不同的架构设计是精心选用"搭积木"模块,支持众多的商务软件,如 Oracle,Sybase, Informix,SAP 和 Exchange。DBstor 可在众多厂商网络系统中运行,支持众多品牌的服务器、客户机、数据库、存储介质和高性能的存储设备,从简单的单机到多个 PB 容量的带库,DBstor 完成这些工作是无可挑剔的。

 DBstor 是模块化的备份和恢复存储管理平台,为单个服务器到数据中心规模的操作环境提供全面的数据保护,DBstor 能轻松解决复杂系统环境下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方面的疑难问题。

 2.4.1 产品要点 2.4.1.1 Simple-简单化 1. 智能化安装向导

 在启动产品的安装程序后,用户可以根据详尽的安装向导定制选择安装备份服务器、客户端、数据库插件以及语言支持等模块,根据安装向导进行简单的安装及配置,管理方便简单。人性化的安装步骤,将使得用户在第一时间有很好的亲切感。

 2. 设备自动搜寻

 DBstor:Backup(备份软件主模块)安装完成后,通过添加设备窗口选择自动配置设备,用户可自动搜寻在网络中分布安装的磁带库、磁带机或者虚拟磁带库等硬件设备,并为硬件加载驱动。找到设备后,可以按照最为优化的方式配置参数,并且立即可以在操作界面中直接使用这些设备。

 3. M APM 的远程分发式安装

 DBstor:Backup(备份软件主模块)可通过备份服务器或者拥有图形界面 GUI 的控制端远程为各个客户机安装各种附加的扩展模块或 APM 数据库插件。系统管理员可以稳坐在自己的控制台旁边,就完成所有的模块安装。

 4. 设备的远程配置

 对部署在异地的存储备份设备,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配置并加载驱动程序。这样就可以实现异地的远程数据备份。

 2.4.1.2 Powerful-强大的功能 1. 合并式备份

 将全备份及其之后的数个增量/差分备份在磁带库内部合并成一份真实完整的全备份,可避免再次全备份而对网络和系统资源的占用,减轻备份对各种资源造成的压力。适用于大量文件系统的备份,和提高数据恢复效率的情况下。

 2. 虚拟磁带库

 将硬盘空间完全仿真成一个磁带库系统,可自定义磁带机、磁带槽的数量以及每个虚拟磁带介质的容量大小,使基于硬盘的备份策略具有磁带库的管理方式。充分利用磁盘的随机访问和高速度,将不限数量的客户机上的数据高速备份到虚拟磁带库上,非备份窗口时间再安心的复制或迁移到物理磁带库中,使得原来利用磁带库不能在标准备份窗口完成的任务变为可能。并且若直接从虚拟磁带库上恢复数据,效率也会非常高。

 3. 跨平台的介质共享

 对于来自 Windows/Linux/NetWare/Unix 等异构平台的众多种类的数据,可以写入到同一个备份介质中,实现磁带介质共享使用,充分利用备份空间,降低成本费用和简化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

 4. 磁带介质的追加写入功能

 当磁带写入数据后,还有剩余的空间,后续的备份任务可以在上一个存储段后面继续写入数据,有效利用磁带所有的空间。当一个较大的备份作业写满一个磁带备份介质,但此时备份作业还未完成的情况下,DBstor:Backup(备份软件主模块)会自动寻找一个合适的磁带介质来满足这个备份作业的需求,直到这个备份作业完成为止。

 5. 可调式同时读写的数据块数目

 根据数据备份情况,调整每次同时写入或者读出的数据块的数目,提高备份或者恢复性能。

 6. 可调式文件读写数据块大小

 通过调整文件读写块的大小,优化文件读写的性能。较小的数据块大小设定可以优化小文件的读取,较大数据块大小设定可以加快数据传输效率。

 7. 共享内存磁带机数据缓冲技术

 DBstor:Backup(备份软件主模块)的高级参数设定中可以指派一定大小的服务器内存空间,充当数据写入时的高速缓冲区域。备份时数据充满共享内存后,共享内存中的数据再连续不断、快速地向磁带机传送数据。通过调整共享内存的大小,可以优化磁带机读写性能降低设备故障率,同时保证备份作业和系统应用的良好运行。

 8. 网络数据传输加密

 在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前将数据加密,数据通过网络达到写入端目的地时再将数据解密还原,避免数据在网络传输时被非法截获。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9. 异构平台数据交换

 DBstor:Backup(备份软件主模块)可以将一种平台下备份的数据恢复到另一种平台上,这为大量数据交换带来了方便。例如,从 UNIX 系统备份的数据可以重新定向恢复到某 Windows 系统的磁盘上。反之,Windows 的数据也可以恢复到 UNIX 系统上。

 10. 对裸设备的备份与恢复

 DBstor:Backup(备份软件主模块)支持对多种系统裸设备的备份与恢复,对裸设备上数据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对于建立在裸设备上的数据库系统,这一功能显得尤其重要。

 11. 网络传输时的数据压缩

 在数据需要通过较窄带宽的网络传输,并写入到远程的目的地时,网络传输功能可以将数据进行预压缩,然后传送到目的地机器后在解压还原,这样可以大大减轻网络的负载,节省消耗在网络传输上的大量时间。

 12. 备份文件索引数据库的多重保护

 备份文件索引不但在备份服务器数据库中保存有完整的记录,而且在每次备份作业完成后,还会在磁带介质数据段后面保存一份索引,在任何时候保障数据的完全恢复。即使备份服务器数据库损坏,也可以依据磁带上的索引重新找回所有数据,让您高枕无忧。

 13. 备份索引占用空间小

 DBstor:Backup(备份软件主模块)每备份一个文件或目录,在备份索引数据库中的记录仅仅只有 60Bytes 大小,是在同类备份软件中占用空间最小的,在节省存储空间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备份与恢复时检索的时间,让您在数据恢复时占得先机。

 14. 备份索引数据库 B NVDB 的自动备份

 DBstor:Backup(备份软件主模块)可以按照备份策略定制进行备份的同时,对备份索引数据库进行定时自动备份,为数据的恢复提供了保障。这样在遇到 NVDB 损坏时,可以尽快的恢复数据。

 15. 备份索引数据库 B NVDB 的灾难恢复

 DBstor:Backup(备份软件主模块)可以通过图形界面或命令行的方式,对保存在磁带上的索引进行扫描并重建,将系统回复到灾难发生前最接近的一个时间点。

 16. 文件及目录的过滤

 在备份或恢复作业中,可以对不需要备份或恢复的文件和目录进行过滤筛选。最优化您的备份策略。

 2.4.1.3 Modular-模块化 1. 支持使用 DVD- -M RAM 驱动器

 DBstor:Backup(备份软件主模块)可以将 DVD-RAM 做为备份介质进行备份,管理方式同使用磁带备份一致,可以使用统一的策略。

 2. 支持 N SAN 架构

 支持 SAN 存储区域网络下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支持 LAN-Free 备份。SAN 可以是由光纤设备建设的 FC-SAN,也可以是使用 iSCSI 协议及千兆以太网建设的 IP-SAN。

 3. 支持 P NDMP 协议

 DBstor:Backup(备份软件主模块)支持通过 NDMP 协议对 NAS 设备数据的高速备份与恢复。...

推荐访问:信息化 法院 解决方案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下内部审计发展思路探究-内部审计论文-会计论文
下一篇: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司法局司法业务装备采购项目询价采购公告9146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