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方阵教案

来源:初三 发布时间:2020-08-30 点击:

  我们的方阵教案

 【篇一:举办诗歌朗诵会 教案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活动过程:

  一、在班里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可以利用教材,本学期教材中,《中华少年》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诵诗,本组教材中的《我们去看海》,选读课文中的《我们的方阵》都可作为选材。还可以是自己写的诗歌。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二、制定一张班级朗诵会安排表,如:

  主题秋诗冬韵诗歌朗诵会

  时间11.21地点学校多功能室

  形式四人小组参赛

  主持人王小一

  教师布置1小组

  串词准备2小组

  道具准备3小组

  评委安排4小组

  场地清洁5小组

  活动报道6小组。照相,写报道。

 【篇二: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学段要求: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要求: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3、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语文实践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5、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6、学写童诗

  活动开展: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是个进行整理、归类。

  3、欣赏自己喜欢的是个,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4、举行诗歌朗诵会。

  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活动内容:

  1、诗歌总集:《诗经﹒采薇》

  唐诗:《春夜喜雨》

  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元曲:《天净沙﹒秋》

  现代诗:《太阳的话》、《白桦》

  2、本组诗歌是按内容分类的。

  3、不同角度搜集:

  (1)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2)按形式分:格律诗(律诗、词、曲等)、自由诗。

  (3)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4)按国家和作者分:中国的屈原、李白、杜甫外国的雪莱、海涅、普希金

  (5)民歌

  (6)童谣

  4、诗歌的起源: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5、诗歌的特点: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6、诗歌的表现手法:

  (1)赋——直接陈述事物;比——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兴——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传统)

  (2)夸张、复沓、重迭、跳跃(发展)

 (3)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4)象征:以象征义,现代诗歌中,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

  7、现代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

  (1)比拟——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2)夸张——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或缩小,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

  (3)借代——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与比拟有相似之处。

  8、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按音律分: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涵盖;发展轨迹)

  (2)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阕、上片,

  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长调:91字以上。

  ◎中调:59—90字。

  ◎小令:58字以内

  ◎ 双调: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 单调:只有一段。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其特点是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2)、按内容分:

  (1)怀古诗: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2)咏物诗: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

  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5)行旅诗和闺怨诗

  (6)送别诗

  9、现代诗歌的分类:

  (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叙事诗、抒情诗。

  (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方法:借助注释读懂诗歌,了解诗意,感受诗歌中包含的情感。

  拓展: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整理诗歌,给诗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

  (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

  (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

  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

  诗歌分类表 整理人:

  类别诗歌的题目作者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

  4、师生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

  5、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三、利用墙报张贴大家搜集整理的诗歌,供大家阅览。

  评:组织学生在交流诗歌之后在补充搜集,这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资料的相互补充,既扩大了搜集面,又能够体现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欣赏诗歌,推荐自己喜爱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学习欣赏诗歌

  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

  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

  3.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

  4.组内学习《诗中的“秋”》,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

  (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

  5.讨论:你还了解哪些有关诗歌的知识?

  6.师生交流。

  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诗歌推荐活动)

  1.出示“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

  诗歌作者推荐理由

 推荐人:

  2.学生填表,并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3.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

  4.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5.欣赏诗歌(教师推荐)

  6.教师推荐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

  评:学生经过整理资料的过程,对自己搜集的诗歌又多了一份了解,也了解了同学们搜集的诗歌,通过相互补充,拓展了视野,这时再开展诗歌欣赏活动,学生的感受会更加丰富、深刻。

  举办诗歌朗诵会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 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活动过程:

  一、在班里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可以利用教材,本学期教材中,《中华少年》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诵诗,本组教材中的《我们去看海》,选读课文中的《我们的方阵》都可作为选材。还可以是自己写的诗歌。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二、制定一张班级朗诵会安排表。

  自己动手写诗

  活动内容: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2.尝试写诗。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咱们在诗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了解了许多关于诗歌的知识,谁能谈谈自己前一段活动的收获?(预设:)

  2.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可今

 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一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1.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

  (预设:生:我喜欢《致老鼠》,因为作者把讨厌的老鼠想象成了人来写,很有趣。

  生:我喜欢《爸爸的鼾声》,作者很会想象,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了火车开动的声音。)

  2.师相机归纳板书:大胆想象

  3.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预设:我知道写诗并不是那么神奇的事,我们也可以学着写。写诗就是写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4.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三、补充诗歌,让学生欣赏。将下面的诗歌复印给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交流交流写作方法。

  1.巧用比喻:

  云

  云象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象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妈妈

  妈妈是一个闹钟

  每天早上叫我起床

 【篇三: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专题: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题: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学段要求: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要求: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3、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语文实践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5、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6、学写童诗

  活动开展: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是个进行整理、归类。

  3、欣赏自己喜欢的是个,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4、举行诗歌朗诵会。

  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活动内容:

  1、诗歌总集:《诗经﹒采薇》

  唐诗:《春夜喜雨》

 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元曲:《天净沙﹒秋》

  现代诗:《太阳的话》、《白桦》

  2、本组诗歌是按内容分类的。

  3、不同角度搜集:

  (1)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2)按形式分:格律诗(律诗、词、曲等)、自由诗。

  (3)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4)按国家和作者分:中国的屈原、李白、杜甫外国的雪莱、海涅、普希金

  (5)民歌

  (6)童谣

  4、诗歌的起源: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5、诗歌的特点: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6、诗歌的表现手法:

  (1)赋——直接陈述事物;比——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兴——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传统)

  (2)夸张、复沓、重迭、跳跃(发展)

  (3)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4)象征:以象征义,现代诗歌中,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

  7、现代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

  (1)比拟——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2)夸张——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或缩小,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

  (3)借代——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与比拟有相似之处。

  8、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按音律分: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涵盖;发展轨迹)

  (2)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阕、上片,

  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长调:91字以上。

  ◎中调:59—90字。

  ◎小令:58字以内

  ◎ 双调: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 单调:只有一段。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其特点是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2)、按内容分:

  (1)怀古诗: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2)咏物诗: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

  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5)行旅诗和闺怨诗

  (6)送别诗

  9、现代诗歌的分类:

  (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叙事诗、抒情诗。

  (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方法:借助注释读懂诗歌,了解诗意,感受诗歌中包含的情感。

  拓展: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

  诗海拾贝

  活动一 搜集诗

  活动目的: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活动重难点:

  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

  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

  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

  二、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解。

 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学生稍作了解。

  (2)什么是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三、

 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

  1.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三、课外拓展

  1、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活动。

  (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室等信息渠道搜集诗歌。

  (2).搜集到后,用本子记录下来。

  2、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继续搜集并记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整理诗歌,给诗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

  (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

  (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

  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

  4、师生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

 活动二 整理诗歌、欣赏诗歌

 5、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三、利用墙报张贴大家搜集整理的诗歌,供大家阅览。

  1.出示“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

  2.学生填表,并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3.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

  4.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5.欣赏诗歌(教师推荐)

  6.教师推荐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2)了解元曲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分析曲,总结赏析方法并能加以运用

  3、 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感情

  二、重点难点

  2、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学会赏析曲的方法并能加以运用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新课:

  2、 揭示课题

  3、 简介作者及元曲

  (二)朗读本曲

  1、 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下面就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琅琅上口。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

推荐访问:马其顿方阵 方阵 教案
上一篇:企业局半年情况报告
下一篇: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清单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