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学习心理受挫因素与对策

来源:六年级 发布时间:2020-08-26 点击:

  浅谈中职学生学习心理受挫因素与对策

 

 【内容提要 】 我国中职教育方兴未艾,但是职业教育工作者比较普遍面临困扰和困惑,即中职校学生学习心理均有不同程度受挫。分析原因,外在因素:其一,社会世俗偏见和显失公平的评价,屡遭冷遇强化了消极暗示。其二,社会文化负面因素影响、一些媒体误导,脆弱的心理备受侵蚀,以致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内在因素:自信力的缺失、自暴自弃的心理行为突出,学习被动,意志薄弱。因此这些问题都是当前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对策一:应该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才观,确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对策二: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要负起教育青少年的重任、政府部门强化对文化市场、网络信息的监管,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策三:社会、学校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用爱的阳光雨露呵护他们,以持之以恒实际行动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帮助他们良好心理品质形成。

 【关键词 】 中职生 学生心理 受挫因素 教育对策

 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处在一个全面提升的历史时期。它作为改革开放大潮中一股潮流,以其独特的生命力,活跃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浪潮中。近年来,党和人民政府许多优惠政策给职业教育注入了无限生机,有力保障了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提升和发展仍然是步履艰难,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困扰,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更多的是挑战,其中表现较突出的就是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健康学习心理形成和发展,使职业教育有美好的愿景,这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的严峻而迫切的课题。

 无须讳言,职业技术学校大部分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或落后者。本来就被扭曲很脆弱的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挫伤,自尊受到打击,自信受到动摇,再加上知识上自限以及认识的偏差,所以进入到中职校学习时,导致了已经受挫了的学习心理进一步受损,厌学弃学情绪现象的产生更加凸显。面对这些困惑,我们必须从深层次去探讨去分析其产生的诱因,以便找出相应的对策。

 世俗偏见与社会畸形评价

 我国现行的应试制度,从某种程度来看依然沿袭几千的科举选拔人才的模式,“学而优则仕”的世俗偏见仍然支配相当数量人们的思想观念,“望子成龙”的价值取向扭曲了许多人,忽视甚至不认识个体具有潜在的多元智能,特别是传统的对人智商的品评,限制了多元化人才的成才和培养。社会上评价的导向作用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影响力。在“分数至上”、“升学第一”的传统教育中,学科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是评价教育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由此且成为“名校”、“重点校”和“差校”及“品牌”效应的晴雨表,“尖子生”、“后进生”、“差生”也由此“应运而生”。被普通中学“分流”出来的“差生”选择只有两种:其一就是辍学,过早地进入社会,扩充新一代“盲流”队伍:其二,就是只好无奈地进入“技校”、“职专”校门。这些“分流生”在显失公平评价面前,他们的悲观消极情绪的心理暗示更加强烈,即使进入中职学校,也难找回自信和自强。况且社会、家长甚至一些老师都把升入中职校学生视作“列入另册”行列。这是中职校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环境诱因。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该改变单纯以标准的智商测试和学科成绩为主的评价观。在评价的内容方面,不能仅仅限于传统的课业学习智力,而应当是多元的;在评价方式方面,也不能只注重书面考试,而应当探索多维的评价方式。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对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多元智能的评价是基于其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且“学生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理念决定了多元智能评价的功能不是为了甄别、排队、选拔,而是为了开发潜能,强化强项,促进发展,为培养终身学习者,人人成功的人本理念服务的。②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位职业学校学生,都有各自优势的潜在的智能,关键在于如何树立新的科学的人才观,并且如何加以开发和培养。这正是目前中职校教育所要探索的对策之一。

 诚然,要明确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我们必须打破那些与当今时代不适应的陈旧的评价观念,彻底摒弃以分数比优势、以升学论英雄的压抑人的个性成长的评价标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确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评价观。而这种评价观应该是动态的,多样的,并且应该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学习情景和实际生活中进行,确实考查学生解决问题及创造出的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教师还应该从各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弱点和综合能力,由此获得的信息作为服务于学生的出发点。进而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智能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这种评价给学生多一份鼓励、多一份信心、多一份成功,让他们分享“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愉悦。

  社会文化负面影响的潜在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于对网络信息监管乏力,色情、凶杀、刺激、低俗充斥污染了网络天地。大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自制力,一旦涉足网络世界,往往深陷而难以自拔。审美情感体验的错位,使他们对健康的正面的科学知识往往难以接受,这就加剧了厌学情绪的产生,特别职业学校学生这种心理情绪更加突出。当今社会誉感觉贬理智,誉调侃贬拼搏的思潮日益蔓延。这种思潮跟着感觉走,鄙视理性思考,奚落理论思维和理论学习,鼓吹以调侃游戏人生为新潮,将拼搏奉献贬为不合时宜的旧传统。于是新的“读书无用论”又得到心灵的呼应,中职生的学习心理再次受挫。

 不容忽视的是,目前社会文化新思潮负面因素也不断刺激学生萌生厌学情绪,中职校学生学习心理备受重挫。腐败贪污、假冒伪劣产品盛行、乃至虚假的廉价文凭俯拾皆是。人们诚信度降低,再加上媒体往往传递一些误导作用的信息。种种丑陋现象有意无意的侵蚀,学校小气候难以抵挡社会、家庭大气候,中职生学习心理怎能不受挫?享受代替了奋斗,苟且代替了认真,懦弱代替了坚强,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奶酪之后便不思学业上的进取了。我们所担心的是这些人群将来将如何适应社会生存?将如何应对新世纪大世界种种挑战!

 青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兴,则中国兴。“以天下为己任”,社会每一个成员都应该高度重视净化网络市场的治理,尽快以立法形式对网络、网吧进行监控,保证网络信息朝着服务现代建设和文明生活的健康方面发展,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一些媒体尽量少报道、不报道一些低级粗俗,向青少年传递错误信号的信息。学校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之时,要彻底克服片面说教和刻意的制约形式。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特别要关注弥补中职生学习心理的缺失,排除学习心理障碍,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为学生给力,为学生动力添加能源,保持学习有可持续发展的后颈,永不衰竭。

 学生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外部强加的被动的学习。人的发展是一个由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即依赖性日益削弱、主体性内驱力日益加强的过程。然而,中职学生恰恰缺乏这种内驱力。他们缺乏自信,缺乏自强,在普高学习中备受煎熬之痛的初中学生进入中职校学习之时,依然走不出那背来的阴影。他们总认为自己“不成材”、“没出息”,进不了普高门槛,低人一等,遗憾之极、垂头丧气、消极低沉。带着这种心理负定势,到了新环境新学校,对新知识,新信息,学习新方式,特别专业实训课不认同,不吸纳,更有不少学生眼高手低、懒于动口、懒于动手、懒于动脑。当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日益凸显的时候,他们的学习心理十分迷惘。显然,未来理想,志向就显得十分渺茫,“路在何方”的困惑一直困扰着这些学生。

 “心病还需心药医”,学生个体心理因素是极其微妙和复杂的,学习心理构成是需要长期精工细作的“软件工程”。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种种弱点,用爱的阳光驱散学习心里的阴霾,用爱的甘露滋润心灵的荒漠。培养中职生健康的学习心理,首先要增强自信心。凡事都要有一个必成的信念,教师平时要及时抓住学生自信的种子,剔除自卑自暴的沙砾,给自信心一片浸润的土壤——因为自信心是通过一次次的成功增强而得到升华的。其次,帮助学生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抱负水平”(是指个体将某件事做到某种程度的心理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如何给自己在求知的过程中准确定位。定位太低,激不起奋斗热情,反之则引起惰性。定位准确与否关系到学生自己未来发展的水平高低。次之,给学生以成功的充分心理体验,满足成就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知识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对于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 ③因此,中职校教师不仅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和合理的要求,而且还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的特点进行组合、优化,把总体的长远的要求分解成一个一个“链环”,然后逐渐连续递进,形成一条成功的“链”,由此而往,促成良好学习心理的形成。

 当然,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极其深刻的。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学校自身的教育内容、课堂结构、教学方式等缺失情感交流,重复呆板、公式化生活以及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教学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特别是中职生就业受歧视,就业出路步履艰难等诸因素对中职生的学习心理的影响无疑是十分明显的。教师对学生期望的心理错位,依然难以摆脱以卷面为品评标准的桎梏霍华德·Howard Gardner).再建多元智慧[M].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 (273).

推荐访问:学生受挫心理的成因 受挫 浅谈 学生学习
上一篇:科级干部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下一篇: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及其预防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