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堂器乐教学实践与思考

来源:四年级 发布时间:2020-09-26 点击:

  初中课堂器乐教学实践与思考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对知识有真正的兴趣。”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讲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的领域。”因此,在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被视为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音乐素养的最好手段,器乐教学有助于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美感、乐感;可以帮助学生积极接近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达到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以及提高鉴赏能力等目的。随着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器乐教学进入了普通音乐课堂,已逐渐普及,成为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多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将一些易学、音色优美、又便于携带的特色乐器引进课堂,从2000年开始先后把竖笛、口风琴、葫芦丝、巴乌、陶笛等乐器引进了课堂。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人人参与演奏?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组织课堂器乐教学?采用哪些有效地课堂器乐教学策略?笔者在教学中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总结了一套让学生在“玩”中学乐器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效果比较显著。其优点在于把学生从强制、说教、灌输的被动地位中解脱出来,努力使学生把对技能的学习变为自身的需求,让他们出于对音乐的向往与渴求中。

  只有在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艺术欣赏和表现的需要,让学生的身心受到美的熏陶,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激发器乐教学的热情

 音乐教师是整个器乐课堂教学活动的直接策划者、实施者、参与者,如果音乐教师自己对乐器都不感兴趣,也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乐器一般是选择一些简单易学、音色优美、便于携带、价格便宜、适合整班教学的小型乐器,如竖笛、口琴、口风琴、葫芦丝、巴乌、陶笛等。但为什么有些教师很难坚持下去,较难见成效呢?最关键的是教师自己对这门乐器缺乏兴趣、缺乏了解、缺少练习,最终使得学生也失去了兴趣。

  竖笛是一种较便宜的乐器,有些教师认为竖笛的声音刺耳、难听而把它拒之于课堂之外。其实不然,竖笛在台湾称为“直笛”或“木笛”,在大陆称为“竖笛”,在香港称为“牧童笛”,英文称为Recorder,又称Blockflute。高音直笛(SopranoRecorder)是通常见到的小直笛,音域比女高音高八度,开始学习时气息很难控制,吹出来的声音刺耳,但是只要把气息控制好,竖笛同样也能吹奏出美妙的音乐。

  葫芦丝是中国的民族乐器,音色优美、造型美观、价格适中、易学易带,是一种很适用于在音乐课堂上学习的乐器。但在学生普遍不喜欢民族音乐的情况下,要让葫芦丝进课堂很难实现。一开始笔者只是在音乐课堂当中详细介绍葫芦丝、演奏葫芦丝,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葫芦丝乐曲,但当学生对葫芦丝有了初步了解以后马上成立了葫芦丝社团,第一届葫芦丝学生社团招收了30名队员。因为学生都是凭着兴趣自愿报名参加,所以练习起来非常勤奋,参加了校内外的各项文艺演出,反响很大。如果教师没有满腔的热情和持久的兴趣,课堂器乐教学就很难开展和持续。一般学校开设器乐教学都是为了应付比赛,但不管有没有比赛任务,教师都应一如既往地在音乐课堂当中开展器乐教学,学生在器乐学习当中既学会了识谱,也开阔了音乐视野,提高了音乐欣赏水平。

  二、重视器乐学习的作用

 1、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近代心理学家曾做过大量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天才的重大特征不是智商高低,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乐器的演奏通常和手指连在一起,在传统音乐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双手的动作,并且是符合音乐表现所需要的或快或慢、或强或弱的动作,这将进一步强化对左右大脑神经中枢的刺激和锻炼,从而充分促进大脑的平衡发展,使潜能最高效益的被激发。

  2、促进记忆力的增长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记忆力,主要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而实现的途径是让学生学会良好的记忆方法。如提高注意力,对记忆材料进行分段、分类、比较等。从提高注意力来看,通过创作者的思维或灵感形成的一个个音符,不像语言有明确的语意,不集中注意力很难记下来的;从对记忆材料进行分段、分类、比较等方面来看,初中学生把乐曲记住并背奏是很困难的,且在背奏中易出现一些细小的错误。但通过对乐曲的解释,如划分段落,找出前后有重复的地方等方法从而缩小了记忆内容,再进一步明确乐句的结构,对乐句进行对比,其准确性就明显提高了。久而久之,这些就会成为他们增强记忆力的一种方法。不断地强化与反复练习,记忆就有一定的持久性、精确性。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器乐演奏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属于动作技能。如:学生在学口风琴时,手指的关节不能塌陷,手要放松;乐曲练习的时候还要注意穿指跨指、节奏,必须做到动作协调。长期练习,可以提高人的动作协调能力。

  4、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弹琴的过程是眼、耳、手、脑同时运用的过程。眼睛要看谱,提高了注意力观察能力;耳朵要听音,训练和培养了听辨能力;手指在快速流动,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提高了思维敏捷能力;学生学乐器的过程需要有耐心、持之以恒,练琴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坚持通过日常的器乐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然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掌握器乐教学方法

 器乐教学中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器乐教学方法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师要善于结合器乐教学的特点与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实际演奏水平,选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果选用恰当、运用熟练,可以加速器乐教学的进程,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器乐教学当中应把握好以下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

 这是器乐教学新授课中常用的基本教法之一,即教师结合乐曲,简介乐器的特点和基本演奏的方法。主要通过教师本人规范而科学地示范演奏,从而获得较理想的效果。此法既能形象示范,又能面授机宜;既能讲清演奏要领,又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既方便、灵巧、有趣,又能立竿见影获得器乐教学的实效。

  2、趣味游戏法

 此法亦系常用的器乐教学方法之一,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唱奏结合、吹奏接龙,使学生获益于趣味游戏之中。练习曲目的设计,尽可能做到生动有趣、由易到难稳步地向前推进。学生要积极参与,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配乐训练法

 此法又称伴奏教学法,即一首乐曲练熟之后,播放伴奏,让学生和着伴奏练习。这种方法一可以固定节奏和速度,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二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

  四、激发器乐学习兴趣

 器乐进课堂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美的感悟与体验已是不争的事实,器乐进课堂也完全符合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然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会发现,当学生初次拿到乐器时可谓是“喜笑颜开”,但是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学生慢慢地就没有了兴趣。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习技能性太强――为技能而技能的器乐学习一下子让学生无法接受。第二,器乐学习太枯燥了――都是千篇一律的演奏。第三,在器乐学习中学生没有体验到更多音乐美及参与的快乐。

  1、快乐参与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存在,器乐学习进程中的技能无法完成,学习自然就有了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积极而又快乐地参与课堂器乐的学习是落实器乐教学的立足点。器乐教学中只有淡化器乐学习技能点,坚持在快乐学习中循序渐进,才是促进学生快乐参与器乐学习的前提与重要手段。器乐教学具有技能特点,但在义务教学阶段有限的音乐课当中,学生对某一乐器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器乐的学习应置于以审美为核心的领域来考虑。教学要形成一个重要理念:音乐是愉悦的,在器乐的不断学习与参与中,也是一个享受美的过程。

  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不断地创造生活、感受生活。有一点可以肯定,学生在创造自己课余生活的过程中总是快乐的,其愉悦程度与影响深度远远超过任何课堂中的“接受性”的学习。因此,可以把课堂音乐教学与课外的音乐生活统一起来。让学生课外的乐器学习与课内的乐器学习都成为展示自我才能的载体之一,从而激发学生情趣,促进快乐参与。

  2、循序渐进

 器乐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渐进的过程。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器乐教学计划,从整体上把握好器乐学习的进度,切不可按成人的学习进度去要求学生,或照搬现成的演奏法。教师要把演奏技巧按学生的实际能力加以分析、进度放慢、按照层次设定阶梯型的目标。比如葫芦丝教学的第一阶梯目标是能够吹奏吐音并吹奏出上行音阶和乐曲《摇篮曲》;第二阶梯目标:能够吹奏出《大长今》;第三阶梯目标:能够吹奏出《神话》;第四阶梯的目标:能够灵活运用滑音和打音并吹奏出乐曲《婚誓》《金孔雀轻轻跳》。第五个阶梯目标:能够完整合伴奏吹奏出《月光下的凤尾竹》。对于乐感好,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加大作业量,并给予奖励,如谁能够在一个月内完整的合伴奏演奏出《月光下的凤尾竹》,即可获得一支巴乌的嘉奖。如一位同学完成任务得到奖品之后,兴趣大增,自己购买了一整套葫芦丝进行系统学习。

  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表现欲望强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或课下组织学生开展比赛的活动,比一比谁学会的乐曲多。学生一边抓紧复习教师教过的乐曲,同时还积极自学自己喜欢的乐曲,许多学生都建立了自己的乐曲集。课上、课下、校内、校外都有学生一起交流的身影,学生有了在时间、地点,内容、方式上自主选择的空间,对音乐的兴趣更加浓厚,学习也变得更加自觉和主动。

  五、培养良好的器乐学习习惯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一是培养学生养成遵守纪律不乱讲话、不乱动乐器、不乱敲乱吹的良好习惯;二是培养学生看指挥排练和演奏的习惯;三是培养学生爱护乐器,做到轻拿轻放、保持乐器清洁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当中笔者设计了上课的节奏,用齐拍节奏的方式让学生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并开始一节课的学习。还和学生共同设计了集体停下来停止练习的节奏,教师只要一拍这条节奏,则表明所有同学必须很快的停止练习,否则练习的声音此起彼伏,教师则没办法实施教学。笔者平时上课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平时成绩的考核,上课之前每一组给五十分的基本分。教师在范奏和讲解的时候,如果有人发出声音就会扣除本组的分数,没有发出声音则奖励加分。在讲解和示范完毕会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在学生的练习过程当中,可以单个进行辅导。练习完毕对学生进行抽查掌握情况,完成任务加分,不会演奏的当场指导,不扣分。鼓励学生举手上台大胆展示,凡是主动上台展示的学生都可以加分。下课后统计每组的总分,第一名平时成绩加八分,第二名平时成绩加五分,第三名平时成绩加两分,第四名没有分加。这样既能很好的维护课堂纪律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半年的时间反复练习,学生能够形成习惯,教师上课也自然觉得轻松愉悦。

  六、成立器乐学习社团

 器乐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练习来提高演奏水平的过程,一周靠一两节音乐课来学习时间肯定不够,况且不可能一个学期每节课都学习乐器。于是笔者又联合团委,成立了葫芦丝社团、陶笛社团,竖笛社团,鼓励学生参加社团的训练,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社团的训练时间是一周两次,每次一个小时。凡是加入社团的同学根据每次学生的练习态度和出勤率评选出“优秀社员”,并且不用参加音乐考试,直接给予满分。社团分为两组,一组为“优秀队”,一组为“精英队”。“精英队”的成员一般是乐感好、节奏感强、进步大的学生。这些学生可以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在班级当中他们可以成为组长发挥优势辅导其他同学进行器乐的学习。

  七、创设登台表演机会

 实践活动是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器乐教学如果离开了活动,那么以审美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培养都将成为空话。但学生缺乏的就是自我表现意识和自信,有的学生明明能够演奏得很流畅了,也往往不敢大胆的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登台表演,学校的艺术节、狂欢节、社团活动日应鼓励学生参加表演,凡是参加了校级以上的表演,音乐免试且总评成绩给予满分。在表演中教师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一件小小的乐器,让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让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生生之间的默契。

推荐访问:小学课堂器乐教学 器乐 教学实践 课堂
上一篇:2016年度公司元宵节活动方案
下一篇:企业文化活动方案策划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