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卫生事业发展对策

来源:建设工程网 发布时间:2020-10-24 点击:

 略论卫生事业发展对策

 作者:赵国林

 2012年,是高台县四大班子换届之后谋划高台跨越发展的开局年,也是实施医疗卫生“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 2012 年全县各项卫生工作,要把握好“三个原则”,致力于“四个转变”,立足于“五个坚持”。

 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围绕中心原则。把卫生工作放在全县科学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去落实,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医疗卫生公益性原则。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卫生系统才能不失责、不失职。三是改革创新原则。在改革中创新体制与机制,解决卫生工作中一些难点问题、深层次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卫生工作的针对性,医疗卫生服务才能有实效性。致力于“四个转变”一是转变发展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先的卫生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二是转变发展思路。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主导,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切实纠正医疗服务的过度趋利问题,使医疗服务回归公益性,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三是转变服务模式。从偏重治疗向健康促进转变,从注重个体服务对象向家庭和社会群体转变,服务内容由专科向更加注重全科转变,建立起涵盖每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连续性服务模式。四是转变工作重点。卫生工作更多向公共卫生

 和基本医疗倾斜,重点加强基层;坚持中西医并重,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软硬件并重,更加重视人才优先发展;要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推动人员素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要更加注重用法制化、信息化等手段促进卫生行业建设,提高医疗卫生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能。立足于“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医改工作为“主线”不偏离。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转变工作重心,突出关键关节,注重改革实效,不断筑强城乡居民看病就医的保障网,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打好基础。医改工作重心要推动基本医保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强筋健骨”转向“全面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由“重硬件”转向“重服务”,公立医院改革由“局部试水”转向“全面推进”。在新农合保障制度建设上,要突出“巩固、扩大、提高”关键环节。“巩固”就是新农合参合率要继续巩固在 97%以上“;扩大”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新农合覆盖面,进一步完善门诊统筹补偿方案和慢性病患者门诊报销工作;“提高”就是要在新农合人均统筹标准由 230 元提高到 290 元(各级财政由 200 元提高到 240 元,参合农民缴费由 30 元提高到 50 元)的基础上,精心测算完善补偿方案,逐步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实际补偿比例提高 5 个百分点。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上,要突出“规范、监管、配套”关键环节。“规范”就是要进一步规范药品网上集中采购行为,探索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采购配送机制“;监管”就是要进一步落实监管措施,强化基层医务人

 员基本药物知识培训,加大药品零差率执行力度;“配套”就是要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十制”综合改革配套措施,为药品零差率销售提供政策保障。在公共卫生均等化推进上,要突出“督导、质量、考核”关键环节。“督导”就是县属公共卫生专业机构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推动卫生服务模式向以维护群众健康为中心转变;“质量”就是要更加注重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防止片面追求数量指标“;考核”就是要认真实施以“两考核,两挂钩”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制度,严格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考核评估,合理利用均等化项目补助资金。中医药改革要突出“基础、特色、人才”关键环节。“基础”就是要抢抓国家,省、市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加快县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进度,抓实抓细县、乡、村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基础性工作,为创建全省中医药示范县奠定基础。“特色”就是要通过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和院内中药制剂自主研发,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用中医的特色优势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发展。“人才”就是要采取多种形式,想方设法吸引、留住和使用好中医药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推进中医事业发展中的积极因素。

 二是坚持以农村卫生工作为“重心”不动摇。近年来,高台县抢抓国家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套力度,农村卫生医疗条件明显改善。目前,全县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基本医疗设备配备到位,卫生人才总量得到充实,内部各项管理逐步规范,基本上达到了“房屋、设备、人员、

 管理”四配套,村级医疗机构“四配套”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村卫生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这些只是“躯体”和“外壳”,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除了要加强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外,还要加强思想建设、素质建设、作风建设、机制建设等“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可以争取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可以靠“外力”;而软件建设主要靠自己,靠“内功”。今后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心要放在抓内涵、练内功上,要按照今年提出的“注重三个结合”(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相结合一起抓,硬件设施与软件管理相结合一起上,业务建设与作风建设相结合一起升)的工作思路,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十制”综合改革为契机,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快卫生人才培养,转变服务方式,巩固和完善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从全方位、多层次增强乡、村医疗机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全县卫生事业均衡发展。

 三是坚持以公共卫生工作为“主角”不弱化。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新医改的重要目标。2011 年,中央和各级财政将基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从人均 15 元提高到 25 元。其目的就是政府出资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让普通老百姓免费享受到公平的公共卫生服务。同时,新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 9 大类 27 项增加至 10 大类41 项,我们甘肃还把中医药服务也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者,这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来说,在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县属公共卫生专业机构要在加大对基层业务指导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传

 染病防控监测、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组织实施、地方病防治、妇幼保健“降消”项目、卫生监督执法、食品安全等工作,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联动应急处理机制,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乡村医疗机构要转变“重医轻防”的思想,在不弱化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凸显“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的功能定位,工作重心由“被动坐诊”的医疗服务向“主动服务”的公共卫生转移,做到上门服务,连续服务,“零距离”服务,当好县属公共卫生机构的“手臂”,把好关口前沿,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推荐访问:略论 事业发展 对策
上一篇:卫生绿化管理部职责
下一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2篇汇总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