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术后吃什么好_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剖宫产手术中运用的可行性

来源:建设工程网 发布时间:2019-04-29 点击: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剖宫产手术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我院56例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与随机选择同期的60例单纯剖宫产产妇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无一例行子宫切除,术后2-24h出血量、术后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
  表3两组手术后第一天14:00,18:00体温比较
  2.3 术后2-24h出血量比较 见表4,可以看出两组术后2-24h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术后2-24h出血量比较
  2.4 术后切口恢复 两组患者手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甲级愈合。平均住院天数均为6d左右。
  2.5 病理检查 56例肌瘤组标本均送病理检查,病理确断均为子宫平滑肌瘤,其中部分变性,红色变性6例,玻璃样变2例,透明变性1例。
  3 讨论
  3.1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探讨 近年来,已有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预后良好的报道[2],但剖宫产术中是否行肌瘤切除仍有不同见解[3]。有的认为,妊娠期肌瘤软化,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使肌瘤剥出困难,且子宫较大,盆腔充血,剖宫产时剥除肌瘤出血多,甚至难以控制,同时有增加产后出血及感染的机会。此外,终止妊娠后肌瘤可缩小,因此不主张同时行肌瘤切除术。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现率也呈上升趋势,如果剖宫产时未将子宫肌瘤切除,剖宫产后因子宫肌瘤的存在,尤其是肌壁间及粘膜下肌瘤,可影响子宫复旧,恶露时间延长,易造成产褥感染;此外,妊娠期由于激素水平升高,可引起肌瘤变性:如红色变性、玻璃样变等。冯丽娟等[4]报道,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可行的,可免除二次手术的痛苦,且妊娠晚期子宫对宫缩剂敏感,应用宫缩剂可有效加强子宫收缩,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和术后抗生素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了术后病率的发生。
  3.2 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准备 凡拟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者,应作如下术前准备:1)准备充足的血源,以备应急;2)术者必须技术娴熟,如遇特殊情况,能及时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结扎术及全子宫切除术;3)术中应根据子宫肌瘤的位置决定手术切口:肌瘤位于子宫前壁下段者可采用古典式剖宫产,即子宫体部纵切口的方式;子宫前壁多发肌瘤者应尽量避免切开肌瘤所在处。此外剖宫产术前做好B超检查,了解胎盘的附着部位,避开胎盘位置选择切口。
  3.3 术中注意事项 1)一般先做剖宫产,粘膜下肌瘤经宫腔内切除。若肌瘤位于切口处,可经切口处剔除肌瘤后再缝合子宫切口,其余均应先缝合剖宫产切口,然后再剔除肌瘤;2)采用催产素在将剔除的肌瘤四周及基底部封闭注射,然后再做肌瘤剔除术;3)在找到肌瘤与子宫壁的分界后予以分离,可采取边分离边结扎包膜血管的方法,逐步将肌瘤剥出,以减少创面出血。本文一例粘膜下肌瘤经宫腔摘除,一例子宫下段肌瘤行古典式剖宫产,均取得良好效果。
  4 结论 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的必要性:产后子宫肌瘤的存在必然影响子宫的恢复,可能会增加产后盆腔感染及出血的机会,且产后子宫骤然缩小致肌瘤供血不足,可能导致肌瘤缺血坏死急腹症的发生,且远期随诊中肌瘤的存在常伴有月经异常,增加病人再次手术的机会。本文资料表明,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平均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延长;但术后2-24h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两组无显著差异。子宫肌肉组织的修复能力强,剖宫产的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可使90%的单个肌瘤患者及近半数的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患者避免日后行子宫切除术,虽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有异,但其术后病率及住院天数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剖宫产时的运用是安全并有可行性的,并能避免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痛苦和造成经济上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2.
  [2] 王俐英.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处理方法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32-133.
  [3] 乔福元.妊娠期子宫肌瘤的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179-180.
  [4] 冯丽娟,王岚,刘菊莲等.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时处理方法的探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15:301-302.

推荐访问:剔除 可行性 子宫肌瘤 探讨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精神障碍患者分几级
下一篇:[护士职业礼仪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护士职业礼仪规范内容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