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震意义 [眼震电图检查儿童先天性眼震的意义]

来源:建设工程网 发布时间:2019-03-29 点击:

  [摘要]目的:探讨眼震电图对先天性眼震患者手术效果的评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儿童先天性眼震患者行手术前后眼震电图检测,中间位检查方法为令患者头正位注视正前方50cm处与双眼平行的目标光点;代偿位检查时令患者放松以平时视物最佳位为准,在此位患者眼震最小。观察中间位和代偿位眼震的速度、幅度和频率。眼震幅度、频率和运度计算均取最大眼震反应期10s时期内的平均值。结果:眼震电图可以记录到跳动型和钟摆型两种不同的眼震波,跳动型呈锯齿波,钟摆型呈正弦波。手术后中心位和代偿位的眼震与术前相比有明显降低。42例患者的眼震速度在中心位和代偿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消失。占88.09%,42例患者中眼震幅度下降者35例占83.3%(P<0.01)。术后眼震频率在中心位和代偿位也均有下降,但以中一心位明显,其中16例患者代偿位眼震的频率、幅度和速度降为零。结论:眼震电图检查可以作为几重先天性眼震的量化标准来指导手术,评价手术治疗效果。
  [关键词]眼震电图描记术;眼球震颤;儿童
  儿童先天性眼震(Congenital nystagmus,CN)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随意性、节律性的眼球异常运动,临床表现复杂,对视功能危害较重,且难以治疗。近年来,应用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眼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眼震电图作为一种灵敏的电生理仪,对眼震可以进行量化观察,对先天性眼震手术前后的疗效可以客观评定。笔者对近年来本院运用Kestenhaum法和增加改良Kestenbaum法治疗儿童先天性眼震的患者行眼震电图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儿童CN患者42例,为1998年6月至2006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眼科就诊患者,上述患者按杨景存提出的7条诊断标准确诊为该病,同时本组病例排除了中枢性、前庭性、职业性和视力障碍性眼震。患者均于手术前后行眼震电图检查,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6~13岁,平均9.6岁。异常头位<30°者18例,≥30°者24例,异常头位最大者50°。42例均为水平眼震,跳动型14例,钟摆型28例。手术后复查时间1周~120天,所有患者术前常规眼部检查:用snellen视力表查第1眼位和异常头位时单眼,双眼视;用角膜映光法观察眼位,用遮盖法检查有无斜视,并详查斜视度,确定斜视的性质。
  
  2 方法
  
  2.1 手术方法:对异常头位<30°,≥15°者用改良Kestenbaum(5、6、7、8mm)法,即后退慢相侧两条配偶肌各6、7mm,截除快相侧两条配偶肌各5、8mn;如患者面向左侧,而双眼静止眼位在右侧,则行右外直肌后退7mm及右内直肌截除6mm;左内直肌后退5mm及左外直肌截除8m,每眼内,外直肌手术量总和相等。当面转向右侧时双眼静止眼位在左侧,则作相应改变。对异常头位≥30°者,在改良法基础上增加手术量的40%~60%。
  
  2.2 眼震电图检查:采用法国产RACIA-77B型眼震电图仪,眼震电图交流放大器时间常数3s,纸速5~10mm/s,双眼水平导程将7mm蝶状电极安放于双眼内、外眦部,额部接地,患者在暗室内适应15~30min。手术前先作中间位和代偿位的眼震电图检查,检查中间位方法为令患者头正位注视正前方50cm处与双眼平行的目标光点;检查代偿位时令患者放松以平时视物最佳位为准,即患者感到目标光点最清楚为宜,在此位患者眼震最小。观察指标为眼震的频率,幅度和速度,眼震幅度、频率和速度计算均取最大眼震反应期10s时期内的平均值。
  速度=平均波幅×平均频率=(总幅度/次数)×(次数/时期)=总幅度/时期。手术后复查中间位和代偿位的眼震。
  
  3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用x±s表示,均数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第四军医大学统计教研室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4 结果
  
  4.1 疗效:按Nelson等制定的标准,眼科最后检查远距离固视时残余头位<15°时为治愈,残余头位>15°时为好转。本组病例术前异常头位平均为32.6°,术后异常头位平均为5.2°,异常头位减少了83.6%;其中13例异常头位消失。术后异常头位<15°者23例,>15°者6例,治愈率为85.71%,好转率为14.28%。
  
  4.2 手术前后眼震电图频率、幅度、速度变化:眼震电图可以记录到跳动型和钟摆型两种不同的眼震波,跳动型呈锯齿波,钟摆型呈正旋波。手术后中心位和代偿位的眼震与术前相比有明显降低。37例患者的眼震速度在中心位和代偿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消失,占88.09%(P<0.01)。42例患者中眼震幅度下降者35例,占83.3%(P<0.01)。术后眼震频率在中心位和代偿位也均有下降,但以中心位明显(P<0.01)。其中16例患者代偿位眼震的频率、幅度和速度降为零(38.09%)。手术前后患者中心位和代偿位的眼震频率、幅度和速度。
  
  5 讨论
  
  儿童先天性眼球震颤为双眼不自主和带有节律性眼球往返运动,发生在出生后并伴随终生。主要是眼球运动神经机制有缺陷,可累及神经中枢或向运动控制径路漫延。CN可分为知觉缺陷型和运动缺陷型,其特点为:多为水平摆动型,有快慢相,偶尔为斜向型,旋转型等:震颤频率较高,约90~240次/min;注视时眼震明显,会聚,闭眼或于暗室中时减弱或消失,睡眠时停止,但偶有例外;可有家族史,常终身存在;可伴点头动作;患者虽持续存在眼震,但无任何眩晕症状;患者有时可不自主摇动或转动头部(代偿头位)以获得最好视力。先天性运动缺陷型眼球震颤,其病因在反射弧传出部分,可能累及神经中枢或同向动眼控制径路。患者眼部无异常改变,眼球震颤呈冲动型,有快慢相之分,当双眼向某一方向注视时眼球震颤可减轻甚至完全消失。先天性眼震患者常采取异常头位观察景色,其头位状态取决于眼震强度,在最小强度时的注视位即静止眼位,此时视力增加,异常头位的主要表现为面部的左、右偏转,以便获得好的视力,减轻视力疲劳,尽可能使注视时间延长。
  儿童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治疗目的为纠正异常头位,改善容貌,减轻眼球震颤的频率或幅度,矫正斜视,提高视力。对于先天性眼震的治疗,目前仍无根治的办法,手术仍是治疗的主要方法,近年来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如何有效的评定手术效果,目前尚无好的方法。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利用眼震电图等电生理手段引入眼震研究领域,对眼震进行精确,完整地定量评估有了可能。杨景存等对21例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前后眼震电图对比分析,术后有效者为76.2%,显效者28.6%,无效者只占23.8%,不足四分之一。认为在震频较高的患者,目测法不易准确,眼震电图描记不仅结果准确,且不受检查者主观意志的影响,能够客观地记录到眼震的频率和振幅,结果准确可靠。孙汉军等应用眼震电图对18例先天性眼震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定量评估,发现17例患者术后中心位和代偿位的眼震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消失,占94.4%,术后中心位的频率和幅度也明显低于术前,认为眼震电图是对CN手术疗效客观评价的指标。作者应用眼震电图对42例儿童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的检测结果显示,术后不仅中心位和代偿位的速度均下降(89.5%),而且幅度也均下降(83.3%),同时儿童CN患者的频率在中心位也有降低,其中16例患者代偿位眼震的频率、幅度和速度降为零,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意义。表明眼震电图可以作为儿童先天性眼震的量化标准来指导手术,评价治疗效果。
  眼震电图是一十分灵敏、准确的仪器,其观察到的眼震要比肉眼所见高出10倍,且在暗室内闭眼记录,排除了固视影响,更易准确观察到眼震。眼震电图检查是CN的重要检查项目,可以显示震颤、振幅和震强,还可以显示有无休止眼位及休止眼位的位置,眼震方向和类型,笔者的检测结果表明,眼震电图可以作为儿童先天性眼震患者眼震程度的判定,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客观指标。

推荐访问:先天性 意义 检查 儿童
上一篇:脐带间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脐带间质干细胞骗局
下一篇:【Bernard瓣修复下唇癌术后缺损的临床观察】下唇组织缺损伤口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