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课题研究礼仪培养中期报告

来源:医学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0-09-26 点击:

 幼儿园小班课题研究礼仪培养中期报告

  《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总结

  一、成功立项,切实制定研究计划

  XX年3月,我园小教祖申报的课题《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被昌吉州教育局教研室立项,为了使课题保质保量的完成,我园制定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实施计划,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

  二、开展培训,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开学初,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课题方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分析了小班幼儿发展的存在问题。开展了《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规范》和《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和讨论,

  三、注重过程,脚踏实地搞好研究

  平时我们注重过程管理,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扎扎实实开展好研究。对幼儿生活习惯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并把两份统计表进行了对照、分析,制定出下阶段的计划,设计了幼儿个案资料观察记录表和活动观察记录表,收集孩子表现的原始数据,并对观察记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同时我们又采用了个别访谈法,了解家长在培养幼儿习惯方面的做法,了解家长在培养孩子习惯方面的教育态度和教育理念。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加强实施过程中资料的收集管理,将阶段计划,活动设计、观察记录、反思随笔、案例分析、照片资料等分类归放。

  为了更深入的认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内涵、目标和意义,确保研究的有效性,我们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研讨活动,集思广益,畅谈课题研究中的困惑。我们多次对具体实施展开深入地讨论,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研究方向;此外召开课题经验交流会、总结会、汇报会,总结交流课题实施的经验和成果,共同商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疑惑,从“对课题的理解”、“课题教研组织形式”以及“在课题研究工作中的困惑”等方面发表个人的建议和看法,针对教师们提出的建议进行汇总和分析,确定下阶段研究的方向。

  四、扎实工作,提高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根据课题计划,上学期我们进行了课题的准备阶段研究工作,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学习、查阅资料,开展了理论学习和交流活动,明确相关概念;确定了研究的对象,对幼儿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本学期我们进入了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主要将方案具体细化,由专人负责执行,落实课题,设计各种测量记录表格,创造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实施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探索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家园共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和手段,积累汇总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利用游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除结合教学内容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外,还抓住幼儿好玩的心理特点,把洗手、穿鞋、收拾玩具等内容编成不同形式的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在活动区游戏时,孩子们不爱护玩具和游戏材料,经常把玩具和游戏材料扔满地,游戏结束后,又不收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游戏前告诉幼儿:“玩具宝宝们和我们是好朋友,它们害怕摔坏身体,我们小朋友们要保护它们、爱护它们,千万别把它们扔在地上,好吗?”游戏后提醒幼儿:“玩具宝宝们要回家了,请小朋友们把它们送回去吧!”这样孩子们及时把玩具、活动材料摆放整齐了。在《娃娃家》的游戏中,让孩子从家里带来自己喜爱的娃娃,一起玩给布娃娃穿衣服的游戏来学习有序地穿脱衣服。为了让小朋友们穿得又好又快,组织孩子玩《比一比,赛一赛》的游戏,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生活技能巩固了,做事也比较有条理了。

  2.结合教学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技能。

  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一课多研”的研讨活动,让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学会自理、学会合作、学会分享。例如:小班幼儿生活卫生习惯欠佳,在日常活动中有些幼儿不注意卫生,经常爬地上,小手到处乱摸弄得很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选择了社会活动《小猪变

  干净了》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中班幼儿在自理、技能方面的习惯有所形成,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独断,缺少同伴间的交往。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以培养幼儿的合作习惯为主,选择了社会活动《学做文明的小朋友》,增强了幼儿的规则意识,较好地培养了幼儿合作、交往的习惯。大班幼儿在相互合作、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主动帮助别人的这些习惯还不是很明显。因此,我们选择了社会活动《别忘了》,较好地促进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3.反复训练,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

  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养成的。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一次游戏,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事,因此我们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蒙台梭利曾说:“如果幼儿成长与鼓励他们自然顺序地发展的环境中,他们会突破性地进入到学习,他们将变成自我激励者,自我学习者”。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和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对幼儿的习惯培养,对每一项要求,我们都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存在的困难,把握住难度,讲解清楚,使幼儿学得会,看得懂,以鼓励表扬为主,使幼儿具有成就感。

  4.家园合力,提升幼儿的良好习惯。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与家长之间及时沟通信息,及时

  交流看法。利用家校路路通和《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介绍生活习惯培养的要求、内容、方法等,做到家园一致。我们还利用《家园联系册》、早晚接送时间与家长交流,和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做到家园共育。家长们改变了传统的育儿观念,言传身教,与幼儿园密切配合,为孩子营造和睦、宽松的精神氛围,想办法为孩子创造、提供与家人、邻居交往、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包办,鼓励孩子寻找解决的方法,提高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幼儿有了一定的习惯意识,养成了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没有吮吸手指的现象,有了鼻涕能及时擦掉,与同伴能友好交往,会主动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大胆与其他人打招呼,能友好与别人相处并积极进行交往,能和别人合作。在照顾自己和关心环境方面的素质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又带动了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可见,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是人生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环,既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因此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幼儿成才,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有利于社会

  《幼儿个案记录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我园承担的市“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幼儿个案记录的实践与研究》,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一直稳步推进,在研究的各个阶段,全体参研教师都能根据各自承担的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开展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研究工作稳步推进

  1.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寻找理论支撑

  理论学习始终贯穿研究的整个过程。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的论点。瑞吉欧教育体系也把“记录”作为教育实践的基本组成部分。费尔德曼和加德纳教授在《多元智能理论和儿童能力评价》一节中也倡导把评价学习的方法,以自然的方式融入到幼儿园每天的日常活动中去。基于此,我们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围绕一线教师的观察记录,就观察记录中孩子的行为表现,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寻找理论支撑,有效促进个体发展。

  2.以成长档案为载体,丰富教师的记录方式

  交流以往“幼儿个案跟踪记录”,提出修改和建议。

  翻开以往的个案记录,发现了许多问题。

  ?流于形式或经验不足,不能真实反映幼儿的活动情况。

  有的教师虽然意识到个案记录的必要性,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不自觉地违背了准则。如: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幼儿的操作;由于幼儿活动场面的纷乱而忽视了个别幼儿创造性的举动;由于担心活动目标难以实现而去限制幼儿的活动这一些因素都影响了个案记录的真实性。

  ?着重量的收集,针对性不强。

  有的资料没有紧扣住幼儿在活动中的突出表现,随性记录,没有针对性,缺乏有目的的收集及记录;有的资料虽然很多,但是资料之间没有建立联系,也不成章法,比较乱,从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中难以完整分析幼儿的表现、能力、发展等情况;还有的资料没有统一范围限定,导致反映幼儿情况的信息内容不够全面。

  ?缺乏个案记录后及时有效的评价与反思。

  有了真实详尽的记录后,许多教师也往往会缺乏及时、深入的反思,或者不知道该从何种角度进行反思,有的反思内容浮于表象,表述宽泛,显得比较空洞,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没有实质的有建设性的建议,对今后的教学也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缺乏个案记录的价值性。

  建立幼儿个体成长档案,为幼儿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

  幼儿“档案”主要是幼儿自己参与提供的各种“文献材料”,其中有幼儿基本信息、照片、作品、点滴进步记录、奖状以及老师的评价结果等。为了丰富“档案”内容,我们

  利用身边现有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从幼儿的身边寻找活动内容。

  比如,在美工活动中利用各种农作物粘贴各种物体,然后把幼儿作品展示出来,特别优秀的作品还可以拍成照片或画下来作为档案资料保存。

  ?从教育主题内容中挖掘家教资源。

  比如,小班教育主题“亲亲一家人”,让幼儿带着问题回家找资料,再回园交流、验证,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不仅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探索、也学会了通过种种渠道去获取信息。教师利用主题活动,把每位幼儿所做的事、所说的话、观察记录或录制下来,然后分析存档。

  ?从幼儿的言行中捕捉成功信息,关注幼儿的“寻常时刻”。

  比如,在大班主题“美丽的春天”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鼓励孩子大胆探索、善于发现问题。教师一旦发现孩子的优点,就要及时给予肯定赞赏,发现问题也要及时加以引导。像这种活动可采用记录的方式、用拍照的方式,把孩子的优秀美好的一面保留下来。

  3.掌握个案研究的方法、要领,在保教工作中熟练运用。

  通过研究,制作切合我园实际的幼儿成长档案册,通过摄像摄影、调查分析、作品分析等丰富幼儿个案记录,积累第一手研究资料,让幼儿体验成长的快乐。

  通过研究,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和了解幼儿,学会观察分析、评价幼儿,并实施有效策略,进行干预和指导,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最大限度促进幼儿发展。

  通过研究,增强教师的成果意识,研究能力,引领他们专业成长。

  4.个别案例的研究

  各班教师选择班级1-2名幼儿作为典型个案,进行某个方面的跟踪记录,分析诊断,干预指导,形成各个个案研究报告。在子课题的选题时,我们尽量选择小角度,容易操作,工作量适宜,如幼儿倾听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幼儿学跳绳个案研究,交往个案的分析与指导等。

  个案记录实践研究与促进教师高效教学的打磨实施。

  个案记录促进教师对幼儿更深入的了解,如何使目标更加具体,适宜幼儿发展,重点、难点更加明确,准备更充分,促进教学活动组织更适宜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都是我们具体的研究内容。

  开展以磨课为主的个案研究。

  期间,开展了以磨课为主的各班、年级组、幼儿园三级园本教研活动,大家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形成了我园磨课的五个步骤:选择内容、推敲教案、说课演练、试教反馈、正式教学。开展情境化、游戏化教学,构建情境催生动力,打造高效课堂模式:创设情境,

  导入教学,引发期待,催生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发展情境,环环相扣,保持幼儿学习动力,以真情感染,艺术引导,增强幼儿的学习动力;同时巧用细节,调节情绪,延续幼儿的学习动力。

  个案记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获得了科研理论知识,端正了儿童观、教育观,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增强了,获得了教研科研成果。

  5.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

  继续修订完善《西场幼儿园考核细则》,执行课题研究的相关制度:

  “三个一”研究制度:每学期一堂课题实验精品课,一篇教学案例或随笔分析,一篇教育科研论文。

  课题研究月报制度:课题负责人每月向园汇报课题进展,包括课题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教科研先进评选制度:对论文获奖、发表,给予奖励,一学期未取得任何研究成果的教师,不得再参与该课题的研究。对有特色、价值突出的研究成果予以奖励,并在教师业绩考核中予以加分表彰。

  二、课题研究成效显著

  回顾课题前一阶段的实验研究,无论对谁而言,都受益匪浅。

  1.对教师而言,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通过研究,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教育观念、教育水平提高了。教师在每学期的理论学习中总能接触到许多先进理念,并运用到实践中来。最后的成果总会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表现出来。自从研究以来,教师们自加压力,撰写论文成了自觉行动。

  课后反思——每节课后要求教师撰写教学反思,从课题研究的角度分析教学设计,反思课堂。案例分析——及时收集课题研究中的典型案例,并进行理性分析,积累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论文总结——每学期教师要撰写课题研究小结和论文。

  课题启动至今,教师多篇研究论文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获奖。

  2.对孩子而言,由于教师正视了教育教学,孩子们更活泼生动的参与活动,主动性增强了,思维活跃,语言课上妙语连珠,科学活动创新火花时时迸发,参与活动的效果有了明显增强。“幼儿成长档案”不再只是教师建立的幼儿个案,也不再是教师的活动观察记录,更不再只是家园联系手册,它包括更多的同容,如幼儿具体生长发育记录、幼儿智能的发展情况记录、幼儿操作能力记录及操作成果、反映幼儿语言和认知发展的材料、幼儿艺术活动作品等等。幼儿成长档案是每个幼儿成长经历的写照,也是对每个小朋友成长轨迹的一个完整记录,可以唤起今后他们对幼儿园美好生活的幸福回忆。幼儿成长档案的

  建立使教育者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附:研究论文汇总表

  三、反思问题正视不足

  经过前一阶段的研究,我们的认识和收获是可喜的,与此同时,我们深知要搞好课题研究工作,必须心灵慧眼,善于观察,精于总结。为此我们在前一阶段可喜变化地背后做好认真反思,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育科研中继续探讨。

  1.本课题的范围较广,涉及的层面较多,还需在理论上进一步提升,提高研究的理论高度,这样有助于课题在更高层面展开研究。

  2.由于幼儿园幼儿人数较多,且行为的发生是动态、变化的,这就增加了观察的难度系数,使得观察效果受到影响。需在控制幼儿人数和增加教师数量方面有所改善。特别是“记录方式的适合点”、“研究时同事之间的协作”、“反思文章的论点是否切合”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3.该课题的研究需要教师有相当的理论知识积累,虽然我们的教师也在努力通过各种学习提高自己,但还和研究型的教师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继续学习提高。

  4.教师观察过程中的标准不尽相同,对观测结果、反思、个案撰写,都有一定的影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使师生获得更大的双赢,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我们相信,有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有孩子渴望探究的心,有家长的支持,我们将在继续深入研究探讨、总结经验、反思不足的基础上,汲取成功经验,自加压力、开发潜力,创造课题研究的新篇章!

  《农村小学生礼仪习惯的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余庆县实验小学课题组时间过得很快,我们的课题研究从XX年开题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在本课题研究进行的初期,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接受文明礼仪的启蒙教育,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懂得自爱、他爱,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目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同时,提高共处、生存的能力。通过研究使学生真正做到言行举止落落大方,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着装打扮整洁得体,合作交往融洽自如。通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工作,老师们都结合本班的实际制定了适合本班的课题研究计划,实施了有效可行的教育策略,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得到进步,现将本课题中期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结合我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把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生“在校学习礼仪、走向社会实践礼仪、带动百万家庭传播礼仪”,来形成人人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提高我校德育教育工作水平,形成德育工作特色。

  本阶段,我们在上一阶段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基础上,以《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培养研究》课题为载体,继续深入地开展中华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现代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使之成为我校的德育特色。

  二、活动基本情况及研究对象

  1、基本情况:本阶段为活动实施研究第二阶段,通过第一阶段的宣传与推广,学生无论从观念、角色还是心态都发生了改变,已经逐渐形成了讲文明,重礼仪的心态,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素养,从而使学校、家庭、社会文明礼仪习惯得到全面提升,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在文明礼仪主题实践活动中,强调学生情感体验、感悟、熏陶。

  2、研究对象:实验小学全体学生、教师、家长。

  三、活动步骤

  课题研究的中期是活动的具体实施阶段,我们按要求完成了以下事项:

  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1、在全校师生中广泛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相关学科教学。各班利用队活动时间,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同时结合新修改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开展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

  2、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训。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训,开办

  文明礼仪讲座,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制订文明礼仪规范

  组织调查研究,

 制定规范草案,组织各课题组讨论,征询意见,制定出各方面文明礼仪规范要求,形成较为完整的礼仪规范体系。

  1、课堂礼仪规范;

  2、校园礼仪规范;

  3、公共场所礼仪规范;

  4、家庭生活礼仪规范;

  5、社会生活礼仪规范;

  实践文明礼仪行为

  1、开展各个层面的实践活动。在制定礼仪规范的基础上,有步骤、分阶段进行礼仪实践,从身边做起,从课堂做起,从公共场所做起,从家庭生活做起,使每一个人在个人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家人相处以及公共生活等多方面,都能自觉形成讲究礼仪的良好风范。

  2、组建文明礼仪监督岗。结合礼仪实践活动,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文明礼仪监督岗”。

  评选“讲文明守礼仪”先进班级体。

  在开展各种文明礼仪竞赛的基础上,评选出“讲文明守礼仪”先进班级体,并最后推选出“文明礼仪小明星”以及养成教育先进教师。

  。

  四、取得的成果

  有了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课题研究硕果累累,老师们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学生的礼仪习惯初步养成。

  积累的经验

  1、每人每月一次个案分析、一次实验笔记、一节教学案例。

  2、每期每人一节录像课。

  3、每周一次实验日记。4、每期一篇礼仪研究论文

  养成的习惯

  1、校园礼仪:熟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了解校园常规礼仪,细读每一条的要求,用心理解、落实到位。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结合班队活动、晨会、思品课等时间,通过礼仪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学会请教、学会商量、学会倾听、学会劝阻、学会合作、学会感恩、学会师生间的礼仪,同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2、家庭礼仪: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礼仪不容忽视,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上下代人加强了沟通,建立上、下辈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在家孝敬父母,学会自理,对人有礼,不给别人添麻烦,懂得感恩,做事情想到与别人合作,学会做客礼仪、迎宾礼仪、待客礼仪、祝贺礼仪、邀请礼仪、服饰礼仪、上、下辈之间的礼仪等等。

  3、社会礼仪: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懂得问路礼仪、乘车礼仪、购物礼仪、影剧院礼仪、邻居间的礼仪

  五、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家校教育不一致。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带,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这部分家长大多不太注重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文明礼仪观念淡薄,孩子回到家没有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监督,在学校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一点文明礼仪习惯又被原来的不文明行为取而代之,所以孩子的行为出现反复无常。

  2、学生缺乏主动性,自觉性。我们在班上,在学校都设立的评比制度和文明礼仪行为监督岗,一部分孩子是在荣誉的驱使下在老师和值日生的面前好表现,求表扬,没有老师和值日生在场就是另一个样;而还有一部分孩子完全是在因为班上和学校制定

推荐访问:幼儿园礼仪培养 课题研究 礼仪 培养
上一篇:幼儿园礼仪盥洗
下一篇:如何培养幼儿文明礼仪 (2)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