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xx辆乘用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中华会计网 发布时间:2020-12-25 点击:

  年产 x xx 辆乘用车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

 MACRO

 报告说明—

 2018 年,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部分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趋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减弱,复苏进程整体有所放缓,区域分化更加明显。在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大。2018 年,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经济运行仍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2018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90.0 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 6.6%,较 2017 年小幅回落 0.2 个百分点,实现了 6.5%左右的预期目标,增速连续 16 个季度运行在 6.4%~7.0%区间,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韧性明显增强;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持续引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有所分化;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总体稳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与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PIRM)涨幅均有回落;就业形势总体良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回落,居民消费平稳较快增长,进出口增幅放缓。

 该乘用车项目计划总投资 15972.49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891.2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6.97%;流动资金 2081.2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3.03%。

 达产年营业收入 15741.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12489.40 万元,税金及附加 274.62 万元,利润总额 3251.60 万元,利税总额 3974.72 万元,税后

 净利润 2438.70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1536.02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0.36%,投资利税率 24.88%,投资回报率 15.27%,全部投资回收期 8.05年,提供就业职位 267 个。

 我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已达到两亿多辆,乘用车需求量也逐渐趋于饱和状态,自 2018 年开始“遇冷”后,消费主力减少,以及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完善、高铁线路网的扩散、城市限行等影响从而造成了汽车销量低迷的状态。2019 年 7 月 1 日后,根据环境保护部与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的要求,为积极响应国家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号召,全国 21 省市发文将要宣布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但也加速了汽车产业的洗牌。

  第一章

 项目基本信息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背景

 年产 xx 辆乘用车项目

 我国汽车工业是在中外企业合资中不断融合发展的,完成了从最初年产不足万辆到年产超过 1,000 万辆、2,000 万辆的飞跃。随着全球分工体系的确立和汽车制造产业的转移,我国汽车工业准确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速依旧维持在低位水平。上游钢材价格高位震荡,下游居民杠杆率提升导致乘用车购买能力下降,购置税优惠等扶持政策退出,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贸易摩擦等因素加剧了部分消费者的观望情绪。综合作用下,2018 年中国汽车产销趋势首度转为负增长,2019 年以来仍延续下滑态势。乘用车行业在景气度偏低的时期出现了明显的消费结构调整,在豪华品牌销量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以中低端车型为主的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快速下滑,行业内部结构分化明显,行业进入调整期。大型整车厂商为延伸产业链、拓展业务以及增加客户粘性,纷纷加大投资于融资租赁、消费金融等汽车后市场,导致大部分乘用车制造行业发行人的债务水平有所上升

 但有息债务负担仍属可控,企业盈利能力呈现两极分化且经营获现水平弱化。总体看,2019 年行业发展形势未见明显改善,行业调整期内,各方面资源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尾部企业面临较大的整合风险;从中长期来看,相对较低的人均保有量和工艺技术的不断提升,将推动行业继续增长。

 (二)项目选址

 某科技园

  场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用以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场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而且生产要素供应充裕,确保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投资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的要求。项目建设方案力求在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合并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坚决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55200.92 平方米(折合约 82.76 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 73.49%,建筑容积率 1.2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0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67.85 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 55200.92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 40567.16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66793.11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51105.33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 3360.10 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169 台(套),设备购置费 7151.99 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 731805.80 千瓦时,折合 89.94 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 12333.12 立方米,折合 1.05 吨标准煤。

 3、“年产 xx 辆乘用车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 731805.80 千瓦时,年总用水量 12333.12 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90.99 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 39.00 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5.61%,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科技园发展规划,符合某科技园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 15972.49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3891.2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6.97%;流动资金 2081.2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3.03%。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15741.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12489.40 万元,税金及附加 274.62 万元,利润总额 3251.60 万元,利税总额 3974.72 万元,税后净利润 2438.70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1536.02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0.36%,投资利税率 24.88%,投资回报率 15.27%,全部投资回收期8.05 年,提供就业职位 267 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12 个月。

 实行动态计划管理,加强施工进度的统计和分析工作,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随时掌握关键线路的变化状况。认真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预测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提前进行技术准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项目承办单位一定要做好后勤供应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不误前方施工。

 二、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科技园及某科技园乘用车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科技园乘用车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 实业发展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年产 xx 辆乘用车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科技园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 267 个,达产年纳税总额 1536.02 万元,可以促进某科技园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0.36%,投资利税率 24.88%,全部投资回报率 15.27%,全部投资回收期 8.05 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 8.05 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要求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推动《中国制造 2025》国家战略实施,中央财政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基础上整合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 2025)资金。围绕《中国制造 2025》战略,重点解决产业发展的基础、共性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加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支持力度,为各类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产业和技术支撑。

 “十三五”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增材制造、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为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领域和重要战略机遇。

 三、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55200.92

 82.76 亩

 1.1

 容积率

  1.21

  1.2

 建筑系数

  73.49%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67.85

  1.4

 基底面积

 平方米

 40567.16

  1.5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66793.11

  1.6

 绿化面积

 平方米

 3360.10

 绿化率 5.03%

 2

 总投资

 万元

 15972.49

  2.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3891.27

  2.1.1

 土建工程投资

 万元

 5269.65

 2.1.1.1

 土建工程投资占比

 万元

 32.99%

  2.1.2

 设备投资

 万元

 7151.99

  2.1.2.1

 设备投资占比

  44.78%

  2.1.3

 其它投资

 万元

 1469.63

  2.1.3.1

 其它投资占比

  9.20%

  2.1.4

 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86.97%

  2.2

 流动资金

 万元

 2081.22

  2.2.1

 流动资金占比

  13.03%

  3

 收入

 万元

 15741.00

  4

 总成本

 万元

 12489.40

  5

 利润总额

 万元

 3251.60

  6

 净利润

 万元

 2438.70

  7

 所得税

 万元

 1.21

  8

 增值税

 万元

 448.50

  9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74.62

  10

 纳税总额

 万元

 1536.02

  11

 利税总额

 万元

 3974.72

  12

 投资利润率

  20.36%

  13

 投资利税率

  24.88%

  14

 投资回报率

  15.27%

  15

 回收期

 年

 8.05

  16

 设备数量

 台(套)

 169

  17

 年用电量

 千瓦时

 731805.80

  18

 年用水量

 立方米

 12333.12

  19

 总能耗

 吨标准煤

 90.99

  20

 节能率

  25.61%

  21

 节能量

 吨标准煤

 39.00

 22

 员工数量

 人

 267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 科技公司

 (二)公司简介

 经过 10 余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加工制造手段,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公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拟在项目建设地建设项目,同时,为公司后期产品的研制开发预留发展余地,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大幅度提升项目承办单位项目产品产业化水平,为新产品研发打下良好基础,有力促进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将带动区域内相关行业发展,形成配套的产业集群,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公司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完整的产品系列和精益求精的品质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除国内市场外,公司还具有强大稳固

 的国外市场网络;项目承办单位一贯遵循“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率,以服务求信誉”的质量方针,努力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优质的服务奉献社会。

 优良的品质是公司获得消费者信任、赢得市场竞争的基础,是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管理,设立了品管部,有专职质量控制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制定公司质量管理目标以及组织公司内部质量管理相关的策划、实施、监督等工作。公司凭借完整的产品体系、较强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强大的订单承接能力、快速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了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经营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各省市。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厂商的良好关系为公司带来了新的行业发展趋势,使公司研发产品能够与时俱进,为公司持续稳定盈利、巩固市场份额、推广创新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 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182.77 万元,同比增长8.31%(627.59 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乘用车生产及销售收入为7516.79 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91.86%。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1

 营业收入

 1718.38

 2291.18

 2127.52

 2045.69

 8182.77

 2

 主营业务收入

 1578.53

 2104.70

 1954.37

 1879.20

 7516.79

 2.1

 乘用车(A)

 520.91

 694.55

 644.94

 620.14

 2480.54

 2.2

 乘用车(B)

 363.06

 484.08

 449.50

 432.22

 1728.86

 2.3

 乘用车(C)

 268.35

 357.80

 332.24

 319.46

 1277.85

 2.4

 乘用车(D)

 189.42

 252.56

 234.52

 225.50

 902.01

 2.5

 乘用车(E)

 126.28

 168.38

 156.35

 150.34

 601.34

 2.6

 乘用车(F)

 78.93

 105.24

 97.72

 93.96

 375.84

 2.7

 乘用车(...)

 31.57

 42.09

 39.09

 37.58

 150.34

 3

 其他业务收入

 139.86

 186.47

 173.15

 166.50

 665.98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2038.76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442.25 万元,增长率 27.70%;实现净利润 1529.07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178.35 万元,增长率 13.20%。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完成营业收入

 万元

 8182.77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7516.79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91.86%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8.31%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万元

 627.59

 利润总额

 万元

 2038.76

 利润总额增长率

  27.70%

 利润总额增长量

 万元

 442.25

 净利润

 万元

 1529.07

 净利润增长率

  13.20%

 净利润增长量

 万元

 178.35

 投资利润率

  22.39%

 投资回报率

  16.79%

 财务内部收益率

  28.36%

 企业总资产

 万元

 36034.06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万元

 39.21%

 流动资产总额

 万元

 14128.67

 资产负债率

  47.68%

 第三章

 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乘用车项目背景分析

 我国汽车工业是在中外企业合资中不断融合发展的,完成了从最初年产不足万辆到年产超过 1,000 万辆、2,000 万辆的飞跃。随着全球分工体系的确立和汽车制造产业的转移,我国汽车工业准确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国内汽车企业在与国外优秀企业的合作中不断得到历练,积累了强大的汽车生产能力与经验,逐步实现由汽车生产大国向汽车产业强国的转变,成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

 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居民平均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在这几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我国乘用车行业发展概况随着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我国汽车消费特别是居民自用的乘用车消费呈现大众化趋势。从 2009 年开始,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占汽车行业整体产销量的占比不断提升,乘用车已成为拉动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长的主力,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18 年乘用车产销量开始下降。中国乘用车汽车产量 2018 年为 2,348.87 万辆,2019 年为 2,134.18 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 9.14%。

 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 20 多年的高增长后,2018 年开始进入微增长时代,进入了调整期,预计这个调整期将持续 3-5 年左右。在这一调整期内,国内汽车企业的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增大,汽车产业重组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近两年中国车市趋冷势必会加快暴露出车市的各种问题,也会成为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2018 年和 2019 年很多汽车品牌逆势增长,充分说明消费者购车时已经越来越理性,不但注重车辆的技术和品质,更注重后续的服务,车市“二八效应”开始显现,优胜劣汰。经历过这个艰难阶段过后,中国汽车行业将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9 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39.90 万辆,同比下降 18.9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 39.32%,比上年同期下降 3.8 个百分点。2018 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 998.74 万辆,同比下降 8.8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 42.19%,占有率比去年下降1.75 个百分点。2019 年,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 408.32 万辆、418.75 万辆、174.13 万辆、92.58 万辆和 12.21 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 19.12%、19.60%、8.15%、4.33%和0.57%。与上年同期相比,德系品牌市场占有率有所上升,其他品牌呈小幅下降。

 随着我国乘用车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是 SUV、MPV 等车型的增长是中国品牌乘用车增长的重要因素,从长远来看中国品牌仍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不断升级,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和品牌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于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和重视,产品价格区间不断下压,中国品牌生存空间客观上受到挤压,中国品牌继续初始阶段以价格竞争为主的发展模式已无法生存,必须进行深层次的转变,品牌建设进入攻坚阶段。

 2008 年世界经济危机给全球和国内汽车产业产生较大冲击,但2009-2010 年期间,我国政府推出的经济刺激方案和消费鼓励措施为国

 内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2011-2012 年期间,随着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消费鼓励措施的退出以及城市缓解交通拥堵措施的出台,国内整车产销增速明显放缓。2013 年,受到经济弱复苏、节能补贴范围维持高位、前期刺激政策退出效应消化的影响,国内汽车销量出现较快增长。2014 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汽车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增长之后,回归到了稳定增长的状态。

 2016 年,我国整车行业相比 2015 年强劲复苏,主要原因在于低基数上的增长以及宏观经济年初回暖、投资需求和商用车消费有所提升、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影响等。2017 年,由于受到 2016 年汽车购置税减半等政策带来的消费透支,汽车销量增速明显放缓

 从中长期来看,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的市场消费需求影响相对短暂,由于汽车工业对 GDP 的增长贡献度较高,且汽车工业有巨大的经济拉动作用。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刺激或抑制汽车行业的政策均较难出台,而地方性限购政策对汽车行业整体销量的影响有限,故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汽车工业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二、乘用车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我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已达到两亿多辆,乘用车需求量也逐渐趋于饱和状态,自 2018 年开始“遇冷”后,

 消费主力减少,以及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完善、高铁线路网的扩散、城市限行等影响从而造成了汽车销量低迷的状态。2019 年 7 月1 日后,根据环境保护部与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的要求,为积极响应国家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号召,全国 21 省市发文将要宣布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但也加速了汽车产业的洗牌。

 2018 年全年乘用车实现产量 2352.9 万辆,同比下降 5.2%;实现销量 2371 万辆,同比下降 4.1%,其中购置税政策的变化对销量的影响不容小视:2017 年以来,购置税优惠减免造成产量及销量增长乏力。2018 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首次出现产销双双负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产销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共计生产 2136 万辆,同比下降 9.2%;销售为 2144.4 万辆,同比下降9.6%,乘用车产销负增长进一步加剧。

 近年来,我国乘用车细分市场逐渐呈现出轿车和 SUV 二分天下的局面,MPV 和交叉型乘用车市场份额逐渐被挤压。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乘用车细分市场中,轿车销量为 1030.8 万辆,同比下降 10.7%,占乘用车总销量的 48.07%;SUV 销量为 935.3 万辆,同比下降 6.3%,占乘用车总销量的 43.61%。MPV 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下降

 幅度均超过 10%,销量分别为 138.4 万辆和 40 万辆,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小。

 从不同车系来看,国产自主品牌车占据我国乘用车市场主导地位,2019 年国产乘用车占全部乘用车市场的 39.2%;德系和日系乘用车紧随其后,分别占我国全部乘用车市场的 24.2%和 21.3%。

 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方面,上汽集团以 197.6 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一;吉利和长城紧随其后,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分别为 136.7 万辆和91.1 万辆;另外,奇瑞、东风和长城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也维持在 50万辆以上水平。

 第四章

 项目市场分析

  一、乘用车行业分析

 2018 年,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部分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趋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减弱,复苏进程整体有所放缓,区域分化更加明显。在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大。2018 年,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经济运行仍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2018 年,中国国

 内生产总值(GDP)90.0 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 6.6%,较 2017 年小幅回落 0.2 个百分点,实现了 6.5%左右的预期目标,增速连续 16 个季度运行在 6.4%~7.0%区间,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韧性明显增强;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持续引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有所分化;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总体稳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与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PIRM)涨幅均有回落;就业形势总体良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回落,居民消费平稳较快增长,进出口增幅放缓。

 2019 年 1—6 月,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加力增效,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加强基建补短板投资,同时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实施,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财政稳增长作用凸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3.0%,增幅明显回落。其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速依旧维持在 0.2%的低位水平,是制造业投资放缓的重要原因。2019 年 1—6 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5 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较 1—3 月(8.3%)略有回升,较上年同期(9.4%)有所回落,较 1—3 月回升主要由于车企降价销售“国五”标准汽车使得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速(1.2%)较 1—3 月转负为正。2019 年下半年,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加剧、部分国家民族主义兴起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将

 进一步抑制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中国宏观经济整体仍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总体来看,2019 年下半年,中国经济运行仍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考虑到房地产投资增速以及居民消费增速或将有所放缓,下半年经济增速或略有回落,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在 6.2%左右。2.上下游状况从供给端看。整车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 50%~70%。其中,钢材是整车制造的主要原材料,整车车身及零部件生产需要用到冷轧板、热轧板、电镀锌板和热镀锌板等钢材。2018 年以来,钢材价格高位震荡,根据各品牌对上游零配件及基础材料的话语权的不同,对整车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间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挤压。同时,新能源汽车补贴处于分阶段退坡、补贴门槛提升,且消费者对产品价格仍存一定敏感度,使得之前年度对财政补贴依赖较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面临成本控制压力。从需求端看。乘用车购买需求可以从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两个维度来分析。购买能力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息息相关,而购买意愿受到政策导向、未来预期等影响大。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增长,近十年年均增速为 9.62%,汽车产品从几十年前的奢侈品发展到今天的大众消费品,且呈现出消费升级的态势。2018 年以来,居民杠杆率处于高位、购置税优惠退出、中美贸易摩擦

 加剧等因素共同使得部分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3.行业政策 2018 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针对环保治理、新能源补贴、进口关税下调等多项政策,公布了汽车合资企业股比放开的时间表,对目前乃至今后的市场竞争格局均有影响。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其项下的关税加征政策对整车厂商、品牌经销商以及潜在消费者的影响尚不能完全确定,各方对该政策的应对方式仍有待关注。

 中国乘用车市场增速呈现周期性波动(每 3~4 年为 1 个调整周期)。不同时期内,产业政策调控、油价波动以及关税调整等外部因素通过对消费者购车意愿、购车成本及用车成本形成影响,阶段性地抑制或释放了消费需求,造成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其中,消费引导政策的出台往往能够引导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且短期内效果显著;例如,2009 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 52.93%,主要受《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减征购置税、汽车下乡、加快老旧报废、淘汰黄标车等;2016 年乘用车销量增速回升,主要受2015 年 10 月至 2016 年 12 月期间实施的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征政策影响。

 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起步晚,基础积累薄弱,很长一段时间受困于低端市场的格局难以改变;2015 年,大量 SUV 车型的热卖推动了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提升,市场占有率升至 41%,并在此后的两年中

 保持了较好的发展。但 2018 年以来,在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下行的大环境下,行业内部品牌结构分化明显,豪华车销量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以中低端车型为主的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快速下滑,2019 年 8 月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降至 37.20%,乘用车行业在景气度偏低的时期出现了明显的消费结构调整。

 汽车制造行业既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入壁垒较高,因而导致了很高的行业集中度。根据中国乘联会公布的 2018年广义乘用车综合销量排名,Top15 的乘用车生产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为72.5%。目前,中国汽车产业格局稳定,已形成以六大集团(上汽集团(600104,股吧)、东风集团、一汽集团、长安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601238,股吧))为第一梯队,以长城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002594,股吧)、华晨集团等作为第二梯队的竞争格局。

 汽车制造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大型集团技术、资金实力较强,可用于新产品研发、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资金较为充足,因而新车型的推出、产能的扩张、技术产线等的升级优于中小汽车集团,产能产量提升而释放出的规模经济进而体现在市场份额的增长。近年来,汽车制造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经营规模较为稳定,中部企

 业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尾部企业面临较大的行业整合风险。

 从不同品牌定位的乘用车市场占比来看,近年来,豪华品牌(包括奔驰、宝马、奥迪、凯迪拉克、捷豹、路虎、沃尔沃、英菲尼迪、讴歌)乘用车销量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2018 年豪华车销量同比增长 12.5%,市场份额也呈现增长态势,根据乘联会的统计数据,2015—2018 年豪华乘用车市场份额分别为 6.1%、6.2%、7.4%和 8.8%。而以中低端车型为主的自主品牌 2018 年以来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以 30 万元为分界线,2015 年以来,市场指导价在 30 万元(含)以上的车型销量保持增长,2018 年同比增长 15.3%至 129.02 万辆;市场占有率从2015 年的 3.5%不断提升至 2018 年的 5.8%。

 综合分析,2018 年以来,中国乘用车市场呈现结构性下滑,品牌结构分化明显,更为理性的消费升级仍在继续,豪华车品牌以较好的服务体验、品牌影响力以及价格的下沉,在大行业下行的环境下逆势增长,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告别增量竞争阶段,迈向存量竞争阶段。未来,品牌和产品都将向高端化发展,理性消费者对于乘用车产品本身的要求将进一步上升,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2011-2018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露出增长放缓的迹象。2018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9251 元,名义增长速度为 7.8%,比 2017 年增长速度放缓了 0.5 个百分点;如果扣除价格因素,2018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为 5.6%,比 2017 年减缓了0.9 个百分点。收入增长放缓会影响到居民的各种消费,包括汽车消费等。2018 年国家统计局按收入五等份分组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间收入组平均为 23189 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为 36471 元,高收入组为 70640 元。虽然各组收入均有提高,但是收入增长速度却呈现不同特征。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的收入增长速度基本平稳。而中间偏上收入组和中间收入组的收入增长速度呈现明显逐年放缓态势,2018 年中间偏上收入组的收入增长速度是 5.6%,仅为 2014 年的一半;中间收入组的收入增长速度是 3.1%,仅是 2014 年的四分之一。作为最重要的消费群体,中间偏上收入组和中间收入组的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是汽车市场景气度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由于大城市此前普遍出台了限购限行政策,三线及以下城市已经成为购车增长的主力,但这些城市主流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正在明显降低,房价快速上涨与收入、家庭刚性支出等一起影响居民杠杆率,进而影响到居民消费决策,对汽车消费产生影响,国内乘用车需求增长正在放缓。总体而言,

 在 2018 年国内传统乘用车行业出现了近 30 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后,2019 年的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如果政策没有变化,年内可能面临零增长风险。2.乘用车企业利润下滑,两极分化明显 2019 年上半年,近六成乘用车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均出现大幅下降。其中,一些企业同比降幅超过 100%,最高降幅超过 900%。

 2018 年以来,由于市场竞争加剧、新能源补贴“退坡”,部分乘用车行业企业收入、利润出现波动。具备规模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销量、垫资、供应商谈判等方式缓和成本压力。同时,大型整车厂商为延伸产业链、拓展业务以及增加客户粘性,纷纷加大投资于融资租赁、消费金融等汽车后市场;新能源汽车企业为在补贴二度“退坡”前尽可能排产,提前加大对电池、电机的采购力度,另外,由于申报标准的调整,新能源补贴的到款周期仍会较长,企业营运资金将承压。上述情况使得部分整车厂商出现经营、投资活动现金流大额净流出或净增大幅削减的情况,进而推升了对外融资规模。

 截至 2018 年底,已披露相应数据的 13 家发行人资产负债率、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的均值分别为 63.12%和 45.30%,其中 11 家发行人的债务规模较上年底有所上升,9 家发行人的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较上年底有所上升,债务规模上升的原因主要集中于工程项目投资、标的

 并购、拓展类金融业务以及补充营运资金;截至 2019 年 6 月底,已披露相应数据的 12 家发行人上述两指标的均值分别为 62.39%和 44.45%,其中 8 家发行人的债务规模较上年底有所上升,8 家发行人的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较上年底有所上升。整体看,乘用车制造行业发行人的有息债务负担可控。

 二、乘用车市场分析预测

 2018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速依旧维持在低位水平。上游钢材价格高位震荡,下游居民杠杆率提升导致乘用车购买能力下降,购置税优惠等扶持政策退出,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贸易摩擦等因素加剧了部分消费者的观望情绪。综合作用下,2018 年中国汽车产销趋势首度转为负增长,2019年以来仍延续下滑态势。乘用车行业在景气度偏低的时期出现了明显的消费结构调整,在豪华品牌销量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以中低端车型为主的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快速下滑,行业内部结构分化明显,行业进入调整期。大型整车厂商为延伸产业链、拓展业务以及增加客户粘性,纷纷加大投资于融资租赁、消费金融等汽车后市场,导致大部分乘用车制造行业发行人的债务水平有所上升但有息债务负担仍属可控,企业盈利能力呈现两极分化且经营获现水平弱化。总体看,

 2019 年行业发展形势未见明显改善,行业调整期内,各方面资源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尾部企业面临较大的整合风险;从中长期来看,相对较低的人均保有量和工艺技术的不断提升,将推动行业继续增长。

 乘用车制造行业的上游是零部件、钢铁及生产设备等制造企业,下游主要通过汽车经销商、汽车超市、电商平台等渠道最终销售给个人或企业用户。整车制造企业在产业链条上处于核心位置,具有较强的话语权。

 根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截至 2018 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达 2.40亿辆,相比上年底增长 10.51%;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为 2.07 亿辆,相比上年底增长 10.89%。截至 2019 年 6 月底,中国汽车保有量达2.50 亿辆,较上年底增长 4.17%。近十年来,中国汽车保有量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保有量相比国际平均水平仍有差距,但受制于人口密度、交通拥堵、限行政策以及基数规模大等因素,保有量增速呈现逐年放缓的态势。

 中国汽车产业起步发展较晚,但自 2009 年中国汽车销量超越美国以来,已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第一。2018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 2796.80 万辆和 2808.06 万辆,产销趋势首度转为负增长,降幅分别为 3.80%和 2.76%;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 2352.94 万辆

 和 2370.98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5.15%和 4.08%,较上年同期增速分别下降 6.73 个百分点和 5.48 个百分点。2019 年 1—9 月,中国汽车和乘用车市场仍延续下滑态势,两者的销量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 10.30%和11.65%,较同年 1—8 月累计降幅分别收缩 0.70 个和 0.66 个百分点;第三季度的销量同比仍是负增长,但环比增幅已有回暖态势(乘用车市场 7—9 月销量的环比增幅分别为-11.57%、7.87%和 16.80%)。

 分车型来看,2018 年,轿车始终占据第一大细分品种的地位,销量较上年同期小幅回落,属于稳定性较好的车型;而之前保持高速增长的 SUV 首度出现销量的小幅回调,但仍为销售规模第二大的车型;其余车型销售规模较小、市场稳定性也偏弱,销量持续回落。2019 年1—9 月,各车型销量增速较上年同期均有一定回落,行业整体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库存水平持续回落,7—8 月份也未呈现出往年同期的库存高点,9 月更是达到近年库存最低点的 73.3 万辆,经销商端库存压力得到缓解;“国六”标准实施前经销商促销提前释放消费需求,对后续市场的回升形成压力,导致 7 月库存量同比和环比均有回落,之后市场景气度逐步回升,但月度消费仍低于上年同期,值得关注的是,SUV 三季度销售情况相比上年同期出现企稳。

 进出口方面。2018 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和国内需求疲软影响,中国整车进口再次步入下滑,平行进口汽车出现近年来首次下滑,出口增速也有明显回落,全年累计进口汽车和汽车底盘 113.17 万辆,同比下降 7.52%,进口金额为 506.76 亿美元,同比微增 1%;累计出口115.17 万辆,同比增长 12.32%,出口金额 148.54 亿美元,同比增长12.29%,出口量和出进口金额增速较上年分别下跌 31.86 和 12.89 个百分点。受贸易摩擦的持续影响,据海关总署统计,2019 年 1—9 月出口汽车 90.2 万辆,同比增长 3.4%,出口金额 768.5 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 9 月出口汽车 10.8 万辆,同比下降 0.9%。1—9 月进口汽车 78.2 万辆,同比下降 10.7%,进口金额 2472.3 亿元,同比下降3.6%;其中 9 月进口汽车 8.4 万辆,同比下降 9.7%。

 新能源汽车方面。2018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实现 127.05 万辆和125.62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60.01%和 61.67%,市场仍处于快速扩张期,增速处于高位;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实现销量 105.30 万辆,同比增长82.2%,纯电动乘用车和混合动力乘用车的销量增速分别为 68.32%和138.94%,后者呈现了爆发性增长,但市场规模仍以纯电动乘用车为主(销量占 74.81%)。2019 年 1—9 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 79.22万辆,同比增长 26.23%,较同年 1—6 月累计增速下降 32.32 个百分点,

 主要系年初及补贴过渡期尚能维持较快增长,退坡效应三季度凸显;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 36.54%,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同比基本持平,前者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至 77.79%。2019 年初,美国特斯拉的生产基地在临港产业园区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 2019 年 10 月实现 Model3 的全面量产,这对于现阶段的国内纯电动车市场将形成较大刺激,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也将促进自主品牌加速自我提升,进一步实现市场化优胜劣汰。近期,国内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不断推出新车型,部分大型汽车已成立下辖的汽车出行公司;随着 2020 年补贴完全退出(预计)的临近及多轮针对“新能源骗补”的审查,借助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开放程度和竞争程度均将提升,新能源产业将成为整车厂商新的竞争领域和零部件配套商的业务增长点。

 第五章

 产品规划分析

  一、产品规划

 项目主要产品为乘用车,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 15741.00 万元。

 采取灵活的定价办法,项目承办单位应当依据原辅材料的价格、加工内容、需求对象和市场动态原则,以盈利为目标,经过科学测算,确定项

 目产品销售价格,为了迅速进入市场并保持竞争能力,项目产品一上市,可以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迅速提升项目承办单位的知名度和项目产品的美誉度。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是投资项目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市场需要量是根据分析项目产品市场容量、产品产量及其技术发展来进行预测;目前,我国各行业及各个领域对项目产品需求量很大,由于此类产品具有市场需求多样化、升级换代快的特点,所以项目产品的生产量满足不了市场要求,每年还需大量从外埠调入或国外进口,商品市场需求高于产品制造发展速度,因此,项目产品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

 二、建设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 55200.92 平方米(折合约 82.76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 55200.92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 82.76 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 66793.11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51105.33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 66793.11 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 5269.65 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169 台(套),设备购置费 7151.99 万元。

 (三)产能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 15972.49 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 15741.00 万元。

 第六章

 项目选址规划

  一、项目 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某科技园。

 认真落实“中国制造 2025”,深入贯彻“双创”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加注重创新发展,更加注重转型发展,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矿物宝石、生物医药等七大产业,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抢占产业革命竞争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到 2020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 500 亿元,年均增 10%以上,占GDP比重达到 30%左右。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矿物宝石、生物医药等产业。

  场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用以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场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而且生产要素供应充裕,确保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投资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的要求。项目建设方案力求在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合并建筑;充

 分利用自然空间,坚决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项目产品及相关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已具有龙头地位,同时,xx 省又是相关行业在国内的生产基地,这就使本行业在国际市场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项目承办单位通过参加国外会展和网络销售,可以使公司项目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项目承办单位现有资产运营优良,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且完善,企业的资金雄厚,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严谨科学的管理和灵活通畅的销售网络,连年实现盈利,能够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计划自筹资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交易给项目承办单位搭建了很好的发展平台,目前,很多公司都已经不是以前传统销售方式,仅仅依靠一家供应商供货,而是充分加强网络在市场营销的应用,这就给公司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凭着公司产品良好的性价比和稳定的质量,通过开展网上销售,完善电子商务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

 二、用地控制指标

 根据测算,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完全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259.00 万元/公顷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4500.00 万元/公顷”的具体要求。该项目均按照项目建设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建设用地规划设计要求进行

 设计,同时,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地建设规划部门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的界址点坐标及用地方案图布置场区总平面图。

 三、地总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 73.49%,建筑容积率 1.2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 5.0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67.85 万元/亩。

  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55200.92

 82.76 亩

 2

 基底面积

 平方米

 40567.16

  3

 建筑面积

 平方米

 66793.11

 5269.65 万元

 4

 容积率

  1.21

  5

 建筑系数

  73.49%

  6

 主体工程

 平方米

 51105.33

  7

 绿化面积

 平方米

 3360.10

  8

 绿化率

  5.03%

  9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67.85

 四、节约用地措施

 投资项目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专业化生产的原则,除了主要生产过程和关键工序由项目承办单位实施外,其他附属商品采取外协(外购)的方式,从而减少重复建设,节约了资金、能源和土地资源。

 五、总图布置方案

 1、达到工艺流程(经营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输送线路最短、货物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的标准要求。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工艺、土建、公用等各种技术因素,做到总图合理布置,达到“规划投资省、建设工期短、生产成本低、土地综合利用率高”的效果。

 项目承办单位项目建设场区主干道宽度 6.00 米,次干道宽度 3.00 米,人行道宽度采用 1.20 米。道路路缘石转弯半径,一般需通行消防车的为12.00 米,通行其它车辆的为 9.00 米、6.00 米。道路均采用砼路面,道路类型为城市型。项目承办单位项目建设场区道路网呈环形布置,方便生产、生活、运输组织及消防要求,所有道路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坡路及弯道等均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设计。

 2、场区植物配置以本地区树种为主,绿化设计的树木花草配置应依据项目建设区域的总体布置、竖向、道路及管线综合布置等要求,并适合当地气象、土壤、生态习性与防护性能,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

 给水系统由项目建设地给水管网直供;场区给水网确定采用生产、生活及消防合一系统的供水方式,在场区内形成环状,从而保证供水水压的平衡及消防用水的要求。

 3、投资项目生活给水主要是员工工作及休息期间的个人饮用及卫生用水,生活给水水压 0.35Mpa。项目拟安装使用节水型设施或器具,定期对供

 水、用水设施、设备、器具进行维修、保养;对泵房、水池、水箱安装液位控制系统,以防溢水、跑水,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变压器低压总出线设有功计量和无功计量,照明...

推荐访问:年产 乘用车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一篇:文言文挖空练习答案(2)
下一篇:「教学论文」数学思想方法在一次函数教学中应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