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精神卫生,享有美丽人生] 美丽人生

来源:英国移民 发布时间:2019-04-18 点击: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定为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宣传、拍摄促进精神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创设世界精神卫生日的目的,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促进对精神疾病进行更公开的讨论,鼓励人们在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方面进行投资。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效地工作,并能够做出贡献。
  当前,精神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而在大多数国家中,只有不到2%的卫生保健资金用于精神卫生,且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者、半数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和四分之三的滥用酒精导致精神障碍者无法获得简单、可负担得起的治疗或护理。此外,在世界范围内,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精神健康障碍已成为严重而又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 为此,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呼吁各国政府改变相关政策和做法,使成千上万有需要的人得到必要的精神卫生服务,并进一步提高精神卫生保健的水平。2000年,中国卫生部第一次在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大规模活动,宣传精神卫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随后的几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在中国也更加受到重视并积极开展,已成为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传播精神卫生理念的重要平台。
  
  重视精神卫生 从各个对象开始
  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狭义精神卫生,是指研究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康复。即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使慢性精神病者的康复,重归社会。广义精神卫生,是指研究健康者增进和提高精神健康、精神医学的咨询。精神卫生活动的对象,一般可归纳以下几种。
  不同年龄的精神卫生
  儿童期的精神卫生:儿童期是正常心理开始成长和发育阶段,正处于正常发育时期。此时儿童可有说谎、逃学、斗殴,甚至吸烟、盗窃等行为,且易患儿童期精神疾病。诱因为儿童心理活动开始发育和精神状态还未达到成熟阶段,往往缺乏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的能力,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且对各种事物过于敏感。因此急需父母、教师等进行心理、道德品质和行为的引导和教育。父母对子女不可过于溺爱,但也不要粗暴、过于严苛,使其压抑、挫伤其自尊心。对于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多动综合征、神经症要进行特殊教育、训练和治疗。
  青少年期精神卫生:青少年时期是心理活动活跃而波动的阶段,是精神卫生保健最关键时刻。由于青少年期处于发育前后时期,内分泌生理改变突出、植物神经不稳定、情绪易波动。这个时期易受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可出现放荡、出走、流浪、饮酒、吸烟、斗殴、行凶、欺骗和色情等行为,也易患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等疾病。在这关键时期,父母、教师要进一步关注其行为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指导、心理卫生保健和性的指导等。应以诱导、劝解、说服、疏通、纠正等方法耐心教育,不可歧视和用粗暴手段进行管教。
  中年期精神卫生:中年期的心理活动和生理发育处于稳定的阶段,是脑力和体力充沛、心理活动活跃和思维丰富的时期。这时在心理上或思想上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兴奋等状态。在家庭、工作、学习、经济和人际关系诸问题上,易发生矛盾和冲击,有的可诱发抑郁症、心身疾病、神经症和其他精神病或饮酒、离婚、药物依赖、自杀等行为。如发生上述各种异常行为或精神病态,急需进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如心理咨询、个别心理治疗等,以防止精神疾病的发生。
  更年期的精神卫生:更年期由于机体生理机能,特别是内分泌系统机能变动,心理活动不稳定,情绪易脆弱、伤感、敏感、激动等,如遇到工作、生活、家庭等矛盾或其他意外事故等最易表现出焦虑、消极、抑郁、紧张、惊恐等情绪,甚至可有妄想、自伤等行为。有的可患更年期综合征、忧郁症、偏执症和心身疾病等。这些表现都需要在早期进行精神卫生保健工作,如早期心理咨询、早期心理医疗等,防止各类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
  老年期的精神卫生:老年期随着身体的衰老、内分泌系统机能衰退,心理活动也逐步减弱或改变,如遇某些生活事件时,如家庭成员分居、经济困难、配偶疾病或死亡和子女诸问题等,常感孤独、寂寞、悲观、失望、消极,或表现为沉默、少动、怪僻、空想等。智力也可逐渐下降,近事遗忘、思考贫乏等。容易产生老年精神障碍,如老年性偏执症、老年期忧郁症、脑动脉硬化症、精神障碍和阿尔采末病。现在欧美、日本和我国人口结构出现了高龄社会化。因此,老年期精神卫生是当前重大问题之一。因而精神卫生保健措施需要加强,要从预防着手,减少发病率,也要增设老年精神卫生机构。
  不同群体的精神卫生
  家庭的精神卫生:家庭的精神卫生是精神健康最基本的群体的精神卫生。家庭中父母、子女、夫妻等相处较为复杂。常因思想矛盾、经济问题、婆媳关系、子女教育等家庭问题引起感情不和,对心理活动、精神健康有着不良影响,甚至有产生精神疾病的危险。往往可诱发心身疾病、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心因性精神障碍等。因而家庭的精神卫生工作越来越重要。因为家庭是群体的精神卫生最重要的一环,增强个体和家庭精神健康最为重要。
  学校的精神卫生:学校精神卫生不仅是指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更应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因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精神文明、生活作风等对学生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有的教师对学生偏重智的教育,重视升学率,放松德的教导,忽视纪律管教,往往引起学生心理活动障碍。有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松懈纪律,混放社会中使其滋长不良思想恶习,甚至触犯法律等。因此,学校和教师以及家庭除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组织纪律、文明礼貌等方面需要加强外,更需要加强精神卫生的教育。
  工矿企业的精神卫生:目的是为了增进工人精神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劳动力、防止心理活动障碍。在场矿中可有空气污染、嘈杂声音、环境卫生污染、幅射等影响工人的心身健康。另一方面,人际关系、进级升职、工资调整、工种转换、频繁调动、集体生活、干扰和违犯企业规则等,可引起心理活动障碍,甚至发生饮酒、斗殴、伤害等行为,有的可患心身疾病、神经症和其他精神病。因此,工矿企业的工人群体也要进行精神教育,如精神医学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同时要劳逸结合,保证安全,减少精神紧张,合理安排工作。
  了解精神疾病 探究致病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决定个体生物学的特征,在某些精神疾病病因中有一定地位。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具有明显遗传倾向。
  据国内外调查资料、精神分裂症国内群体流行学遗传调查,总患病率为5.6‰,家系遗传调查为17.5‰。躁狂抑郁症国内流行性遗传调查总患病率为0.37‰。虽然说明遗传因素对某些精神病有密切关系,但不能忽视社会环境的影响。
  遗传性,是先天的既得性和后天获得性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的。且遗传性这一因素能否显现,还要了解病人病前和发病时社会环境对病人的影响来决定。如良好环境或减少心理因素是可以降低或避免发病的。
  体质和性格因素
  体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个体发育过程中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个机体的机能状态和躯体状态。性格,是先天的禀赋素质和后天的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
  体质和性格与精神疾病的发生有些相关,有的研究者从形态、生理和心理学的观点把人们的体型分为四种类型:瘦长型,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肥胖型,往往见于躁狂抑郁症;力士型,常见于癫痫;发育异常,可见于精神发育迟滞。
  性格,病前性格特征与精神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且不同的性格特征易患不同的疾病。巴甫洛夫经实验提出四种类型:弱型、强不均衡型、活泼型、镇静型。他认为弱型易患精神分裂症和癔症,强不均衡型易患躁狂抑郁症和神经衰弱。
  性别因素
  不同性别和年龄由于机体的发育,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特点的差异,与精神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女性由于性腺内分泌和某些生理过程的特点如月经、妊娠、分娩和产褥的影响,常可出现情感多变、冲动、抑郁、焦虑等。同时女性富于情感、易脆弱、敏感等。往往由于心理的应激可引起脑机能障碍,可表现出各种神经症和某些精神病。男性常因饮洒、吸毒、外伤、性病、感染等机会较多,因而易患酒依赖、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和神经衰弱等。
  身体因素
  1.感染。包括急、慢性身体感染和颅内感染。由于细菌、病毒、原虫、螺旋体的感染和其反应的高热,电解质平衡失调,中间代谢产物蓄积和吸收,维生素缺乏,血管改变等招致脑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精神障碍。
  2.身体疾病。包括内脏各器官,内分泌、代谢、营养和胶原病等疾病,由于各种因素已患脑缺氧、脑血流量减少、电解质平衡失调、神经递质改变等引起精神障碍。如肝性、心性、肺性、肾性等脑病和内分泌机能障碍等疾病。
  3.中毒。即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由于某些体外毒物中毒,如工业用毒物,食物,药物包括催眠药、阿片类药等,从不同途径经体内侵入脑部招致精神障碍。
  4.颅脑外伤。由于颅脑被冲击,坠跌和炮弹、炸弹爆破以及气浪伤直接招致颅内血液循环障碍和脑脊液动力失去平衡或脑内小出血点、脑水肿等引起短暂的、持续的精神障碍。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对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如心因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和与文化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等,是心理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但不是起病的单一致病因素。主要看心理因素的性质和强度,对患者反应的程度而定。即个体对心理因素所持的态度。
  1.生活事件。如离婚、丧偶、失恋、失学、家庭纠纷、经济问题等等。
  2.自然灾害。是指突然、强烈而急剧的精神应激,如地震、火灾、洪水、爆炸、滑坡、空袭、交通事故、亲人突然死亡等重大骤然事故。心理急剧遭受超过限度的应激,多急剧诱发短暂的或持久的精神障碍。
  社会环境因素
  1.环境因素。是指社会与环境上心理因素的影响。如空气污染、噪杂声音、住房拥挤、交通乱杂、环境卫生不良、人际关系等等,增加了心理和身体应激,对精神卫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人们长期处于厌烦、紧张状态之中,易患心身疾病、神经症和某些精神病,且发病率很高。
  2.文化环境。是指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社会风气以及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等与精神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于文化、民族和环境的不同出现特有的精神疾病。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有拉塔病、行凶狂和缩阳病,加拿大森林地区的冰神附体,澳大利亚北部的灵魂附体,日本冲绳岛的矮奴,蒙古的比伦奇等精神疾病。
  从上述精神病病因中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各有偏重。在某些精神疾病中以某种因素起着主导作用,而在另一些精神疾病中的某些因素起决定性影响,不是单一的致病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的精神医学工作者或有些患者的家属、同事、亲友们往往单纯地寻找心理因素,认为心理是发病的唯一致病因素是不全面的。心理因素只是各种发病病因中的一种,可以说属于诱发因素。如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等心理因素是起主导作用,但还有其他生物因素的存在。而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疾病中主要是生物因素的影响,如遗传、性格、年龄和性别等因素特点起主导作用,而心理社会因素是发病的诱发因素。又如感染性、中毒性、身体性、颅脑损伤性和其他器质性疾病时精神障碍,感染、中毒、身体外伤和其他病因的疾病,在某些人中产生精神障碍,而在某些人中不会发生,这些差异不能不与患者的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关系、性格特征和体质等因素有关。
  重治疗 助健康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升学、就业、失恋、失去亲人等心理压力以及意外刺激常来光顾,一旦超过人的心理承受极限,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就会紊乱,出现失眠、头痛、抑郁、强迫、焦虑、心慌、胃部不适等精神症状和身体症状,形成心理疾病。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该如何应对?
  精神疾病一般都有缓慢的发展过程,在早期只是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是最容易矫治的,早期发现,早期正规系统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康复,所以一旦发现家人有精神症状,应及到正规医院治疗。
  目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有心理疗法、药物疗法、物理疗法等。
  心理治疗
  主要是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苦闷,消除疑虑,有些病人通过心理治疗无须用药即可康复。
  药物治疗
  西药始于20世纪50年代,有些人用药不系统、不正确,导致症状反复发作、慢性化,出现肥胖、药物依赖等副作用,于是有专家把眼光转向中医精神医学,发现中医治疗精神疾病有明显的优势,已开发出多种疗效显著、服用方便的中成药。专家强调:大多数心理疾病患者病前都有一定的诱因(如挫折、遭受不幸等),所以在中药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医患联系,应用心理学调动病人的积极性,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功能锻炼,家庭干预指导,制订针对性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对精神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可用于失眠多梦、抑郁、焦虑、强迫、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许多患者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治疗即可恢复健康。
  关注精神卫生的前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原有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弱,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药品滥用以及自杀等问题明显增多。根据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所以,积极预防不良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也是当前精神卫生工作应该立即采取的行动。
  精神卫生问题作为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生活的共识,对精神健康的关注是对人的根本关注。国民精神健康和享受精神卫生服务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开展精神卫生的社会与公众教育,普及精神卫生的知识,是做好精神卫生工作、满足公众对精神健康的需求、提高公众精神健康意识的重要内容。世界精神卫生日是每年向公众普及和集中宣传精神卫生知识的重要时机。根据每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我国相关部门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以丰富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公众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通过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和促进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并将在提高国民精神卫生上取得显著的成绩。【编辑:泾渭】

推荐访问:享有 重视 精神 卫生
上一篇:那些贱人伤人而不知_日用品上细菌多,伤人常在不知间
下一篇:选戴助听器,合适最重要|合适老年人戴的助听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