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第1讲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来源:英国留学 发布时间:2021-04-25 点击: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时空坐标

  知识主线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

 阶段一: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结合宗法制和分封制确立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阶段二: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秦汉至明清时期 线索 1 君主专制: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明清时期分别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线索 2 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出地方听命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线索 3 选官监察: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选官制度日趋完善,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手段。从秦代御史大夫到汉代御史台、刺史再到明清都察院,机构日趋完善,本质上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重要手段。

 第 第 1 1 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目标定位·明考向 明确考向 把握主线 课程标准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讲主要讲述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夏、商、周创立了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王权与神权、血缘与政治关系结合,但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考纲要求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主干梳理·理思路 基 础 排 查 理一理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夺得王位,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特点: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

 二、西周的分封制 前提 西周建立,王室强大 目的 巩固统治 侯国 鲁、齐、燕、卫、宋、晋 内容 对象 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义务 诸侯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权利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独立性 影响 积极 巩固王权、加强统治;开发边区、扩大疆域;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消极 ①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②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 三、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内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相对的大宗和小宗体系。

 4.特点:血缘和政治相结合,形成“家”和“国”一体的统治。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精 微 点 拨 想一想 1.柳宗元称西周分封制为“封建”,其含义是否等同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 提示:否。柳宗元说的“封建”,在古籍中常称为“封邦建国”,是指西周的分封制,而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是指马克思所提出的以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为基本阶级的社会发展阶段,此概念在近代才引入中国。

 2.你知道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吗?

 提示:分封制是周天子通过分封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王族内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制度,用以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可图解为:

 3.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只存在于夏、商、西周时期吗? 提示:不是。(1)王位世袭制在封建社会演变为帝位世袭制。(2)许多封建朝代实行过分封制,如西汉、西晋、明代。在大多数时候,分封制只是郡县制的补充,大多数藩王根本没有封民或臣民,只能享受衣食税租之利,而没有任何实权。(3)宗法制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权家长制,确立于夏,发展于商,完备于西周,影响整个中国封建社会。

 教材补遗·拓视野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 (1)含义: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2)评价 ①古代中国经济一直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深深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

 ②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

 2.西周的礼乐制度 (1)概念:“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

 (2)目的: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3)内容: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4)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5)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考点探究·释难点

 探究一 分封制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一 西周分封形势图

 史料二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问题:(1)依据史料一分析西周分封制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怎样的统治策略? (2)依据史料二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史料导读] (1)根据史料一图片中康叔、召公奭、姜尚、微子启的身份,总结分封的对象;根据图片中封国、主要同姓诸侯的地域分布,可得出诸侯的分布特点。

 (2)史料二说明了西周分封制的发展演变情况,史料中第一句话体现了分封制下诸侯国与原有邦国的不同;第二、三句话说明了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说明了分封制下诸侯实行贵族世袭统治,拥有较大的独立性。

 [探究一答案] (1)特点: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地区(或战略要地)。

 统治策略: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向心力。

 (2)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

 [史论总结] 1.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的权力和诸侯的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

 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2.分封制的影响 (1)对西周的影响:在西周初期的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较高的权威,周天子对诸侯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分封制起到了拱卫周王室、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导致了诸侯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

 (2)对后世的影响:①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探究二 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史料一 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吕氏春秋》 史料二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及解读

 史料三 母,亲而不尊。

 ——《礼记·表记》 史料四 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白虎通义·德论》 史料五 漫画与历史

 问题:(1)史料一反映出商纣王因何得立? (2)依据史料二、三分析宗法制的特点。

 (3)依据史料四、五分析宗法制的影响。

 [史料导读] (1)由史料一中“以嫡立”可知年幼的商纣王因为嫡长子的身份继位。

 (2)史料二中由“天子、诸侯、大夫、士”之位均由嫡长子继承,可看出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由诸侯、大夫既是小宗,又是大宗可知,大宗、小宗有相对性;由嫡长子、别子可知大小宗是家庭等级关系,由“天子、诸侯、大夫、士”可知大小宗也是政治隶属关系,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

 (3)史料三中对于母亲,亲近而不尊敬,反映了过分重视父系血统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

 (4)由史料四中“长和睦”可见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由“纪理族人”可见宗法制下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5)史料五中由“不生男孩就离婚”可见“重男轻女”和家庭本位思想浓重。

 [探究二答案] (1)年幼的商纣王因为嫡长子的身份得以继位。

 (2)宗法制的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家国一体。

 (3)宗法制的影响: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但宗法制下的“重男轻女”以及家庭本位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

 [史论总结] 1.宗法制的特点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

 (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3)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家国一体。

 2.宗法制的影响 (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有利于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考向研习·悟考技 考向一 比较分封制与宗法制

 项目 分封制 宗法制 不同点 目的 有效地统治辽阔的疆域 巩固分封制下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核心 广建封国,“授土”“授民” 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 分封王族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后代做诸侯;规定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确立大宗与小宗 影响 加强了统治,开发了边疆,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使国家走向强盛 保证了贵族的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结果 随着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而走向崩溃 宗法观念得到传承,至今影响深远 关系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二者紧密结合,互为表里;其中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宗法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针对训练 1] (2020·河南二模)商代统治者事事必问鬼神,以至于每事必占卜,而周代统治者更加重视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礼制和人的主宰性。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周代( D ) A.确立了君权至上观念

  B.破除了封建迷信思想 C.推行了等级分封制度 D.建立了宗法血缘秩序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相比于商代,周代更加重视血缘宗亲关系,这主要是宗法血缘秩序建立的影响,因此 D 项正确;周代君主权威有限,君权至上观念尚未确立,A 项错误;周代尚未破除封建迷信思想,B 项错误;重视人伦秩序与推行等级分封制度无关,C 项错误。故选 D 项。

 考向二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国家政治结构(即家国一体或家国同构)。

 (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针对训练 2] (2021·吉林模拟)《诗经·大雅·大明》载:“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殷商之旅,其会如林。”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D ) A.宗法观念不断加强 B.逐步形成中央集权 C.家国一体局面形成 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苍天有命正从天而降,天命降给这位周文王。在周原之地京都之中,又娶来莘国姒家姑娘。长子虽然早早已离世,幸还生有伟大的武王。苍天保佑命令周武王,前去讨伐那殷商。从材料可以看出把武王伐纣看成是上天的安排,上天命周武王建立周朝,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故选 D 项;材料没有体现宗法观念,A 项错误;中央集权在秦始

 皇时期建立,B 项错误;家国一体局面在材料没有体现,C 项错误。

 真题研析·立标杆 真 题 体 验 试一试 视角 1 (历史解释)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1.(2020 年 1 月·浙江高考·1)《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诗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风格。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传贤”演化为“传子” ③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 ④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由材料“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可知神权与王权结合,故①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传贤”演化为“传子...

推荐访问:政治制度 高考 西周
上一篇:秋季学期大学物理AII期末试题规律分析计算大题
下一篇: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