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要注意“早一步和晚一步”:如何培养孩子早睡觉

来源:英国留学 发布时间:2019-08-14 点击:

  在《飞向成功》一书中,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小兔子被送进了动物学校,它最喜欢跑步课,并且总是得第一;最不喜欢的则是游泳课,一上游泳课它就非常痛苦。但是兔爸爸和兔妈妈要求小兔子什么都学,不允许它有所放弃。小兔子只好每天垂头丧气地到学校上学,老师问它是不是在为游泳太差而烦恼,小兔子点点头,盼望得到老师的帮助。老师说,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的跑步是强项但是游泳是弱项,这样好了,你以后不用上跑步课了,可以专心练习游泳……
  看了上面这个寓言的人可能都会意识到,小兔子根本不是学游泳的料,即使再刻苦它也不会成为游泳能手;相反,如果训练得法,它也许会成为跑步冠军。
  成功必须“扬长避短”。研究者发现,尽管其路径各异,但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扬长避短”。传统上我们强调弥补缺点,纠正不足,并以此来定义“进步”。而事实上,当人们把精力和时间用于弥补缺点时,就无暇顾及增强和发挥优势了;更何况任何人的欠缺都比才干多得多,而且大部分的欠缺是无法弥补的。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才生”。在同类学生中,他遥遥领先……
  很多名人之所以有所成就,有所作为,甚至成为大师级的人物,是他们很幸运地在有意无意之间,选择了自己的强势智慧,并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结合在一起了。
  事实上,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他独特的强势智慧,家长的重要责任在于帮助孩子把它们挖掘出来,发扬光大,以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在平常的家教中,家长要学会运用观察、展示的手段,注意观察孩子的强势智慧,评估孩子最突出的智慧表现。
  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优秀孩子不一定是数学天才,他可能擅长吹小号,也可能很会玩篮球。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有天生的优势,成功的家教就在于使孩子发现优势并发挥优势。
  要有效地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强势智慧关键是在孩子三岁前的早期教育中做到:早一步和晚一步。晚一步指的是:对孩子的行为要稍微慢一拍地去应对。也就是说,首先要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孩子的行动,当孩子对什么东西显示出好奇心以后,大人再因势利导加以推动就可以了。简单一点说,就是你只要去附和孩子的就可以了。早一步指的是:要比孩子的行动提前一步做出反应。如孩子坐在一碗米饭前,正在说“佛、佛”时,一旁的妈妈可以提前一步十分明确地说出“饭”这个词。
  家长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同时适当地加以应用的话,就会取得最佳的早期教育结果。但如何能判断出什么时候要早一步,什么时候要晚一步呢?
  关键要留心观察孩子,如果孩子没有大人的强迫,也表现出对某些事物的好奇和兴趣,比如大人并没有要求孩子认字,但孩子表现出对认字的兴趣的话,就可以顺其自然地让孩子识读(这也应是家长给孩子选择兴趣班时参照的主要依据);相反,如果孩子对大人认字的要求讨厌的话,就应立即中止。总之,要把学习与孩子喜欢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这样孩子才会产生真正的学习欲望。最重要的是,幼小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父母应该做的就是保护好这份好奇心,并让孩子保持对世界的探究欲望和良好的自我意识。
  孩子大一些以后,我们会发现,如果孩子看到别人做某件事时,他心里会有一种痒痒的召唤感――“我也想做这件事”;当他完成一件事时他会有一种满足感或欣慰感;他在做某类事情时非常快,无师自通,这是一个强势智慧的重要信号。当他做某类事情时,他不是一步一步去做,而是行云流水般地一气呵成,这也是一个信号。
  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在做许多事情时需要学习,需要不断地去修正和演练。而在做另外一些事情时,却几乎是自发的,不用想就本能地去完成这些事情。这就是他的强势。
  另外,判断孩子最发达智慧的一个好方法,是早一步观察他们在生活中“不规矩的表现”:语言智慧是强势智慧的孩子比较爱说话;空间智慧是强势智慧的孩子爱涂涂画画、发呆冥想;人际交往智慧是强势智慧的孩子善于与人交往;肢体动作智慧是强势智慧的孩子坐不住、爱打闹。这些生活中特殊而不规矩的表现,其实也是一种信号,是孩子在向大人表示他们的希望所在。
  观察孩子倾向晚一步的做法是日常活动多和孩子在一起,即在无人指导下,看他在做些什么。可以通过观察他与同伴、朋友谈话和讨论问题时的情况来了解;还可以收集孩子活动资料、参考学习成绩等。当然,在此过程中,家长要做有心人,孩子的点点滴滴都不要放过,事后要分析比较和反思。
  另外,观察分析孩子的特长,还需要加强学习,掌握新的科学方法和观察技能。

推荐访问:要注意 培养孩子
上一篇:如何让自己快乐起来:忧郁的人怎样才能开心
下一篇:[孕妇从小处入手防辐射] 孕妇防辐射装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