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纤维项目实施方案

来源:空姐招聘 发布时间:2020-11-15 点击:

  厦门纤维项目

 实施方案

 泓域咨询机构

  摘要说明—

 纤维材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涉及到民生及众多工业领域。1884 年,硝酸酯纤维的发明拉开了世界化学纤维工业的序幕;1935 年,聚酰胺 66 纤维的工业化生产标志着合成纤维的问世。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后,石油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化学纤维工业的迅速发展,1962 年,世界范围内合成纤维的产量超过了羊毛产量,1967 年又超过了人造纤维的产量。

 该化学纤维项目计划总投资 13918.48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288.1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1.10%;流动资金 2630.3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8.90%。

 达产年营业收入 23753.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18433.60 万元,税金及附加 270.35 万元,利润总额 5319.40 万元,利税总额 6323.46 万元,税后净利润 3989.55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2333.91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8.22%,投资利税率 45.43%,投资回报率 28.66%,全部投资回收期 4.99年,提供就业职位 424 个。

 化学纤维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两类的主要区别是原料不同。人造纤维是以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为原料,合成纤维是以石油、天然气、煤及农副产品等为原料。

 报告内容:概况、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项目市场研究、投资建设方案、项目选址规划、工程设计说明、工艺先进性、项目环境分析、

 生产安全、风险性分析、节能说明、进度说明、投资方案分析、项目经营收益分析、项目综合结论等。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厦门纤维项目实施方案目录

  第一章

 概况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

 项目市场研究

 第四章

 投资建设方案

 第五章

 项目选址规划

 第六章

 工程设计说明

 第七章

 工艺先进性

 第八章

 项目环境分析

 第九章

 生产安全

 第十章

 风险性分析

 第十一章

 节能说明

 第十二章

 进度说明

 第十三章

 投资方案分析

 第十四章

 项目经营收益分析

 第十五章

 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

 项目综合结论

 第一章

 概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 集团

 (二)公司简介

 经过 10 余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加工制造手段,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企业管理理念,以“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企业文化核心思想为指针,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咨询与合作。

 公司在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激励制度、科技创新等方面严格按照科技型现代企业要求执行,并根据公司所具优势定位于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研制、生产和营销,以新产品开拓市场,以优质服务参与竞争。强调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科技型企业的组织框架已经建立,主要岗位已配备专业学科人员,包括科技奖励政策在内的企业各方面管理制度运作效果良好。管理制度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

 吸引了较多适用人才,并通过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得以释放,因此,项目承办单位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突出业绩导向,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及考评机制,把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管控和绩效考核,对生产经营过程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产品生产成本;着力推进生产控制自动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优化了员工配置,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工艺技术指标,强化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原料转化率稳步提高,降低了原料成本及能源消耗,产品成本优势明显。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未来发展,服务公司战略,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进行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了包括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效果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公司建立了《产品开发控制程序》、《研发部绩效管理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对研发项目立项、评审、研发经费核算、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等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了良好的研发工作运行环境。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 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19646.69 万元,同比增长 12.04%(2111.88 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化学纤维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6637.17 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84.68%。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4700.47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631.55 万元,增长率 15.52%;实现净利润 3525.35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577.88 万元,增长率 19.61%。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完成营业收入

 万元

 19646.69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16637.17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84.68%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12.04%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万元

 2111.88

 利润总额

 万元

 4700.47

 利润总额增长率

  15.52%

 利润总额增长量

 万元

 631.55

 净利润

 万元

 3525.35

 净利润增长率

  19.61%

 净利润增长量

 万元

 577.88

 投资利润率

  42.04%

 投资回报率

  31.53%

 财务内部收益率

  24.31%

 企业总资产

 万元

 27223.51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万元

 30.91%

 流动资产总额

 万元

 8413.98

 资产负债率

  26.01%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厦门纤维项目

 化学纤维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制得的纤维的统称。

 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

 (二)项目选址

 xx 产业示范基地

 厦门,简称厦或鹭,别称鹭岛,是福建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截至 2019 年,全市下辖 6 个区,总面积 1700.61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389.48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429 万人,户籍人口 261.10 万人。厦门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福建省东南端,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物流枢纽、东南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已成为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厦门由岛内(厦门本岛)、离岛鼓浪屿、西岸海沧

 半岛、北岸集美半岛、东岸翔安半岛、大嶝岛、小嶝岛、内陆同安、九龙江等组成,陆地面积 1699.39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390 多平方公里。厦门通行闽南语厦门话,与漳州、泉州同为闽南地区的组成部分。截至 2018 年,厦门的综合信用指数在 36 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排名第 2,营商环境居副省级城市第 1 位,外贸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 5 位,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 14 位。2018 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2019 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GD)5995.0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7.9%,排名福建省第 3 位。2020 年 1 月 22 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45576.11 平方米(折合约 68.33 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 54.64%,建筑容积率 1.4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95%,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65.20 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 45576.11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 24902.79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67452.64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46321.78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 5365.05 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115 台(套),设备购置费 5872.27 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 987701.87 千瓦时,折合 121.39 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 13010.05 立方米,折合 1.11 吨标准煤。

 3、“厦门纤维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 987701.87 千瓦时,年总用水量 13010.05 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22.50 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 32.56 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 22.34%,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 xx 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符合 xx 产业示范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 13918.48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1288.1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1.10%;流动资金 2630.3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8.90%。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23753.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18433.60 万元,税金及附加 270.35 万元,利润总额 5319.40 万元,利税总额 6323.46 万元,

 税后净利润 3989.55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2333.91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38.22%,投资利税率 45.43%,投资回报率 28.66%,全部投资回收期4.99 年,提供就业职位 424 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12 个月。

 项目建设单位要制定严密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以此为依据,详细编制周、月施工作业计划,以施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给参与工程施工的施工队伍。在技术交流谈判同时,提前进行设计工作。对于制造周期长的设备,提前设计,提前定货。融资计划应比资金投入计划超前,时间及资金数量需有余地。

 三、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 xx 产业示范基地及 xx 产业示范基地化学纤维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 xx 产业示范基地化学纤维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 集团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厦门纤维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 xx 产业示范基地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 424 个,达产年纳税总额 2333.91 万元,可以促进 xx 产业示范基地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38.22%,投资利税率 45.43%,全部投资回报率 28.66%,全部投资回收期 4.99 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 4.99 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据统计,我国 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 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 90%。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 2017 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 2700 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 6500 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 万亿元,民营经济占 GDP 的比重超过了 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同时,民营经济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在支撑增长、促进就业、扩大创新、增加税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完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部分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粗放,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落后,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应用不够广泛,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缺乏,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和新要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

 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今天,我们对民营经济的包容与支持始终如一,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创造未来的激情也澎湃如昨。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四、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45576.11

 68.33 亩

 1.1

 容积率

  1.48

  1.2

 建筑系数

  54.64%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65.20

  1.4

 基底面积

 平方米

 24902.79

  1.5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67452.64

  1.6

 绿化面积

 平方米

 5365.05

 绿化率 7.95%

 2

 总投资

 万元

 13918.48

  2.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1288.12

  2.1.1

 土建工程投资

 万元

 5514.65

  2.1.1.1

 土建工程投资占比

 万元

 39.62%

  2.1.2

 设备投资

 万元

 5872.27

  2.1.2.1

 设备投资占比

  42.19%

  2.1.3

 其它投资

 万元

 -98.80

  2.1.3.1

 其它投资占比

  -0.71%

  2.1.4

 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81.10%

  2.2

 流动资金

 万元

 2630.36

 2.2.1

 流动资金占比

  18.90%

  3

 收入

 万元

 23753.00

  4

 总成本

 万元

 18433.60

  5

 利润总额

 万元

 5319.40

  6

 净利润

 万元

 3989.55

  7

 所得税

 万元

 1.48

  8

 增值税

 万元

 733.71

  9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70.35

  10

 纳税总额

 万元

 2333.91

  11

 利税总额

 万元

 6323.46

  12

 投资利润率

  38.22%

  13

 投资利税率

  45.43%

  14

 投资回报率

  28.66%

  15

 回收期

 年

 4.99

  16

 设备数量

 台(套)

 115

  17

 年用电量

 千瓦时

 987701.87

  18

 年用水量

 立方米

 13010.05

  19

 总能耗

 吨标准煤

 122.50

  20

 节能率

  22.34%

  21

 节能量

 吨标准煤

 32.56

  22

 员工数量

 人

 424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一、化学纤维项目背景分析

 化学纤维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制得的纤维的统称。

 化学纤维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人造纤维是以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制得的纤维,主要产品有粘胶纤维、醋酯纤维等,竹子、木材、棉子绒等都是制造人造纤维的原料。合成纤维是以石油、天然气、煤及农副产品等为原料,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制成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再经加工而制得的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区别是原料不同。化学纤维分类如下图所示:

 涤纶自上世纪 40 年代诞生以来,由于原料易得且具有结实耐用、弹性好、耐腐蚀、耐光性好、易洗快干等特点,用途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纯纺,还可以与各种纤维混纺或交织。目前,涤纶已大量用于衣料、床上用品、各种装饰布料、国防军工特殊织物等纺织品以及其他产业用纤维制品。据统计,2015 年涤纶的产量为 3,917.98 万吨,约占化学纤维总量的 81.09%。

 涤纶按长度可分为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涤纶长丝主要指长度为千米以上的丝,涤纶短纤是几厘米至十几厘米的短纤维,主要由涤纶长丝束经切断制得。目前,涤纶长丝的产量较高、应用较为广泛。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统计,2015 年涤纶长丝的产量为 2,958.07万吨,约占化学纤维总量的 61.22%。

 依据用途不同,涤纶长丝分为民用涤纶长丝和工业用涤纶长丝。民用涤纶长丝主要应用于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等领域,就产量而言,民用涤纶长丝远高于工业用涤纶长丝。

 依据性能不同,涤纶长丝分为常规丝和差别化丝。差别化丝主要指在技术或性能上有很大创新或具有某种特性、与常规丝有差别的新品种,主要通过改变物理形态、添加添加剂、复合纺丝或前述方法的组合使用来增加新特性或克服原有的缺陷,从而进一步拓展涤纶长丝的应用领域。

  二、化学纤维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

 2009-2018 年,除 2017 年外,我国化学纤维行业产量逐年上升,2018 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达到 5011 万吨,同比增长 1.86%。2019 年1-7 月化纤产量为 3424.34 万吨,同比增长 11.67%。

 2010-2018 年,除 2014 年外,我国化学纤维行业销售收入逐年上升,2018 年我国化学纤维行业销售收入达到 7989.6 亿元,同比增长1.10%。

 2009-2016 年,我国化学纤维产品销售量逐年上升,最高 2016 年达到 4863.15 万吨,2018 年我国化学纤维销量为 4837.77 万吨,同比增长 0.57%。截至 2019 年上半年我国化学纤维产品销售量为 2750.24万吨。

 2016-2018 年,化学纤维市场价格指数波动上涨,波动区间在95%-110%之间。截至 2019 年 10 月 11 日,化学纤维市场价格指数为108.98%。

 近年来我国化纤市场需求平稳增长,但是由于下游行业需求下滑,预计短期增长不大,2018 年化纤市场产品需求达到 4837.77 万吨,同比增长 0.57%。长期来看,化纤市场仍有较大空间,至 2024 年市场需求将超过 6400 万吨。

 第三章

 项目市场研究

  一、化学纤维行业分析

 纤维材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涉及到民生及众多工业领域。1884 年,硝酸酯纤维的发明拉开了世界化学纤维工业的序幕;1935 年,聚酰胺 66 纤维的工业化生产标志着合成纤维的问世。进入20 世纪 60 年代后,石油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化学纤维工业的迅速发展,1962 年,世界范围内合成纤维的产量超过了羊毛产量,1967年又超过了人造纤维的产量。

 石油化工、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进步,带动了纤维材料科学的深入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化学、物理改性手段,开发出多种改性纤维、功能纤维。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人们对纺织纤维的需求范围及性能要求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促使化学纤维的染色、光热稳定性、抗静电、防污、阻燃、抗起球、蓬松度、吸湿性等性能都有了较大改进,各种仿棉、仿麻、仿丝、仿皮、仿毛的改性产品也逐步进入市场,差别化纤维的比例不断提升。

 在全球化时代,联动发展成为全球化纤工业发展的新形势。各国在提高自身竞争力、占领市场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重新定位各自

 化纤行业的产业定位及对未来产业布局的思考,呈现出东西方不同的技术发展模式和特点。

 欧洲、日本、北美等化纤工业发达国家地区的发展特点是减少或退出常规品种,加大高新技术及产品研发力度。欧洲作为全球化纤第二大产区,生产企业致力于差异化、精细化产品的生产,并注重可持续发展及行业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日本化纤工业在经历了 20 世纪 90年代的产量下滑后,调整了纤维品种结构,不断扩大和发展高性能纤维并积极开展“智能织造”;美国为确保自身纤维产业处于世界前沿,专门设立了革命性纤维与织物织造创新机构(RFT-IMI),借助数字化革命和物联网技术,促使纺织纤维与多学科、多领域技术交汇融合,并催生了“智能纤维”这一重要产业。

 韩国、台湾等化纤工业迅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正在调整常规品种发展战略,强化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韩国在功能性纺织品制造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其在加强纺织、时尚与技术融合的同时,加强全球品牌建设,着重发展高附加值功能性纺织品;中国台湾地区在常规产品的生产上不具备优势,其化学纤维产业已不再向量进行扩张,而主要依赖于差异化产品及市场来推动其发展。

 我国化纤工业起步于 20 世纪 50 年代,在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化纤生产国;特别是近年来,借助于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技术的推动,我国化纤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化学纤维总体差别化率、产业集中度也不断提升。生物基化学纤维的产业技术及规模化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PTT 等生物基纤维实现了产业化,并进入快速发展期。

 从未来发展看,我国化纤工业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依靠拼设备、规模、产量、成本的时代已经过去,资源、渠道、品牌、标准、产品性能成为当前我国化纤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我国化纤工业需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通过增量控制、存量优化、应用拓展,依靠科技创新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目前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聚酯纤维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制得的,可简称为 PET 纤维,我国对其的商品名称为涤纶;其占比达到聚酯纤维产量的 90%以上。

 目前,全球聚酯纤维行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围绕生产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柔性化及大型化,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新原料合成技术,特别是生物化工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应用;适合聚酯、纺丝、纺

 织加工产业链效率提升,且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生产技术以及开拓纤维复合材料的高新产业应用市场等几大方面展开。

 我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引进聚酯纤维生产技术和设备,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发展迅速。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统计,2011 年,我国涤纶产量为 2,794.90 万吨,其中涤纶长丝产量为1,912.83 万吨;2016 年,我国涤纶产量达到 3,959.00 万吨,其中涤纶长丝产量达到 2,996.96 万吨,涤纶长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40%。2017 年 1-11 月,我国涤纶长丝产量达到 2,774.74 万吨,较2016 年同期增长 3.39%。

 随着我国涤纶长丝产能及产量的提升,我国涤纶长丝市场的消费量也呈稳步增长态势,2011 年,我国涤纶长丝的表观消费量为1,833.81 万吨,2016 年达到 2,811.22 万吨,复合增长率达到 8.92%。2017 年 1-11 月,我国涤纶长丝的表观消费量达到 2,600.54 万吨。

 目前,聚酯纤维长丝的生产主要有切片纺及熔体直纺两种工艺。切片纺工艺具有生产转换灵活、产品开发便捷、适宜生产多组分及结构/功能复杂产品的特点,切片纺企业呈现产品特色化、专业化及新型化发展态势;熔体直纺工艺具有规模效应及成本优势,主要用以大规

 模生产常规产品及简单差别化产品,熔体直纺企业呈现规模化、产业链上游延伸的发展态势。

 切片纺生产工艺具有生产转换方便及转换成本低廉、产品开发便捷的优势,特别是在开发、生产超仿真纤维、多组分复合纤维等结构、功能等较复杂产品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相较于熔体纺生产企业,采用切片纺工艺的聚酯纤维长丝生产企业产能及产量规模相对较小,但产品特色较为明显,产品附加值高。

 基于上述特点,在发展战略与趋势方面,优秀的切片纺企业基于各自的技术积累及产品研发优势,专注于差别化产品的开发,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并引导下游面料及终端服装、家纺等市场的需求,例如不断开发“五仿”(仿棉、仿麻、仿丝、仿毛、仿皮)纤维特别是高仿真动物皮毛纤维、包括弹性纤维和新型超/极细纤维等在内的功能性纤维以及利用生物基原料或回收再生原料等生产的环保型纤维等。在我国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切片纺工艺通过不断开发、生产差异化特色纤维,满足大众个性化需求。

 熔体直纺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及相对成本优势,熔体直纺生产企业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来提高其成本优势;但在生产技术含量较高、功能要求较多、多组分及结构较为复杂的差别化纤维方面存在一定困

 难,采用熔体直纺工艺路线的生产企业以生产常规产品及简单差别化产品为主。

 基于上述特点,大规模熔体直纺企业的拓展动向及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和扩大涤纶长丝的产能,如荣盛石化、恒力股份向行业上游炼油业务延伸,桐昆股份在扩大其涤纶长丝产能的同时也相应配套了 PTA 产能,恒逸石化向上游炼油业务延伸并扩大涤纶长丝产能,新凤鸣则不断扩大其涤纶长丝的产能。

  二、化学纤维市场分析预测

 化学纤维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两类的主要区别是原料不同。人造纤维是以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为原料,合成纤维是以石油、天然气、煤及农副产品等为原料。

 涤纶纤维涤纶又称聚酯纤维,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过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制成的纤维。1941 年,涤纶在实验室研制成功。50 年代开始,涤纶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1972 年,涤纶的世界产量超过其他各种纤维,成为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占合成纤维的 85%。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涤纶产量最大的国家,2016 年我国涤纶长丝产量达3048 万吨,世界涤纶长丝产量的 70%以上。

 涤纶具有结实耐用、弹性好、耐腐蚀、耐光性好、易洗快干等特点,用途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纯纺,还可以与各种纤维混纺或交织。目前,涤纶下游需求有 52%来自服装,33%来自家纺,还有 15%来自产业。依据生产工艺的区别,涤纶长丝产品主要分为初生丝、变形丝和拉伸丝。

 涤纶长丝生产按其使用原料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熔体直纺和切片纺两类。熔体直纺是将聚合后的聚合物熔体直接送往纺丝,切片纺则需将高聚物熔体经铸带、切粒等纺前准备工序而后送往纺丝。

 最近 5 年,涤纶价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16 年一季度价格跌到谷底之后开始反弹。相较于 2016 年 7 月,POY、FDY、DTY 价格增幅分别为 16.73%,17.11%和 13.78%。涤纶的柯桥纺织价格指数在2014 至 2016 年低位波动后,自 2016 年下半年开始上涨。

 产能产量逐年上升,产能利用率小幅上涨。涤纶长丝的产能从2009 年的 1908 万吨增长至 2016 年的 3701 万吨,复合增长率为 9.93%。产能利用率从 2014 年低点稳步提升,目前维持在 82%左右。

 涤纶表观消费量由 2007 年的 1179 万吨增至 2016 年的 2905 万吨,复合增长率 10.5%。涤纶长丝消费量的增长与下游纺织业的需求有密切

 关系。从柯桥纺织总景气指数可以看出,16 年下半年后纺织业景气度回升明显,至 2017 年初,纺织景气情况已创近 5 年以来的新高。

 第四章

 投资建设方案

  一、产品规划

 项目主要产品为化学纤维,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 23753.00 万元。

 坚持把项目产品需求市场作为创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市场的变化合理调整产品结构,真正做到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就生产什么产品,市场的热点在哪里,创新工作的着眼点就放在哪里;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合理确定项目产品生产方案,增加产品高附加值,能够满足人们对项目产品的需求。

 二、建设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 45576.11 平方米(折合约 68.33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 45576.11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 68.33 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 67452.64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46321.78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 67452.64 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 5514.65 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115 台(套),设备购置费 5872.27 万元。

 (三)产能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 13918.48 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 23753.00 万元。

 第五章

 项目选址规划

  一、项目选 址原则

 场址应靠近交通运输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同时,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产品市场信息。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和现行标准的允许范围,不会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 xx 产业示范基地。

 厦门,简称厦或鹭,别称鹭岛,是福建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截至 2019 年,全市下辖 6 个区,总面积 1700.61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389.48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429 万人,户籍人口 261.10 万人。厦门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福建省东南端,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物流枢纽、东南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已成为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厦门由岛内(厦门本岛)、离岛鼓浪屿、西岸海沧半岛、北岸集美半岛、东岸翔安半岛、大嶝岛、小嶝岛、内陆同安、九龙

 江等组成,陆地面积 1699.39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390 多平方公里。厦门通行闽南语厦门话,与漳州、泉州同为闽南地区的组成部分。截至 2018 年,厦门的综合信用指数在 36 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排名第 2,营商环境居副省级城市第 1 位,外贸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 5 位,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 14 位。2018 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2019 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GD)5995.0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7.9%,排名福建省第 3 位。2020 年 1 月 22 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三、建设条件分析

 产品品牌优势明显。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项目承办单位规模的扩大,公司将创品牌列为系统工程来做,通过广告宣传、各类国内会展、各种促销手段等形式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按照“质量一流、服务至上”的原则来创出品牌的美誉度;经过这些市场运作,不仅可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而且还能体现出品牌更大的价值。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项目产品及相关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已具有龙头地位,同时,xx 省又是相关行业在国内的生产基地,这就使本行业在国际市场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项目承办单位通过参加国外会展和网络销售,可以使公司项目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四、用地控制指标

 根据测算,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完全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259.00 万元/公顷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4500.00 万元/公顷”的具体要求。

 五、地总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 54.64%,建筑容积率 1.4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 7.95%,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65.20 万元/亩。

  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45576.11

 68.33 亩

 2

 基底面积

 平方米

 24902.79

  3

 建筑面积

 平方米

 67452.64

 5514.65 万元

 4

 容积率

  1.48

  5

 建筑系数

  54.64%

  6

 主体工程

 平方米

 46321.78

  7

 绿化面积

 平方米

 5365.05

  8

 绿化率

  7.95%

  9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65.20

 六、节约用地措施

 采用大跨度连跨厂房,方便生产设备的布置,提高厂房面积的利用率,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原料及辅助材料仓库采用简易货架,提高了库房的

 面积和空间利用率,从而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土地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项目承办单位在利用土地资源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行业规定的用地指标,根据建设内容、规模和建设方案,按照国家有关节约土地资源要求,合理利用土地。

 七、总图布置方案

 (一)平面布置总体设计原则

  (二)主要工程布置设计要求

 项目承办单位项目建设场区道路网呈环形布置,方便生产、生活、运输组织及消防要求,所有道路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坡路及弯道等均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设计。场区道路布置满足安装、检修、运输和消防的要求,使货物运输顺畅,合理分散物流和人流,尽量避免或减少交叉,使主要人流、物流路线短捷、运输安全。

 (三)绿化设计

 场区绿化设计要达到“营造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之目的。场区绿化设计要达到“营造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之目的。

 (四)辅助工程设计

 1、投资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分别汇集后排入项目建设区不同污水管网。

 2、投资项目水源来自场界外的项目建设地市政供水管网,项目建设区现有给、排水系统设施完备可以满足投资项目使用要求。投资项目水源来自场界外的项目建设地市政供水管网,项目建设区现有给、排水系统设施完备可以满足投资项目使用要求。

 3、车间照明分为普通照明、值班照明、事故照明和局部照明;普通照明是整个照明系统应用最多的系统,根据不同厂房对照度的要求,对灯具按照“合理、美观、有效、节能”的原则进行布置。高大空间的主体工程顶灯采用金属卤化物灯,车间沿生产线吊架上设置双管荧光灯,检测室采用荧光灯,车间局部采用节能灯,金属卤化物灯灯具为块板式节能灯具,并带电容补偿,荧光灯采用高效反射灯具。低压配电系统采用 TN 接地型式;车间配电室采用 TN-S 型三相五线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及外露可导电的金属部分必须与 PE 线可靠连接为一体;保护接地、过电压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共用,构成共用接地系统,所有接地电阻R≤1.00 欧姆。

 4、场内运输主要为原材料的卸车进库;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转运,以及成品的装车外运;场内运输由装载机、叉车及胶轮车承担,其费用记入主车间设备配套费中,投资项目资源配置可满足场内运输的需求。

 5、厂房内部散发较大热量的生产设备区域,采用局部封闭进行机械送、排风;当排出废气不能达到排放标准时必须设置空气净化设备。车间采用传统的热水循环取暖形式,其他厂房及办公室采用燃气辐射采暖形式。有空调要求的办公室和生活间夏季设置空调,空调温度范围要求为 26.00℃-28.00℃,空调设备采用分体式空调控制器。

 八、 选址综合评价

 拟建项目用地位置周围 5.00 千米以内没有地下矿藏、文物和历史文化遗址,项目建设不影响周围军事设施建设和使用,也不影响河道的防洪和排涝。建设项目平面布置符合产品制造行业、重点产品的厂房建设和单位面积产能设计规定标准,达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第六章

 工程设计说明

  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

 建筑立面处理在满足工艺生产和功能的前提下,符合现代主体工程的特点,立面处理力求简洁大方,色彩组合以淡雅为基调,适当运用局部色彩点缀,在满足项目建设地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着重体现项目承办单位企业精神,创造一个优雅舒适的生产经营环境。

 二、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

 本工程项目位于项目建设地,本次设计通过与建设方的多次沟通、考察、论证,最后达成共识。功能分区合理,人流、车流、物流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本次设计融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以建设和谐企业为前提条件,以建筑“功能、美观、经济”三要素前提为出发点,全盘考虑场区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等各方面要素,极力打造一个功能先进、生产高效的现代化企业。

 三、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是根据建筑物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的严重性来划分的,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为Ⅰ级。砌体结构应按规范设置地圈梁及构造柱,建筑物耐火等级为Ⅱ级。

 四、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根据需要,积极采用经过验证的新技术和经过国家或省、部级鉴定的新材料,并尽可能利用地方建设材料;在生产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联合厂房,并考虑开敞与半开敞甚至露天装置以节约项目建设投资。建筑设计是根据生产工艺提出的设计条件结合总图位置,进行平面布局,空间组合,结构选型,全面考虑施工、安装及检修要求,既要充分满足生产经营要求,又要注重建筑的形象。项目承办单位的建筑设计应遵守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规定,特殊建筑物按专门的技术规范、标准执行。

 五、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 67452.64 平方米,其中:计容建筑面积67452.64 平方米,计划建筑工程投资 5514.6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9.62%。

 第七章

 工艺先进性

  一、原辅材料采购及管理

 项目产品的贮存为半个月左右的生产量,成品按用户的要求包装,贮存于项目承办单位专用成品贮存设施内。投资项目所需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实行统一采购集中供应,并根据所需原材料的质量、价格、运输条件做到货比三家。

 二、技术管理特点

 项目产品流程化设计:在设计阶段引入 CAE 分析,避免过多的“设计―分析循环”,明显减少设计总费用和设计周期。产品的流程化设计包括从三维的几何造型设计、ANSYS 分析到产品实验,通过 CAD 和 CAE 的平滑过度双向互动,进而避免 CAD 与 CAE 的重复工作,提高设计效率,通过流程化控制提高设计制造质量的稳定性。

 三、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

 (一)工艺技术方案要求

 工艺技术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含量较高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却取决于其生产技术及采用工艺是否先进;为适应市场竞争要求,根据项目项目产品生产纲领、生产特性并结合项目承办单位的自身条件,本着高起点、高效率的设计原则,采用先进、可靠、适用技术,制订合理、简捷、科学先进的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

 靠。对于项目产品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综合利用资源”的进步原则,采用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统一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项目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项目技术优势分析

 技术含量和自动化水平较高,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产品质量水平上相对其他生产技术性能费用比优越,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功能齐全、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在工艺水平上该技术能够保证产品质量高稳定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节能降耗水平;根据初步测算,利用该技术生产产品,可提高原料利用率和用电效率,在装备水平上,该技术使用的设备自动控制程度和性能可靠性相对较高。投资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产品技术,该技术具有资金占用少、生产效率高、资源消耗低、劳动强度小的特点,其技术特性属于技术密集型,该技术具备以下优势:节能设施先进并可进行多规格产品转换,项目运行成本较低,应变市场能力很强。

 四、设备 选型方案

 项目承办单位在选择设备时,要着眼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的需要,努力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检测成本。

 项目拟选购国内先进的关键工艺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预计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共计 115 台(套),设备购置费 5872.27 万元。

 第八章

 项目环境分析

  就技术和组织要求而言,工业绿色发展不是单个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渗透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辐射从资源提取到生产、消费,再到废弃物处置循环利用的产业价值链上每一个环节,使得产业链所有环节都体现环境友好性特征,并最终实现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绿色化。而从消费者信息获取、绿色消费引导以及政府监管的角度出发,绿色技术、工艺和产品认证则需要对全生命周期做出科学、系统的追踪和评价。近年来,我国正在探索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系统总结我国推进工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有关部门、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研究机构和专家,历时 1 年时间,编制完成了该报告。发展绿色工业园区,以企业集聚化发展、产业生态链接、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推进绿色工业园区建设。优化工业用地布局和结构,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积极利用余热余压废热资源,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建设园区智能微电网,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实现整个园区能源梯级利用。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供水、污水等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加强污水处理和循环再利用。促进园区内企业之间废物资源的交换利用,在企业、园区之间通过链接共生、原料互供和资

 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资源环境统计监测基础能力建设,发展园区信息、技术、商贸等公共服务平台。

 一、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建设区域 CODcr、BOD5、氨氮值浓度均不超标,CODcr 质量指数在0.43-0.50 之间,BOD5 质量指数在 0.29-0.32 之间,氨氮质量指数在 0.26-0.27 之间,硫化物未检出,由此可见,项目建设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项目所在地区域内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各类指标满足功能区划要求,拟建项目区域周围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要求,水质现状较好。

 二、建设期环境保护

 (一)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对施工现场实行科学化管理,使砂石料统一堆放,水泥应设置专门库房堆存,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做到轻拿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避免大风天气作业;应避免在大风天气状况下进行水泥、散砂等建筑材料的装卸作业,不要在大风天气开挖地面,减少大风造成的施工扬尘。对施工现场实行科学化管理,使砂石料统一堆放,水泥应设置专门库房堆存,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做到轻拿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避免大风天气作业;应避免在大风天气状况下进行水泥、散砂等建筑材料的装卸作业,不要在大风天气开挖地面,减少大风造成的施工扬尘。施工时先做好

 坡脚挡土墙,做好边坡防护,取土场及弃土堆边缘设置土工围栏,在施工场地周围构筑一定高度的围墙减少扬尘扩散范围;根据有关资料调查,当有围栏时,在同等条件下施工造成粉尘污染可减少 40.00%,车辆尾气污染可减少 30.00%;采取上述措施后,建设期扬尘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二)建设 期噪声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项目建设承包单位应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午间(12:00-14:00)及晚间(22:00-6:00)严禁高噪设备施工,降低人为噪声,合理布局施工现场,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中的有关规定,避免施工噪声扰民事件的发生。

 (三)建设期水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四)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土建施工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工程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土壤暴露在雨、风和其他干扰之中,泥土转运、装卸、作业过程中的临时堆放,都可能出现散落和水土流失;同时,施工中土壤结构会受到破坏,土壤抵抗侵蚀的能力将会大大减弱,在暴雨中由于降雨所发生的土壤侵蚀,将会造成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当与当地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和各类建

 筑垃圾应当及时清理,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在建设期间,应认真核实土石方量避免多余弃土,多余废弃物和弃土必须及时清运,以免影响周围环境。

 (五)建设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进出施工区的道路先期进行硬化,并在干燥多风天气条件时对路面适当洒水降尘,减少因车辆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污染。水土流失与建设场址的土壤母质、降雨、地形、植被覆盖等因素密切相关,场地开挖与平整期间由于清除了部分现有地表植被,降低了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在瞬时降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水土流失现象;因此,建设期应加强管理,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三、运营期环境保护

 (一)运营期废水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运用物理方法进行处理,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采用沉淀、过滤、离心分离、气浮、蒸发结晶、反渗透等方法,将废水中悬浮物、胶体物和油类等...

推荐访问:厦门 实施方案 纤维
上一篇:十九大思想汇报
下一篇:党员转正表态发言汇总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