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大学生群体中使用分析——以S大学教育学院为例

来源:空姐招聘 发布时间:2020-11-01 点击:

  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 文)

  学院(部) 教育学院 题

 目 APP 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分析

 ——以 S 大学教育学院为例 年级 14 级 专业 教育学(师范)

 班级 14 级教育学(师范)

 学号 1418402015 姓

 名 周子孺 指导老师 黄启兵 职称 教授 论文提交日期 2018 年 4 月 25 日

 目

 录 中文摘要 ........................................................................................................... 3 英文 摘要 ........................................................................................................... 4

 1 绪论 ............................................................................................................... 5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5 1.1.1 研究背景 .............................................................................................................. 5 1.1.2 研究目的 .............................................................................................................. 5 1.1.3 研究意义 .............................................................................................................. 6 1.1.3.1 理论意义 ............................................................................................................ 6 1.1.3.2 现实意义 ............................................................................................................ 6 1.2 文献综述 ................................................................................................ 7 1.2.1 概念界定 .............................................................................................................. 7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8 1.2.3 评述 .................................................................................................................... 10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1.3.1 研究内容框架 .................................................................................................... 11 1.3.2 研究方法 ............................................................................................................ 11 2 APP 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调查分析 ..................................................... 12 2.1 研究设计 .............................................................................................. 12 2.1.1 研究对象 ............................................................................................................ 12 2.1.2 模型建构 ............................................................................................................ 12 2.1.2.1 理论基础 ......................................................................................................... 12 2.1.2.2 假设提出 ......................................................................................................... 13 2.1.2.3 建构模型 ......................................................................................................... 14 2.1.3 问卷设计 ............................................................................................................ 15 2.1.3.1 影响因素选择 ................................................................................................. 15 2.1.3.2 设计问卷 .......................................................................................................... 16 2.1.4 问卷结果数据统计 ............................................................................................ 16 2.2 验证分析 .............................................................................................. 17

 2.2.1 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17 2.2.1.1 信度检验 ......................................................................................................... 17 2.2.1.2 效度检验 ......................................................................................................... 18 2.2.2 模型验证 ............................................................................................................ 18 2.2.2.1 相关分析 ......................................................................................................... 18 2.2.2.2 回归分析 ......................................................................................................... 19 3 APP 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特点 ............................................................. 23 3.1 使用行为特点 ..................................................................................... 23 3.1.1 使用时间较少受到限制 .................................................................................... 23 3.1.2 社交聊天占主体 ................................................................................................ 23 3.1.3 对教育类 APP 的下载受年级专业影响 .......................................................... 23 3.1.4 自身体验感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 .................................................................... 25 3.2 使用态度特点 ..................................................................................... 26 3.2.1 最关注人际关系的需要 .................................................................................... 26 3.2.2 不同类型 APP 存在多样化需求 ...................................................................... 27 4 讨论 ............................................................................................................. 28 4.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28 4.2 建议 ...................................................................................................... 29 4.2.1 对大学生的建议 ................................................................................................ 29 4.2.2 对高校教师的建议 ............................................................................................ 30 4.2.3 对高校管理层的建议 ........................................................................................ 30 5 研究创新、不 足与展望 ............................................................................. 32 参考文献 ......................................................................................................... 34 附录 ................................................................................................................. 34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3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 S 大学教育学院为例,从大学生使用手机 APP 的基本情况、使用行为以及使用需求三个方面,对该院的大学生手机 APP 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构建心绪转换、人际关系、工具利用、信息获取和自我实现五个假设,并通过调查分析验证假设成立。研究表明:大学生使用手机 APP 的时间较少受到限制,主要以社交通讯为主;大学生下载教育 APP 的数量与其年级与专业有关;自身体验感是影响大学生使用手机 APP 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十分看重对人际关系的需要;在不同类型 APP 的使用上,大学生存在着多样化的需求。

 关键词:APP;大学生;使用;需求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4 Abstract

  Taking School of Education of 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tion of app f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using app, the usage behavior and the dimension of using dem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Use and Satisfaction" and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 paper constructs five hypotheses of mood convers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ool utilizatio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self-realization, and establishes the hypothesis by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time for students to use app is less limited, The app used is mainly based on social communication;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downloading educational apps is related to their grades and majors; Self-experience feel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college students " use of app. College student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need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use of different types of apps, college students have diverse needs.

 Keywords:APP;College students;Using;Requirement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5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4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 2017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7.72 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 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的 97.5%。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以手机为中心的智能设备,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我国网民以 10-39 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网民的 73.0%,其中 20-29 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 30.0%,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 25.4%。

 [1]

 随着 4G 网络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了以手机为主要通讯工具的移动终端的井喷式发展,作为手机使用最主要形式的 APP 已成为手机应用的主要存在板块。智能手机APP 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在这些手机 APP 用户群体中,可以发现,青年是最早接受这些新技术的群体,而大学生由于其特定的生活状态,因而成为了手机 APP 使用的典型群体。

 1.1.2 研究目的 本文就手机 APP 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情况展开探讨,将理论和实践依据相结合,针对“使用与满足”理论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APP 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大学生不同需求与其对 APP 的态度之间的影响作用,旨在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帮助。通过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不同需求进行了解,可以从中掌握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也为提高大学生对手机 APP 的使用满意度。使大学生能够使用到更贴近他们生活学习的手机 APP,提高生活质量,充分享受现代信息科技带来的方便快捷。

 [1]

 CNNIC. 第 4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8-03-16].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3/t20180305_70249.htm.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6 (2)为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帮助。师生间的充分了解是推动教学活动更好进行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 APP 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情况,高校教师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能借此更好的了解社会高速发展的新科技,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为高校管理层的师生管理提供帮助。除了学习活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是高校管理所需要涉及的部分。从大学生 APP 的使用情况了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以此更好的为大学生进行管理和服务。另外,也同时可为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辅助。

 1.1.3 研究 意义 1.1.3.1 理论意义

 首先,丰富了 APP 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的这一研究课题。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行为领域或态度领域,只有少量的研究是整体探究行为与态度两个领域的。其次,大部分的研究偏重于从科技研发的角度或商业价值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使用 APP 的问题,在从教育学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的研究比较欠缺,在理论框架上,大部分的研究偏重于使用 TAM 模型对影响大学生使用 APP 的因素进行分析,有必要从教育学的角度,建立新的理论框架。本文以动机与需求相关的理论来分析 APP 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情况,既考虑整体与各分类下大学生 APP 使用行为和其行为的影响因素,同时也考虑大学生对 APP 的使用态度,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

 1.1.3.2 现实意义

 时代在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大学生使用手机 APP 的现象已成为日常。希望能在这一背景下,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现象进行系统调查研究,提高大学生对手机 APP 的满意度和使用水平,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拥有较高素质,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具有较高的需求,此“三高”决定了满足大学生对手机 APP 的使用需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更好的推动高校教师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从而更好的为师生间的教学服务。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7 1.2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2.1 概念界定 1.2.1.1 APP 涵 涵 义

 APP 是因为英文单词 Application 的缩写,是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统称“移动应用”,也称“手机客户端”。顾春来在其研究中提到,APP 的中文原始释义为“应用”。伴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兴起,APP 目前已特指专为移动互联网或移动智能终端开发的软件应用程序。[2] 朱晓露在其研究中表明,在移动时代的大背景下,APP 的发展逐渐走进云时代。多媒体、游戏、新闻等各种应用技术的发展推动了 APP 的不断前进,人们开始使用、习惯并依赖于 APP的生活,APP 有着连接一切的能力。[3] 张子悦认为,移动电子设备如今已经进入到追求功能化的时代。编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手机 APP 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很多手机应用程序可以随着用户的意愿随意的下载和安装。另外由于 GPRS 的快速发展,手机和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充分的结合,APP 搭着互联网的顺风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手机 APP 也由最初以娱乐为目的转向了多功能方向发展。[4] 本文对 APP 的界定为手机应用程序,即智能手机中通过第三方开发的手机客户端,是具有一定功能所独立存在与手机中,能被下载或删除的应用软件。

 1.2.1.2 大学生涵义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接受基础高等教育而还未毕业走进社会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大学生,即在高等学校注册入学并接受教育直至毕业前的群体统称,包括全日制和在职业余学习两类,通常为在校生,不含自考生。本文对大学生的界定主要集中在本科生,调查对象以 S 大学教育学院大一至大四的本科生为主。在大学,学生拥有较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群居生活,对科学技术的进步怀有高度的热情。另外,大学生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拥有朝气,具备较高的素质,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2]

 顾春来. APP 应用程序开发模式探究[J]. 硅谷,2014,05:35-36.

 [3]

 朱晓露. 基于用户体验的 App 交互设计研究——以时间银行 App 设计方案实践为例[D]. 四川:西南交通大学艺术学院,2015,20. [4]

 张子悦. 大学生手机 APP 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黑龙江: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7,9-10.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8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1 国内研究现状 现有国内关于大学生使用 APP 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学生使用 APP 的行为与态度上,多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证研究。从测量维度来看,主要涉及到行为、态度两个层面;各项研究中均涉及对使用行为的测量,且为主要测量内容;态度方面的测量涉及信任、偏好等内容。就 APP 类型来说,更多的研究讨论社交类、学习类 APP的使用。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整理,发现研究大多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APP 使用的行为研究 APP 使用的行为研究,主要集中于行为层面,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1)对 APP 整体使用行为的描述分析 包括使用 APP 的类型、数量、场所、使用频率等指标进行研究。傅建轩以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从手机操作系统、下载 APP 的数量、使用 APP的频率、更新下载的频率、付费下载 APP 等方面探究大学生手机 APP 的使用情况,肯定了手机 APP 给大学生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5] 陈育情、龚峰、鲁汇和刘亚鹏调查大学生手机 APP 使用行为习惯,发现第三方平台为最主要下载渠道,娱乐性 APP 下载比重最大;智能手机与大学生的生活形影不离;提高用户体验是 APP 发展的目标。[6] 金星彤和石雨涵从大学生对 APP 使用的熟悉度、时间段等角度调查了大学生使用APP 的行为状态,认为大学生对 APP 的熟悉度及好感度较高,使用 APP 碎片化特征明显。

 [7]

 (2)对各类 APP 使用行为的描述分析 廖圣清和易红发除了对 APP 整体使用的测量以外,还对新闻类、社交类、学习类、阅读类这四类典型 APP 的使用进行测量。其中,对社交类 APP 使用的测量,主要针对微信,包括对微信的功能和内容的使用;对学习类 APP 使用的测量包括使用

  [5]

 傅建轩. 大学生手机 APP 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以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为例[J]. 老区建设,2017,14:82-86.

 [6]

 陈育情,龚峰,鲁汇,刘亚鹏. 大学生智能手机 APP 使用习惯行为调查——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为例[J]. 科技经济市场,2016,03:178-180. [7]

 金星彤,石雨涵. 高校校园“拇指文化”影响情况分析——基于全国 50 所高校大学生 APP 使用情况调查[J]. 经济研究导刊,2015,20:117-119.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9 的功能、方式以及效果;对阅读类 APP 使用的测量,包括阅读使用的功能、方式、影响因素等。

 [8] 晋欣泉、张临英、朱连操、唐丽和王运武从娱乐类、社交类、生活服务类和教育类这四类 APP 对研究样本进行编码统计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分析单元各变量特性,从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两个大方向进行设计分析,本质属性分析类目包含设备属性、功能属性、内容属性;非本质属性主要从用户角度出发,设计用户行为、用户体验等维度,从中归纳总结出四类 APP 的特色及其对教育类 APP 设计开发的建议。[9] 赵欣玢和赵蓉调查分析社交与学习两类 APP 的现状与需求,探讨大学生使用手机 APP 社交与学习元素融合的可行性,发现大学生对社交类 APP 使用的依赖程度高于学习类 APP,认为“扇贝单词”是学习类 APP 中融入社交元素比较成功的案例,值得其他学习类 APP 开发者借鉴和参考。

 [10]

 (3)对 APP 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昭霞、于桂芹和杨波通过大学生上网行为研究阐述了大学生选择手机 APP 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手机 APP 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的影响,归纳出接触、使用、信任、依赖是大学生对 APP 从了解到手不离机的四个阶段;专业、性别、手机系统、朋友数量是不同阶段下大学生选择手机 APP 的影响因素。

 [11]

 (二)

 APP 使用的态度研究 主要考察 APP 使用的主要需求与满足分析以及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周芳和刘雪梅根据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使用与满足”,对当前高校大学生使用手机 APP 的主要需求和满足形态进行剖析,分类研究了大学生对社交通讯类、阅读客户端类、影音播放类、游戏类、浏览器类、生活实用类和其他类这七类 APP 使用需求情况,在麦奎尔总结的四种满足形态——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和环境监

  [8]

 廖圣清,易红发. 大学生 APP 使用状况调查——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J]. 暨南学报,2016,03:85-94. [9]

 晋欣泉,张临英,朱连操,唐丽,王运武. 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调查——对教育 APP 设计开发的启示[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06:625-631. [10]

 赵欣玢,赵蓉. 社交与学习:手机 APP 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现状及需求分析——以武汉市大学生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5,10:233-235. [11]

 李昭霞,于桂芹,杨波. 大学生手机 APP 运用研究[J]. 电子世界,2016,21:195-197.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0 测效用的基础上又提出工具利用效用,共同构成满足形态的发展。

 [12]

  1.2.2.2 国外研究现状 相比于西方国家,东方国家在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相关研究更多,韩国较早进行了对电子产品的研究,学者 Hee-Woong Kim 等人对手机 APP 进行了影响因素的研究,他们对产品进行了分类,分别从产品本身出发,以及产品所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来进行探究,分成了四个类型,认为每款手机都有自己对应的类型,每个手机都只有一种特性,对使用者进行了访谈,把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列。

 [13]

 日本学者 Kevin KW Ho,Patrick Lo 与学者 Iris Shuk Han Wai,Sara Sze Yan Ng and Dickson KW Chiu 一起对探索大学生用于教育的 APP 的使用模式进行了研究,他们运用TAM技术接受模型作为理论框架,了解大学本科生使用APP进行学术学习的情况,找出并解决了有关影响本科生使用移动应用程序学习的决策因素的研究问题。通过收集有关 APP 在学习中使用水平的统计数据(包括他们使用这些应用程序的频率,他们使用哪些常用应用程序以及其他相关问题)来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TAM 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是比感知易用性更影响整体态度的一个重要结构,学生专业的相关性在他们对应用程序的态度和感知有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最主要的驱动力是他们对移动应用程序的实用性的认知。他们的研究也证实了现在的年轻人对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使用移动应用程序有积极的态度。

 [14]

  1.2.3 评述 综合有关于大学生 APP 使用的研究可以发现,目前的研究中,对于大学生 APP使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行为领域或态度领域,整体探究行为与态度两个领域的研究较少。大部分的研究偏重于从科技研发的角度或商业价值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使用 APP

  [12]

 周芳,刘雪梅. 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 APP 的主要需求与满足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16,20:56-58,62. [13]

 Hee-Woong Kim,Hyun Lyung Lee,Jung Eun Son.The 11th International DSI and the 16th APDSI Joint Conference,Taipei,Taiwan,July12-16,2011. [14]

 Iris Shuk Han Wai,Sara Sze Yan Ng,Dickson KW Chiu,Kevin KW Ho and Patrick Lo. Explor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usage pattern of mobile apps for education[J]. 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 Information Science,2016,1-14.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1 的问题,在从教育学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的研究比较欠缺,在理论框架上,大部分的研究偏重于使用 TAM 模型对影响大学生使用 APP 的因素进行分析,而 TAM 模型是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属于计算机信息化模型,并不适合在教育学研究中使用。因此,本文从教育学的角度,建立以动机与需求相关的理论框架来分析 APP 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情况,既考虑整体与各分类下大学生 APP 使用行为和其行为的影响因素,同时也考虑大学生对 APP 的使用态度。时代在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大学生使用手机 APP 的现象已成为日常。希望能在这一背景下,对大学生使用 APP 这一现象进行系统调查研究,更好的推动高校教师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从而更好的为师生间的教学服务。

 1.3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框架 本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分别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以及文献综述等。第二章为本文主体部分,包括介绍研究对象,进行模型构建,分别提出六个假设并进行详细阐释,设计问卷;对 S 大学教育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统计数据并使用 SPSS 软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通过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验证模型。第三章运用数据总结 APP 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特点,分别从使用行为和使用态度上来归纳。第四章为讨论,对之前的研究内容做出结论,并对于大学生群体、高校教师以及高效管理层提出相关建议。第五章针对本次研究提出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1.3.2 研究方法 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研究以“使用与满足”和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为理论研究的依据,分析各主要需求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整体态度的影响关系,本文将建立信息获取的需要、心绪转换的需要、人际关系的需要、工具利用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维度进行探讨。

 实证研究采用了调查问卷法,通过调查问卷法来取得数据,数据来源于 S 大学教育学院大一至大四的本科生。之后使用 SPSS 软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并进行了方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2 2 APP 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调查分析 2.1 2.1 研究设计 2.1.1 研 研 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 S 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学(师范)专业以及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的本科生,从大一至大四共 410 名学生(S 大学属于 211 大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384 份,回收 372 份,回收率为 96.9%,其中无效问卷 19份,有效问卷 353 份,问卷有效率为 94.9%,有效样本数占全院总体人数的 86.1%。样本具体分布见表 1。

 2.1.2 模型建构 2.1.2.1 理论基础 针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态度研究,本文参考了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二者整合归纳提出大学生使用 APP 的五种需要因素。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麦奎尔在归纳观众“使用”电视后得到“满足”的不同特点,从中总结出了四种基本类型:心理转换效用——媒体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人际关系效用——媒体可以满足人们对社会互动的需要;环境监测效用——通过媒体获取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及时把握环境变化;自我确认效用——即电视节目中的人物、事件及矛盾的解决等可以为观众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

 [15]

  [15]

 庾月娥,杨元龙. 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上聊天的体现[J]. 当代传播,2007,03:94-96.

 表 表 1 有效样本情况统计表 表

 专业 合计 应心 教育 教技 年级 大一 50 38 0 88 大二 42 26 25 93 大三 35 29 20 84 大四 34 32 22 88 合计 161 125 67 353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类,及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由低到高的需求层次中,是呈现渐进式地发展趋势的。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情感需求属于低级需求,低级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得到满足;而作为高级需求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只有通过内部因素才能得到满足,并且人对高级需求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16]

 根据以上两种理论所提出的不同需要与大学生在APP使用时可能会产生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五种需要的研究模型,即心绪转换的需要、人际关系的需要、工具利用的需要、信息获取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2.1.2.2 假设提出

 ( (1 )心绪转换的需要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整体态度呈正向影响关系。

 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中,麦奎尔提到了心绪转换效用,是指媒体可以提供消遣与娱乐,带来情绪上的放松感。在探讨大学生使用 APP 的需求时,笔者认为大学生选择使用 APP,同样有可能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而 APP 提供的娱乐功能能为大学生带来身心的愉悦与放松。因此假设,心绪转换的需要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整体态度呈正向影响关系。

 ( (2 )人际关系的需要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整体态度呈正向影响关系。

 人际关系在这里分为两种,一种是麦奎尔提出的“拟态”人际关系,另一种是现实人际关系。“拟态”人际关系同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而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也同样提到人们具有社交需求,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手机是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现代工具,而 APP 作为手机中不可缺少的软件,同样也融入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所以,假设人际关系的需要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整体态度呈正向影响关系。

 ( (3)

 )

 工具利用的需要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整体态度呈正向影响关系。

 手机媒体借助于网络这个平台,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人性化的数字化工具。通过整合“使用与满足”理论中麦奎尔提出的环境监测效用,笔者认为,大学生使用手机 APP 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 APP 提供了大学生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辅助

  [16]

 殷洪艳. 微信用户的“使用与满足”研究[D]. 郑州: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3,8-9.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4 功能和工具。因此,本研究假设工具利用的需要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整体态度呈正向影响关系。

 ( (4)

 )

 信息获取的需要对大学生 使用 APP 的整体态度呈正向影响关系。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环境监测效用所提到的,用户在使用媒体时会获取其中的信息以达到及时掌握环境变化的作用。而手机 APP 同样向大学生提供着各式各样的信息以供其选择。所以,假设信息获取的需要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整体态度呈正向影响关系。

 ( (5 )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整体态度呈正向影响关系。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们最高一级的需要就是对于自我实现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大学生是否会将 APP 作为其实现自我的手段,通过自主选择 APP 来实现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本研究提出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整体态度呈正向影响关系。

 ( (6 )整体态度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使用行为呈正向影响关系。

 人类的行为都是受意识控制,整体态度属于意识范畴,决定了人的行为能力。APP 是否能调动大学生的兴致,大学生对 APP 所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对大学生决定是否使用的行为有关键的影响。通常说想决定了做,即是我们的行为受意愿的影响和支配,当整体态度呈正向时,人们通常会倾向于去实践该产品。因而做出假设:整体态度对大学生手机 APP 使用行为呈正向影响关系。

 2.1.2.3 建构模型

 为了方便统计,对各变量进行了简化,分别为心绪转换的需要、人际关系的需要、工具利用的需要、信息获取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整体态度和使用行为,其中每一条箭头都代表一条假设,箭头方向也代表了影响方向。研究模型构建如下图 1 所示:

  整体态度 使用行为 H6 H1 H2 H3 H4 心绪转换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际关系的需要 工具利用的需要 信息获取的需要 H5 图 1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5

 2.1.3 问卷设计 2.1.3.1

 影响因素选择

 针对每个需求因素进行概念的扩展,从多个角度来对同一个影响因素进行诠释以便于受访者能够清晰明了的明白影响因素的概念,对提高问卷结果的准确程度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做出以下概念外延:

 H1:心绪转换的需要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整体态度呈正向影响关系。

 Q1:APP 能缓解我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Q2:APP 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 Q3:APP 是在浪费我的时间 H2:人际关系的需要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整体态度呈正向影响关系。

 Q4:APP 扩展了我的人际关系 Q5:APP 使沟通更加便利 Q6:APP 使我面对面交流变少 H3:工具利用的需要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整体态度呈正向影响关系。

 Q7:APP 使生活更加有效率 Q8:APP 是我生活最便利的工具 Q9:APP 对我处理问题没有帮助 H4:信息获取的需要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整体态度呈正向影响关系。

 Q10:APP 使我能接触到更多信息 Q11:APP 提高了我的学习能力 Q12:APP 分散了我的学习注意力 H5: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整体态度呈正向影响关系。

 Q13:APP 提升了我的个人能力 Q14:APP 帮助我成为我想成为的人 Q15:APP 使我的人生停滞不前 H6:整体态度对大学生使用 APP 的使用行为水平呈正向影响关系。

 Q16:我认为某款 APP 很好就会直接去下载使用它 Q17:我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决定是否安装卸载 APP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6 Q18:我认为在大多时候“态度”决定了我的行为 2.1.3.2 设计 问卷

 本研究所采用的“APP 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调查问卷”是以《大学生手机 APP使用行为影响因素调研问卷——张子悦(2017)》为基础,参考相关文献改编形成。

 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 1 题至第 4 题)基础信息,对被试进行基本信息的记录,共 4 道题,均为单选。第二部分(第 5 题至第 10 题)为手机使用情况调查,包括调查使用最多的三个 APP、使用时间段、不同种类 APP 使用情况、教育类与社交类 APP 的具体调查以及 APP 使用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第 11 题至 14 题)为使用需求调查,其中包括对不同种类 APP 需求情况调查、不同需求使用时间的调查、运用李克特量表对假设模型进行调查以及各需求重要程度的调查。

 2.1.4 问卷结果数据统计 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后整理出表 2 的基本信息统计。

 表 表 2 基本信息统计表 类别 名称 人数 百分比 年级 大一 88 24.9% 大二 93 26.3% 大三 84 23.8% 大四 88 24.9% 专业 应用心理学 161 45.6% 教育学(师范)

 125 35.4% 教育技术学(师范)

 67 19.0% 使用手机时长 1 小时内 4 1.1% 1-3 小时(不包括 3 小时) 38 10.8% 3-5 小时(不包括 5 小时) 137 38.8% 5-8 小时(不包括 8 小时) 107 30.3% 8 小时及以上 67 19.0% 下载 APP总数量 1-15 个 57 16.1% 15-30 个 121 34.3% 31-45 个 90 25.5%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7 46-60 个 40 11.3% 60 个以上 45 12.7% 通过表 2 的数据可知,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长主要集中在 3-8 小时内,部分大学生每日使用手机时间超长,极少数大学生能控制每天使用手机 1 小时以内。这说明大学生在对于手机的使用上容易出现依赖性的现象,但整体仍较为理智。在下载 APP总数量上,各分段呈现较为均匀,APP 下载数量在 15-45 个的人数偏多,这可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在下载 APP 的时候并不盲目下载大量 APP,而是会有选择有控制的下载其所需要的 APP。

 2.2 2.2 验证分析 2.2.1 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2.2.1.1 信度检验

 针对于本次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采用了内部一致性检验来对数据进行信度检验。Alpha(克伦巴赫)系数可以反映出各变量、各题项之间的关系,因此多被应用于一致性检验,本研究采用克伦巴赫系数对样本的信度进行检验。

 下表 3 可以看出,信度分析各维度和总问卷信度系数均介于 0.8 以上,表明本次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表 表 3 3 :大样本各量表的可靠性统计和项总计统计

  克隆巴赫 Alpha 项数 心绪转换 0.875 3 人际关系 0.808 3 工具利用 0.809 3 信息获取 0.806 3 自我实现 0.803 3 整体态度 0.816 3 总问卷 0.948 18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8

 2.2.1.2 效度检验

 效度检验是对各个题项进行检验,是否能反映题目的真实意愿,针对本论文就是能否准确的提炼出对手机 APP 的使用需求因素。本研究采用 KMO 检验和 Bartlett 球形度检验来验证。

 从表 4 可以看出:KMO 为 0.964,介于 0.5 到 0.9 之间,表明变量间有共同因素存在,另外 Bartlett 球形度检验的 Sig.为 0.000,小于 0.05,因此问卷总量表效度较好。

 综上,本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具有进一步分析处理数据的意义。

 2.2.2 模型验证 在本研究中,为了验证假设模型是否成立,笔者对心绪转换的需要、人际关系的需要、工具利用的需要、信息获取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与整体态度之间是否存在正向影响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的处理。

 2.2.2.1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同等地位的随机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学中,Pearson 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定距变量间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的值在-1 到 1 之间,其绝对值越大,表明两者的相关性越强。相关系数越接近于 1 或-1,相关度越强,反之则越弱。Pearson 相关系数大于 0 时,说明两者是正相关关系,反之则是负相关关系。

 表 表 5 问卷量表的相关分析

 整体态度 心绪转换 人际关系 工具利用 信息获取 自我实现 整体态度 1.00

 心绪转换 .306 **

 1.00

  人际关系 .279 **

 .847 **

 1.00

 工具利用 .346 **

 .816 **

 .799 **

 1.00

  信息获取 .320 **

 .844 **

 .854 **

 .837 **

 1.00

 表 表4 :问卷总量表的KMO 和Bartlett 球形度检验 KMO取样适切性量数 .964 Bartlett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4448.607 自由度 153 显著性 .000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9 自我实现 .335 **

 .782 **

 .793 **

 .767 **

 .805 **

 1.00 * p<0.05 ** p<0.01 从表 5 可知,利用相关分析去研究整体态度分别和心绪转换,人际关系,工具利用,信息获取,自我实现共 5 项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 Pearson 相关系数去表示相关关系的强弱情况。具体分析可知:

 整体态度和心绪转换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 0.306,并且呈现出 0.01 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整体态度和心绪转换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整体态度和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 0.279,并且呈现出 0.01 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整体态度和人际关系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整体态度和工具利用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 0.346,并且呈现出 0.01 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整体态度和工具利用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整体态度和信息获取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 0.320,并且呈现出 0.01 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整体态度和信息获取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整体态度和自我实现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 0.335,并且呈现出 0.01 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整体态度和自我实现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2.2.2 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是利用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来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之一,应用十分广泛。变量的相关关系中最为简单的是线性相关关系,设随机变量与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则由试验数据得到的点将散布在某一直线周围。因此,可以认为关于的回归函数的类型为线性函数。

 表 表 6 心绪转换 与整体态度回归分析

 系数 T P (常量) 3.092 16.830 0.000 心绪准换 0.255 6.014 0.000 F 36.173 **

 R 2

 0.093 注:*表示 P<0.05,**表示 P<0.01 从表 6 可知,将心绪转换作为自变量,而将整体态度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模型 R 平方值为 0.093,意味着心绪转换可以解释整体态度的 9.3%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 F 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 F 检验(F=36.173,P<0.05),也即说明心绪转换一定会对整体态度产生影响关系。最终具体分析可知: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0 心绪转换的回归系数值为 0.255,P 值为 0.000,小于 0.01,意味着心绪转换会对整体态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表 表 7 人际关系与整体态度回归分析

 系数 T P (常量) 3.245 18.596 0.000 人际关系 0.229 5.451 0.000 F 29.718 **

 R2 0.078 注:*表示 P<0.05,**表示 P<0.01 从表 7 可知,将人际关系作为自变量,而将整体态度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模型 R 平方值为 0.078,意味着人际关系可以解释整体态度的 7.8%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 F 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 F 检验(F=29.718,P<0.05),也即说明人际关系一定会对整体态度产生影响关系。最终具体分析可知:

 人际关系的回归系数值为 0.229,P 值为 0.000,小于 0.01,意味着人际关系会对整体态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表 表 8 工具利用 与整体态度回归分析

 系数 T P (常量) 3.054 18.403 0.000 工具利用 0.280 6.920 0.000 F 47.885 **

 R2 0.120 注:*表示 P<0.05,**表示 P<0.01 从表 8 可知,将工具利用作为自变量,而将整体态度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模型 R 平方值为 0.117,意味着工具利用可以解释整体态度的 11.7%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 F 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 F 检验(F=47.885,P<0.05),也即说明工具利用一定会对整体态度产生影响关系。最终具体分析可知:

 工具利用的回归系数值为 0.280,P 值为 0.000,小于 0.01,意味着工具利用会对整体态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表 表 9 信息获取 与整体态度回归分析

 系数 T P (常量) 3.141 18.734 0.000 信息获取 0.257 6.321 0.000 F 39.957 **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1 R2 0.102 注:*表示 P<0.05,**表示 P<0.01 从表 9 可知,将信息获取作为自变量,而将整体态度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模型 R 平方值为 0.102,意味着信息获取可以解释整体态度的 10.2%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 F 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 F 检验(F=39.957,P<0.05),也即说明信息获取一定会对整体态度产生影响关系。最终具体分析可知:

 信息获取的回归系数值为 0.257,P 值为 0.000,小于 0.01,意味着信息获取会对整体态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表 表 10 自我实现 与整体态度回归分析

 系数 T P (常量) 3.169 20.407 0.000 自我实现 0.265 6.668 0.000 F 44.456 **

 R2 0.112 注:*表示 P<0.05,**表示 P<0.01 从表 10 可知,将自我实现作为自变量,而将整体态度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模型 R 平方值为 0.112,意味着自我实现可以解释整体态度的 11.2%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 F 检...

推荐访问:为例 教育学院 群体
上一篇:银行操作风险影响分类框架,模版
下一篇:成本会计,鞲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